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县级电视台如何提高“三农”节目的贴近性和鲜活性

2019-03-12郑晓溪

科技传播 2019年4期
关键词:贴近性三农

郑晓溪

摘 要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在乡村的发展和普及,新媒体在“三农”信息传播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给传统涉农节目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当前,看电视是当代农民获取市场致富信息、农业科技知识和惠农政策的主要方式,而“三农”类节目具有声画合一,视听同步等优点,深受广大农村观众的喜爱。节目是电视的主体,也是电视的生命,而能否办好自办节目更是决定一个电视台兴衰成败的关键。在新媒体时代,如何增强“三农”类节目的关注度和收視率值得从业者思考和探索。作为最基层的县级电视台如何应对新形势、新媒体时代,让“三农”节目在众多节目中脱颖而出,吸引受众,笔者认为,提高“三农”类节目的贴近性和鲜活性,打造特色品牌,以质取胜至关重要。

关键词 “三农”;电视节目策划;采编著;贴近性;鲜活性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9)229-0048-02

2018年伊始,新华社发布了新世纪以来的第15份中央一号文件,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三农”工作的发展方向,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全面指导“三农”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提出了目标,也为“三农”类电视节目指明了全新方向。

近年来,随着党中央和全社会对“三农”关注度的不断提高,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三农”栏目活跃荧屏,助推了农业、农村的改革和发展。时代在进步,三农在发展,如今早已不是传统农耕时代了,沐浴着改革开放40年的春风,”三农”发展要转变思路,而“三农”节目的策划与采编更应审时度势,开拓创新。作为一名县级电视台的基层工作者,做好“三农”节目的宣传工作责无旁贷,义不容辞。

2009年,清原县广播电视台创办了“三农”类专题节目《垄亩天地》,栏目的全体编导和记者深入农村基层,把握农业节目传播的特点和优势,及时探究受众喜好,不断创新节目理念,通过普及新科技,传递惠农新政,满足百姓的收视需求。自开播以来,以丰富多彩的内容、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示新农村、新农民,新生活,新风貌,成为电视台的品牌栏目,是广大农民朋友的良师益友,深受农民朋友的欢迎,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作为《垄亩天地》的一名编导、记者,下面从节目采编实际出发,就如何提高“三农”节目的贴近性和鲜活性进行分析和探讨。?

1 提高“三农”节目的贴近性

县级电视台处于媒体最基层,更接近农业、农村、农民,是报道“三农”问题的重要媒体。做好“三农”问题的宣传报道,对于县级电视台来说,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党中央对新时期新闻宣传工作提出的要求,遵循“三贴近”原则是办好电视节目,做好宣传工作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

1.1 在节目题材上坚持“三贴近”原则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傅玉祥认为,“广大农民的需要和需求、愿望和盼望,就是我们的方向和定位,就是我们的意志和行动,因为农业节目是亿万农民的舞台”。

好的节目选题是宣传成功的一半。本栏目采写的《秸杆青贮?变废为宝》《小山揸的华丽“变身”》《百合花儿开?幸福生活来》《小蘑菇闯出大市场》《小沼气池为农家增添大福“气”》《俺种的水果是“明星”》等都是广大农民群众迫切需要了解和关注的致富信息、市场需求。因此,题材的选择应“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亟农民群众之所想,亟农民群众之所急立足农村实际,扎根农村热土,汲取鲜活题材,才能更好地为农民受众?服务。

1.2 在采访作风上坚持“三贴近”原则

亲和力是电视节目融入受众的关键。关注受众、用户的需求尤为重要。让受众想要看、愿意看,产生亲切感,是农业节目创办成功的关键所在。坚持“三贴近”原则,外景记者或主持人亲临采访现场,与采访对象面对面交流。利用电视的独特优势,拉近与受众的距离,使节目更具亲切感和可视性。无论是农家炕上,还是田间地头,以“农村”为背景,以“田间”为节目现场,拍摄效果更加自然,镜头可信度更高。

2011年中国记者节来临之际,《垄亩天地》专门采制了一期“记者节特别企划”——《记者节,我们在基层》,其中笔者在采写《感受劳作的艰辛,分享丰收的喜悦》过程中,亲身到英额门镇椽子沟村中药材采收基地,采用现场主持,现场采访,采用与采访对象互动交流,共同劳作的方式,文风朴实、清新,增强了节目的鲜活性和亲和力,体现出更多的情感和温度。节目播出后,反响强烈,备受赞扬,好评如潮。

2 提高“三农”节目的鲜活性

2.1 创新写作手法

“三农”节目想要吸引受众的眼球,必须提高鲜活性。“为看而写,为听而写,写群众想说的话,写群众能听懂的话,”这一点对“三农”电视节目尤为重要。“三农”节目的电视语言尽量口语化和通俗化,要让广大农民朋友易于接受。笔者曾采写的《“80后”夫妻养鹅记》《巴马香猪为啥“贵”》等专题稿件,大胆尝试,独出心裁,独具匠心,在写作手法上采用第一人称的拟人手法,运用大白鹅、巴马香猪亲自向观众介绍自我的方式,采用模拟大白鹅、巴马香猪的播音口吻,极大地增强了节目的生动性、趣味性、鲜活性,节目一经播出,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获得了很好的收?视率。

2.2 提升制作技法

要想办好“三农”节目,提高节目收视率,必须在节目编排、包装和节目质量上狠下功夫,可以运用相声、动漫、直播、现场互动参与等百性喜闻乐见的节目制作形式,来拉近受众与媒体的距离。后期制作方面,做到求新求变,力求常变常新,不断加强节目包装。

首先,创新形式,采用以声夺人的表现形式来提高节目的鲜活性。笔者曾采写过《乡村小剧团,唱响新生活》《山村奏响文明曲》的专题,运用节目现场同期声开场,解说与现场节目兼顾,现场感极强,运用口语化播音,极具亲和力,备受广大观众的青睐。

其次,在音乐的选择上采用具有浓厚乡土人情风格的音乐作为配乐,使节目整体风格轻松自然。笔者在采写《“80后”夫妻养鹅记》《巴马香猪为啥“贵”》等特色养殖产业专题稿件时,运用几种特效音乐的渲染和《猪之歌》和《大白鹅》等通俗歌曲的交替使用,大大提升了节目的鲜活性和趣?味性。

最后,可以请各行业相关专家深入农村基层,与记者和农民面对面交流。笔者曾采写过《农机培训课堂走进农家院》《专家现场讲解春季食用菌生产管理技术》《农发局邀请市农业专家为果农“充电”》等专题稿件,将一些难懂的惠农政策和科技知识进行现场答疑解惑,使节目具体化,生动化、通俗化,同时增强了的权威感和可?信度。

3 结论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富,农业必须富。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今天,作为“三农”栏目的编导、记者,肩负着新农业政策传播者的使命,更是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和变革的记录者和见证者。我们应聚焦乡村振兴、扶贫攻坚、农产品质量安全等“三农”领域重大主题、主线宣传报道,凸显特色,不断巩固和提高节目的影?响力。

相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县级电视台的“三农”专题节目全体采编人员将不忘初心、不负使命,砥砺前行,深入农村、扎根乡土,以农民的情感、农村的情结、农业的情愫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与“三农”同呼吸、共命運,努力成为知政策、懂农业、爱农民的专业采编创作队伍。在媒体融合时代中,相信“三农”节目电视工作者只要审时度势,开拓创新,勇于挑战,奋发有为,采编创作出具有浓郁乡土气息和文化品位的特色精品节目,取得竞争优势,一定能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王晓荣.浅谈县级广播电视如何贴近三农办节目[J].新闻传播,2011(6):68-69.

[2]杨万绘.对新时期“三农”宣传工作的思考[J].青年记者,2007(14):32.

[3]刘志英.让新农村报道更鲜活好看[J].记者摇篮,2007(12):85-87.

[4]杨秋意.涉农媒体助力供给侧改革的实践探索——以《农村农业农民》永城面粉企业调结构、转方式、促发展报道为例[J].中国记者,2016(10):80-81.

[5]肖艳艳.我国涉农电视节目贴近性研究——以CCTV7《聚焦三农》栏目为例[J].新闻前哨,2010(4):49-52.

[6]陈晓慧,白杨,马雪玲,等.媒体经济类节目对农村受众传播效果研究[J].世纪桥,2010(13):57-59.

[7]赵维良.我国对农电视节目受众的需求与定位分析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0(8):66-67.

[8]舆论监督、服务三农[J].草业科学,2008(12):84.

[9]张曼玲.从对京郊农村的调查看农村电视受众反馈机制的建立[J].新闻界,2008(6):57-59.

[10]沈尚明.涉农媒体整合路径的思考[J].记者摇篮,2008(6):40.

猜你喜欢

贴近性三农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五个坚持”做好“三农”工作
《走进三农》电视栏目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
浅论县市级电视台民生新闻的贴近性与人文关怀
发挥新媒体作用实现企业新闻宣传三贴近
涉农电视节目的再思考
2015年广播电台广告趋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