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廉政教育视角下消费主义对大学生消费影响研究

2019-03-04胡欢欢

榆林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消费主义廉政价值观

胡欢欢

(榆林学院 管理学院,陕西 榆林 719000)

新时代具有新的消费特征,在国家大力倡导廉政教育的引导下,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知识群体也在紧跟时代的步伐,转变传统的消费观念。尤其消费主义的盛行以及影响,部分大学生能够理性的消费满足自身的大众需求;但是部分大学生满目追求虚荣,沉溺于无节制的非理性消费当中。一些“明星消费”、“名牌符号”和“裸贷”等虚假繁荣消费现象频现,说明大学生对大众消费的认识模糊,廉政思想淡薄,消费行为不够端正。针对大学生在消费主义影响下出现的不合理消费行为与意识,应用对相关廉政教育思想的理解,提出一些引导建议,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回归理性教育具有一定的价值意义。

1 背景

1.1 廉政教育的理解

廉政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从 “廉”和“政”两方面展开的教育活动。它是政治意义、政治品德和政治环境三者结合的辩证统一。“廉政”一词可以从两方面认识:狭义来说就是指廉洁的政府;而广义来说是指廉洁的政治。它是为了清除国家的反腐败现象,利用教育的手段建设廉洁自律的行政环境,达到社会和谐、文明、公平和公正的目的。尤其对于新时代大学生进行廉政教育,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廉政素养、廉洁自律的能力,增强理性消费的意识,开展廉政文化学习、利用反腐案例提醒、创建廉政制度管理等为教育手段,以期达到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才。在大学校园开展廉政教育公正,既满足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身心素质,也可以创建校园廉政文化,更是大学生毕业发展的需要。廉政教育是理论和行为方式及其相互关系的文化总和,是对知识、理念、制度及行为的概括。新时代大学生廉政教育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我们在实践工作中将会遇到一些发展中的困境需要我们努力。大学生廉政教育的校园文化是我们社会大环境的缩影,是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是面对国家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解与实践。

1.2 消费主义的效应

消费主义是指关于消费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是为了消费而消费,把消费当作唯一目的。消费本身是为了满足人民生活需要和促进发展的需要,而消费主义背离了这种手段,属于一种极端的文化现象。消费主义来源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主流价值观,资本主义的经济社会长期繁荣发展,导致人们从生产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转型,使人们对消费的态度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成为一种影响深远的社会经济现象。逐渐的国民也开始接受花未来的钱及时享受,追求品牌效应。人们从异化的现实中寻求自由与快乐。金融市场的繁荣与发展,信用卡、花呗等方便的付款方式,给大学生的消费带来了方便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负面的影响。吃饭晒圈、追求品牌、节日氛围礼物等消费铺天盖地,廉政教育呼吁高校教育遏制消费主义的效应。理性的消费是绿色消费,以满足生活需求为核心,不断提高人类的消费质量与环境,创建有意义的消费文化氛围。

2 大学生消费现状

大学生当前的消费行为与传统的消费有较大的差异,具有新时代的流行性和时尚性。从消费内容看,现在的大学生通过购买品牌产品和个性产品展现自我,忽略了自身的经历实力;从消费欲望看,现在的大学生借助借贷等方式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而不是以往的先攒钱再消费;从支付方式看,现在的大学生选择微信和支付宝消费的较多,现金和刷卡消费较少;从消费环境看,现在的大学生通过网络消费的较多,实体店消费较少;从消费结果看,现在的大学生消费过剩,有些产品利用率偏低。大学生消费的现状具体从以下几方面消费内容进行认识。

2.1 学习方面消费

以往的大学生进入消费后,主要的消费开支用于学习方面,而不是享受大学生活。利用有限的资源去购买书籍杂志,为自己的知识库储备专业能力,所以此项消费占据了大学生消费的绝大部分比例。现在的专业大数据显示,新时代的大学生学习消主要包括数字化书籍的购买和在线教育的投入,对纸质图书的购买减少,甚至放弃,主要应用电子产品进行阅读,电子笔记本进行计算等方式。由于大学生缺乏理性辨别能力,再学习消费过程中容易被不良商家诱导,出现价值观混乱等问题。学校教育资源的局限性,大学生的好奇心促使不断扩大学习领域,网络学习市场得到了空前发展。从而大学生的学习消费存在的问题也较多。例如:大学生认知的偏差,对培训机构的监管不到位,导致培训机构学费昂贵,出现欺诈大学生消费的行为。

2.2 购物方面消费

据统计资料显示,购物方面的消费比重逐年增加,占大学生消费开支的比重最高。手机等电子产品、名牌衣服和化妆品等几乎成为大学消费的主要项目。网络购物成为大学生日常消费的主要途径。据报告显示,大学生使用支付宝软件人均支付金额已超过了四万元,可见大学生网络购物参与度之高。 在每年的消费中,服装类消费排第一,网红款最畅销;化妆品和流量花费排前三,可见大学生的消费模式和行为助增了大学生的消费费用,渐渐增加了家庭的消费负担。

2.3 娱乐方面消费

随着大学生日常生活需要的满足,逐渐的追求了精神层面的需求。课外生活日益丰富,娱乐消费得到了快速发展并符合大学生追求的时代潮流。大学生喜欢的娱乐内容主要有打游戏、看影视节目、听音乐、刷抖音看直播等类型。2017年专业数据显示,竞技类游戏市场持续增长,大学生是电竞游戏的主要群体,他们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沉醉,逃避学习压力和对未来的合理规划。几乎90%的大学生都会打王者荣耀游戏,甚至花钱购买游戏币升级。还有一大部分学生通过在线视频消遣时间,利用手机和平板电脑刷剧、看综艺节目,包月VIP用户,或者给主播刷礼物。另外,大学作为生数字音乐用户的主要使用者,比例大约占总体的 60%。知识产权的维护致使很多网路资源不能免费享用,新时代的大学生也能接受网路资源付费下载的消费行为,并在生活中的普及率越来越高。

3 消费主义对大学生消费影响的分析

3.1 消费需求的转变

在消费主义的刺激下,大学生的需求被异化,出现了额外的多余的虚假需要,造成了消费行为的盲目性。厂商的广告提供了美与品位,赋予了各种声效功能,使大学生盲目的求新求异,而却忽略了自身真正的需求。例如:智能手机的更新换代日新月异,甚至营造一种饥饿营销的氛围,刺激大学生关注购买,造成了虚假需求,却浪费了资源成本。这种营销策略远远的超越了主体的实际需求,大学生却成了价值之外的买单者。很多大学生喜欢在朋友圈晒自己的生活品质和名牌购物,不断扩大自己学习之外的消费内容,这完全是消费主义制造虚假消费规制的产物。

3.2 消费价值的异化

消费主义削弱了大学生的理性思考,主张对审美观念、品牌符号的消费趋势,异化了大学生的消费观念。理性和客观性的缺失,消费主义的审美观念本身存在问题,导致大学生价值观的扭曲。首先,强调等级观念;宣传地位和品位的满足感,然后虚假的品牌意义附加给商品价值,容易让大学生产生自我身份认同的危机感;其次,引导错误的知识认知;消费主义以时尚、成功、美丽、品位、高端等为生活要素,容易让大学生的价值观步入误区;最后,制造盲目从众;消费主义喜欢在大学生活环境制造流行的趋势,容易使大学生丧失理性,盲目跟风。这种不良风气有悖于廉政思想教育,当大学生接受了消费主义的价值观念,同时也就异化了自己的价值观。

3.3 消费观念的误导

廉政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然而消费主义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产生了误导,以致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一,误导了富强观。富强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是建立在丰富的物质生产资料和富裕的生活条件基础上的。与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财富的占有是少数私人垄断利益集团的特权的资本主义富强观有本质区别。而部分大学生以为经济富强就是要消费,陷入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误区。其二,误导了平等观。平等观是指在权利、机会、规则三方面的平等。然而消费主义宣扬商品购买人人平等,强调个人主义倾向,注重个人利益,淡化了社会平等价值观。其三、误导了敬业观。敬业观要求大学生负有责任感和使命感。消费主义渲染的享乐主义,是大学生养成了浑天度日、自由散漫、毫无进取精神的生活习惯,忽视了社会价值和奉献精神。其四,误导了积极的生活态度。大学生在消费主义的价值观中迷失了自己,一味追求 “品味”、“自由”,逃避现实,沉迷于网络游戏中放纵自己,造成大学风气的恶性循环。

4 引导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积极对策

在理解了廉政教育的意义,认知了消费主义的影响,分析了大学生消费的现在以及存在的问题,应该积极地引导大学生的消费价值观,提出抵制消费主义对大学生消费影响的对策建议。

4.1 加强社会价值观引导

坚持提倡以人为本的消费观。从实际出发,满足大学生生存和发展的需求,树立正确的消费价值观。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要有爱国信仰、和谐理念、认识中国国情,理性消费,领会党的思想和爱国主义精神。摆脱消费主义的负面效应,考虑自身家庭的收入情况,量力而行,深刻理解廉政思想的意义。

4.2 严以律己的监管措施

清理市场化的大学生生活消费,抵制不良厂商的消费主义诱惑。尤其是媒体行业,应该增强政治意识,传递正能量;同时,要反映传播内容的客观性和传播价值的积极性。不夸大其词,造谣虚假信息,真实的反映消费商品的购买价值。最后,多媒体的传播承担着很大的社会责任。主要要考虑社会利益,为大学生创建文明的传媒环境,抵制消费主义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尤其要严格审核传媒内容,杜绝广告信息宣传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明确媒体服务平台的义务,落实信息发布实名制制度,运用新科技强有力的检测信息传播的积极意义。

4.3 创建绿色校园教育

大学生的校园及周边环境必须绿色健康。充分开展有意义的大学生主题活动,塑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利用好学生会、学生社团等组织的功能,将廉政教育的工作做到实处。学校也应该关注校园消费交易行为,加强对校外不法商贩的管理,帮助大学生抵御消费诱惑,营造绿色健康的校园生活环境。主要还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解决大学生消费问题的困惑。与时俱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应该具有新时代的特征,注重个人理财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深刻理解消费主义的影响,使大学生成为绿色校园的践行者。

4.4 提升自身修养与实践

大学生不仅要学习先进的文化知识,还应该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与实践。首先,提高对消费主义的认知水平。学习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审美情操,合理规划消费开支,抵制不良的消费主义思想;其次,树立远大理想。志向存高远,不能盲目的追求名牌和认同享乐主义,要有远大的奋斗目标。经常自我自省,多提醒鞭策自己,时刻保持清醒的消费头脑。

再次,磨炼自己的意志,克服一切困难,锻炼自己自我管理的能力。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后,大学生应该积极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才能明辨是非,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性消费目的。

总之,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廉政教育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要教育内容。高校廉政教育只有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才能让大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消费主义的危害、端正自己的消费态度,肩负自身的责任,把握正确的消费价值观,从根本上消除消费主义造成的不良影响,创建和谐、文明、绿色的校园环境。

猜你喜欢

消费主义廉政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Film review:WALL·E
党的廉政思想“听得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廉政之歌
消费主义视角下传统集市贸易的现代化解读
明朝初期的廉政教科书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新媒体时代消费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应对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