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奥美沙坦酯对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炎性因子及心肌重塑的影响

2019-03-12夏向阳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9年3期
关键词:奥美沙坦重塑

夏向阳, 倪 林, 韩 卡

(湖北省公安县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湖北 荆州, 434300)

冠心病心力衰竭(CHF)是冠心病引发的心脏功能障碍,静脉回心血量难以正常泵出,血液淤积于静脉系统,动脉系统灌注不充分,最终导致冠脉循环发生严重障碍的综合性表现,是所有心血管疾病的最终结局[1]。研究[2]显示,老年人为CHF的高发人群,且多数老年患者血管病变严重,预后较差,病死率高。纠正血流动力学障碍、避免心肌损伤、抑制心肌重塑是临床治疗CHF基本原则[3]。研究[4]证明,尽管多数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可有效缓解CHF的进展,但老年CHF患者死亡率仍相对较高。本研究应用奥美沙坦酯治疗老年CHF患者,探讨其对患者心功能、炎性因子及心肌重塑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就诊的CHF患者166例,女69例,男97例,年龄62~82岁,平均(69.33±7.18)岁; 病程1.2~13年,平均(8.41±1.09)年。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为Ⅱ级71例, Ⅲ级95例; 合并症包括高血压93例,高脂血症73例,糖尿病69例。纳入标准: 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5]诊断标准,并依据冠脉造影检查诊断为CHF患者; 射血分数40%及以下患者; 知情同意患者。排除标准: ① 其他因素引发心力衰竭患者; ②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③ 其他类型心脏病变患者; ④ 对本研究药物不耐受患者; ⑤ 敏感体质患者; ⑥ 免疫机制或免疫性疾病患者; ⑦ 依从性差患者; ⑧ 其他代谢性疾病患者; ⑨ 肝、肾功能失常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患者分为奥美沙坦酯组(n=83)与对照组(n=83), 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马来酸依那普利片起始剂量为5 mg/次, 1次/d, 7 d后逐渐增大剂量,最大剂量不超过20 mg/d; 单硝酸异山梨酯片40 mg/次, 1次/d; 酒石酸美洛托尔片25 mg/次, 3次/d; 呋塞米片20 mg/次, 3次/d。上述药物均口服, 30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奥美沙坦酯组给予常规治疗+奥美沙坦酯治疗。常规治疗与对照组相同。奥美沙坦酯片20 mg/次, 1次/d, 口服。30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比较2组治疗前后6 min步行距离(6MWT)、左室射血分数(LVEF)、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3(IL-23)、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长正五聚蛋白(PTX-3)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6MWT测试: 选择30 m安静走道,走道两端、中间各放1张凳子,以最大速度让患者来回行走于走道,测定6 min行走的最大距离。LVEF以超声心动图检测。LVESD、LVEDD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hs-CRP、TNF-α、IL-23、NT-proBNP、H-FABP、PTX-3以ELISA法检测,严格依据各试剂盒规定步骤进行操作。

1.4 疗效评价标准

按照《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5]制定疗效评价标准。显效: 患者NYHA分级提高大于等于2级; 有效: 患者NYHA分级提高大于等于1级,但未及显效标准; 无效: 患者NYHA分级提高小于1级,或降低。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定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描述,组内比较行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行独立样本t检验; 定性资料以[n(%)]描述,比较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2组心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 2组6MWT、LVEF无显著差异(P>0.05); 治疗后, 2组6MWT、LVEF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且奥美沙坦酯组6MWT、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心功能指标比较

LVEF: 左室射血分数; 6MWT: 6 min步行距离。

与治疗前比较, *P<0.05;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2组炎性因子比较

治疗前, 2组hs-CRP、TNF-α、IL-23无显著差异(P>0.05); 治疗后, 2组hs-CRP、TNF-α、IL-23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奥美沙坦酯组hs-CRP、TNF-α、IL-23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3 2组心肌重塑指标比较

治疗前, 2组LVESD、LVEDD无显著差异(P>0.05); 治疗后, 2组LVESD、LVEDD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奥美沙坦酯组LVESD、LVED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3 2组心功能指标比较

hs-CRP: 超敏C反应蛋白;TNF-α: 肿瘤坏死因子-α; IL-23: 白细胞介素-23。

与治疗前比较,*P<0.05;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表4 2组心肌重塑指标比较

LVESD: 左室收缩末期内径; LVEDD: 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与治疗前比较,*P<0.05;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4 2组心肌损伤指标比较

治疗前, 2组NT-proBNP、H-FABP、PTX-3无显著差异(P>0.05); 治疗后, 2组NT-proBNP、H-FABP、PTX-3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奥美沙坦酯组NT-proBNP、H-FABP、PTX-3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2组心肌损伤指标比较

NT-proBNP: N-末端脑钠肽前体;H-FABP: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PTX-3: 长正五聚蛋白。

与治疗前比较, *P<0.05;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5 2组临床疗效比较

奥美沙坦酯组总有效率90.36%, 显著高于对照组75.90%(P<0.05)。见表6。治疗期间, 2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表6 2组临床疗效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 论

因冠脉循环障碍,老年CHF患者心肌细胞血氧供应不足,导致其能量代谢障碍,心功能显著降低,甚至引发心肌重塑[6]。研究[7]证明,心肌重塑是发生CHF后,交感神经系统(SNS)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被过度激活,血管紧张素(AT)大量生成。AT作用于其受体,可促进血管收缩,生成、释放醛固酮,提高肾脏对Na+及水的重吸收水平,增加心脏负担[8]。心肌锚定重复蛋白(CARP)是心肌细胞重要的转录因子,定位于细胞核与肌节,可结合肌集钙蛋白、肌联蛋白等多种蛋白,在维持肌兴奋-收缩偶联及肌节完整性的生理、病理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9]。研究[10]发现,CARP为心衰及心肌肥厚的重要标志物,在心衰及心肌肥厚中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研究[11]证明,血管紧张素-Ⅱ能够诱导生成CARP, 促进心衰发展,引发心肌重塑。

炎性反应是引发并推动老年CHF发展的重要因素[12]。研究[13]证实,炎性因子可影响左室功能,引发CHF患者心功能不全及心肌重构。研究[14]显示, TNF-α及hs-CRP等炎性因子可促进心肌纤维化加速心肌重构,而TNF-α、IL-23等炎性因子可提高核因子-κB活性,促进生成促炎性因子,诱导中性粒细胞转移,介导并促进炎性反应。张凯等[15]证实, IL-23可经氧化应激反应、炎性反应促进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进展。王志贵等[16]发现, IL-23可准确评价CHF患者心功能分级,判断患者预后。NT-proBNP、H-FABP、PTX-3等均为CHF的重要标志物,在准确诊断CHF及其危险分层方面具有重要价值。研究[17]显示, CHF患者NT-proBNP水平明显升高,且与CHF严重程度关系密切。H-FABP主要源于心肌,发生CHF时, H-FABP便被释放入血,导致患者血清H-FABP升高[18]。PTX-3可抑制血管再生,引发左室功能障碍,其水平与CHF患者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19]。

奥美沙坦酯为前体药物,进入机体后可分解成为具有双活性基团的奥美沙坦,奥美沙坦不但可结合血管紧张素-Ⅱ(AT-Ⅱ)受体1, 还能够选择性抑制血管平滑肌血管紧张素1(AT1)与AT-Ⅱ相结合,降低AT-Ⅱ的作用,进而达到降低心室负荷,抑制血管收缩,促进心室舒张,提高心功能,逆转心室重塑的目的[20]。奥美沙坦可抑制AT-Ⅱ而降低CARP水平,确保肌兴奋-收缩偶联及肌节完整性,维持正常心功能,避免细胞凋亡,抑制心肌重塑[21]。本研究中,治疗后2组各观察指标均显著优于治疗前,且奥美沙坦酯组显著优于对照组,提示奥美沙坦酯治疗老年CHF安全有效,可改善心功能,抑制心肌重塑,清除炎性因子。

猜你喜欢

奥美沙坦重塑
重塑未来
坎地沙坦靶向TRAIL-DR5介导的AMPK信号通路减少宫颈癌细胞自噬保护的研究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沙坦“致癌”,必须要换药?
李沧:再造与重塑
Benoit Wiesser升任奥美亚洲首席策略官
奥美宣布亚太区的几项重要领导层任命
奥美中国晋升滕丽华为奥美北京办公室总裁
奥美中国晋升滕丽华为奥美北京办公室总裁
重塑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