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画面与生活场景
2019-03-05
文学画面,顾名思义是出现在文学作品中,也就是指在文学作品中呈现出的,让读者感受到的图画或者是场面,它可以是美丽的、伤感的,也可以是雄壮的、开阔的,等等。而生活场景则是出现在现实生活中的,是真实的,有的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触手可及。但是这两个概念不是相对的,是有着密切联系的。我们都知道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文学作品虽然有夸张有变形,但是都是从生活中来的,是反映生活的,这样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也才能让读者更好地理解现实。
一、问题的成因
当然万事皆有因,之所以出现不能从文学画面走向生活场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生活。为什么这么说呢?从前面所说我们知道,好的文学作品来自于现实生活,并且反映生活。要想深入地了解作品、读懂作品,就必须了解生活、懂得生活。知道在某一条件下人的情感有怎样的特殊性;某种画面的出现能给人传递出哪些特定的东西和内容。反过来就像我们在写作时常说的:没有生活就写不出好的作品。许多优秀的作家在写作之前都会去体验生活。可是现在的学生特别是高中生生活是怎样的呢?
首先,生活枯燥,两点一线,根本没有时间体验生活。城区的孩子自不必说,就连农村的孩子又有几个真正下地干活呢?说一件事,大家可能觉得不可思议,但这确实是我课堂上亲身经历的。一次我说到雷抒雁的《麦天》,随口问了一句:“说的是什么时候,什么季节的事情,都知道吧?”结果一个孩子却说“秋天”。我问:“为什么呢?”大家都想不到他竟然给出这样的回答,说:“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这足以说明这些孩子与劳动完全脱节,你让他怎么理解相关的内容呢?
其次,没有时间真正地读书。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做题,读的书也就是课本上的一些课文,还不能一一遍读。严格意义上说也根本不能算做真读书。即便是在假期有了一些相对自由的时间,也被手机、电脑游戏或聊天占去了。
二、解决问题的途径
既然文学画面和生活场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要想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就必须有生活。当然,获得这方面的知识有多种途径,个人认为有下面几种途径。
1.多体验生活、多实践
获得真知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行万里路”。通过自己亲眼看、亲耳听获得最直接的东西,这是最宝贵的生活实践,这时候的感受也才是记忆最深刻的。只有你经历了,在读到相关的内容时,记忆中的东西就会被调动起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引起读者的共鸣。比如,如果我们大家真正参加了劳动,真正感受到了劳动的艰辛,在读到有关劳动艰辛的画面时就能理解,个中的滋味才能真正体味,否则“艰辛”也就是两个字而已。
当然,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孩子视野开阔的重要性,觉得有必要让孩子多经历,这是好现象,加上现在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假期的时候,只要有条件的家长都会带孩子去旅游;这也是增加生活实践的有效途径,是真正的“行万里路”。试想,我们的学生在书本上读黄山的奇秀、江河的壮阔、高山的巍峨、沙漠的开阔,只是知道了它们的特点而已,心里可能没有任何的波澜,体会不到其中的美好,更不会理解作者写这些内容时内心的激动和骄傲。相反,如果孩子们真正面对波涛滚滚的长江,壮阔之感必会油然而生;面对一望无际的沙漠,自会有一种苍凉之感;站在泰山脚下,就能切实感受到高山的巍峨。
我的一个学生曾经对我说,当他到北京旅游,真正在天安门看升旗的时候,激动得一下子哭了,这是在课本上读再多的升旗所没有的感受。大家想,如果文本中再出现相关的内容,这个学生的理解自然就深切得多。
2.多读书、多积累知识
“行万里路”固然重要,但是有时候条件不允许,不能出去多实践,又或者即便走很多路也不一定获得想要的东西。比如,要了解古代的东西,但是我们不能穿越回到过去,距离现代有一定时间的事情,或者一些外国的东西我们不可能亲自去看,这时候,就需要我们“读万卷书”。通过广泛的读书,我们会了解更多的知识,这些知识包括历史背景、特殊历史背景下的人物性格特征、文化特点、不同地域的民俗风情等。特别在文学作品中出现的画面,讲述的故事,如果了解了一定的背景,就很容易理解内容。
比如说,我们读冯骥才的《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讲述的是文革时期的一对特殊夫妻的故事,文章的主人公当然是这一对在当时被人们看做极不正常的夫妻,但是文章中以裁缝老婆为首的一类人也是不能忽视的,他们有着极强的干涉别人生活的欲望,心怀叵测,去捏造所谓的事实,上演一出出的闹剧。现在看来,我们简直无法理解他们的做法,但是不要忘了,这样的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在中国,那是一个特殊的年代。那个时代使得他们对别人的干涉欲望合法化,能力和兴趣也得到发挥。你只有了解了这些,才能更好地理解这一类的做法,才能更好地理解主人公的时代悲剧。
3.多设身处地地联想和假设
我们即便能“行万里路”,也有到不了的地方;“读万卷书”也有不能知道的情况。出现这样的情况怎么办呢?那就需要我们设身处地地联想和假设。为了便于理解,我举个例子:张虎生的《草根画家》,有一部分是描写虹先生作画的,文章是这样的:
“……初见虹先生作画,是在南艺后山坡的香樟树下。看客总是抑制不住兴奋,……虹先生却入了禅定,唯见一支画笔,游走在一柄阔不盈尺的宫扇上,细细沙沙,旁若无人。虹先生的笔端,蘸上了一点点的红,非灯笼的艳,也非辣椒的火,而是红里晕着些微藤黄,似有似无,有点日出时那份辉煌。朱砂啊!有人低声道。话音刚落,老干虬枝,嫩蕊点点,一枝雪里红梅,亭亭玉立,于空渺的洁白处,盎然地妙曼地生长出来。自然又是一阵惊呼。有数人同时请教:此画可卖?虹先生没搭话,持着扇柄,反反复复地揣摩,这才落款、钤印,印不大,仅一个字:虹。“舒服了!”画家自言自语道。
对于“舒服了”所体现的虹先生的精神状态应该怎样理解呢?很显然我们不是画家,不能亲身体验,我们只能设身处地地假设自己是一名画家,完成了一幅自己比较满意的作品,这时我们是怎样的状态,虹先生就应该是怎样的状态。很显然,此时的“自己”应该是开心、愉悦的,那么虹先生的精神状态就是“开心、愉悦”。这样就很好地将文学中的东西转化成了生活中的场景。对文学作品中的内容的理解就容易多了。在理解文学作品时这种做法其实非常多。
总之,要想更好、更准确地理解文学作品,就要学会把文学画面转化成生活中的场景。多实践,多读书,多设身处地地联想。只要做到了,在理解文学作品方面一定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