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批注式指导视角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2019-03-05

语文天地 2019年4期
关键词:祥林嫂高中生创设

批注式阅读来源于古代的评注法,它是和阅读教学相辅相成的一种新型的阅读模式。作为一种自主性阅读的模式,它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契合,给高中生创造了平等、自由的学习氛围,促进师生有效互动。新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每个学习者的个性化的行为,批注式阅读教学正是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依照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运用简洁的文字或者符号对文本进行注解的阅读模式。它是学生和文本对话的有效方式,能够促使学生更好地和文本互动,凸显高中生的主体性。在批注式阅读中,教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教材,深入把握文本主题,同时结合自身的阅读经验,充分发挥想象,对课文的主题和情感做出独到的感悟和解释。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在批注过程中得到激发,增强了他们的自主阅读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知欲望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在平常的批注式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创设适宜的学习情境,引领高中生逐步掌握批注的技巧,使得他们从模仿教师批注过渡到自主批注。

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描绘了月下荷塘的优美景象。笔者创设了视听结合的教学场景,引导学生逐步进入批注阅读的学习模式中去。开始前,笔者借助电脑播放了月光下荷塘的视频,配上悠扬的乐曲,让学生感受荷塘月色的超凡脱俗的意境,在学生步入意境的同时,我顺势抛出了和文本相关的问题:文中有哪些描写月光的语句?找出作者思念江南的相关句子。接着,让学生细读文本,结合提出的主问题,自行阅读文本并批注。笔者在学生批注时,走下讲台,走近学生,给予他们适时的引领和指导。学生在自主阅读后,我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批注的内容,用PPT图片展示给学生并进行交流,在讨论交流中获得批注的要点。在这个过程中,笔者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给学生营造了批注的氛围,让他们全身心投入到课堂的批注中,在主问题的引领下,批注就有了抓手。需要注意的是,在学生批注的过程中,教师要全程关注,参与其中,给予他们多元化的引领,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自主批注的能力。

二、引领示范,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批注式阅读侧重于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但高中生在阅读过程中难免会有不成熟或者不完善的地方,这就需要教师做好引领示范,给予他们鼓励、点拨,为学生创设一个批注阅读的“场”,为他们的自主批注明确方向。教师在学生批注前指导学生在文本的哪些地方圈画,引导他们在重点句子下划横线,对于较为精彩的句子用波浪线标注,在有疑问的地方打上问号,在文本留白的地方可以写下自己的联想、看法、心得、困惑等。

如《记念刘和珍君》这篇课文篇幅较长,其中融入了鲁迅浓烈的情感,但由于事件久远,文章内容较为深刻,高中生对文本的内容和主旨的把握有些难度。为了让学生批注有目标,笔者布置学生小组合作,引导他们结合书下的注释、文本中的插图、描写刘和珍等遇害的语段去探寻“三一八”事件的真相,让学生学会多角度批注文本,启发学生及时记录在阅读过程中获得的信息。接着引导他们合作阅读,批注出文中刘和珍等人遇害的语段的语言特点。教师在学生批注过程中,需做好示范引领工作,重视培养他们批注的习惯和传授批注的要领,对于学生有困惑的地方要及时点拨,让高中生的批注阅读有的放矢。

三、重视评价,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

学生对文本进行标注学习后,并没有从根本上完成批注式阅读,这就需要教师在他们阅读完成后及时交流沟通,及时评价学生的批注情况,这对学生阅读的整体学习有着较为深刻的意义。

如《祝福》教学的重点是能从祥林嫂的心理变化分析人物形象,并能够从不同角度探寻祥林嫂悲剧的根源。笔者布置学生对文本中三次外貌的刻画进行赏析批注,让学生在细微的外貌变化中读出主人公内心世界的变化。不少学生都能很快批注出祥林嫂吃苦耐劳,但遭受了生活的打击,最终陷入绝境。看到学生的独到的见解,笔者都及时给予鼓励性的评价,为了引领学生深入思考,我又顺势提出在鲁镇这个大的社会场里,有哪些因素把祥林嫂逼入绝境。学生都陷入了沉思,纷纷批注出自我的思考和感悟。由于高中生的知识储备还不充足,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在批注过程中的不足,与此同时还要留心学生批注中较为优秀的部分,及时展示在全班学生面前。在学生批注过程中,教师要摸索出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综合考虑学生批注的内容、效率、效果等,并且在课堂教学完成后及时反思这堂课批注阅读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还有哪些地方需要调整。教师单方面的评价有时候会是片面的,需要经常讨论研讨,交流教学中的经验,实现教与学的双赢。

综上所述,批注式阅读可以引发学生阅读的热情,增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结合高中生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思考,摸索出适合高中语文教学的批注模式,让学生张扬个性,在互助合作中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猜你喜欢

祥林嫂高中生创设
基于祥林嫂称谓感知其人物形象
祥林嫂是怎么死的?
——《祝福》的文本细读与推理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柳妈的善良是把刀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