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研究
2019-03-05李媛媛
李媛媛
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研究
李媛媛
(吕梁学院汾阳师范分校,山西 汾阳 032200)
大数据时代背景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机遇、新手段和新途径,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群体性分析和个性化定制得以有机结合,更具针对性和时效性。而运用大数据创新高校思政教育模式必须解决技术基础薄弱问题、数据共享问题和专业人才短缺问题。
大数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数据已经广泛应用于商界、教育、政府等各个领域,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带来巨大变革。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教育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面临着思路、手段和方式的变革,如何运用大数据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当前的新课题。
一、大数据的特征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启发
对于大数据的特征,人们有多种不同的描述。国际数据公司认为大数据的特征主要分为四个方面:海量的数据规模、快速的数据流转和动态的数据体系、多样的数据类型和巨大的数据价值。IMB认为数据具有种类多、容量大、速度快三个特点[1]。要而言之,大数据是大众社交媒体海量数据的汇合,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筛选、过滤、分析和有效整合,可以让我们找出蕴含在数据之中的事物联系,挖掘出数据中的信息价值,发现数据中所体现出来的事物整体性规律,从而对事物的动态和发展方向进行预测和判断。
1.注重事物关联
只问是什么、不问为什么,只看关联、不看原因,这是大数据的显著特征。原始的大数据是海量数据的汇总,它产生于人们日常搜索引擎、刷卡消费、上网购物中,具有广泛的普遍性、真实性和及时性。因此,如果能从海量的数据分析中发现事物之中的某种关联性,就可以在工作和生活中加以有效利用。如在美国沃尔玛超市产品的销售中,销售人员在一次偶然中发现,当牛奶和啤酒这两个毫不相干的产品放在一起时,产品的销量会明显增加,这启发了沃尔玛工作人员对顾客消费数据和消费心理的分析。经调查研究发现,在美国有婴儿的家庭里,多是母亲在家带孩子,父亲在超市购买日常必需品,因此他们在为婴儿买牛奶的同时,也会为自己买一瓶啤酒。沃尔玛发现这一现象后,开始对长期的销售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发现大量商品存在销售的关联性,如纸巾和酱油、尿布和香烟、洋葱和香油等毫无关联的商品经常会出现在同一购物篮里[2]。于是沃尔玛开始尝试把这些商品摆放在同一个位置,让人们在购物的时候可以更方便地获取这两种商品,沃尔玛也因此获得了很好的销售收入。
沃尔玛的这一尝试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在大数据技术背景下,用数据关联取代因果分析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新角度。在互联网数字化、媒体化、大众化的日益增强的今天,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的使用已经成为高校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些社交平台记录了高校学生的大量数据,如社交网络、兴趣爱好、思想动态等等,具有很强的真实性和及时性。如果能对这些数据之间的关联进行分析和挖掘,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将更有针对性和时效性。
2.注重信息挖掘和趋势的预测
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曾在著作里说到:大数据是“人们获得新的知识,创造新的价值的源泉。”[3]海量的大数据中隐藏着巨大的信息量和价值,但这些信息和价值在原始数据中是无法体现的,必须通过对数据进行汇总、过滤、筛选,找出其中的关系、规律和发展趋势,才能挖掘出数据当中蕴含的信息。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多的是要做到防患于未然,要及时发现学生群体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及时进行思想行为的指导,从而将不利因素对学生的危害降到最低,而不是等事情发生过后再进行处理和补救。因此,大数据的预测指导功能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方法和视角。通过对微博、微信、搜索引擎和高校日常数据等有关大学生的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准确把握大学生思想、心理、生理的特点规律,找出其中的问题征兆,加以对症下药,从而更准确、更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4]。比如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分析学生的社交圈,通过认识学生的社会关系来增进对学生的认识,从而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决策更加科学,工作更加有效。
二、运用大数据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1.实现群体性分析与个性化定制的有机结合
大数据产生于人们日常的网络行为动作中,是在人们不知情的情况下记录的,具有很强的真实性,海量数据的汇总使其具有广泛性。因此,它比抽样调查更加全面,比全面调查更加真实,通过对大数据进行分析,可以找出蕴含在其中的群体性规律,可以找到个人真实的行为动态。在宏观层面上,运用大数据对学生群体思想行为进行获取、跟踪、分析和预测,可以准确把握大学生群体思想行为的发展动向,对普遍趋势进行分析,制定并采取科学的对策措施;在微观层面上,数据记录了学生个体的真实信息,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可以掌握学生个体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的影响因素及发展趋势,体察其内心世界的需求,为有的放矢、因势利导地开展工作提供条件。
传统的高校思政教育,多采用的是一种大水漫灌式的说教[5],其特征就是“一人感冒,全体吃药”,缺乏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指导,容易让学生从心理上产生反感和抵触,因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将大数据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则可以使这种情况得到很大改观。一方面,数据的完整和真实有利于对学生群体的行为和心理动向进行准确判断,把握大学生群体的行为规律;另一方面,对个人数据的分析整理可了解学生个体的思想状况和行为特点,实现群体性分析与个性化定制的有机结合。
2.高校思政教育更具实时性
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对各种倾向性问题做到及时发现、准确掌握、正确处理,这对信息的实时性产生了很高的要求。而大数据便捷的海量获取,为高校思政实时性教育提供条件。一方面,在大数据时代信息的发布和传递十分迅捷,大学生每天都应用网络沟通交流、网上购物、网页浏览或学习,这些记录将产生大量的数据,每个人都是数据的生产者、传播者和共享者,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则实时掌握学生的行为特点和思想状况[6]。例如,一些大学生在考试落榜、失恋或者遇到家庭变故时,往往会通过社交网络、朋友圈等进行情感的宣泄,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信息的挖掘以后,就可以有针对性地找到分析对象,展开思想教育。另一方面,大数据技术可以对图片、视频等非结构化数据进行分析,而传统的信息系统则不具备这一功能,因而使用大数据对其进行分析,便于抢占数据先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快速反应能力。
三、运用大数据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1.技术基础薄弱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思政教育整体功能的实现有赖于信息化网络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孕育了大数据,因此大数据是发挥高校思政教育系统性整体性的关键点。但将大数据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大多数高校还没有建立起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缺乏用于大数据分析的技术基础,难以发挥运用大数据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7]。因此,要不断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充分发挥信息网络融合性连通性的优势,使高校思想政治系统性整体性功能得到有效发挥。
2.数据壁垒森严问题
运用大数据创新思想政治教育,高校需要进行进行海量的信息采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据的筛选、分析,从而对信息的特点规律进行判断和预测。因此,数据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只有收集、储存了大量有关学生思想行为的信息,才能有效地运用大数据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高校内部各部门、高校之间往往不能实现数据的共享,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和处理平台,高校往往因为掌握的样本空间过小而无法发挥信息积累的优势。因此,运用大数据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打破数据壁垒森严的问题,建立有效的信息共享平台,建立数据管理机构,加强数据资源整合。
3.专业人才短缺问题
大数据分析处理设计数据存储、合并压缩、清洗过滤、格式转换、统计分析等技术,需要专门人才运用数学、统计学、数据分析和自然语言分析等技能对其进行操作。然而现在大多数高校缺乏这方面的专业人才,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数据的分析挖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运用大数据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需要大力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加强对大数据处理的技术分析,使大数据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实际可操作性和可行性。
总之,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特征的不断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历史机遇和新方法。在新的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需要不断向网络延伸、向云端拓展、向数据深化,才能更好地跟上时代前景的步伐,不断赋予思想政治教育以新的时代内涵。
[1]尹理智.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研究[J].长江丛刊,2018(13).
[2]匡婉嘉.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研究[J].法制博览,2018(1).
[3]姚梦婕.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17).
[4]杨娇华.大数据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研究[J].数码世界,2017(12).
[5]汤晓云.大数据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研究[J].知识文库, 2017(19).
[6]向莹莹.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探究[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6(20).
[7]汪欢.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探究[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2016(7).
2019—02—10
李媛媛(1980—),女,山西汾阳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G641
A
1673-4564(2019)02-005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