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大学生消费结构与消费行为探析

2019-02-28洪阳

现代营销·信息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消费结构消费行为探析

洪阳

摘 要:隨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发展的车轮滚滚向前,人们的消费观深受生活观、价值观影响而不断变化,作为走在时代前沿、代表着社会精英一族的大学生,消费观直接影响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体系。本文通过探究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结构体系,研判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提出科学引导消费理念和行为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结构;消费行为;探析

当今社会,科技进步带来社会进步,世界一体化带来人们价值观念的转变,体现最直观和明显的就是消费理念的变化。人们开始追求“快节奏”的生活和消费,比如,购物用快递、吃饭用快餐、看新闻用快手等等。作为走在时代前沿、代表精英一族和未来社会顶梁柱的大学生群体,其消费观更是能够引领社会消费的变革。

一、立足实际,科学分析大学生消费结构体系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存在的社会群体,其本身因学业关系而不具备获取资本的时间和能力,因此其消费来源多是父母支持。再者,大学生生活的圈子有限,其消费领域基本固定,有迹可循。根据我校大学生消费现状分析研究,将大学生消费结构体系划分为以下几个领域:学业领域、生活领域、社会交往领域三部分。

学业领域消费主要是学杂费和住宿费,这是每个学生都必须承担的费用,欠发达地区和享受国家优惠政策的高校每年费用在3500元左右,一般院校的费用在7000元左右,一些民办类学校费用在12000-15000元左右。该笔费用的上交方式是每学期开学统一上交,除个别大学生因家庭条件等客观因素外,多是一次性缴齐,和学生月消费关系不大。

生活领域消费主要指学生的穿衣、吃饭和课外运动,这是大学生消费的主体部分,70%左右的大学生用于生活领域的月消费在1000-2000元左右,5%以下的学生消费在1000元以下,25%左右的学生月消费在2000元以上。

社会交往领域主要指通讯、健身、上网和娱乐,月消费不等,与个人生活条件有关。如通讯手机消费,价位在1000元-8000元之间;健身消费也不是普通家庭的学生所能承受;娱乐多指网吧和歌厅消费,平均200元月/人。

二、科学研判,双重维度透视大学生消费行为

上文已罗列出大学生消费的三大领域,下面通过消费特点和干扰因素分析大学生的消费行为。

(一)从消费特点的维度透视大学生消费行为

大学生消费过程的完成,主要有消费前意识形成、消费中筛选排查、消费后使用评价三个环节,在每个环节产生和运行过程中,大学生消费呈现出如下特点:一是缺少定力,易受周边环境影响。比如,身边的同学都有某个品牌的手机、化妆品,自己心里就会潜移默化的想要进行攀比,也想拥有此类物品。二是求同存异,崇拜个性化特征。大学生多是20岁左右的青年,价值观未定型,喜欢新潮和时髦的物品,追逐时尚,通过消费想要展示自己的与众不同,比如手机即使是同款,那么就在外壳、包膜等环节创新。三是传统拘束,难以突破消费理念框架。受传统消费观念影响,质量和品牌依旧是学生消费的前置条件,实用和耐用仍然是挑选的不二选择,价格和服务永远是购买的第一要素。

(二)从干扰因素的维度透视大学生消费行为

大学生产生消费的干扰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内因,即受到大学生自身心理因素影响,有生活实际不可缺少的消费物品,也有生活并不需要但想和同学攀比而消费的物品。比如和同学的吃请以及桌球、歌厅等消费,有时可以避免,但碍于情面不得不参与。二是外因,消费受到微信朋友圈、广告媒体、周边同学消费行为、个人家庭条件限制等诸多影响。比如运动服的购买、户外运动的选择等,外力的作用明显大于自身理性思考。

三、正确导航,科学引导消费理念和行为

从前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富于变化。如何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消费观,对于大学生自身和整个社会风气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大学生消费进行领航。一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理念。可以举办旧物拍卖、校园典当行、商品角等活动,在校园宣传方面进行正确引领,通过消费活动的开展和理论课程的辅导,带着大学生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养大学生为人处世的能力,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少受社会不良风气的腐蚀,并且学会净化筛除,及时充电补充大脑能量。二是把握大学生消费的整体形势。心中有度,方能手中有尺。教育工作者应该审时度势,经常性的进行调研,重点分析大学生的消费特征,针对其出现的不良消费现象,及时进行有效和针对性的控制。带班教师要及时掌握学生的消费变化,比如万一哪个同学突然间转变风格,开始穿名牌、用昂贵手机,就要细心沟通以下,避免其误入歧途使用“裸贷”等不良网上贷款,从而导致更恶劣的现象出现。三是创新培训大学生消费的手段。针对大学生自身消费结构和消费特征,聘请经济学专家来校进行讲座,通过学术交流,激发学生理性消费的意识。调动学生社团的积极性,组织学生参观医疗机构、聋哑学校、慈善机构等地,通过生活中的事例,感动学生内心,培养起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广发发挥朋友圈的功能作用,传播正能量,弘扬精气神,在校园内形成风清气正的消费环境。四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理财的能力。大学时代,培养的就是学生的综合素质,而消费行为恰恰是一个人理财能力的基础,是培养大学生“财商”的关键,人在社会上不仅要有“情商”,在处理事务上要有“智商”,在财务管理上更要有“财商”,那样才能成为具备时代特征的新时代宠儿。

结束语:

通过对大学生群体消费结构体系的研判,以及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分析,本文建议从树立正确理念、把握消费形势、创新培训手段、培养理财能力四方面对学生进行正确消费引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参考文献:

[1]高守贵.走进当代大学生消费[J].消费经济,2004,(2).

[2]胡娟.大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3,(2).

[3]叶敏,张波等著.消费者行为学[M].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8,26.

猜你喜欢

消费结构消费行为探析
基于ELES模型的河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VR阅读探析
浅析花卉市场中的消费行为
我国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机制的理论探讨
HTTPS探析
杭州市首次开展旅游消费结构调查
大学生资源节约型消费行为的养成教育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渐进式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