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的味道
2019-03-11朱迎春
朱迎春
内容摘要:“语文的味道”蕴含于语言的艺术,来源于文学的魅力。教师要深入地研读文本、理解文本、把握文本,带领学生一起细读文本的重复点、矛盾点、变化点、平淡点,从而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的味道”。
关键词:语文教学 文本细读 语文味道
语文有其独特的“味道”,它蕴含于语言的艺术,它来自文学的魅力。新课标强调,语文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要想自己的语文课堂异彩纷呈,那么就得深入地研读文本、理解文本,带领学生一起以细读的方式去体会语言的艺术和文学的魅力,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充满“语文的味道”。
孙绍振教授在《名作细读:细微分析个案研究》中提到:“把文本当中潜在的人文精神分析出来,是语文教师的艰巨任务。这并不容易,因为,越是伟大的作家,越是深刻的倾向,往往越是隐蔽,有时,就潜藏在似乎平淡的、并不见得精彩的字句中。一般读者,常常视而不见,而解读的功夫就在这些地方,这就是所谓于细微处见精神。”可学生读书,正如金圣叹所言,“都不理会文字,只记得若干事跡,便算读过一部书”,这就要求教师先要弄明白“书中所有得意处、转笔处、难转笔处、趁水生波处、翻空出奇处、不得不补处、不得不省处、顺添在后处、倒插在前处”等,再引导学生,巧选鉴赏点,深入文本,激发学生的鉴赏热情,帮助学生举一反三,提升学生的鉴赏水平。
一.细读文本的重复点
一个优秀的作家对语言的驱使应该是时而惜墨如金,时而用墨如泼,而文本中重复点的设置当属后者。所谓重复点,即作者在文本的构建过程中多次重复使用几乎没有任何变化的词语、语句甚至段落。通常情况下,这些重复可能会给人以累赘的感觉,但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重复,却给人以别样的感受。
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中有一句 我”心里默念的话“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讲的是同一个人,却重复说了三次,第三次还加上一个“亲”字,其中深意何在?重复三次,着重指出这个人是谁,是血脉相连 至亲至爱的亲人,一个“亲”字,在“我”心目中的分量多重,亲切、亲近,一点也没有疏远的感觉,从而表现了“我”对于勒的深切同情,对父母六亲不认的困惑、苦闷和不满,作者也借“我”的口,表达了对世态炎凉的愤懑,饱含讽刺意味。
本文中还有一处,那就是菲利普夫妇总是重复的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这句话在小说中出现两次,显然,这绝非“闲笔”,而是作者匠心独运,可借以制造悬念,推动情节发展。还可借以巧置情节,完美塑造人物形象。对于勒的期盼,何其殷切,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积久了就成了一种条件反射。只要一看见大海船开过来,菲利普总要说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海船——于勒——金钱,是菲利普夫妇的思维程式。而后来,于勒以一个穷水手的面目真出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惊恐,神色狼狈、脸色苍白、低声嘟哝,暴怒,犹如面对瘟神,避之唯恐不及,躲之唯恐不远。又骂他是“贼”。说他“不会有出息”,还马上提醒菲利普“最要留心的是别要咱们女婿起疑心”。前面形成鲜明的强烈对照。对菲利普夫妇自私、冷酷、只认金钱有无、不顾手足亲情、唯利是图的性格特征暴露得淋漓尽致。
二.细读文本的矛盾点
在我们的教材中,往往会遇到一些看似矛盾的细节。这些细节,好像是作者在漫不经心中留下的“破绽”,仔细琢磨,我们才会发现,这些矛盾点其实正是作者匠心独运的地方。
张岱《湖心亭看雪》中有一句“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可作者在此并未写出他们的“姓氏”,只一句“是金陵人,客此”,表面上看是答非所问;可实际上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包含了丰富的情感内容,在意外相逢的惊喜、“酒逢知已千杯少”的欢娱过后,才知他们是他乡游子,所面临的现实将是各奔西东。今生今世也许相会无期,顿时,作者“人生难得一知己”的怅惆与失意荡漾心中。本段虽是平实叙述,表达感情的词语全部弃之不同,却把作者的悲与喜表现得淋漓尽致。
又如杨绛先生的《老王》中“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一句。这里出现了一对矛盾的词语——“幸运”和“不幸”。表面上看,老王是不幸的,杨绛是幸运的,然而结合背景来看,“我”和老王的幸运与不幸其实是互换的。在那个文革时代,像杨绛先生这样的“牛鬼蛇神”,一般人躲都来不及,甚至连亲人都要划清界限,而老王不躲,反而倾其所有地关心作者,他认为自己是自由之身,没有受到打压,因此是幸运的,应该比不幸的杨绛一家过得更容易些,因此愿意尽绵薄之力帮助他们。就是老王这种朴素的换位思考,让杨绛感受到了老王的善良,为自己在老王生前不曾真正了解他那颗金子般的心,没能尽自己最大力量帮助他改善处境,改变不幸而惭愧不安。作者和老王一样,都是当时社会的不幸者,但他们确实比作者更卑微,更贫困,更无奈,对老王的愧怍,正是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的道义和责任的表现。
文中的这些矛盾点是解读文本极好的切入点,但它不是孤立存在的,需从多个角度综合分析理解,从而感知作者复杂而细微的情感,深度理解文本。
三.细读文本的变化点
小说等文学类文本在具体展开过程中,往往会设置一种前后相同的情形,但人物在相同情形下前后的反应却有不同,这种不同就是一个变化点,这个变化的点就和可能蕴藏着深层信息。如鲁迅的《故乡》中闰土对“我”称呼的变化。二十年前称兄道弟,叫“迅哥儿”,二十年后叫“老爷”,还说“这成什么规矩?那时是孩子,不懂事”。闰土这里说的“规矩”、“懂事”,便是要按照不同的身份,不同的等级差别,分别以不同的态度对待人的封建礼仪。在中国封建社会里,一个人从幼到长,首先受到的便是这种“规矩”的教育和训练,及到成年,习惯了这些“规矩”,“懂”了这种关系学,也便再也无法用自己的真实感情待人接物了,人与人之间也便难以形成真挚的感情交流了,因而少年鲁迅和少年闰土那种真挚的和谐关系便被彻底破坏了。这就是鲁迅《故乡》中包含的最大的悲哀和痛苦。
契诃夫的《变色龙》在这一点上更为显著,擇其一点加以说明。小说曾四次写奥楚蔑洛夫身上的那件军大衣,通过对奥楚蔑洛夫军大衣穿而又脱,脱而又穿,这四个细节的描绘,淋漓尽致地勾画出变色过程中的丑态,以及他卑劣的心理活动。这些细节描写深刻地揭露了人物的性格特征,鲜明地表现了主题。
四.细读文本的平淡点
刘勰说:“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披文入情”,就是熟读文本细细咀嚼,通过文本的语言形式,去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如同寻找源头一样,要溯源而上。作者内心虽然幽深隐微藏在字里行间,通过阅读思考可以使它显豁,获得情趣与理趣。
学习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学生一致认为这篇文章是冷色调。可有一学生却提出了异议,说“一童子烧酒炉正沸”,有火焰有热量给人一种温暖火热的感觉。那这点微弱的热力能驱走无边的寒意吗?引导学生再次朗读写景的语句,可见当时天气多么严寒。联系写作背景,是明朝灭亡之后,作者在回忆中重游,在回忆中落笔,表现自己作为一个明代遗民的无尽悲凉。这个小小的炉火在“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中显得多么渺小、微弱,它烤不暖作者,烤不暖江南,更烤不暖故国与时代。这一处“炉正沸”恰恰衬托了张岱心里无限的悲凉。这一处极易被忽略的地方,也在提醒我要潜入文本深处,痴迷于文本中每一个精彩的字词,去咀嚼,去玩味,去比较,去探求,
古代学者唐彪说:“层层驳问,如剥物相似,去层皮,方见肉,去层骨,方见髓,书理始能透彻,不可忽见大意,即谓己是也。”文本解读是一个“慢火炖”的砥砺和修炼过程,需要“慢慢走,细细欣赏”的心境,才能拥有文本解读的深入浅出,才能拥有自己的智慧和才情,才能实现真正的对话。
余映潮老师说“阅读教学‘好课的基本特点”之一是“注重细化角度,注重优化方法”,语文教师要“懂得语文教学更重要的任务是形成、提升学生终身受用的阅读与表达的能力”,他在语文教师自我训练方法中提到了八种能力,我希望自己今后能“用‘优化细节法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给学生一些可以作为指引的关键点,以让学生在对文学作品的探索中收获能让心灵颤动的瞬间,能够在欢悦地、投入地、感性地阅读中读出最本真的自我来。
参考文献
1.沈建忠:《文本细读: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2011年第2期。
2.孙绍振:《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3.余映潮:《我的教学探索、发现与思考》,《语文教学通讯》2018年第6期。
4.刘建功:《点篇意:文本解读三境界》,《语文教学与研究》,2018年第6期。
5.徐丹:《细读探究 引领高效》,《语文天地》2018年第4期。
(作者单位:浙江省义乌市宾王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