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语文思维习惯培养策略
2019-03-05
教育就是要培养习惯,一个好的习惯可以让人受益终生。思维习惯是指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思考问题时所偏爱的一种方式和方法。换句话说,思维习惯决定着我们的思想和行为,决定我们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现今高中阶段教师与学生都忽视对语文思维习惯的培养,究其原因主要是:高中学生压力大,作业重,生活范围困于校园与家庭,紧张而单调的生活使他们没有时间关注社会,没有精力关注世界的动态,无法拓展生活的丰富外延和品味生活的深刻内涵,导致思维缺少广阔性;高中课堂时间紧,难度高,教师重知识积累,轻能力培养,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缺少质疑反思,导致思维固化,缺少发散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同时,语文学科作为基础工具学科,它的知识序列性差,学习周期长、见效慢,教师苦口婆心地让学生多读书多练笔,想在行为上培养语文学习习惯,却收效甚微,甚至事与愿违,年年高考题的细微变化常常要了学生与老师的“命”。其实“万变不离其宗”,语文思维习惯的培养能促进学生思维活跃,激发学生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升学生应对各种高考题的思维能力。
因此,笔者认为高中教师迫切需要调整心态,想办法来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习惯。下面笔者从口语交际、阅读、写作三个方面来谈谈学生语文思维习惯的养成方法。
一、口语交际训练
口语交际训练是指信息输入并经过大脑思维内在转化,然后输出信息,在语文学习中具有重要地位。试想,一个出口成章、对答如流的人,他的思维一定很灵活。我们要成为这样的人,适应时代的需要,是需要进行一定的训练的。
1.课前演讲
高一每周一个话题,每天一人演讲,二人点评,如《我的老师》,需要选取不同素材,即不能重复,周末总结,于是出现了我的老师是“我的母亲”、“我的小侄女”、“我家的猫”、“门前的松树”、“海明威”等内容,学生在好奇的聆听中也由此及彼地思考:“我的老师可以是什么?”发散性思维慢慢形成,思维也变得越来越宽广。
高二每周一个主题,每天两人辩论,一人点评,如“中学生上学带手机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中学生早恋是否影响学习”、“困境是动力还是阻力”等,对同一材料、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进行分析和解决,这是培养学生思维的思辨性和深刻性的一个好方法。
高三以时评为主,演讲者摆出时事热点材料,请二位同学发表意见,然后总结发表看法,如“野生动物园老虎吃人事件谁之过”、“凤爪女瓜子哥”、“复旦抄袭门”等,经过分析、比较、综合、归纳等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批判能力。
2.课堂质疑
明代哲学家陈献章说过:“前辈谓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质疑常常是培养创新思维的突破口。任何一堂课学生都不可能百分之百的理解,质疑在所难免,其实好问质疑是学生思考过程的真实体现,学生只有认真听取了教师的问题和讲解,大脑对相应的信息进行快速综合处理,才能在思考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而只有把动口与动脑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实现知识的内化。
教师在听学生提问的过程中能发现学生对问题的思考程度,了解学生思维的问题所在,从而进行正确引导,使学生得到更完善的思维成果。因此,笔者在课堂上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以教师的疑问带动学生的疑问,同时采用多种教学活动,如小组合作讨论学习、情景式教学等方式鼓励学生质疑发问,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特性和创造性。
二、阅读训练
高中学生的阅读训练不少,从必修课本中大量的课文学习到每天杂志等课外书的阅读,从期中期末考中的诗歌散文小说到月考周考中的阅读题,但高中三年上千上万的阅读量依然让我们的学生在高考时“捉襟见肘”,主要是学生在阅读时缺少必要的有效的思维活动。因此,我们需要培养高中学生的阅读习惯,不再是嘴的发声吟唱而是静默的用眼用脑的思考,批判性的分析思考是阅读的重点。萨特说:“当人们用自己的眼睛去读的时候,这个反省批判成分是始终在脑子里的,而在高声朗读时,这个成分就不那么清楚了。”
1.单篇课文的思辨性阅读
教师可以在课文讲解中和学生有意唱唱“对台戏”,激活学生的思辨性思维。比如杨绛的《老王》,写了杨绛一家在与一位人力车夫的交往,表达了“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教师质疑,杨绛幸运吗?“文化大革命”中杨绛夫妇年老体弱还受到迫害,被定为“牛鬼蛇神”,何谈幸运?难道只是活着就是“幸运”?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经过学生对课文中细节的考察,发现杨绛一家与老王的交往中虽然同情他,但并没有完全以朋友或亲人的态度对待老王,没有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帮助弱者或不幸的人,杨绛因此觉得愧怍,或者说以此告诫知识分子需要心怀善良仁厚之意,心存平等博爱之念,这是一个有悲悯情怀的知识分子的同情心。又如梁实秋的《雅舍》,在学生读完后提问:“这所房子雅吗?”“为何不取名为‘陋室’?”以此引导学生由陋探雅,激活思维,引发学生的思辨性思考。通过这些思考、求证思维过程,可以训练学生良好的思辨性思维。
2.经典名著的批判性阅读
江苏省高考2014年考了《安娜·卡列尼娜》,使名著阅读成为高中学生的必须,如何引导学生有效阅读成了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在多次实践后觉得批判性阅读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而且能最大程度上实现名著的价值。读《红楼梦》思考“月盈则亏,水满则溢,盛极必衰,兴久必亡”的人生哲理;读《三国演义》理解“功名与道义”的抉择问题;读《呐喊》思考生命中“沉睡与清醒”的选择;读《子夜》理解“梦想与现实”的矛盾;读《边城》可欣赏感受“淳朴的人文和伤感的爱情”;读《欧也妮·葛朗台》必思考现实世界里也存在的“金钱与人性”的关系;读《老人与海》思考每个人都会面临的“坚持还是放弃”;读《哈姆雷特》思考人生在矛盾处境中的“生存与毁灭”;读《双城记》理解生命中的“善良与罪恶”;读《复活》可思考生命的堕落与自我救赎……学生在阅读中有了方向,加入了自己的批判性思考和人生体验,名著的真正价值才能实现。
3.高考时评的整合性阅读
高考时评类材料及作文是现今高考的“新宠”,它本是针对现实生活中的重要问题直接发表意见、阐述观点、表明态度的新闻体裁。由于它可以从不同角度发表不同见解,所以是训练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最好素材。比如“共享单车”问题引发热议,有人说“共享单车受‘虐待’,公民教育需反思”,有人说“共享单车遭破坏,国民素质不该‘背锅’”,有正有反,各抒己见,思考角度不同,态度就不同,但同样受到民众拥护,是因为探讨了共同的问题“共享与信用”。共享经济是一种发展趋势,信用租车、信用借贷、信用医疗等就是体现,只有良好信用体系的建立,个人才会珍视自己的信誉,才能畅通无阻地享受各种服务。通过整合同一问题的不同观点,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的训练。
三、写作训练
写作是人们运用语言文字记写思维成果的行为活动。“水无常形器有形,文无定式思有式。”写作训练中思维习惯的培养就是在作文教学中经常训练学生的某种思维,从而使学生在写作中习惯按照某种思维进行写作。高考作文从话题作文到命题作文到材料作文,无论哪种作文都需要学生思维具有广阔性、深刻性、创新性。
1.挖掘学生联想想象力
在写作训练中,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明确题目涉及概念的内涵,通过时空纬度的纵向横向联想与想象,明确其广阔的外延,选取合适的写作点,写出主题鲜明、材料丰富新颖、内容集中的作品。比如作文题“预约精彩”,重点概念是“精彩”,“精彩”是指什么呢?可以是美好、壮怀,可以是成功、幸福,也可以是探求、发现等,“预约精彩”从横向考虑:“谁是‘精彩’的?”为中华而崛起的周恩来、拥有治国平天下理想的刘备、顽强改变命运的海伦凯勒、有坚定信念的孔子、卧薪尝胆的勾践……抓住事物相似点,由此及彼,由点到面的联想,何愁视野不宽阔?“预约精彩”从纵向考虑:“如何才能预约精彩?”即条件或方法:需要远见卓识、坚定信念、执着追求、淡定从容、宽容善良、正确取舍……抓住概念结论,由果及因、由表及里地推理想象,何愁观点不深刻?其实哲理类、比喻性的作文题,如“山与水”“品味时尚”“绿色生活”“繁与简”“窗”、“桥”、“路”、“锁”、“镜”、“药”、“今年花胜去年红”等,都是需要明确其本体内涵与外延,都可以训练学生思维的广阔性与深刻性。
2.关注事物多面性
文章立意,贵在新奇。但是由于传统观点或专家定论等思维定势,使我们学生的作文缺少创新性,常常是一个班的作文观点构思大同小异,甚至千篇一律。其实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矛盾体,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事物的感受认识是在发生变化的,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拿到一个作文题目,常规思维可能让你不偏题,但也没有新鲜感,而最终成为“大路货”。因此,作文训练时学生应有意识抓住事物的对立面,根据其矛盾点将思考问题的思路反过来,寻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这种逆向思维往往能独抒新见,写出富有创新性的文章。
比如“删繁就简”是现代社会人们所推崇的高效,在我们进行逆向思维训练时,学生还是证明出了“由简入繁”是一种智慧,因为这里的“繁”不是“冗繁”,而是“做事的细致广博”,是令人敬仰的“匠人精神”,另辟蹊径,含义深刻。又如“班门弄斧”是行家与新手之间的关系,历来被作为批评新手在专家面前卖弄本领,但反过来思考,新手学习技术难道不应该到专家门前吗?“弄斧必须到班门”,新颖独特,不落窠臼。
当然,我们在训练逆向思维的同时,不能只抓住一点,不及其余,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而忽视事物的多面性。同时,并非所有的事物都可以进行逆向立意,切不可黑白颠倒、弄巧成拙。其实,只要我们根据自己认识事物的知识经验,从不同的角度方法探求事物的多样性,就能脱离思维定势,走出一片新天地。
帕斯卡尔说:“人类只是会思维的芦苇,然而因为懂得思考,人类却成了万物之灵长。”高中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是教给学生知识,而且是教给他们学习语文的方法,培养他们的语文思维习惯,促进他们智力的全面发展,让他们真正成为万物之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