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腔镜器械集中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9-02-27李荣

医疗装备 2019年19期
关键词:目镜漏电腔镜

李荣

天津市儿童医院 (天津 300134)

随着微创外科学的不断发展,腔镜手术日益增多,腔镜器械的清洗质量将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是手术成功的前提条件,因此医院对腔镜器械消毒质量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消毒质量管理对临床术后感染率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保障手术质量和手术患者的生命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1]。我院自实行腔镜器械集中化管理以来,不断完善管理流程,加强各环节的质量管控,以确保腔镜器械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可靠。

1 腔镜器械集中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工作人员医疗风险意识淡薄

工作人员在思想上对腔镜器械的清洗质量重视程度不高,未能认真执行操作规程,给清洗环节的质量控制带来困难,容易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

1.2 精细零配件易丢失

(1)工作人员在接收器械时仅凭记忆清点,盲目拆卸,未能按照器械配置单上的内容逐项清点器械的名称及数量,很容易导致精细零配件的丢失(如转换接头等)。(2)腔镜器械品种及配件数量均较多,且体积细小,操作人员如未及时将拆卸后的零配件放置在专用的精细篮筐中,将容易导致小配件丢失,例如,气腹针由多个零部件构成,包括极其细小的螺钉和弹簧等附件,拆卸过程中若随意放置,部件一旦脱落就很难找到,从而导致器械缺损。

1.3 器械结构的复杂性导致清洗不彻底

与常规器械不同,腔镜器械的构造极其精细复杂,加之管道细长,极易残留污染物和细菌。尤其是有的部位是不能拆分的,致使关节部位及内腔管道的清洗极其困难,彻底清洗手术过程中反吸的血渍污染物难度较高。清洗人员由于不熟悉器械的结构及拆卸组装方法,易造成能拆卸的零部件未按要求拆卸至最小单位刷洗,因此很难保证清洗效果,影响了消毒灭菌质量,间接地给手术带来了安全隐患。相关研究发现,被污物包裹住的微生物的抵抗力明显增强,致使无法保证消毒灭菌的质量[2]。

1.4 对光学目镜保护不当

操作人员在对目镜的处理过程中未能做到轻拿轻放,很容易出现磕碰摔落的现象,导致镜头被磨损刮花,造成视物模糊等情况,在影响手术使用的同时影响了光学目镜的使用寿命。

1.5 腔镜器械存在漏电风险

腔镜器械因使用率高,其杆身绝缘层的破损无法避免,仅凭肉眼难以识别绝缘层破损的位置及破损程度,这些破损如果未被及时发现,极易在术中对患者造成身体伤害,存在医疗风险。

1.6 归责困难

在处理腔镜器械的过程中,当某个环节出现问题时,通常责任难以划分,为管理工作带来困扰。

2 解决对策

2.1 加强人员的培训

科室进行全员培训,通过案例分析,加强医疗风险意识教育,重视清洗环节质量管理的重要性。科室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学习腔镜器械的相关知识,强化技能培训,清洗人员应熟练掌握正确拆分及组装腔镜器械的方法,熟练掌握器械的内部结构。成立腔镜清洗小组,制定小组职责,完善管理制度,优化操作流程,健全各项记录,由小组负责人严格监察工作的施行力度[3]。腔镜器械由专人负责管理,确保器械的清洗质量落实到位。

2.2 严格清点与拆分

腔镜器械有很多装配精密的零部件,且部分配件体积细小,清点时很容易丢失遗漏,因此,我科在实际工作中,为防止小配件的丢失,在器械配置单上明确标注拆分后的零配件总数(如吸引器拆卸后附件的数量);对于在清点过程中有哪些小配件容易被疏忽遗漏等情况,在配置单的显著位置做详细标注(如戳卡有无垫片密封圈等)。工作人员按照器械配置单逐件核对器械的名称、规格、数量及备注内容,同时检查器械的功能是否良好。拆卸后的精密零配件(如胶帽、转换接头、螺帽、弹簧、垫片等),应及时放入专用的精细篮筐中,防止丢失。若发现较细小的配件有缺损或遗漏丢失等情况,应立即查找,并尽可能在30 min内与手术室联系,以明确责任,及时发现器械的损耗和性能故障等问题,以免影响手术使用。科室应配置专用的腔镜器械盒、精密器械篮筐,以防止精细零配件的损坏与丢失。

2.3 优化清洗操作流程,重视细节

腔镜器械包含各种管腔、齿槽、关节、缝隙,结构较复杂,若直接清洗未拆分的器械,很难保证清洗质量。而全自动清洗机仅能冲洗腔镜器械表面的血污,并没有刷洗功能,器械管腔内壁的污染物不易清理,因此管腔器械在机洗前应进行彻底的手工清洗。手工清洗过程中应着重注意的是,精密器械要完全拆卸至最小化,动作要轻柔,拆分后应抽出各套管管芯,并充分打开各关节、钳叶。因管腔细长、管道狭窄,应使用专用的毛刷对各关节、缝隙、齿槽进行反复刷洗,以两端见到毛刷为准,彻底清除管腔内的血污及组织碎片。机械清洗时应完全拆分剪刀类操作钳等器械,功能内芯放置在器械篮筐中,并将其固定牢固,轴节钳口充分张开,确保水流清洗充分,且应按照设置的规定程序清洗,不得随意更改。为防止因多套器械同时清洗而出现搭配错误,可在每套器械的篮筐内放置器械标识牌,以避免不同种类的器械相互混淆。应用手洗加机洗清洗可拆卸式和不可拆卸式腔镜器械,可保证器械清洗得更彻底。腔镜器械的清洗是消毒和灭菌的重要环节,通过清洗能去除90%以上的病原体[4]。

2.4 保护目镜

为防止光学目镜在运送过程中出现碰撞摔落的现象,需要采用带卡槽且与目镜相匹配的镜盒对其进行独立包装,运送时,可以用密闭回收箱单独放置,不与其他器械混放,以免挤压。光学目镜需要采用手工清洗,严禁超声清洗;清洗槽应选用塑料制品,谨防对目镜造成损坏;目镜不可随意放置,为防止目镜滑落可将其放置在硅胶垫上;擦拭镜面时可用软布轻轻擦洗,不可用力过度,以免镜头受损,且不可将目镜放置于干燥柜中干燥;包装前应检查目镜镜头是否完好,性能是否良好。在整个操作过程中都应轻拿轻放,切忌动作粗暴,以避免造成人为损坏。

2.5 常规检测腔镜器械的绝缘性能

有源腔镜器械是腔镜手术中的核心操作工具,其杆身包裹一层绝缘材料,为防止医患术中意外触电而起到安全保护的作用。在使用过程中,一旦出现漏电,将直接威胁医患的生命安全。2010年,加拿大医学防护协会报道,2003—2007年的腔镜手术中,共发生了131例与手术器械漏电相关的脏器损伤,其中死亡3例[5]。腔镜器械的绝缘层破损处不仅存在漏电的风险,而且极易附着血渍污染物且难以清洗,增加了患者术中感染的风险,因此对腔镜器械进行绝缘性能的检测尤为必要。我院利用绝缘检测仪对97件腔镜器械进行绝缘性能检测,共检测出20件器械漏电,及时通知手术室停止使用,给予报废或更换,同时做好相关记录。现我院明确规定在腔镜器械包装前,对每件有源腔镜器械都要进行常规安全性能检测,对检测出漏电的器械均给予及时处理,以杜绝医疗隐患,增加手术的安全系数。

2.6 可追溯性管理腔镜器械

我院将所有腔镜器械纳入信息化质量追溯管理系统中,器械均与追溯系统对接,全程、实时监控器械从回收到发放各关键环节的信息数据,对操作人员任一违规操作都起到约束和监督的作用,极大地提高了人员的自律性。当腔镜器械管理过程中的某个环节出现问题时,通过追溯器械包的条形码,可快速精准地追溯该器械包各环节的数据信息,及时追溯到责任人,明确责任,为管理人员责任划分提供依据。当面临医疗纠纷时,也可提供真实、准确、有效的凭据,增强了工作人员的医疗风险意识。通过信息化管理,可使各流程的质量管理有据可循,有效减少了不良事件的发生。

3 小结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腔镜器械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手术方式逐渐向微创方向转变[6]。医院同时对腔镜器械的质量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腔镜器械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积极分析原因,及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不断完善各项整改措施,加强腔镜器械的规范管理,提高器械的清洗质量,延长器械的使用寿命,保证器械的安全性和完好性,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猜你喜欢

目镜漏电腔镜
便携式无线显微投影目镜
机器人在辅助泌尿外科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GDFT联合小剂量甲氧明在胸腹联合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干预在妇科腔镜手术护理中的作用探讨
大生产
锅漏电
GGS金钢悟空目镜初体验
一种用于配变低压侧漏电保护器跳闸的报警系统
行李厢灯漏电故障排除
你了解漏电保护器和空气开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