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音乐专业器乐合奏课程教学特征分析

2019-03-11宋衍

艺术评鉴 2019年1期
关键词:团队协作

宋衍

摘要:在高校音乐专业之中,器乐合奏课程属于重要的内容,拥有一定的技术性和协同性,掌握这些可以更好的提高学生们的演奏技术水平,培养团队合作意识。为此,本文首先介绍了关于器乐合奏的技术性,叙述了通过这方面可以提升学生们的演奏水平,增强演奏技巧;其次,通过分析了器乐合奏的协同性特点,来培养和加强学生们的团队合作意识;最后,为了更好的提升学生们的器乐合奏水平,提高课程教学质量,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优化配置教育资源。

关键词:高校音乐专业   器乐合奏课程   演奏水平   团队协作   优化教育资源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01-0068-03

一、通过器乐合奏的技术性,提升学生们的演奏水平

通常情况下,器乐演奏技术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段才可以形成,首先,学生需要反复练习器乐演奏,学生在学习器乐的最初,需要进行不断的练习,熟练掌握动作技巧;其次,学生在经过反复的练习之后,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技巧,教师需要对此加以指导,并将他们的演奏动作完成定型阶段;最后,在完成以上两个阶段之后,教师需要让学生们总结自身的演奏情况,发现问题需要及时解决,保证演奏技巧能够得以提升。

由于乐器具有一定的技术性,所以,高校音乐专业中的器乐合奏课程有利于提升学生们的乐器演奏水平。在进行器乐合奏课程之前,乐队中的每一个队员都需要完成各自学习的乐器课程,并且通过了各种考试,演奏水平要在中等以上,这样才可以参与这项课程。在学习合奏课程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习各种各样风格的作品,细细琢磨这些乐队的演奏风格,用心感受乐队音乐作品的艺术内涵和文化思想。与此同时,学生们不仅是要听这些乐队的演奏,还要练习多声部的听觉,训练自己的音乐听觉,提高音乐记忆水平,从而在倾听的过程中养成多声部听觉的思维习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在第一次进行合奏时,都会出现一些问题,很难有效的进行合奏练习,所以,器乐合奏课需要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具体来看,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中指导学生们进行演奏,还要分析经典作品中的合奏技巧,让学生们在演奏的过程中加强对乐器的了解,充分调动学生们的演奏热情,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

二、充分认识器乐合奏的协同性,培养学生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乐器合奏的过程中,需要将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融合在一起,有效的把不同的音色进行完美结合,所以,合奏乐队中的每一个成员都需要协同演奏的节奏和速度,从而使合奏能够成功进行。学生们在进行独奏的时候,往往发挥自身的演奏水平、表现出艺术情感等即可,但是合奏却不同,需要把水平不一的学生组合到一起,使器乐实现和谐统一,这是非常有难度的内容。器乐合奏的協同性非常关键,通常情况下需要在统一的指挥下进行演奏,每个演奏者不仅要完成自身的内容,还要共同合作实现演奏目的。所以,器乐合奏能够有效培养学生们的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增强他们的责任担当,从而共同演奏出优秀的作品。

在具体的教学之中,器乐合奏课程的协同性有两方面,一方面体现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协同性。器乐合奏课程与其他的课程存在差异,对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协同要求也更高一些。具体来看,教师需要成为乐队的指挥人物,在合奏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保证各个乐器的发音都要准确。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根据学生之间存在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教育,做到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老师的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所以,在器乐合奏课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们在合奏中需要掌握的内容等,学生也要积极响应教师,结合自身的演奏情况进行发言,力求做到完美协作。因此,这样的器乐合奏课更能体现协同性,从而提升合奏水平。另一方面是学生之间的协同性。在进行器乐合奏的过程中,学生是合奏中的主体,是合奏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所以,学生们在进行合奏的过程中,不仅要把握住老师的指挥,还要用心倾听合奏中的器乐声,做到让自己的乐器声音可以融入整个合奏之中,发挥自身的演奏作用,提高合奏的协同水平,增强自身的责任意识和团队精神。在经过反复的合奏练习之后,每个学生的演奏技巧可以得以提升,同时,他们也能更加懂得团队协作的重要作用,提高合奏的质量。

三、遵循器乐合奏乐队的编制特点,优化配置教学资源

(一)合理配置音乐合奏的资源,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

从目前来看,我国高校音乐专业在开展器乐合奏课程的过程中,还存在乐器处理不妥、乐队编制不合理的现象。由于学生们对于乐器的相关情况不够了解,所以导致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同时,在进行乐队编制的时候,并没有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对于学生们的个人意愿缺乏了解等。为此,这些问题不仅使乐器的应用受到影响,还会导致乐队的组建不够合理,从而为日后器乐合奏课程产生不利因素。针对这些问题,高校需要掌握教学规律,建立合理的运行管理机制。例如,在乐器配置工作中,小件的乐器可以由学生自己购买,大件的乐器由校方提供。同时,在使用大件乐器时,要严格按照乐器保管要求,使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使用者身上。在合奏乐队分配乐器的过程中,乐队的指导教师要和学生们进行协商,在保证乐队编制要求有效执行的情况下 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等个人因素,科学合理且不失人性化的进行团队规划。通过一系列的工作,使乐队得以有效的建立起来,并保证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各项规范落实到具体教学之中,为器乐合奏课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二)优化教师资源,打造优秀教师团队

在进行器乐合奏课程的过程中,教师资源是重要的内容,优化教师资源配置,能够推动器乐合奏课程的顺利进行。但是,由目前来看,在我国高校音乐专业之中,器乐类的教师普遍存在比重不大的情况,所以,面对器乐教师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优化教师资源是重要的工作,只有最大化的发挥教师资源优势,优化队伍结构,才能满足器乐合奏课程的教学需要,更好的展开器乐教育,以此培养更多优秀学生。一方面,通过多年以来的教学实践我们可以看出,高校音乐专业在打造师资队伍的过程中,必须符合音乐专业的发展内容,满足具体的规划要求,合理的配置器乐专业教师,使学生们可以得到有效的器乐教育。与此同时,在进行招聘教师的过程中,需要在考核内容里加入优先聘请能够胜任多种乐器教学的教师,选择复合型人才或是一专多强的人才,为高校培养音乐人才提供师资保障。另一方面,高校还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通过激励手段来鼓励教师拓宽教学研究范围,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掌握可以胜任多种教学乐器的能力。

(三)提高学生们对于器乐合奏课程的认识,加强学生们的入学教育

从目前来看,很多新生在入学之前,并不是充分了解学校的课程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案。有些学生选择学习音乐,可能只是受到歌星偶像的影响,并没有深刻认识到音乐学习的意义,所以致使器乐学习的时候,会出现偏科很严重的问题,影响了器乐演奏水平的提升,外加在课下没有充分练习,从而影响了器乐合奏课程的整体效果。一方面,高校需要加强对新生的入学教育工作力度,保证所有学生通过入学教育明白音乐学习的意义,同时要使他们明白专业特长和多项音乐合奏之间的关系,以及拥有演奏才能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新生要知道学校的教学定位和音乐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以及教学要求等,充分了解这些才能更好的进行课程的学习。此外,新生还要明白音乐专业的教学方式和课程体系内容,掌握学校的考核规则等。高校需要通过这些入学教育内容,让学生们正确看待音乐专业的学习,避免出现思想上的误区,从而树立学习信念,制定科学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积极乐观、态度端正的进行音乐学习。

四、结语

由上述可以看出,器乐合奏课程是高校声乐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合理的器乐合奏课程不仅能够提升学生们的演奏水平,还能增强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更好的树立合作精神,对于他们未来的发展产生重要意义。所以,教师需要在实际的教学之中根据器乐合奏课程的特点,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优化音乐教学资源,同时高校要提高培养音乐人才的教学质量,提升教育水平,从而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音乐人才。

参考文献:

[1]宋伟,吴莎莎.河北省高校器乐合奏课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究[J].黄河之声,2017,(22):33-34.

[2]周邦春.地方高校器乐合奏课教学改革路径探索[J].戏剧之家,2016,(18):217+219.

[3]樊佳.高校音乐专业器乐合奏课程教学特征研究[J].教育观察(上半月),2016,5(02):108-110.

猜你喜欢

团队协作
从专业认证角度谈工科课程三级项目设计
《Oracle数据库》课程教学模式探究 
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
会展产业的特点及其对从业人员素质的要求
政工职能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从专业认证角度谈如何带好工科毕业设计
促进有效沟通,提高高校学生会团队协作能力
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探讨
浅谈如何把德育渗透到数学教学过程中
物业企业管理中团队协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