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陈旧性肱骨外髁骨折的手术治疗*
2019-03-04,,,
,,,
(广西柳州市工人医院创伤骨科,广西 柳州 545005)
儿童肱骨外髁骨折是儿童较常见的肘部骨折[1],儿童骨骺未闭,伤后因疼痛拍片体位不佳,在临床上非常容易漏诊或误诊。若早期治疗不当,常常引起骨折不愈合或畸形愈合,造成肘关节功能与外观损害,给患儿身心造成严重影响。自2010年7月—2014年6月,对16例儿童陈旧性肱骨外髁骨折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7月—2014年6月对16例儿童陈旧性肱骨外髁骨折患儿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男11例,女5例;年龄4~13岁,平均年龄6.80岁;右侧13例,左侧4例;摔伤13例,车祸伤3例;无神经、血管损伤表现。受伤至手术时间3~10周,平均5.6周。所有患儿术前均经CT确诊为肱骨外髁骨折,骨折线累及骨骺。按Jakob分型[2]:Ⅱ型9例,Ⅲ型7例。术前肘关节平均活动度为伸(40.00±15.00)°,屈(80.00±10.00)°,前臂旋前(25.00±6.00)°、旋后(30.00±9.00)°。
1.2 手术方法 术前摄双侧肘关节正侧位X线片,观察对比肱骨外髁移位的程度和方向,并行CT检查,明确诊断。一般采用肘关节前外侧入路,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筋膜和骨膜,骨膜下剥离显露肱骨外髁,将骨折周围骨痂和纤维组织刮除,寻找骨折线,尽量保护骨折远端血供和伸肌腱止点。复位肱骨外髁,恢复关节面平整。如复位困难,松解肱骨外髁伸肌腱止点周围粘连的纤维组织;复位满意后,2枚克氏针垂直骨折线分别经肱骨外髁向近端穿透对侧骨皮质,1枚克氏针平行关节面自肱骨外髁穿透对侧骨皮质。1例伤后2个月就诊患儿骨折块翻转,复位后骨折断端间隙较大,行同种异体骨植骨术。典型病例(1例4岁患儿),见图1~图5。
图1 术前右肘关节正侧位X线片
图2 肱骨外髁骨折内固定术后,右肘关节正侧位X线片
图3 术后1个月,右肘关节正侧位X线片
图4 术后4个月,右肘关节正侧位X线片(拔钉前)
图5 取出内固定后,右肘关节正侧位X线片
1.3 术后处理 术后患者均未行石膏外固定。摄X线片确认骨折复位和内固定满意后,术后3 d指导患儿进行肘关节功能锻炼。术后8~12周复查X线片,证实骨愈合后,取出内固定。
1.4 影像学评价及肘关节、前臂功能评定
1.4.1 影像学及前臂功能评定 手术前后行患侧肘关节正、侧位X线检查,术前主要观察肱骨外髁移位程度及方向,肱骨小头与桡骨小头的对线情况。术后观察肱骨外髁矫正后的愈合情况,肱骨小头与桡骨小头的对线情况。手术前后肘关节屈伸、前臂旋转功能情况按照中立位0°法测量。
1.4.2 肘关节功能评定 按照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3]:①疼痛(共45分):无疼痛45分,轻度疼痛30分,中度疼痛15分,重度疼痛0分;②活动范围(共20分):>100°为20分,50°~100°为15分,<50°为5分;③稳定性(共10分):稳定10分,轻度不稳定5分;④功能(共25分):梳头5分,自己吃饭5分,上卫生间5分,穿衬衫5分,穿鞋子5分。评分等级标准:优秀>90分;良好75~89分;可60~74分;差<60分。
2 结果
16例患儿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1个月(4~18个月)。本组术后均无神经血管损伤表现,无骨折再移位、内固定松动。放射学检查结果:所有骨折在术后8~12周达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9.7周,无延迟愈合及不愈合。术后随访过程中未发现有骨骺早闭及复位丢失者。末次随访时,肘关节平均活动度为伸(10.00±9.00) °、屈(120.00±15.00) °,前臂旋前(70.00±7.00) °、旋后(75.00±8.00)°。所有患儿肘关节无疼痛,无肘关节内外翻畸形,全部患儿日常生活及体育活动不受影响。按照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优11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为87.50%。
3 讨论
3.1 儿童陈旧性肱骨外髁骨折的原因 儿童肱骨外髁骨折占儿童肱骨远端骨折总数的12%~20%[4],在临床工作中,儿童肱骨外髁骨折容易被忽视,其原因有:①患儿因疼痛不配合,拍片体位不佳时,很难判断肱骨外髁移位情况,只按一般软组织损伤处理;②骨折线不明显时,早期未能及时制动固定,待伤后关节功能恢复不佳时才就诊;③由于患儿依从性差,前臂伸肌腱的牵拉作用使其很不稳定,即使很小移位或已经复位,骨折也可能在外固定期间再移位;④伤后外固定不可靠或过早去除外固定,未能定期复查;⑤一些患儿肘部外伤后,家长未给予足够重视,予局部外敷药物,未能及时就医,错过最佳治疗时间;伤后超过3周仍未明确诊断和及时治疗,成为陈旧性肱骨外髁骨折。为避免漏诊、误诊,拍摄标准的肘关节正、侧位X线片很重要,必要时行CT检查。本组中有9例患儿,伤后由于拍片体位关系,未能早期发现肱骨外髁移位,待患者肘关节功能障碍未恢复,再行CT检查时才发现肱骨外髁骨折。Meyer等[5]认为肘关节外侧瘀血、肿胀是患儿外髁骨折的一个重要体征。因此,损伤后肘关节肿胀严重的患儿尤其应引起医师的重视,可疑骨折时可行CT检查,结合患者查体及X线片不难诊断。
3.2 儿童陈旧性肱骨外髁骨折的手术治疗 陈旧性肱骨外髁骨折属于关节内骨折,累及骨骺,关节面的平整性受到影响,因此骨折后如果未及时诊断与处理,对患者的肘关节功能将产生非常大的影响。Weiss等[6]认为:移位≤2 mm者可保守治疗,但应每周复查1次,伤后随访至少2~3次。对于移位>2 mm者需切开复位内固定,尤其对于JakobⅢ型骨折,因其极不稳定,通过闭合复位外固定很难控制再移位,需行手术治疗。Wattenbarger等[7]对手术治疗的儿童陈旧性肱骨外髁骨折进行随访研究,部分未能获得解剖复位患儿,肘关节功能也较术前明显改善。
手术治疗儿童陈旧性肱骨外髁骨折,内固定方式有多种选择。沈品泉等[8]通过切开复位钢针内固定治疗儿童陈旧性肱骨外髁骨折13例,术后6~8周骨折愈合,无骨不连或骨延迟,肘部屈伸活动度改善。术后随访3~8年,无肘内、外翻畸形,肘部屈伸活动度改善40°~70°。汪兵等[9]研究认为,切开复位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能有效重建肘关节的外观和功能,疗效满意,JakobⅢ型骨折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Ⅱ型骨折。Takada等[10]使用可吸收螺钉治疗8例儿童肱骨外髁骨折,术后随访未发现螺钉周围透亮带形成,无骨溶解、内固定松动、骨折移位,效果满意,避免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手术治疗尽可能恢复关节面的平整,维持肱桡关节对线,维持足够的活动度和稳定性,使肘关节能得到早期功能锻炼[11]。本研究对16例陈旧性肱骨外髁骨折患儿进行术前双侧肘关节正侧位X线评估,移位均>2 mm,由于肌腱牵拉,存在旋转移位。术中使用骨膜剥离器刮除部分骨痂,显露骨折断端,复位骨折端,恢复关节面平整,克氏针固定。术后无需石膏外固定,早期功能锻炼。患儿术后肘关节屈伸功能均较术前改善,末次随访时,所有患儿均骨性愈合。
3.3 手术注意事项 陈旧性肱骨外髁骨折因为骨折时间较长、纤维组织粘连、骨痂生长、骨折块翻转吸收等使得原有的骨性解剖标志不清。我们对16例儿童肱骨外髁陈旧性骨折治疗,效果较满意,总结如下体会:①由于肱骨外髁骨折块有伸肌腱附着,造成骨折块的移位和翻转,骨折断端间被软骨痂和纤维组织填充,为术中分离松解骨折块提供了可能;②剥离骨痂及纤维组织,先从正常骨组织开始剥离,寻找骨折断端,避免过多剥离,损伤骨骺;③部分复位困难者,松解肱骨外髁伸肌腱止点周围粘连的纤维组织;④术中复位时,尽量恢复关节面的平整,如由于骨质吸收造成关节面不能完全对合时,需恢复肱桡关节的力线;⑤如复位后骨折断端之间的缺损较大,可植骨填充骨缺损;⑥陈旧性肱骨外髁骨折患儿就诊时,存在不同程度的肘关节僵硬,术后需早期功能锻炼,避免周围组织挛缩粘连。
综上所述,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陈旧性肱骨外髁骨折,具有复位满意、固定牢靠、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此外,本组研究存在一些不足,病例数量少,随访时间较短,且缺乏对照研究,存在局限性。手术治疗儿童陈旧性肱骨外髁骨折的疗效,尚需更多的病例数量,更长的随访时间以及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