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行为理论视角下分析中学英语课堂教师话语
2019-02-26曹露露
【摘要】教師话语(Teacher Talk)是教师课堂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和从事教学所使用的语言。课堂教学中,教师话语对学习者的语言习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运用言语行为理论的相关内容,对中学英语教师课堂话语中的寒暄与问候、指令、提问、反馈与评价等进行分析,旨在发现科学合理的课堂话语表现形式,以期望对中学教师实现有效的英语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教师话语;言语行为理论;英语教学
【作者简介】曹露露(1994-),女,汉族,江苏南通人,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一、引言
所谓教师话语(Teacher Talk),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智力能力以及组织管理学生时所进行的语言活动。教师话语对课堂教学的组织及学生的语言习得两者都是至为关键的,其数量和质量会影响甚至决定课堂教学的成败(Hakansson,1986)。因此,研究我国中学英语课堂教师话语,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国外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已经对课堂话语有了相关研究。近年来,国内也有众多学者对课堂话语进行了研究,其中较有影响的有胡青球课堂话语特征的分析(胡青球,2007:1);胥国红对课堂反馈的功能的研究(胥国红,2006:4);付宇、徐玉臣对课堂反馈语的研究(付宇、徐玉臣,2010:2)等。但大多运用的是二语习得理论、支架理论、输入输出等理论,本文将运用语用学中具有重要交际指导意义的言语行为理论,探讨中学英语课堂中四种类型的教师话语。
二、言语行为理论
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研究中的重要理论之一,最初由英国哲学家Austin 于 1955 年在哈佛大学所作的系列讲座《论以言行事》(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中提出,之后由 Searle, Grice等人进行修正并加以发展。Austin认为,人们在表达每一个命题时,实际上同时完成了三种行为,即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言内行为指表达言语字面意义的行为。言外行为也叫言语行为,是指说出话语这一动作本身的性质。言后行为指通过某些话所实施的行为,也就是这句话所产生的效果或者后果。
1979年美国语言哲学家Searle继承和完善了Austin的理论,强调三种言语行为之间的内在联系,还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指的是通过实施另一行为而间接得以实施的语言行为。也就是说,交际者在实施间接言语行为时往往不直接说出自己要说的话,而是凭借另外一种言语行为来间接地表达其用意(Searle,1979)。另外,Austin和Searle都非常强调言语行为中的“妥适条件”。
因此Austin 和 Searle 的言语行为理论可以概括为:人们说话就是用语言做某件事,完成一定的行为。我们每说一句话就意味着实施一个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效果或后果,因此我们说话时必须要顾及听话人的感受,必须对自己的言语行为负责,必须考虑恰当的表达方法和表达方式。这种语言观有助于英语教师对语言本质的把握和对交际实质的理解,从而指导我们更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
三、言语行为理论视角下分析中学英语教师课堂话语
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其话语对组织课堂教学至关重要。尤其对于中学英语课堂而言,英语学习本身是一种语言学习,加上中学生心智还未完全成熟,教师的课堂话语对学习者的语言习得影响巨大。因此对于中学英语教师来说,既要注重对话语字面意思的分析和研究,还要重视话语在各种交际环境中的言外之意。笔者将从问候寒暄语、课堂提问、指令以及反馈评价四个方面分析中学英语教师课堂话语。
1.问候寒暄语。问候寒暄语采用最多的是“Good morning/afternoon”这种典型的问候语,其内容和结构非常简单。在课堂环境下,根据言语行为理论,问候寒暄语能够实现三种言语行为。首先,问候语的言内行为是和学生问好;同时实现言外行为,即引起学生注意,让学生集中精神准备上课;此外,问候语实现的言后行为,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为课堂互动打下基础。但是这种问候寒暄的方式存在过于老套、无趣的缺点,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因而达不到很好的言后行为的效果,无法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因此英语教师在设计课堂问候语时,既要考虑特定的语境和情景,如天气、节假日和重大事件;还要了解当下中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如最近流行的音乐电影等,生动有趣的问候形式不仅能轻松过渡到课堂教学,还可以缓解课堂的紧张气氛,让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能够自信、自然地进入课堂学习状态。
2.课堂提问。课堂提问是典型的教师课堂话语,通过提问,首先是激起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其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其次是通过提问,教师可以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行为。
从提问的形式来看,有以下几种常见类型:(1)Yes/No式提问;(2)Or式提问;(3)Wh- 式提问;(4)引导式提问。教师提示部分信息,学生补全后部分信息;(5)参阅式提问。教师提出话题,允许学生有开放式回答。下面就以初中一节英语对话课语料的片段为例进行分析:
(T 代表教师;S代表学生)
T: Its a very nice city. (1)So are there many shops in Luoyang?
S: Yes, there are.
T: Yes, there are. There are many shops in Luoyang. Now look at here, everybody. Here is a food shop in Luoyang. It is a food shop in Luoyang. Now. Look, the door is closed. The door is closed. We dont know what, whats in the shop.
Can you guess whats in this food shop? (2)Can you guess whats in this food shop? OK. Guess. OK, now, please.
S: I think there are some bananas.
T: There are some bananas. Mhm. Could be right?
S: I think there is some coffee.
T: There is some coffee. Mhm. All right please.
S: I think there is some milk.
T: There is some milk. OK.
在该对话中,教师用了两个疑问句:(1)Are there many shops in Luoyang? (2) Can you guess whats in this food shop? 句(1)属于Yes/No式提问。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句(1)所需求的信息其实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教师在此不是用陈述句进行简单描述,而是选择用疑问句对学生进行询问,其目的在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这实际上就实现了教师话语的言后行为。句(2)依旧是Yes/No式提问,但在此教师并不是为了得到学生Yes, I can或者No, I cant的答案,它实际上相当于一个祈使句(Please guess whats in this food shop),是对学生的一个命令,要求学生参与活动。由于祈使句是一种更直接的命令,而疑问句的语气会缓和许多,因而教师选择用疑问句来提出她的要求,让上课的环境更为轻松,学生能自如地参与发言,同时也很好地实现了其间接言语行为。
通过分析该初中英语课堂教师的两个提问可以发现,一个问题的提出是否恰当与一个问题提出的时间、对象和类型等许多因素有关。教师应根据需要,结合不同的语境,选择提问形式,从而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交际活动中来。
3.指令。指令是教师维持课堂秩序、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如“Sit down”、“Retell the story”、“Be quite”等等。教师课堂指令的言外行为目的是让作为听话人的学生去做某事,或完成某个任务,或改变某个行为等,这与言语行为理论的以言成事 (do things with words) 的主张相符。具体我们仍以上面的英语对话课语料片段进行分析。
该段对话中出现了Now look at here, Look和Guess三个祈使句,这些是课堂中教师经常发出的指令。由此可见,教师在发布命令时,经常采用祈使句,因为祈使句句式简短,语气又果断有力。另外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容易使用 “must, require”等表达强烈意愿以及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语言来表示命令。例如:
You must hand in your paper next Monday.
I think the author wants to express his anger towards those warmongers.
不论是祈使句还是带有“must, require”等情态动词的命令式话语,由于其语气过于死板生硬,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因此,英语教师应该依据不同的指令意图,使用更恰当的语气 ,“以言行事”,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亲和力,创建更加融洽的师生关系。对于上面的两个例子,优秀的教师或许会这样表达:
(1)You are supposed to hand in your paper next Monday.
(2)The author probably wants to express his anger towards those warmongers.
这样一来语气就缓和很多,对于营造宽松愉悦的课堂环境和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也有所帮助。
4.反馈评价。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还需要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反馈和评价。从功能上来说,反馈用语通常分为肯定和否定两大类。根据言语理论来看,反馈用语本身体现的是其言内行为:对学生的回答和表现表示赞赏或批評;而言后行为则体现在不同的反馈语所传达的不同态度,会对学生心理引起不同的影响(张永,2011:149)。任何人都希望得到赞美和肯定,学生也不例外,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给学生以肯定性反馈,可以鼓励和引导学生。比如下面这段中学课堂上的对话:
S: My uncle used to live in Beijing. He told me something about peoples life there.
T: Really? What did he say?
S: People there are very kind and enjoy chatting with each other.
T: Excellent! It seems very interesting.
在肯定和夸奖学生时,要多使用good,excellent,youve done a good job这样的肯定性反馈,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而在表示不赞同时,也应慎用带有贬损、强烈否定意义的表达,如stupid,hate,absolutely等。因为肯定的反馈能够增强学生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拓展学生思维;而否定的反馈往往使学生丧失学习动力,甚至放弃做出正确回答的努力。特别是对于心智还未成熟的中学生而言,有经验的教师都会避免使用完全否定的反馈和评价,适当地转换语言形式,尊重中学生特有的情感态度,给学生适当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四、结语
本文运用言语行为理论的相关内容,结合中学英语课堂的教学实例,对中学英语教师课堂话语中的寒暄与问候、指令、提问、反馈与评价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说明教师话语在组织课堂教学和学习者的语言习得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每一位中学英语教师都应该适当地运用语用学的言语行为理论来指导自己的语言教学实践,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师话语质量,充分发挥教师话语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为提高中学英语教学水平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Searle,J.Expression and Meaning:Studies in the Theory of Speech Act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9.
[2]付宇,徐玉臣.师生互动模式中大学英语教师课堂反馈语的研究[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2).
[3]胡青球.优秀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特征分析[J].山东外语教学, 2007(1).
[4]胥国红.大学英语教师课堂反馈的功能研究[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4).
[5]张永.用言语行为理论分析英语教师语言的语用功能,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