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ESP为导向的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理据、意义及路径

2019-03-04高一波

榆林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学习者大学

高一波

(西北政法大学 外国语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2)

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专门用途英语)是针对学生所学专业和学术需求开设的一种英语课程形式,其教学目标定位于服务学生在校期间的专业学习和研究以及毕业以后的工作与发展。与ESP相对而言的另外一种最常见的英语教育形式是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通用英语)。通用英语本质上就是基础英语,其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本功,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等各项语言技能。

长期以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一直以通用英语为主,但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步伐的加快,特别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和“一带一路”战略的稳步实施,国家和社会急需一大批既懂专业又懂英语且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高水平人才。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新要求,教育部高等教育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在广泛调研和大量论证的基础上,于2017年研究制定了《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南》调整了2007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确立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课程结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明确提出要将专门用途英语纳入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着力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交际能力和行业要求的综合能力。《指南》还规定,大学英语课程应由必修课、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组成。基于此,各高校应根据学校类型、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课时,形成具有校本特色、动态开放、科学合理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1]。

《指南》释放出了明确的改革信号,而“改革的方向一定是摈弃过去千校一面的通用英语(含听、说、阅读、语法等内容)为主的课程体系”[2],取而代之的是根据学校类型、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学生所学专业而设置的以ESP为导向、极具个性化特征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可以预见,在未来几年内,各层次、各类型本科院校必将根据其办学特色、办学条件、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逐步引入ESP课程教学,从而掀起新一轮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浪潮。本文主要从理论层面阐释ESP的特征与分类,论述大学英语设置ESP课程的理据和意义,探究以ESP为导向的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路径,以期为各级各类本科高校贯彻、落实《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深化大学英语课程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1 ESP的特征与分类

ESP的理论基础为需求分析理论和CBI外语教学理论,因而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功能性和目的性。相较于EGP而言,ESP更关注如何将专业知识和语言运用有机结合起来,更关注如何帮助学生在文献阅读、论文写作、专业研究、学术交流以及未来职场中使用英语并通过英语达到有效交际的目的。可以说,ESP课程是EGP课程的扩展与延伸,也是学生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针对其专业学习需求和未来工作需要开设的一种专门用途英语学习课程。

Strevens通过比较EGP和ESP的特征后认为,前者与后者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没有明确的针对性和目的性,而后者根据学习者对英语学习的实际需求决定课程目的和内容[3]。基于此,他提出了ESP的四个基本特征:一是需求上须满足英语学习者的特定需求;二是内容上须与特定学科、专业和职业相关;三是语言上须将词法、句法和语篇放在与特定学科、专业和职业相关的语言运用上;四是与通用英语形成对照。

关于ESP的分类,国内外学者有多种不同描述。其中,影响最大、引用率最高的是Hutchinson和Waters关于英语教学的树形图分类[4]。两位学者首先将ELT(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英语教学)分为FLT(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外语教学)和SLT(Second Language Teaching,第二语言教学);然后将FLT分为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通用英语)和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专门用途英语);接着又将ESP分为EST(English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科技英语)、EBE(English for Business and Economics)和ESS(English for Social Science,社科英语);最后在EST、EBE和ESS之下根据不同的学习者需求和教学目的派生出EAP(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学术英语)和EOP(English for Occupational Purposes,职业英语)。

此后,Jordan又在该树形图的基础上将EAP细划为EGAP(English for General Academic Purposes,通用学术英语)[5]和ESAP(English for Specific Academic Purposes,专门学术英语)。其中,前者旨在为专业学习者提供语言支持,以帮助其以英语为媒介学习专业课程或从事相关研究活动,因而其教学重点在于学习者的学术口语交流能力和书面交流能力方面,如口头陈述、学术讨论、文献引用和学术写作等;而后者是以某一学科、专业领域为内容的英语教学,如医学英语、金融英语、工程英语、生物英语等,其侧重点在于该学科、专业的词汇、句法、语篇、体裁、修辞和交流技能等方面。

目前,国内外学者关于ESP最常见的分类为EAP(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学术英语)和EOP(English for Occupational Purposes,职业英语)。其中,前者又可细分为EGAP(通用学术英语)和ESAP(专门学术英语)

2 大学英语设置ESP课程的理据

2.1 需求分析理论

Berwick 认为,外语教育语境下的需求是指语言学习者目前的状态和未来想要达到的状态之间的差别[6],这种需求主要包括:(1)语言学习者在将来目标场合使用语言的需求,即目标定位需求,包括需要(目标场合使用语言的需要)、差距(目前语言水平和目标语水平之间的差距)和愿望(语言学习者自己的愿望)三部分;(2)语言学习者要达到目标定位需求的条件和目前需要做的事情,即过程定位需求;(3)语言学习者除学习或工作需求以外想要掌握的其他语言知识和技能,即个人需求定位;(4)用人单位期望学习者所要达到的语言技能和水平。

Hutchinson和Waters指出,需求分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因而必须同时考虑目标情境需求和学习需求两个方面[7]。其中,前者是指英语学习者课程结束后必须达到的、目前缺少的以及希望达到的知识和技能,后者是指英语学习者为达到目标情境需求所做的事情和采取的手段,包括学习策略、学习资源、学习风格、学习环境等。

Dudley-Evans和John认为,需求分析对课程设置、教材开发和测试评估等诸多方面影响巨大,因而在设置课程、开发教材和设计评估方式前应充分调研、收集和分析学习者需求信息,包括交际需求、职业需求、语言需求等[8]。

需求分析理论对于当前我国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的启示在于:ESP要不要纳入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主要取决于需求分析,包括国家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分析,更包括学生在校期间学业需求和毕业后工作需求的分析。长期以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一直采用通用英语教学。这一做法在20世纪是合适的,因为当时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社会对大学生的英语要求与现在完全不同。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当时大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薄弱,因而对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需求比较强烈。然而时代发展到了今天,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步伐的加快,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发生了巨大变化,大学生对英语学习也出现了明显的个性化需求。在此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纳入ESP课程是适时的,也是适当的。

2.2 CBI教学理论

ESP教学的另外一个重要理论依据是CBI(content-based instruction,以内容为依托教学法)。CBI的理念是语言课程的开设应基于学生对某一学科、某一专业知识的需求,语言教学活动的开展须围绕学习者在学科和专业学习过程中遇到的语言问题进行。可见,CBI是一种将特定的学科、专业内容与语言教学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方法[9]。

CBI外语教学理论认为,基于某一学科和专业进行的语言教学,也就是将语言学习与学科、专业内容结合起来的语言教学,其教学效果会大大提高[10]。国外外语教学实践也表明,CBI教学在提高学习者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降低学习焦虑感、保证输入量以及消除人为的语言和内容隔阂等方面有很大优势[11]。

ESP正是基于以学科、专业知识为内容的一种英语教学形式,其教学理念和思想与CBI外语教学理论完全一致。

3 大学英语设置ESP课程的意义

3.1 大学英语设置ESP课程符合国家战略的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高校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纲要》同时强调,高校要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12]。毋庸置疑,大学英语教学在提升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且既懂英语又懂业务的高水平、高素质国际化人才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ESP教学正好契合了国家发展战略的要求,因为“通晓国际规则”必须依靠学术英语[13]。

3.2 大学英语设置ESP课程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和“一带一路”战略的稳步实施以及政治、经济、外交等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正由一个“本土型国家”向“国际型国家”转变[14]。中国在国际政治、教育、文化和外交事务方面正在承担更多的责任,发挥更大的作用。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全球化的特征也日趋明显: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国门,谋求海外发展机会;越来越多的国际企业也在落户中国,分享我国改革开放政策带来的红利。在国际化和全球化的进程中,国家和社会需要大量既懂专业又通晓英语的国际化人才。这一需要不仅体现在经济、贸易领域,也体现在法律、卫生、工程、海事、软件、新闻、环境、化学、生物等领域。由此可见,将ESP纳入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是社会发展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的新要求,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

3.3 大学英语设置ESP课程符合学习者个体发展的要求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大环境下,在中国“走出去”战略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希望有海外学习经历和背景。他们或选择出国留学,或选择参加“3+1”或“4+0”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他们希望大学英语能帮助他们了解西方文化、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更希望大学英语能成为帮助他们汲取和交流专业知识和信息的工具。蔡基刚、陈宁阳的调查研究结果也表明,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日益加强,学生用英语进行专业学习的需求也与日俱增[15]。可见,大学英语教学中纳入ESP课程也契合了学生的英语个性化学习需求。

4 以ESP为导向的大学英语课程改革路径

4.1 确立《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框架下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

2017版《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教学应定位于服务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大学英语教学总体目标应确立为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使学生在学习和未来工作中能够有效使用英语,从而满足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发展需要。《指南》提出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正好契合了ESP课程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学生在学术和职业领域使用英语的能力。这也为之后构建以ESP为导向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定下了总基调。

基于《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各高校应结合本校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学生当前英语水平、专业学习需要和未来工作需求,确立具有校本特色、以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总目标。

在大学英语教学总目标之下,各高校还应制定分级教学目标,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不同水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包括学生的当前学习需求和未来目标需求,也包括学生对EGP的需求和对ESP的需求。分级教学目标一般包括基础目标(针对英语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提高目标(针对英语基础较好并且对英语有较高需求的学生)和发展目标(针对英语基本功扎实且有特殊需求的学生),但生源质量普遍较差、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弱的一般本科高校也可将分级教学目标定为基础和提高两个层级。

分级教学目标的确立主要是为了方便贯彻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也为了方便开展满足学校、院系、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大学英语教学。但分级教学的目标仍然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即在学术、职业、社会和个人语域用英语有效交流的能力。

4.2 构建以EGP+ESP+IC 为主要形态的大学英语课程模式

2017版《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对大学英语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作了较大调整,首次明确要求将专门用途英语,即ESP,纳入大学英语课程体系。这充分表明ESP课程在当前高等教育国际化、经济全球化时代大背景下的重要性,也说明了以ESP为导向的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因此,各高校应按照本校大学英语教学定位和教学目标,根据学校办学层次、人才培养目标、生源质量、教师教学水平等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和整合大学英语教学内容和教学时数,构建具有动态性、开放性、灵活性、合理性等特点的大学英语课程新模式。

改革后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应由课程、网络和实践三大模块构成,涵盖通用英语(EGP)、专门用途英语(ESP)和跨文化交际(IC)三个方面的教学内容。其中,课程模块可分为基础课程、提高课程和发展课程三个模块(分别对应基础目标、提高目标和发展目标),也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分为基础课程和提高课程两个模块(分别对应基础目标和提高目标)。一般而言,基础课程模块应规定为必修课程,其教学内容主要突出和体现通用英语;提高课程模块可规定为限定选修课程,其教学内容主要突出和体现专门用途英语中的职业英语和通用学术英语;发展课程模块一般为任意选修课程,其教学内容可包括专门用途英语中的职业英语、通用学术英语、专用学术英语以及跨文化交际,供学有余力且有特殊英语学习需求的学生选择。网络模块根据学校在线英语学习系统的建设情况可包括“网络教学平台”和“网络学习资源”。网络课程模块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英语线上线下教学模式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也是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重要平台。因此,学校和大学英语教师应高度重视网络课程模块的建设工作。实践模块主要包括学生课外参加的英语活动(如英语角、英语晚会、英语讲座、英语戏剧表演等)和英语比赛(如英语辩论赛、英语演讲比赛、英语写作比赛、英语配音大赛等)。课程、网络和实践三个模块互为补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以EGP+ESP+IC 为主要形态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

4.3 着力培养和引进既懂英语教学又懂专业知识的ESP教师

ESP教师队伍建设是本科高校在实施以ESP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过程中必须面对且亟待解决的一个首要问题。目前,绝大多数本科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师,其专业背景主要以英语语言、翻译或文学为主。这部分教师接受过专业的语言教学训练,对他们而言,从事传统的通用英语教学往往得心应手,但让他们转型承担对专业知识要求较高的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工作则有些勉为其难。对于这部分教师,学校和二级学院应统筹安排,合理调配,分批、分期组织、选送他们赴国(境)外或国内高水平大学进修学习,为其转型成为合格的ESP教师创造条件。

学校教学管理部门还可以统一从专业院系抽调部分专业教师辅助ESP教师的教学工作,以合作制的形式帮助ESP教师制定教学计划,选用ESP教材,设计教学活动,创设模拟教学环境等。对英语基础较好、有一定语言教学经验的专业教师也可以吸纳进ESP教学团队,从而壮大ESP教师队伍,实现ESP教师来源的多样化。

此外,学校还应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通过多种途径引进既精于英语教学又熟悉专业知识的复合型ESP教师。

4.4 加强ESP教材的建设工作

目前,国内ESP教材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直接选用英文原版教材,二是使用校际联合编写或校本自编的教材。前者的问题在于句子结构复杂、词汇量大,对语言水平要求高,学生学起来十分吃力,极易产生学习挫败感;而后者由于是从不同英文原版教材中选编而成,因而从学科、专业的角度看往往缺乏系统系和逻辑性,显得杂乱无章,对学生的专业学习帮助不大。这两种教材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也不一定适合不同层次的所有高校。因此,各高校在实施与推进以ESP为导向的大学英语课程改革过程中必须将ESP教材建设置于优先考虑的位置,应通过立项的形式,加大ESP教材建设资金投入,鼓励教师积极投身于ESP教材的研究和选编工作之中。需要指出的是,教师在选编ESP教材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现有水平、目标需求和学习需求,同时把握和遵循专业性、实用性、趣味性、真实性、多样性、系统性、由易到难渐进性的原则。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学习者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大学求学的遗憾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针对岗位需求的高职英语课程改革研究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