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室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2019-02-27冉茂银

医疗装备 2019年19期
关键词:躁动预见性苏醒

冉茂银

贵州航天医院麻醉科 (贵州遵义 563000)

腹腔镜手术通常采用全身麻醉,尽管该术式操作简单、安全性高,但全身麻醉不可避免地会给患者带来不良影响。全身麻醉苏醒期患者躁动是麻醉苏醒期的一种不恰当行为,表现为兴奋、躁动、定向障碍并存,严重影响患者的恢复。临床研究证实,合理的预见性护理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全身麻醉苏醒期患者躁动[1]。本研究探讨手术室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于贵州航天医院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年龄23~60岁,平均(41.25±5.33)岁;子宫肌瘤手术32例,卵巢囊肿手术22例,异位妊娠手术6例。观察组年龄25~60岁,平均(40.67±4.28)岁;子宫肌瘤手术21例,卵巢囊肿手术30例,异位妊娠手术9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1)符合腹腔镜手术指征[2];(2)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严重抑郁、躁动症患者;(2)肝肾功能疾病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包括术前访视,麻醉前导管护理,术中加强巡视,术后陪伴苏醒等措施。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1)术前健康宣教:在确定手术时间后,手术室护理人员应及时下到病房进行术前访视,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简单询问患者对手术的了解情况,告知患者手术方法、手术目的、术中可能发生的情况、术后注意事项等,让患者对手术知识有很好的了解,做好术前心理准备[3];耐心解答患者对手术存在的疑问,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若发现患者有焦虑、担忧、抑郁情绪,应及时联系责任护士,共同实施针对性心理干预,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帮助患者正确面对手术,打消患者顾虑。(2)术中陪同护理:入室后,做好手术准备,可采用轻松的语气与患者攀谈,简单询问患者一些生活问题,鼓励并安慰患者,协助医师摆好体位,并告知患者手术全过程均有医护人员陪同[4];手术开始前,若患者仍存在焦虑、紧张情绪,应尝试指导患者一些缓解紧张情绪的技巧,让患者信任医务人员;术中应随时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注意保护患者隐私,注意患者有无出现发冷、寒战等情况;根据自己对疾病知识的了解,结合长期的护理经验,判断患者麻醉期的不良情况,若发现有异常,应及时报告主刀医师。(3)苏醒期护理:术后,为防止患者躁动,可选择适当的身体约束方法约束患者,必要时可升起床边护栏,给予保护;密切观察患者的动脉血气情况,术后应去枕平躺,避免因全身麻醉导致药物残留,致使患者呼吸道梗阻或通气不足,引发头痛、烦躁等症状;对于痛觉敏感的患者,可在术后选择适当的镇痛药物,减轻患者痛苦,避免患者在全身麻醉苏醒期产生躁动[5]。

1.3 临床评价

(1)比较两组躁动发生率。(2)根据Riker镇静和躁动评分表对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情况进行评分,患者苏醒期保持安静无肢体躁动,为0分;在进行吸痰等操作时肢体躁动但在安慰后改善,为1分;在无刺激的条件下出现肢体躁动,经制止后改善,为2分;患者肢体躁动强烈,多次出现挣扎,为3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躁动发生情况

观察组躁动发生率为1.67%(1/60),低于对照组的11.67%(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213,P<0.05)。

2.2 两组躁动评分比较

观察组麻醉苏醒期躁动评分为(1.04±0.25)分,低于对照组的(1.78±0.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733,P<0.05)。

3 讨论

躁动是全身麻醉手术苏醒期常见的不良反应,患者多表现为无意识的动作、语无伦次、物理性的言语、哭喊或呻吟、妄想,还伴有四肢乱动、挣扎等肢体动作,不利于患者恢复。引起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原因有很多,包括药物因素、术后不良刺激、患者自身因素等,为预防全身麻醉术后苏醒期发生躁动,我院提出针对腹腔镜手术全身麻醉患者的手术室预见性护理[6]。

近年来,预见性护理是临床护理领域提出的一种新型护理理念,通过评估患者的具体情况,结合护理人员经验预测患者可能出现的风险,从而提前实施针对性的措施。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麻醉苏醒期躁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通过分析患者麻醉苏醒期的躁动引发因素,我们得出患者术前心理紧张、术中用药和护理可能引起躁动,因此实施术前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关注术中患者各项生命指征,并采取针对性措施,以有效预防躁动的发生。

综上所述,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患者采用手术室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患者躁动,帮助其顺利、安全地度过麻醉恢复期。

猜你喜欢

躁动预见性苏醒
植物人也能苏醒
许巍 从躁动中沉潜
预见性护理对颈椎术后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效果观察
绿野仙踪
道路躁动
会搬家的苏醒树
向春困Say No,春季“苏醒”小技巧
预见性护理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
预见性护理在喉炎患儿中的应用分析
预见性护理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