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古代烧瓷窑炉结构演变与装烧技术发展序列研究

2019-03-08崔名芳朱建华

中国陶瓷工业 2019年1期
关键词:匣钵窑场龙窑

崔名芳 , 朱建华

(1. 安徽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00;2. 安徽工业大学 冶金减排与资源综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安徽 马鞍山 243000)

0 引 言

瓷器烧造技术是制瓷工艺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而烧造过程又是在各种烧瓷窑炉中进行和完成的。因此,中国古代瓷窑的结构设计与装烧技术的革新,从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制瓷工艺的演进历程。安徽古代隋至宋时期的窑炉,基本上仍延续着馒头窑和龙窑两大结构类型;但不同时期各窑场根据制瓷工艺条件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在窑炉的结构和性能上都进行了改进。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安徽地区已发掘的瓷窑结构及装烧技术进

行探讨。

1 安徽地区出土古代窑炉与装烧技术 概况分析

安徽地跨江淮,制瓷历史悠久,有确切史料表明[1],安徽目前已发现的生产青瓷器的窑场,可追溯至隋代。目前在安徽地区已发现的古代烧瓷窑口主要有:寿州窑(淮南窑)、 休宁岩前窑、萧县窑、歙县竦口窑、泾县窑、芜湖东门渡窑、绩溪霞涧窑、宿州窑、繁昌窑 、霍山窑、琴溪窑和界首窑等窑口,其中比较著名的已发掘的具有代表性的窑口主要是寿州窑、泾县窑、芜湖东门渡窑和繁昌窑。 寿州窑分布地域比较广,地跨古寿、濠两州,即今凤阳县和淮南市等地,是一个从东至西长约 80余公里延绵不断的大窑场,较为密集地集中在以淮南市上窑镇的窑河和高塘湖沿岸约2公里的地带上(图1a);创烧于南朝,唐末开始衰落,历时大约350年左右。寿州窑产品胎釉制作选用本地原料,由明火烧造而成,是我国古代最早使用“化妆土”的窑口。寿州窑马家岗和余家沟等地发现的窑炉结构均为圆形的“馒头窑”(图1b),确切的说是北方类型的马蹄形窑,窑壁由直径约3米的砖砌或窑棒砌成,窑室较小,火膛较深,炉栅面积较大,使得炉内燃料层较厚时也能够充分燃烧;窑和烟囱抽力较小时容易造成炉内正压增大,使室内火焰易产生还原气氛,有利于过渡元素的低价离子着色,这也正是唐代寿州窑黄釉瓷和绛红釉瓷烧成的原因。该窑早期使用的装烧具主要有圆形多足支托、支钉、支捧和三角支托等;唐代时开始使用匣钵装烧具,是我国古代较早使用匣钵装烧具的窑口之一,窑工们在烧造时把精致的产品装在匣钵中入窑烧造,将匣钵上下叠压放置,匣内装一件或数件瓷器,皆仰烧,中间留有约8厘米的火路;普通产品则直接入窑明火叠烧;烧造过程中选择还原、氧化或先还原后氧化等不同气氛。

虽然寿州窑大部分是馒头窑,但作为寿州窑主要分布区之一的泉山窑却是一座龙窑,该窑长度约20米,残存长约17.1米,宽约3.5米,东高为尾,西低为头,窑头倾斜度约为8度,倾斜方向为282度,是一座斜坡形龙窑。窑壁和券顶使用砖或砖坯砌成,窑壁使用单砖平砌而成,厚度仅有一砖之宽;斜坡窑床铺砂,称“软底”;券顶采用单砖侧立错缝砌法,单砖尺寸不一,其中厚度约有5-8厘米,长约35-40厘米,宽约17.5-20厘米不等。窑头遭受破坏;窑尾的结构较为简单,未发现有挡火和阻烟设施。学者们曾依据该龙窑的残基,复原了其剖面图[2]。《东亚窑业技术发展与交流史研究》中记述龙窑分布区域:“龙窑出现在商代,分布于南方丘陵地带,从南朝开始几乎遍及长江流域各个地区。……迄今为止在长江流域以北,尚未发现一座可以判断为龙窑的窑址”[3]。这座位于淮河流域平原地区龙窑的发掘,在长江以北属于首例,从窑炉构造方面反映了南北间窑业技术的交流。

图1 寿州窑馒头窑窑址与窑炉结构平剖面图Fig.1 Site and structure profile of Shouzhou dome kiln

与寿州窑同时代烧造青瓷器的窑场还有巢湖窑和宿州曹村窑,其中曹村窑的窑炉结构也是馒头窑,使用的装烧窑具是三叉支钉和窑棒等。从该窑窑炉结构及产品特征来看,应是受北方窑场尤其是相邻徐州地区窑场的影响较大[4]。

从20世纪80年代起,在皖南南部地区的黄山市休宁县、黄山区、歙县桂林乡及宣城市的绩溪县和泾县等地,以及皖南地区北部沿长江地带,如贵池、青阳、宣州区、铜陵市、芜湖县和繁昌县等地,都发现有使用龙窑烧制瓷器的窑场。这些烧制青瓷和青白瓷器的窑炉结构皆是典型的南方龙窑,窑身傍山呈缓坡状,头低尾高,长度约在20-60米之间,烧造年代大致在唐代中晚期至北宋[5]。这些窑口的装烧工艺也是随年代和市场需求不断改进的,唐代采用泥珠支钉叠烧,装烧器使用窑柱、垫圈、托珠和盘泥条等;宋代以后使用的窑具有匣钵、筒形托座等装烧具,除少量装烧器具采用陶土作胎外,大部分都使用黏土加细砂轮制而成[6]。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繁昌窑2007年发掘的柯家冲1号龙窑、2014年发掘的柯家冲2号龙窑以及2015年发掘的骆冲窑。柯家冲1号龙窑的窑炉结构是典型的南方龙窑,直接砌建于生土之上,其平面呈长条状,窑炉结构由窑前工作面、窑门、火膛和窑床四部分组成。1号龙窑已有相关报道[7-8],亦是目前安徽地区保存最完整的龙窑,已初具现代龙窑的各项功能特征。柯家冲2号龙窑残长约38.75米,整个窑炉中间宽两头窄,窑床中间最宽处近3米,属中等规模的窑炉。[9]五代时,柯家冲龙窑在保留支钉叠烧技术的基础上,已采用一匣一钵的组合装烧技术;至北宋时期,基本全采用匣钵组合叠烧方法。骆冲窑创烧于五代,主要烧造时代为北宋早期,2015年发掘的骆冲窑址,窑头在下,窑尾在上,残长约26.4米,窑身长约19.8米,分前后两室,前室宽约4.56米,后室宽约2.74米,坡度约12度,窑尾最宽处约2.6米。已发掘的一号龙窑内设4道隔墙,把窑室分割为5段,从形制上看,应是从龙窑向葫芦窑过渡的一种窑形——分室龙窑(图2)。它是在龙窑的基础上,吸收了北方馒头窑的优点而创建,是研究我国“分室龙窑”起源的重要资料。骆冲窑窑炉的窑墙砖烧结非常严重,但该窑烧造出的产品胎质洁白细腻,釉色润泽纯正,证明该窑内部设置的隔墙设施起到了升温、保温和提高瓷器烧造质量的效果。装烧窑具方面,在该窑址内发现有大量支钉,且出土瓷器的器底内外均带有支钉或支钉痕迹,这些发掘物主要在地层叠压的下层,表明骆冲窑早期在装烧技艺方面采用了支钉叠烧工艺;五代至宋是骆冲窑的向上发展期,为获得更好的釉面色泽效果,满足窑内不同制品的烧造气氛,改进了窑具,主要使用束腰形圆筒状支座、碗形匣钵和匣钵座。值得注意的是,在骆冲窑发掘出土的匣钵器具质地非常优良,制作材料已达到普通瓷器的用料水平;高档器皿更是使用与坯件形制相配套的质地,以保持它们相等的收缩率,防止烧造过程中因为温度的升高或降低而导致器物变形或开裂,确保器物造型上的完整;为增加烧制过程中的密封性,提高升温和保温效果,窑工们在烧制过程中还将一些匣钵具通体施釉。这种使用施釉密封“一次性”匣钵的不计成本的烧制方法,目前“仅在越州窑和五代耀州窑烧制神秘的‘秘色瓷’的时候发现过。”[10]说明骆冲窑在当时有着非同寻常的地位。

图2 骆冲窑窑炉结构示意图Fig.2 Structure of Luochong dragon kiln

2 安徽地区唐宋时期烧瓷窑炉结构与装 烧技术发展演变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

馒头窑窑炉技术在安徽地区的使用,从某个角度也反映出南北方瓷器产品质量关系或市场占有情况。而其出现的背景和途径,符合熊海棠先生关于瓷业技术交流三个循序渐进层次的理论。其在接收北方窑炉技术的程度上也存在时间和地区差异,中晚唐时期,受北方邢、定窑的影响,可能导致产品和窑炉技术的主动南传,这点在以寿州窑为代表的馒头窑中体现的尤为明显;而晚唐、五代和北宋晚期,在战乱等政治背景下的窑工南迁和技术南传,对安徽地区瓷业技术的发展亦产生重要影响[11]。

长期以来,学者们根据地域和窑系的划分标准[12],把古安徽地区烧制青瓷的窑场归为越窑系[13],因此作为越窑系窑场形成基础和标志的平焰式龙窑在安徽地区被广泛应用,尤其在皖南地区,大都是依山而建的龙窑,它们的创造和应用。一方面,与安徽的地理环境有关;另一方面,不可否认受越窑龙窑结构和烧造技术的影响较大。

从窑炉结构纵向演变来看,根据对安徽地区已发掘窑址清理出的唐至宋的龙窑遗迹,初步总结出:该地区龙窑长度从较长变得比较短,坡度从较平缓变得较陡;建筑方式由土筑到砖砌的变化趋势。这种演变的窑炉结构对应的产品烧造变化分别是青瓷、青瓷与白瓷混烧和以白瓷、青白瓷为主。由此可见,这种窑炉结构的变化趋势是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导致的产品种类变化而发生的变迁或改进。

从装烧技术的纵向演变发展看,五代时期,装烧工艺较为落后,大都采用支钉叠烧、无匣烧成,窑渣重叠粘连现象严重,不能很好地控制烧成。至宋代,采用较为先进的匣钵组合装烧具,窑炉体积和容量都有所扩大;采用一器一匣的仰烧法,托珠也从五代的支钉变为垫圈、垫饼;窑渣中的碎瓷片明显减少,成品率提高,形制也由单一开始变得多样化。但到了南宋时期,为了扩展利润空间,窑场主采用增大窑体、支圈覆烧和降低炉内烧成温度等装烧方法,造成产品生烧现象严重,直接影响了釉面质量和效果。

从受地域影响的横向演变发展看,9-11世纪安徽地区生产的主要瓷器品种有青绿釉、青灰釉、白釉等各类器物,从这三类产物的制作工艺与装烧技艺等观察中看出,其分别受到了北方定窑和浙江越窑等瓷业生产技术的影响。其中摇头岭窑、萧窑、泗州窑、宿州窑、繁昌窑柯家冲窑和芜湖东门渡窑,这些窑口在装烧技术方面受北方定窑系的影响较大。宋代以来,“著名的定窑、磁州窑的一部分工匠迁到安徽、浙江和江西各地瓷窑,促进了吉州窑和南方其他瓷窑的发展”[14]。宋人周辉在其《清波杂志》中也记载:“辉出疆时见虏中所用定器,色莹净可爱,近年所用乃宿、泗近处所出,非真也。”[15]“通过比较青白瓷窑场与定窑等北方地区窑场的技术因素,发现他们在装烧技术上有很大的一致性。”[16-17]而皖南南部地区的绩溪霞间窑、琴溪窑和涑口窑则受越窑的影响较大,无论是从窑炉结构和装烧技术,都直接秉承了南方越窑的烧造传统,在装烧工艺上的典型特征,就是一直沿用代表越窑特色的支烧泥疤技术。

3 结 语

通过对安徽地区古代烧瓷窑炉结构与装烧技术的概况、发展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窑炉形制的演变与所属地区的瓷业技术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是一个随时代发展和市场需求递进变革的过程。安徽古代陶瓷窑炉在瓷工们不断探索中经历了唐末五代之前的皖北馒头窑、皖南龙窑、宋代“分室龙窑”的演进,逐步改革、完善了烧瓷窑炉的结构。

(2)寿州馒头窑的窑炉结构与装烧技术的改进,应是受北方窑炉结构与装烧技术影响,主动或被动接受、交融的结果,皖南地区的龙窑则更多的受越窑技术的影响。

(3)安徽是古代南北瓷业技术交流、碰撞和传播的重要地区,使得这一地区的窑业既有自身的地域特点,又有一定的兼蓄性,是研究我国古代瓷业技术交流的重要资料。

猜你喜欢

匣钵窑场龙窑
龙窑古法烧制建盏之美*
何为黑胎青瓷
罗诗彬龙窑作品欣赏
辊道炉中匣钵对磷酸铁锂冷却效率影响的热仿真分析
废匣钵粉加入量对堇青石-莫来石质耐火材料性能的影响
关于陶瓷色料生产中匣钵选用的几点建议
Assembly集结号
“活着”的龙窑
繁昌窑匣钵特征及“上”字铭功能分析
龙窑柴烧:一盏一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