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ESP英语混合式教学创新研究
2019-02-26于芳
【摘要】信息化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的整合研究已经成为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课题。本研究以校本课IT英语为例,借助移动技术平台雨课堂,探索ESP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对外语教学的促进作用,深入挖掘影响ESP教学的各种因素,希望为今后的ESP教学发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信息化;专门用途英语;混合式
【作者简介】于芳(1980-),女,汉族,辽宁本溪人,大连外国语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学,英语教学。
【基金项目】大连外国语大学2017年度高等教育研究课题“基于 ESP 理论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2017G17);大连外国语大学2017年度高等教育研究课题“信息技术支持下大学英语教师向 ESP 教师转型研究”(2017G20);2017年度辽宁省高等学校基本科研项目“基于ESP理念的大学英语课程微课辅助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2017JYT22)。
随着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21世纪学习范式的一大特点就是学生可以借助一切高科技手段进行线上学习和移动式学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将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一革命性的变化给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和教学理念带来了无限的挑战和机遇。专门用途英语(ESP: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s)作为新时代大学英语教学的主流也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来满足当前时代对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笔者所在高校目前开设的IT英语课程针对IT及其相关专业学生,旨在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英语综合水平,适应了时代的要求和学科发展规律。本研究将以“IT英语”为例,结合移动技术平台雨课堂探究ESP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新理念和新方法,深入挖掘影响ESP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各种因素,为解决当前ESP教学整理新思路。
一、校本课程“IT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技术支持
雨课堂是2016年由清华大学和学堂在线共同推出的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新型智慧教学解决方案。雨课堂采用了智能化教学的方式,支持实现课前推送、实时答题、多屏互动、答疑弹幕及学生数据分析等学习方式,它将复杂的信息技术手段融入到PowerPoint和微信,将课件制作、名校资源推送、自动任务提醒等功能融为一体,帮助学生和老师通过互联网实现教学一体化。雨课堂构建了传统课堂与在线教育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环境,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性,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完善的移动式在线学习环境,也为实施IT英语课程混合式教学提供极大的助力。
二、“IT英语”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初探
“IT英语”是本校专门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专业的学生开设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目的不仅仅为了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基本能力,更重要的是满足学生在专业领域进行沟通交流的目的。教材是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套《IT英语》读写教程和听说教程。所选文章都是英美国家真实的IT专业文本,话题新颖有趣,能够让学生在理解和分析文本的过程中利用专业知识进行思考和判断。
1.教学实践。“IT英语”课程一共分为四个学期,小班授课,包含线上虚拟课堂教学和线下实体课堂教学。其中线上教学每周为2课时,传统课堂教学2课时。教学思路如下,第1课时:线上教学,学生按要求完成课件浏览、听说练习、微课学习、课前讨论等导学任务。第2-3课时:线下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对预习的内容进行课堂展示和讨论,教师针对学生做个性化指导,对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做总结和梳理,完成对所有知识点和难点的内化过程,满足教学活动从“语言输入”到“语言输出”的需求。第4课时:线上拓展学习,包括提交作业、单元测验、延展性讨论、协作任务等,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策略,促进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帮助学生成为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在4个课时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和老师可以线下线上时时互动,线下面对面授课时教师和老师共同交流探讨,线上讨论模块为学生提供答疑解惑、心得交流、专业资源共享、信息反馈等活动的平台,最后教师可以根据后台提供的全景数据监控了解学生每一个阶段的学习轨迹和进程,督促学生形成有效学习,并做最后的教学总结和反馈。
2.教学评估。“IT英语”课程考核为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其中形成性评价占40%,终结性评价占60%。形成性评价包括线上线下表现,如在线作业30%,课堂表现30%,在线测验20%,在线贡献20%。终结性评价主要为期末笔试加听力考试。形成性评价主要考察学生在线学习情况,教师可以通过平台的数据如课件访问统计、学生成绩统计、在线贡献值等总结学生的表现。
3.教学实例。在2017-2018学年的第一学期,我校同时开展了IT英语1和IT英语3的教学活动,IT英语1和IT英语3的教学周期均为14周,每周线上2课时,线下2课时。以IT英语3的第二单元Computer Science is Not a Foreign Language为例,整个单元的教学流程如下。
以上三個表格描述了这一单元的所有教学活动,课堂导入环节由学生在线完成,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调研、搜集资料、整理文本、观看视频、熟悉课件等活动,确保学生明确单元主题,为课堂教学做好了充分的前期准备。课堂面授中,教师对学生的成果展示加以检验和评判,并带领大家重新对文章进行梳理、总结和归纳。最后进行线上延伸性学习,教师通过平台发送作业和测验,雨课堂设计了多样式的练习形式,包括单选题、多选题、投票题、主观题、填空题等,考察方式灵活多样,批改省时省力,极大地提高了效率和教学效果。
4.教学效果反馈。在进行了一个学期的教学活动后,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开展了有关IT英语混合式教学反馈。调查问卷显示超过91.38%的同学对于混合式教学持满意态度,认为课程设置合理、教学方式多样、互动性强、给自主学习预留了很大的空间,有效提高了专业英语素养和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访谈从学生和教师两个角度进行。基于学生对教学各个环节的个体评价,笔者将学生的零散评价进行了分类整理,具体见表4。
通過对教师进行深入访谈,笔者了解到大部分教师对于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IT英语教学是持肯定态度的,大多数教师认为这一平台极大地扩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教学,同时节省了教师批改测验等一系列的劳动,有效地提高了效率。但在实际教学中,依然有一些问题亟待思考。首先,部分教师对于平台的应用不够熟悉,运用科技分配常规教学和混合式教学的任务有一定挑战。其次,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不够充分。线上交流的滞后性无法满足教师对学生及时的监督与管理,无法保证学生保质保量地完成要求。最后,学生的自我约束力不一而足,学习动机不强或基础稍差的学生不能充分利用多样性的资源完成各项预习及课后延展性任务,学习效果没有明显提升。
三、 结语
基于雨课堂平台的IT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充分运用了科技手段将传统课堂延伸至线上,扩展了教学空间,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提升了教学效果,有效地促进了师生、生生、及教学各要素的有机融合。教学实践证明在当前信息化的背景下,ESP混合式教学是时代变革的必然选择,必将为大学英语信息化注入新的活力。但同时,也要认识到ESP混合式教学依然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发展,尤其是在教学/学习资源建设、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和开发环节以及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等方面。ESP教师必须在深入学习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加强自身的信息化素养,高效整合技术和资源,不断提升业务能力,才能使ESP教学得到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汲寿荣.基于ESP理论的地方高校大学英语拓展课程设置的需求分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11).
[4]梁丁强,于建华.“1+2+X”校本特色的ESP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以扬州大学“新闻英语”SPOC课程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8(8).
[5]钟玉琴.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探究[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7.
[6]祝智庭,孟琦.远程教育中的混合学习[J].中国远程教育,20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