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病刍议
2019-02-26张淑彩玄洪峰
张淑彩,玄洪峰
(1.北京中医药大学 研究生院,北京 100000;2.天津中医药大学 研究生院,天津 300000)
1 释义溯源
注病,又称“疰病”,如清代王念孙《广雅疏证》[1]曰:“注与疰通。”一般隋唐以前的文献中多称“注病”,唐宋以后称“疰病”者为多。考据中医辞书,注病之“注”,其意盖有二:一者,注入、转注,即外感、传染也,注病具有传染性、转易性,病多受之于外,染之于他,并可将传染转易给他人;二者,住也、驻也,即外感疫疠六淫鬼蛊等邪气留住人体迁延难愈,疴痼难瘥而成注病也。正如清代徐大椿《兰台轨范》[2]中载:“谓邪气居住人身内,故名为注,又注易旁人也。”是以注病者,为古代对具有感经杂气,可传染转移,且病程难愈,顽固日久的一类疾病的统称。
“注”最早与疾病联系起来始于《黄帝内经》,如《素问·气交变大论》[3]有:“岁火太过,炎暑流行,金肺受邪……血泄、注下。”《素问·六元正纪大论》[4]载:“民病寒,反热中,痈疽注下……注下赤白。” 此“注下”是就大便形状而言,即大便泻下如同水流下之样,非“注病”之属也。注病作为独立疾病始见于东汉代刘熙《释名·释疾病》[5]:“注病,一人死,一人复得,气相灌注也”,即一人死后可将疾病传染于另一人。北周·姚僧垣《集验方》[6]中云:“治江南疰病,凡有九十九种。”可见在北周时期注病已有多种。注病之认识滥觞于隋朝,巢元方《诸病源候论》[7]曰:“凡注之言住也,谓邪气居住人身内,故名为注”,并对注病的病因病机分类有了较详细的论述。宋代《太平圣惠方》[8]卷第五十六中已有记载诸多治疗注病的方药,如“治诸疰,及冷痰痰饮,宿酒癖疰悉主之,宜服藜芦丸方”“治诸疰,鬼击客忤,心痛上气,压梦蛊毒,朱砂丸方”“治风疰,走入皮肤中如虫行……口噤不能语,细辛散方”。元代朱丹溪在《丹溪手镜》[9]中记载:“传尸注病吐血,两尺悬细。”清代汪昂《本草易读》[10]中“疰病部”亦专门记载了治疗注病的方药。
2 病因病机
《黄帝内经》中强调“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即正气内存是人体抵抗外来邪气的基础,正气亏虚是感召邪气的内在因素。同时也强调“必有因加而发”即体内正气亏虚与外来邪气相结合使人发病。注病作为一种感之于外的疾病,其发病原因也由内外因共同组成。内因主要为正气亏虚,外因主要为饮食劳倦或感受风、寒、暑、湿诸六淫之邪气,或疫疠、鬼蛊之杂气,内外相感,交而为病。清·徐大椿《兰台轨范》[2]曰:“有风、鬼、转……以上诸注,皆正气虚而邪气传绵也。”对注病的病因做了精确的概述。对于注病的发病机制《圣济总录》[11]曰:“诸注者,邪气所注也……必有邪气伏于经脉,流传府藏,深挟骨髓,经久不已,皆成注病。”邪气留驻体内,并在人体经络、脏腑甚则骨髓间传变从而形成注病。囿于历史条件认识的局限,当时人们将无法解释的疾病多赋予鬼神色彩,故注病的病因亦有感受鬼尸之气一说。正如《诸病源候论·注病诸候》[7]曰:“此由阴阳失守,经络空虚,风寒暑湿饮食劳倦之所致也……或乍感生死之气;卒犯鬼物之精,皆能成此病。”
总览中医儿科典籍中对注病论述亦颇多,小儿身患注病多因脏腑娇嫩,稚阴稚阳,形气未充,易感邪气所致。宋代刘昉《幼幼新书》[12]卷第三十二载:“小儿亦有疰病,与大人所病无是,久后疰易旁人,传染骨肉”“小儿不能触冒风邪,多因乳母解脱之时,不避温凉暑湿,或抱持出入早晚,其神魂软弱而为鬼气所伤,故病也”,对小儿注病的特殊病机及与成人染注异同点做了总结。
3 病证特点
3.1 传变性
关于注病的传变性,宋·赵佶在《圣济总录》[11]中描述道:“必有邪气伏于经脉,流传府藏,深挟骨髓,经久不已……无不病处”,概述了疰病由外及内的传变过程即初由经脉继而五脏六腑再而骨髓至全身各处。清·邹澍《本经序疏要》[13]:“疰病初得伴卧半起……内传五脏……至其分析传变五脏之形,曰其源先从肾起……肾已受已,次传于心……心既受已,次传于肺……肺既受已,次传于肝……肝既受已,次传于脾至此候者,将死之证也。”较为详细地描述了疰病五脏传变的顺序依次为肾、心、肺、肝、脾。
3.2 传染性
注病具有传染性,但注病的传染性起作用的时间是病者死后。东汉刘熙《释名·释疾病》[5]中载:“注病,一人死,一人复得,气相灌注也。”《诸病源候论》多出载有:“注者住也,言其病连滞停住,死又注易傍人也。”清代潘楫《医灯续焰》[14]关于注病亦有记载:“沉滞至死,死后注人。”即死后传染给他人。
3.3 缠绵性
缠绵性是指注病病程缠绵,邪气难以祛除的疾病特点。虽然注病亦有急性感染或急性发作的症状,但终属症状描述,究其病程仍属病期较长的慢性疾病。《诸病源候论》[7]曰:“注之言住也,言其连滞停住也”。清·王邦傅《脉诀乳海》[15]:“以月以年,缠绵不已,是皆注病之情状也。”
3.4 多样性
注病多样性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者为病因的多样性。多种邪气均可引起注病。如风邪、寒邪、暑邪、饮食劳倦之邪等。《圣济总录》[11]载:“若因风寒暑湿之邪所注者,则为风注、寒注、凉注、冷注、温注、湿注之病。若因饮食劳倦之邪所注者,则为食注、饮注、酒注、水注之病……犯土禁成注者,为土注。产后得注者,为产注。虚劳所得者,为劳注。邪气外侵,为邪注。”二者为类型的多样性。注病是一类疾病的统称,其包涵多种类型。明·董宿《奇效良方》[16]:“夫十疰者……变病多端。至于三十六种,九十九般,而方书皆不显载,惟有十疰之证名。”《兰台轨范》[2]谓:“所载有风、鬼、转、生、死、邪、气、寒、热、冷、蛊、毒、恶、忤、遁、走、温、丧、哭、殃、食、水、骨、血、温、痹、劳、微、泄、石、产、土、饮,以上诸注,皆正气虚而邪气传绵也。”《圣济总录》[11]:“各类虽多,各有形证,合而言之,皆注病也。”注病虽然种类繁多,表现各异,但总的病机一样即正气亏虚,邪气传变。三者为症状的多样性。各个类型的注病具有不同临床表现,并且同一类型的注病亦有多种表现。关于这方面《诸病源候论·注诸病》[7]具有详细记载:“一曰风注。皮肉掣振,或游易不定……或游肿在眼,或在手脚……或举身战动,或鼻塞……二曰寒注。心腹懊痛呕沫……三曰气注。走入神机,妄言……。”
3.5 地域性
虽然注病在各地均有分布,但却有明显的地域规律,如清·姜礼《风劳臌膈四大证治》[17]关于注病描述道:“此病四方之民皆有之。然东南之民,患者接踵,有传染而殒绝子孙者。西北方患者甚少,是何故耶?盖西北之地,土厚水深,居民食面啖肉,不嗜汤饮,居禀实,脏腑固;东南之地,土薄水浅,居民食米啖鱼,多嗜汤饮,居禀弱,脏腑滑;所禀既殊,血气亦异,方土之所致也。”文中明确指出注病在东南地区发病较多,西北地区发病较少,并且从两地的地理特征、居民饮食习惯及居民体质等方面分析了其原因。
3.6 暴戾性
关于注病的暴戾性描述正如明代孙一奎《赤水玄珠》[18]所言:“然世人闻其名,则神惊而志恐,一抱其病,谓之必死无生。”亦如清代潘楫《医灯续焰》[14]所言:“留住肌腠,连着脏腑……沉滞至死。”
4 注病诊治
4.1 诊断
对于注病的诊断《诸病源候论》[7]曰:“凡欲知是注非注,取纸覆痛处,烧头发令热,以簇纸上,若是注,发粘著纸,此注气引之也。若非注,发即不著纸。”此法于当时可能被视为可行之法,但于今日则未免有失科学性。晋·王叔和《脉经》[19]云:“脉紧而长过寸者,注病。”此为注病脉学相关诊断。注病种类泛泛,各有特点,斯两种诊断方法,或偏玄妙,或偏主观,皆不是规矩之法,笔者认为还当“就注论注”“分注个诊”,且上文描述的注病六大特点即传变性、传染性、缠绵性、多样性、地域性、暴戾性等内容或可协助注病诊断。
4.2 治疗
对于注病的治疗方法典籍中记载很多,中药、针法、灸法、导引均有谈及。如明·李时珍《本草纲目》[20]载有:“露蜂房,芫菁,龙骨,龙齿龟甲:并主疰病鬼邪”“知母,苦,寒,无毒。热劳传尸疰病”“蛙甘,寒,无毒……杀尸疰病虫”。唐·苏敬《新修本草》[21]“白薇,根状似牛膝而短小尔。方家用,多疗惊邪、风狂、疰病。”唐·孙思邈《千金翼方》[22]:“诸注病,以水煮细辛,取汁一酸枣许,研二丸如小豆,服之,五服止,冷者温将息。”清·陈修园《景岳新方砭》[23]:“据景岳自注病证,非四逆汤、通脉四逆汤、白通加人尿猪胆汁汤、吴茱萸择用不可。”宋·王执中《针灸资生经》[24]:“少海:疗腋下瘰疬,臂疼伸不得,风痹疼疰病。”《诸病源候论》[7]关于冷注的治疗,引用《养生方·导引法》云:“一手长舒,合掌,一手捉颏……膊内冷注偏风。”明·胡慎柔《慎柔五书》[25]亦有关于注病灸法治疗的记载:“尸注一症,予尝治之,先癸亥夜二更,六神皆聚之时,灸腰眼穴七壮,然后用药。”纵览诸家之言,其具体治法或偏颇、或粗陋,多是对某单一注病之论,注病概念宽泛、种类杂冗,笔者之见,还当辨证论治,辨注分治也。
5 注病鉴别
5.1 注病与瘟疫相鉴别
注病与瘟疫的鉴别主要分两方面:一者,传染特点不同。注病与瘟疫虽然都具有传染性,但瘟疫传染急剧,自出现之时即刻传染给他人或者其他物种,且可大范围流行。而注病则是患者死后将注病传染给他人。而且是人与人之间的传播,传播范围相对较小,或数口之家,宗族转易。如《圣济总录》[11]云:“治诸注令人沉默,不知所苦……以至全家流注。”二者:感邪范围不同。注病与瘟疫虽然均可因感疫疠之气而发病。如《诸病源候论》[7]曰:“人之有染疫疠之气致死,其余殃不息,流注子孙亲族,得病证状,与死者相似,故名殃注”,即作为注病中之一的殃注为感染疫疠之气所得。明·吴有性《瘟疫论》[26]:“夫瘟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瘟疫为感受天地间疫疠之气所得,故瘟疫感邪具有单一性,只感疫疠之邪,而注病的感邪范围要比瘟疫大,具有广泛性,除感受疫疠之邪外,还可因感风邪、寒邪、暑邪、湿邪亦或鬼尸等诸邪而发病。
5.2 注病与劳瘵病相鉴别
劳病之有传染者称为劳瘵,亦名痨瘵。注病与劳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劳瘵可发展为某一种或几种注病。注病中的某一类型可由劳瘵发展而来。正如宋代严用和《济生方》[27]中所言:“夫劳瘵一证,为人之大患,凡受此病,传变不一,积年染疰,甚至灭门。”二者区别在于劳瘵多为虚劳之人感染病虫之害所致。正如《三因极-病证方论·劳瘵叙论》[28]:“诸证虽曰不同,其根多有虫啮其心肺,治之不可不绝其根也。”注病病因虽然亦有以虫致病者,如《小儿卫生总微论方·三疰论》[29]:“人腹中有虫,曰尸疰”,但亦有饮食劳倦或感受风、寒、暑、湿等邪气所致。
6 结语
注病古籍论述颇多,然考近代文献单独论之者鲜少,盖因其病概念泛泛,其义囫囵,古人其论尚且杂冗难明其义,且夫似于临床临证亦并无裨益,是以鲜有论述者亦可理解,然前车之鉴以为后事之师,笔者才疏学末,兹集少文,旨在于注病有所总结,稍有发微,不揣愚鄙,聊录一二,俾临床但见此症之后来者,稍得门径也。然知规矩不足尽匠氏之巧,彀率无以喻射者之智,瞽言刍议,伏待斧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