阅读教学中有效对话的建设路径探究
2019-03-13孔锋
孔锋
[摘 要]阅读教学本质上就是对话的过程。教师可以通过探究式的教学话语营造平等、宽容的对话情境,通过破解有价值的语言密码来拓展对话的深度、广度,通过开发多元化的模式推动有效对话的持久性。在积极有效的对话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能让阅读教学更加精彩。
[关键词]阅读教学;有效对话;基本特质;建设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03-0012-02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发布再一次告诉我们,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实需要我们变革传统灌输式的、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倡导积极、合作、对话的课堂教学。“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阅读教学的本质特征。可是在平时的课堂实践中,有效对话并没有真正落实。笔者尝试分析阅读教学中有效对话的基本特质,探索有效对话的建设路径。
一、阅读教学中有效对话的基本特质
在阅读教学中,什么样的对话才是有效对话呢? “对话”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1)两个或更多的人之间的谈话;(2)两方或几方之间的接触或谈判。这两种解释并不是阅读教学中“对话”一词的真正内涵。在阅读教学中,“对话”应当是像苏联文学理论家、批评家米哈伊尔·巴赫金所认为的:既是目的又是方式,它强调对话参与者的投入,没有使对话参与者产生变化的交谈不能称之为对话。使参与者产生变化是阅读教学中对话的真正属性。
其一,平等的地位和宽松的氛围是有效对话的基础。有效课堂教学的重点不在于教师在课堂上演绎得有多精彩,挖掘得有多深刻,而在于学生有没有主动参与,有没有全身心地投入,有没有受到一定的影响。要想达到这样的境界,就必须营造师生平等的地位和宽松的氛围。学生面对着掌握着一定知识的教师,他们首先会对教师产生天生的敬畏和依赖,这种依赖往往会使学生在课堂上不愿甚至是不敢有自己的思想。久而久之,他们习惯于教师讲,自己听,对学习慢慢产生了惰性,所以在课堂中也就不可能形成有效对话。
其二,自我的认识和情感的交融是有效对话的关键。阅读教学中,对话的参与者关系比较复杂,也比较立体。从学生的角度看,它包括学生与教师、同学、自我、文本、作者、编者之间的对话;从教师的角度看,它包括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文本、教师与自己、教师与作者以及教师与编者之间的对话。这些对话之间是交融、双向的关系。在这些复杂的关系中,最关键的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对话过程中,教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情感参与是有效对话的关键。
其三,深刻的思维和敏锐的发现是有效对话的核心。对话不同于朗读、演讲等的单向输出,它是两者之间实时的双向传输。它需要对话参与者有敏锐的发现力,能够从另外的参与者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并借助深刻的思维与自己已有的信息、思想形成碰撞,产生新的思维和新的发现。
二、阅读教学中有效对话的建设路径
1.探究式的教学话语营造平等、宽容的对话情境
有效对话一定是在情境中进行的,学生只有在宽松平等的情境中,思维才会打开,情感才能激活。这就需要教师的教学语言具有探究性。英国教育学者巴恩斯认为,课堂话语包括“陈述性话语与探究性话语”。“陈述性话语”指说话者主要通过调整语音、语调和表达方式以适应听众的需要;“探究性话语”则重点关注梳理自己的思想。“探究性话语”能有效推动对话者整理自身的想法 ,尝试新的观点,有利于创造适合对话的情境。
一位教师执教季羡林先生的《怀念母亲》时,在揭示课题后这样切入:“抒发对母亲怀念之情的文章很多,在无数的名家名篇中,季羡林先生的这一篇尤为突出。这篇文章有怎样的特别之处呢?想发现其中的奥秘吗?今天,我们试着用一种特别的方式来阅读这篇特别的文章。(出示:阅读即发现)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尝试着用发现的方式来阅读吗?”
从这段导语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师正是以一种探究性的话语来激活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听了教师的描述后,知道了季羡林先生的这篇抒发对母亲怀念之情的文章在众多的名家名篇中尤为突出,心中一定会产生好奇,从而形成阅读期待。这样,一下子就打开了他们思维的阀门,激活了他们发现的欣喜。
2.有价值的语言密码拓展对话的深度、广度
有效对话的阅读教学主要体现在,学生通过对话之后认识变得更加深入和宽广,思维变得更加敏捷和深刻,情感变得更加敏感和细腻。在对话中,教师和学生需要借助文本这一载体展开对话。每一篇文本中都包含很多信息,但是最关键的也就是文本最本质的东西并不多。所以,我们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需要与学生一起发现文本中有价值的语言密码。
季羡林先生的《怀念母亲》一文,用词非常特别,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新的语言”集中在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我六岁离开我的生母,到城里去住。中间曾回故乡两次,都是奔丧,只在母亲身边待了几天,仍然回到城里。在我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母亲弃养,只活了四十多岁。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这段话中“弃养”“食不下咽,寝不安席”“灵魂不全”“抱终天之恨”这些词语学生是第一次接触,不仅有新鲜感,而且读懂这些词语能够帮助他们走进作者的内心,从而感染自己。
这篇文章中,季羡林先生表现的形式也别具一格:他选择从初到哥廷根的日记里引用了四则日记。在文章中大量引用日记的形式并不多见,而且对于这些日记的引用作者也是费了一番心思,所引用的日记都是围绕“想”来写的:
我想到故乡,故乡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
看到她的神情,我想起了自己长眠于故乡地下的母亲,真想哭!
我现在还真是想家,想故国,想故国的朋友。我有时想得简直不能忍耐。
心里思潮起伏,又想到故国了。
这四句话中,想的时间、对象、原因不同,想的感情也不一样。由浅入深,由朋友到母亲,由家园到故国,层层递进。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还独具匠心地进行了词语的运用。比如:“然而这凄凉却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这句话中“糊”字的用法带给学生陌生感和新鲜感,写出了作者当时内心浓浓的思乡之情和对祖国母亲的牵挂。
新的词语、新的形式、新的用法便是文章中有价值的语言密码。围绕语言密码进行对话,学生会有自己的理解和發现,同时在与教师的对话中也会逐渐感受到作者语言的新奇和魅力。有了发现之后的喜悦,学生在对话的过程中就能够形成碰撞和启发。
3.多元化的对话模式推动对话的持久性
由于理解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的制约,学生对同一文本关注的兴趣点和理解度都不相同。他们的发现是多元的,有时也有可能是错误的,我们在引导的时候需要耐心地倾听,尊重学生的发现,同时要能够迅速、准确地发现他们语言背后、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找到正确的引导方向。
我们还应当让学生感受到,虽然他们发现理解的过程中有一定的不足,但是他们发现、探索的思路和精神是可贵的。在展开教学之前,我们在进行预设的同时更要留出生成的余地,通过追问、引导等对话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中自由成长。
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根本所在。只有在积极主动的对话中,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得到培养,思维能力才能得以提高,阅读教学才会更加精彩。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