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殊数学课特殊上

2019-02-26王雪辉

湖南教育·C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三角板讲授数学课

王雪辉

特殊學校的学生身心特点与普通的学生不同,这就决定了数学课不能按普通学校的方式上,必须采取特殊的上课方式。我们根据特殊学校学生的特点,采用协同教学的方式上数学课,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一、变讲授为示范

教师在课堂上,如果以讲授为主、操作为辅,再适时播放课件,这对多重发展障碍的学生来说,由于接受信息不全面,会导致他们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活动参与度不佳等问题。为此,我们根据协同教学要求,变讲授为示范,降低学生操作的难度,让他们调动多种感官进行感受和体验,提高学习的参与度,培养获得感,帮助他们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例如,认识数9,教师拿出9张卡片,先示范一张一张地数,数完后写出9。然后教师带着学生数,边数边说,尽量地慢,力争每个学生都能跟上老师的节奏。最后学生独立数。此时教师注意加强个别辅导。数到5以后,不会数的学生会增多,这时教师要放慢速度,耐心等待。等绝大部分学生数正确后,教师再示范用数9表示,让学生跟着写。开始时会有一部分学生写不好9,教师可以耐心地指导他们反复地练习,效果比单纯地讲解好得多。

二、变看为练

教学方式从讲授转为示范后,学生们的学习不能停留在观看层面,而要进行动手操作,让学生的手、脑都动起来。重复的动手操作,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手脑协调功能,增加灵活性,为其他能力的提升打好基础。

例如,画直线、三角形等简单几何图,特殊学生对这些都会感到困难。如果单凭老师讲解、示范,学生是无法顺利掌握的,应当由学生自己多练习。开始时,有些孩子直线画不直,老师要从如何使用三角板、铅笔入手,甚至手把手地教他们三角板应该如何放,铅笔如何画才能将直线画直。只有这样不断地练习,学生才可能将直线画直,才有可能画出三角形等直线图形。学生在反复练习的过程中,不仅熟悉了画图工具的使用,懂得一些基本的数学常识,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动手能力。

三、变讲授为活动

好动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对一些适宜采用活动教学的内容,我们改变教学方式,结合现实生活设计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

例如,教1~9,我们设计了如下活动。

1.排队报号。9个学生站成一排,先从左至右依次报号,然后从右至左依次报号。这样反复练习几次,直至他们完全能报准确为止。这个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认数,还可帮助认识1~9的顺序。

2.找位置。在地上标出1~9号,学生手里拿着1~9的号码卡片,拿1的站到1号位置,拿2的站到2号位置,……,拿9的站到9号位置。这个活动既可帮助孩子认数1~9,又可帮助理解用数可以表示位置。

课堂教学由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方式变成以活动为主的方式,教师在一个个活动中渗透常规或知识的传授。我们发现,活动更能调动孩子们的兴趣和积极性,不仅让课堂氛围活跃起来,也让学生的课堂表现变得更活跃。

(作者单位:长沙市特殊教育学校)

猜你喜欢

三角板讲授数学课
数学课堂“限时讲授”教学策略
一副三角板的魔法
有趣的数学课
讨厌的理由
三角板“牵手”直尺
“网红”数学课
不计算比大小
三角板的作用
浅谈数学课堂讲授的时机选择
剪裁三角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