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伦理背景下的幼儿教师师德建设研究

2019-03-05拜热娜克孜多力坤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师德幼儿教师伦理

拜热娜克孜·多力坤

教育伦理背景下的幼儿教师师德建设研究

拜热娜克孜·多力坤

(新疆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近几年来,随着幼儿教师虐童事件的不断曝光,重视幼儿教师师德,重建教师队伍,挽救这种不良的社会风气,成为当前不得不重视的问题。

教育伦理;幼儿教师;师德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和较高的道德素养,不断地去激励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而作为教育者的教师的师德建设尤为重要。

一、教育伦理背景下幼儿教师师德现状

某些幼儿教师将学生分成不同的等级,谩骂甚至动手打孩子,这些行为不仅降低了学校对教育本身探寻社会文明进步的伦理价值的出发点,还降低了幼儿教师总体的道德素质水准,同时也对幼儿园学生的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不良影响。

1.幼儿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向学生传输错误的价值观

由于当前我国对幼儿教育的重视,许多幼儿园拔地而起,对幼儿教师的需求量增多,导致幼儿园教师入职的门槛较低。例如,一个初中毕业的学生上了幼儿师范学校,取得中专文凭,就可以当幼儿园教师,这是幼儿园教师的最低门槛,也是乡镇幼儿园当中存在的普遍现象。这一批年轻的幼儿教师大多数人本身在学校中不注重文化课程,不认真学习,才会在初中毕业以后就去读中专,而不继续去深造,他们自己所学的知识都不够完善,而且这批幼儿教师自身的价值观尚未成熟,很难去引领幼儿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很多幼儿教师自身受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影响,尤其是年轻的幼儿教师,他们刚开始工作,才初步了解社会,对金钱的诱惑难以抗拒,在教育幼儿园学生的时候很容易在无形当中向孩子传递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思想。幼儿园的孩子虽然对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没有本质的理解,但是他们也很有可能受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任何一件小的动作和行为都会影响到没有辨别能力的孩子们。

2.幼儿园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对学前儿童做出违反道德的事情

最近这几年有很多有关幼儿教师对待学生的新闻相继曝光,这些事件中的幼儿教师手段极其恶劣,有些只是因为孩子不听话就任意对幼儿进行谩骂、殴打,有些幼儿教师甚至仅仅因为自己心情不好就随意在无辜的孩子身上出气。

幼儿教师群体道德素养缺失而发生的虐童事件使社会忐忑不安,生怕下一个被虐待的是自己的孩子,无法信任自己身边的老师。也使得更多的幼儿教师开始焦虑,怕受到这些害群之马的影响而逐渐丧失了工作积极性,这样的恶性循环降低了幼儿教师工作的质量。

3.幼儿园管理机制不完善

在幼儿园管理机制方面,相关的政策和法规还有待完善,譬如《义务教育法》《中小学教师职业规范》等相关法规已经相继出台,但是还没有出台一部《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各地相关教育管理部门和幼儿园制订的幼儿园师德规范条例内容不同,约束力也不足够强,从而导致幼儿园教师忽视师德,做出不少伤害幼儿的行为。[1]其次是教育部门和幼儿园对幼儿教师资格证的考核标准太低,对幼儿教师队伍没有定期考核的制度。

幼儿园自身的管理体制是幼儿教育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可是,目前幼儿园教育管理体制建设并不完善,比如幼儿园教师的管理制度、幼儿园安全管理制度、幼儿园办学规划等方面来看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空缺。

二、加强幼儿教师师德建设的必要性

加强幼儿教师师德建设是由幼儿教育的特殊性决定的幼儿教育的对象是三到六岁孩子,是教育的起始阶段也是非常重要的阶段,这个阶段对于塑造人的个人品德和道德素养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比起给孩子传授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品质,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拥有一个健全的心理,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幼儿教师是幼儿除了父母以外接触最多的人,他们天性模仿能力强,但是认知能力很弱,对他们来讲,教师就是一面镜子,他们很容易去模仿老师。而且幼儿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很容易受到来自外界的伤害,他们很依赖每天陪在身边的老师。所以,幼儿教师的道德素养会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加强幼儿教师师德建设途径

幼儿教师师德缺失有来自多方面的因素,所以也要根据多方面原因综合性的解决问题才能更好去建设教师队伍。

1.教师个人层面

首先,要想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幼儿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要尊重学生,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多与学生沟通;要敢于创新,多学习,多思考,争当幼儿学生的领路人。

其次,幼儿教师是幼儿园学生心目中的榜样,是幼儿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不论是掌握知识、明白道理,都不是幼儿主动接受的过程,而是要靠幼儿教师逐步引导学生,启发学生才能够逐渐形成的结果。所以,幼儿教师个人的道德素养在教育过程中很重要。[3]如果没有高素质的幼儿教师队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保护和实现幼儿受教育的正常伦理性,便是空论。

2.幼儿园管理层面

幼儿园管理制度的伦理合理化是培养和提高幼儿园教师师德师风水平的重要工作环节,同时也有利于营造幼儿教师德性塑造的和谐氛围。

首先,教育部门应对幼儿教师的监督到位,还要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借助社会大众的力量对幼儿教师进行间接监督。[4]同时需要逐步完善幼儿园教师的管理制度,必须层层划分并且明确监督细则,安排专人负责师德监督工作,用常规化和制度化模式,避免重大恶性幼儿园教师师德失范事件的发生。

其次,幼儿园管理组织应该制定一份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计划,使这份计划成为有效开展各项活动的基础。也可以通过集中在一起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的方式进行沟通与交流,围绕有关部门专项计划的目标和年度重点工作向全体幼儿教师进行深刻的解读,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贯彻与落实。

幼儿教育不仅是家长重视的问题,也是我们整个社会、国家关心的大问题,所以在教育伦理背景下幼儿教师师德的建设极其重要。不论是教师层面、幼儿园层面。还是家长层面都要加强自身的责任感,为我国幼儿教师队伍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1]裴盈.新时期幼儿教师师德建设的现状及其基本对策分析[J].学周刊,2018(10):179-180.

[2]胡晓芳.加强幼儿教师师德建设研究[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03):90-92.

[3]谭邦明.浅议新时期幼儿教师师德建设的现状及其基本对策[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5(3):5-6.

[4]杨莉.从“虐童事件”谈幼儿教师良好师德形成的社会因素[J].中国校外教育,2017(4):129-132.

2019—01—29

拜热娜克孜·多力坤(1995—),女,维吾尔族,新疆阿克苏人,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7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与方法研究。

G451.2

A

1673-4564(2019)02-0068-02

猜你喜欢

师德幼儿教师伦理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师德考核“ 量化”实践与思考
爱是师德的源头活水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
婚姻家庭法的伦理性及其立法延展
抗震救灾中的师德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