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因学生的展示而精彩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之我见
2019-03-05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之路该怎么走?有没有模式?如果有模式,那么能否体现我的教学思想、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率呢?——我相信,这样的问题势必困扰着一大批有志于高中语文课改的一线教师。因为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以教定学被奉为圭臬,传统课堂忽视学生的真正需要,师生深受煎熬。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传统教学的弊端越来越严重。不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就无法实现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就无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我们的教育和教学观念必须与时俱进,追逐时代,弘扬个性,让学生这个“主体”在现代化的课堂中彰显作用,创造美丽。一句话,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接受是最本质的”;只有有接受者,才有新课堂。
我们都知道,新课改的精髓即教育的人性化或人道化。而非人道的教育,则漠视学生作为人的存在,不把学生视为生命与精神的统一体,将学生的发展等同于机械加工,不顾其内心要求,不讲情感交流。语文课堂教学就应该是心灵之约的殿堂,而不是机械加工的工厂。因为只有学生异彩纷呈的质疑和探究,才会诞生丰满圆润的智慧和生机盎然的心灵。所以,我认为语文的课堂就是让学生充分展示的学堂。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展示”是最本质的;没有学生的展示,课堂不会精彩。
教育理论认为,当学生已经能够自己阅读教材和自己思考的时候,就要先让他们自己去阅读和思考。这就是“先学后教、自主互动”的教学原则。我们正在研究的一个“课堂有效教学”子课题“‘自主探究、巩固提升’语文教学模式”就是一种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这种课堂模式的实质是:学生展示,彰显自我;小组合作,展现精神;质疑探究,提升素质。
尊重个人、尊重个性这一思想的关键是在时间、空间这一纵横广阔的环境里,每个人都是以自己独特的个性存在着。所以,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学生作为活生生的一个“大写”的人,他们个性的张扬、才华的脱颖、人格的锻造等等,都需要老师和同学真情的浇灌、深情的抚慰和宽厚的理解。正如巴班斯基所言:“教育与个性发展相统一和相互联系是教育过程的规律。”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得学生者得课堂,课堂必将因学生的展示而精彩。
展示是什么?就是展现、显示,摆出来让人看。在今天这种“开放”的社会氛围里,人的“展示”尤其重要。所以,学生在课堂中扮演的角色地位绝对不能逊于教师,他们必须是整个“课堂剧”的主角。课堂中学生参与和展示的具体环节如下。
第一,思。此环节要求学生对课前和课中所有问题进行个性化的思考。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是学生展示的前提,是学生进入最佳状态的证明,是学生进行高效学习有效突围的利器。课前的预习问题、课中的预设或生成的问题,如果没有了学生个人的思考,积极思维的参与,而是人云亦云,表面互和,其学习的效果可想而知。
第二,说。此环节包括小组间的讨论、交流和交流后代表的反馈。其实,说,就是指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就是小组间的合作与交流。所以,这个“说”的环节,是学生“思”的问题呈现的必经过程,是学生合作意识的集中体现,是学生个人能力外显的重要途径。
第三,析。析,就是分析,指的是学生对已知问题和未知问题的理解、辨析和推断。这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这种能力将决定一个人的人生走向和人生境界。因为分析能力检测的是逻辑的严谨性和思维的缜密性。所以,对于学生的教育,关键就在培养他们的理解、辨析和推断的能力。
第四,写。写,指的是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它包括听写、答题和写作。这个环节要求学生不管是课后作业还是课堂练习,书写都要工整,且有条理。这个“写”,不仅能检测学生的书写基本功,更能反映学生的思维水平,体现学生的整体素质。所以,这个环节不可少,理应给予合理的时间和空间。
其中“思”和“析”二环节主要体现的是学生内含的思维密度,而“说”和“写”是学生外显的表达质量。后者是我们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学生作为一个大写的“人”在这个社会必须具备的一种素养。
余文森教授在很多场合都提到学生要具备的三种基本能力。①阅读能力:不会阅读的学生是潜在的差生;②思考能力:不会思考的学生是没有潜力的学生;③表达能力:不会表达的学生是没有影响力的学生。我想,语文教学能体现教育的人性化,语文课堂能让学生充分地展示,余教授对学生提出的这三种能力的获得,就指日可待了。
我相信,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如果能真正让学生本色地表演、出色地展示,它必定会走进学生的心里,成为他们学习和生活的最爱。那么,新课堂必将因为他们的润色、加工和改造而魅力四射、精彩万分,新时代教育期待达到的目的——个性发展——一定能够实现。课堂教学改革必将因学生的展示而奏出深沉激越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