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教育与管理对自发性气胸患者的影响
2019-03-09张继红
高 岩,张继红
(中日友好医院 胸外科,北京 100029)
自发性气胸主要是由于肺部自身疾病使得肺组织以及脏层胸膜及靠近肺表面的细微气肿泡自发发生破裂,从而导致肺部支气管内的空气进入到胸膜腔[1]。针对自发性气胸的护理,临床应用中常规的健康教育已不能满足患者需求,内容过于单一、笼统、针对性较差,甚至部分健康教育在实施过程中流于形式,难以发挥出实际的效应[2]。因此要对健康教育进行强化与管理,从而达到优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6月住院的自发性气胸患者共140例,分为常规护理(对照组)70例和强化教育与管理(观察组)70例。对照组男42例、女28例;年龄37~71岁,平均45.68±17.63岁。观察组男40例、女30例;年龄39岁~72岁,平均45.43±19.42岁。
纳入标准:自发性气胸患者;自愿参加本研究并能坚持强化教育与管理,同时没有严重并发症;意识清楚,无精神病。排除标准:小学以下文化程度或不能较好参与研究;合并严重并发症或合并其他严重慢性病生活不能自理者。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常规护理方法:患者入院后叮嘱其卧床休息减少耗氧量;密切观察患者意识和呼吸情况,给予低氧吸入,避免剧烈运动如大笑、负重以及咳嗽;鼓励患者增加营养、补充高蛋白、高纤维素、低碳水化合物食物。
观察组进行强化健康教育的管理:(1)心理护理:鼓励患者间沟通交流,加大对自发性气胸基本知识的宣教,对患者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讲解,消除焦虑、抑郁、紧张等情绪,鼓励患者积极配合医务人员,严格遵守医嘱。(2)责任制护理:急性期患者严格卧床休息,指导其自主呼吸,尽量排除气体以缩短治疗时间。对胸腔内气体较少的患者指导其半卧位以增加肺复张,气体1~2周可自行吸收。对胸腔内气体较多者,需立即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排气。(3)胸腔闭式引流管护理:指导患者保持舒适体位,勿自行挤压、扭曲引流管;在床上活动或离床检查时避免牵拉引流管,防止移位或滑脱,可给予导管固定贴妥善固定。交接班时注意评估管路的置入长度、置管部位皮肤及敷料清洁度等情况。采取口头讲解,书面或图片健康处方及操作演示相结合,提高强化教育效果。(4)合理氧疗:尽早给予鼻导管氧疗,一般采用中流量吸氧,症状好转后采用低流量吸氧。(5)疼痛护理:对疼痛的患者指导其健侧卧位,咳嗽时可协助患者按压胸廓两侧,减少胸引管对胸膜的刺激。遵医嘱应用适当的止痛剂,并评估用药后效果。(6)出院指导:①出院时告知患者在气胸痊愈后至少3个月内不要剧烈活动,避免诱发气胸的因素。对未排便>2d者,应采取人工或药物方法协助排便。②戒烟,保持口腔清洁。③合理进食、科学饮食,注意补充营养,摄入充足蛋白质、维生素,不挑食不偏食,适当进粗纤维食物,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和肺功能。④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适度功能锻炼,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订科学合理针对性较强的康复训练计划。⑤1个月后复查胸片,如出现呼吸急促、胸闷等症状应立即就诊。⑥对患者进行定期电话回访,询问服药、肢体功能锻炼、复查时间等情况,对患者加强康复指导。
表1 强化教育与管理对自发性气胸患者的治疗与护理效果
1.3 观察指标
护理满意度主要为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3个标准。治愈率、住院时间及费用。
2 结果与讨论
2组患者分别行常规护理及强化教育与管理护理,观察组住院时间和费用均较对照组有所下降,治愈率和护理满意度分别较对照组有较大提高,以上结果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见表 1。
在治疗期间进行的强化教育与管理模式,可以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当患者以及家属掌握了相关疾病知识,可以有效预防自发性气胸的反复,提高治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