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问题为导向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浅谈

2019-03-05于明涛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生物学设置教师

于明涛

以问题为导向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浅谈

于明涛

(延边州教育局,吉林 延吉 133002)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以问题为导向,获取信息,寻找证据,检验假设和发现规律等过程中习得生物学知识,养成理性思维的习惯,形成积极的科学态度,发展终身学习的能力,提高核心素养。

生物教学;核心素养;问题教学法;合作学习

问题教学法是指在课堂上教师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通过自主与合作学习去找寻信息、发现证据、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获得知识与技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提升自己的核心素养。高中生物学课程反映时代特点和科技进步,要在有限的课时里完成必修与选修生物学的课程,课程设计必须少而精。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方面难度更大,尤其是在问题设置方面更应追求卓越,重在开启思维,使学生学会用生物学视角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

一、问题设置的必要性

1.激发兴趣,促进思维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好的提问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思考源于问题,通过设置问题,学生可以迅速进入学习状态,激起大脑中的原有图式。例如:(1)下面哪些疾病是由病毒引起的A.腮腺炎B.霍乱C.伤寒D.脚气(2)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治疗会选哪种激素A.糖皮质激素B.盐皮质激素C.肾上腺素D.促甲状腺激素.(3)遗传病唐氏综合症是由21号染色体为“三体”引起的。研究表明,父亲与婴儿21三体的关系不大,约95%的21三体都源于母亲卵子形成过程中的异常。请问21三体产生的可能机制是什么。贴近学生生活的提问能促使学生激发兴趣,拓宽思维广度与深度。

2.促进合作,发展初步科学探究能力

高中生物学课程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很多生物学知识来自科学的实验。如果学生没有明确观察目标,仅仅是走马观花对待观察类的实验,就失去了实验的意义。《礼记·中庸》:“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因此,教师要在做实验前就明确目标,观察方向、观察任务。例如现在生物学课程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非常密切,教师可以布置给学生如下任务:“怎样使烤鸡翅减少致癌物?”人们爱吃烤鸡翅,但又担心它含有多环胺类。那么在烤制之前用何种物质腌制,能使它失去化学性功能,从而减少或者根除致癌物。此类问题给了学生充分的想象力。用柠檬汁会是什么效果?糖水会如何?酱油会如何?盐水会如何?调和油会如何等等。学生经过自己动手动脑、观察、记录,讨论。答案会出其不意,这样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求异思维。

二、如何设置问题

1.创设真实情境

在教学中善于抓住稍纵即逝的教学资源。例如在学习有关细胞、生态环境和生命活动时,恰巧教师本人咳嗽、流涕。一边处理,一边向同学们表示歉意,如果在这时提出这样的问题:“你们当中或者家人有没有每到春暖花开的季节就会像我一样眼睛发痒、流泪、流涕、打喷嚏、鼻塞的?”。教师随即就会自然地引出(1)什么是花粉?(2)花粉过敏原因是什么?(3)它与环境有什么关系?(4)它是遗传病吗?(5)为什么过了花粉季节,过敏症状仍然存在?如何处理这种症状?(6)你能理解或者帮助有这种病症的人吗?教师用幽默的语言提出让学生感兴趣且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层层深入,使学生轻松自然地学习到生物学基础知识。

2.合作探究学习

纳尔逊·海森堡的《物理学及其发展》书中论述到:“科学植根于交谈,不同的人合作可能最终达成最重要的科学成果。”海森堡揭示了协作学习的巨大潜力,我们在集体中时,比个人单独思考时具有更大的智慧、悟性和洞察力,潜在的团队智商可能比个人智商高出很多。在生物学教学中的适当环节,可以另辟蹊径展开辩论。例如,设置热点辩论项目,以组为单位,分正反两方。每个组员必须提出至少一个观点,敢于质疑,能够提出反驳观点,勇于辩论。世界粮食和人口问题、转基因问题、相关环境问题等既是社会热点问题,也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通过查阅各种资料、组员互相支持、互相启迪思维,拓宽了视野,加深了对大自然、对生命、对生物圈的情感,也增加了一份社会责任感,在合作中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

3.联系生活实际

新课程提倡“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这一理念的提出切合我国学生的实际,多数学生精力都投入到学业中,很少或几乎不关心生活,导致生活能力和未来的工作能力都令人堪忧。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巧妙设计问题,将如何分析、解决问题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可以将作业的布置个性化。例如:很多人喜食酸菜和泡菜。(1)为家人制作安全的酸菜或泡菜,思考如何才能降低人们担心的亚硝酸盐?观察记录制作过程中,每一个星期的变化。并能按要求制作实验报告。(2)学做营养师,为糖尿病人或肥胖人群设计科学合理的健康食谱。在班级开展讨论评比谁的设计最科学营养、最有创意,而且必须用生物学思想和方法阐明理由,解决现实生活生产实践中的问题。(3)如果是新装修的家,如何降低甲醛含量?如何鉴定甲醛中毒症状?因为生物学与医学和环境生态千丝万缕,密切相关。这样设置问题可以锻炼学生跨学科思维能力,养成关心社会、关心生活的良好习惯。

总之,在教学设计中,教师须熟谙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灵活处理教材内容,关注世界生物学领域动态。为学生积极创造了解世界先进国家教育发展的平台,精心设置问题,化繁为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联系生活实际,引领学生学习并掌握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1]教育部.高中生物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绪婕.观察类实验教学的实践和思考[J].上海教育,2011(4).

[3]吴丽娇.对课堂提问有效性的观察与研究[J],中小学英语教学研究,2007(5).

2019—01—23

G633.91

A

1673-4564(2019)02-0140-02

猜你喜欢

生物学设置教师
最美教师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教师如何说课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本刊栏目设置说明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PEDF抗肿瘤的生物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