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生为本探究初中数学分层教学

2019-03-07高建和

考试周刊 2019年19期
关键词:策略探析以生为本分层教学

摘 要:在全新教育教学背景下,要求教师应及时转变教学理念,重新定位自身在教學中定位,应重视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核心,有效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切实将‘以生为本落实到实践教学当中去,并认识到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性采用分层教学法,切实推动初中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数学;以生为本;分层教学;策略探析

一、 引言

在以往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普遍采用教师讲解学生被动收听知识的教学模式,该种教学形式过于突出教师在教学中的核心地位,而严重忽略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学生一直在被动的接受知识,主观能动性也没有获得有效激发,很不利于学生想象力、创新意识、思维分析能力以及实践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分层教学则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将学生作为数学教学的主体和核心,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切实提高数学教学全面性和有效性的同时,也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教学的人性化特征,推动素质教育在数学教育教学中的切实落实。下面就对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实施分层教学具体策略展开简要分析。

二、 简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实施分层教学具体策略

(一) 充分依据数学教学具体学情将学生合理分层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有效采取分层教学,必须依据教学具体情况将学生合理的分成不同层次,从而对各个层次的学生展开针对性的教学,确保数学教学更具全面性和有效性,推动班级全体学生都能在数学课堂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将‘以生为本的理念切实落实到课堂实践教学中去。教师可通过平时的数学测试、学生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主动加强学生交流沟通的方式,对每位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和特长等方面进行了解,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性,以此为基础将班级所有学生合理的分成A、B、C三个层次。在A层次中主要是班级中的数学后进生,该层次的学生主要是数学基础较差,自主学习和管理能力较弱、缺乏对数学课程学习兴趣,没有掌握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数学成绩较差;在B层次中,这部分学生通常为班级中的中等生,占据班级总人数的大多数,这部分学生各学科学习成绩偏中等,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思考能力和数学基础,在课堂上也可以跟上老师的节奏,但数学成绩忽上忽下,具有良好的挖掘潜力,数学学习热情一般,导致数学成绩中等;在C层次中,则是数学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并且成绩非常稳定,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以及自主学习和管理能力,对数学课程有着浓厚的学习积极性,课堂表现活跃各学科总成绩通常排名为班级前列的学生。

(二) 为各层次学生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

当教师将学生合理分层后就应为各个层次学生分别制定相应的数学学习目标,并充分分析各层次学习目标的可行性,从而确保分层教学的针对有效性。对A层次中的学生应以强化基础知识、培养数学学习兴趣和引导其养成良好数学学习习惯掌握正确学习方法为主,在课堂教学中对其多加鼓励,设置简单易答的问题对其提问,使其逐渐树立数学学习自信心;对B层次的学生主要应引导其端正数学学习态度为主、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引导其掌握正确数学学习方法及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学习习惯,并在强化其数学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可为其布置一些难度中上等题目展开练习,从而实现强化和提高的目的;而对于C层次的学生则应主要将拓展及提高为主,使其掌握基础知识并运用其解决课本中的练习题目后,在为其准备难度较高具有一定探究性的题目,从而有效锻炼其自主分析、探究能力,实现对知识的拓展和延伸。例如,在讲解“二元一次方程”相关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为A、B、C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对A层次的学生可将教学目标设定为‘理解二元一次方程概念并能够运用消元法及加减消元法解决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相关问题。可以设计为:解方程组

(1)2x=3y

3x-2y=5,

(2)5x+6y=8

2x-6y=1,

(3)9x+2y=15

3x+4y=10;对B层次的学生可将教学目标设定为“在完成A层次学生学习目标的前提下,可以自己列出简单的方程和方程组,同时可以准确解方程”。当然还可适当加以下的题型:(1)已知:

|x-2|+(2x+y-3)2=0,求x、y的值,(2)若|a+b-6|+(3a+2b-6)2=0,求(a-b)2的值;对C层次的学生可将教学目标设定为“在完成A、B两个层次教学目标后,使用二元一次方程式有效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同时也可以熟练的解决较为繁杂的二元一次方程方程组问题,并引导其对三元一次方程组展开自主学习和探究。”可增设如以下题型来加以提高:甲、乙两同学共同解方程组

mx+5y=15 (1)

4x-ny=-2 (2)由于甲看错了方程(1)中的m得到方程组的解为x=-3,y=-1,乙也粗心看错了(2)中的n得到方程组的解为x=5,y=4,求方程组的解。

(三) 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展开教学评价的分层

在“以生为本”的分层教学模式中,在对各个层次学生展开考核评价时也应采用相应的评价标准,实现教学评价的分层。对A层次学生展开评价时应以鼓励和赞扬为主,通过激励的方法有效调动数学后进生学习热情,使其以往对数学学习的畏惧心理和消极态度获得有效的转变;对C层次的学生评价时应对其自我学习效率、学习进度以及知识拓展延伸程度等方面展开评价;对B层次的学生怎样应将中等难度的题目为主,对A层次的学生则应将考核重点偏重于基础知识上。例如,三个层次的同学在完成同一道题目,并且使用相同时间、同样结果和方法的前提下,A层次的学生则会得到优秀、B层次的学生为良好、C层次的学生则为一般的评价结果。同时,也应采取动态调整机制,培养学生竞争意识的同时,切实推动全体学生不断努力和提高。

三、 结束语

总之,分层教学法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其核心理念就是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针对不同学生学习能力和自身特点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实行因材施教,确保教育教学全面性及有效性。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也应充分依据具体学情合理运用分层教学模式,不断推动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健美.学讲计划中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探索[J].新课程(中学),2018(1).

[2]孙娜.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分层教学模式构建之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5).

作者简介:高建和,福建省龙海市,福建省龙海市莲花中学。

猜你喜欢

策略探析以生为本分层教学
小学低段语文教学方法探析
房地产经济的影响因素及发展策略探析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论强化基础 突出能力 塑造品格的职教语文教学新模式
浅谈初中班主任如何“以生为本”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农村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