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艾的文化属性和艾灸疗法源流考证

2019-02-26王益杰郑国华王桂红

亚太传统医药 2019年6期
关键词:灸法艾灸针灸

王益杰,郑国华,王桂红

(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 武汉 430065)

艾文化历史非常悠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在中华民族绵延几千年的时间里一直显现出强大的文化活力。艾是《黄帝内经》提到的为数不多的几种药物之一,为菊科植物艾ArtemisiaargyiLevi.et Vant.的干燥叶[1]。作为一种民生植物,一种药用植物,艾在中华民族的生存与繁衍中表现出一种特有的文化属性,“艾的文化属性”,就是指个人、团体、民族、国家的生产生活都与艾有着习惯性的联系(基本的文化素质表现),即使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今,艾在现代人的日常生活、民间习俗、生存环境、健康追求中都依然扮演着重要角色,表现为渗透进骨子里的一种文化传承。

1 艾文化渊源之艾与火

从人类发展历史进程可以看出,人类对火的认识、使用和掌握,是人类认识自然,并利用自然来改善生产和生活的第一次实践。火的应用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从170多万年前的元谋人,到50万年前的北京人,都留下了用火的痕迹。从原始人到现代人智慧产生的每一步都离不开火,可以说认识和掌握自然火是人类智慧启迪的第一步;利用火抵御野兽侵袭是火对人类智慧启迪的第二步;继而人类掌握了用火烧烤食物,使人类大脑在吃熟食过程中更加发达,这是火对人类智慧启迪的第三步,可以说,是火将人类带进文明时代。

人类祖先认识艾是从“艾能生火”开始的。西晋《博物志》载:“削冰令圆,举而向日,以艾承其影,则得火,故名冰台。”[2]在极寒至冰的生存环境中,人类祖先探索发现用艾能生热承火。西汉《尔雅》早就有艾之别名“艾,冰台”的记载[3]。人们在远古时代就已认识到艾具有易燃性,将其作为引火之物。古人将“火”列为五行之一,并且在五行之中,火最特殊。木、土、金、水,皆自然存在,而火具有自然与人为的两重性。人类对火的认识、控制和驾驭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据资料记载,生活于远古时代的元谋人可能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使用火的人类祖先,木石磨擦、钻木取火则大约出现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在发明用火之后,人与火从此结下了不解之缘,所以人火合称“人烟”。艾火的发现和使用更为早期人类带来温暖、解决饥饿,这充分说明艾火对人类的生存和繁衍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由此可见,艾与火的关系正是艾文化渊源的最原始表现。

2 艾与儒家经典文化的关系

儒家思想是我国人民的核心价值观,也是基本文化信仰,儒家经典形成于孔子时代,博大精深的儒家经典文化开始关注艾这种植物,艾在儒学者们的心目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成书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6世纪)的《诗经》中,就有艾的记载。《诗经·王风·采葛》载:“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4]以借采艾抒发对友人的殷切思念。艾在公元前就已普遍应用到诗词歌赋之中,借艾抒情,睹物凝思。战国时期著名诗人屈原(约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撰写的《离骚》就提到艾:“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可佩。”[5当时把艾草“系满腰间”形成风尚,艾在当时的知名度已经很高;与《离骚》同时期的儒家经典著作《孟子》亦有对艾的记载:“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6]此时艾开始在治疗人类顽疾中发挥着不可多得的作用。此外,《庄子》中有“越人熏之以艾”的记载[7];《楚辞》有“萧艾于箧笥谓蕙芷而不香”的记载[8];《春秋外传》有“国君好艾,大夫知艾”的记载[9];孔璠之《艾赋》有“奇艾急病,靡身挺烟”等记载[10]。由此可见,艾在当时已成为一些儒学家们特别重视的植物。历代儒学家们还给艾赋予更多涵义,如把老年人尊称为“艾人”,《礼记》云:“五十曰老,服官政。”郑玄注:“艾,老也。”[11]梅尧臣《田家语》云:“搜索稚与艾,惟存破无目。”《国语·晋语》云:“国君好艾,大夫殆。”还有记载把艾色喻之为漂亮、美丽甚或小人,《桃花扇》载:“积得些金帛,娶了些娇艾。”[12]《离骚》载:“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5]

“艾”字,从艹,从乂,乂亦声。乂意为“再三治理”“反复治理”。艹与乂联合一起,表示一种用于治疗或理疗的草本植物。《说文》云:“艾,冰台也。”艾通“刈”[13],《谷梁传·庄公二十八年》载:“一年不艾,而百姓饥”[14],意为刈割、斩除之义;艾又通“乂”,治理之意,《诗经》云:“或萧或艾”[4];《汉书》言:“海内艾安,府库充实”[15],意为民生安定。

以上儒家经典所载,充分说明艾在我国儒学家心目中的地位极高,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把艾的涵义拓宽至文化领域的多个方面,从而形成了艾文化的源流。

3 与艾有关的民间习俗

艾开始从文化领域向民间习俗转化。《山海经》记载有扎刍草以像人形、扎草人而疗人疾病的巫术记载[16],此“草” 即“艾”,艾亦名医草、黄草。古代民间习惯在端午节采艾扎成人形悬于门窗之上以祛邪驱鬼,在远古时期,人们尚未认识到如何解决“邪”“鬼”对身体的影响,于是采取最为简单的巫术之法。

记录古代楚地岁时节日风俗习惯的《荆楚岁时记》记载:“五月五日,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17]在端午节悬艾的习俗,至今盛行不衰。在古代艾常被用于祭祀和“代蓍策”,蓍策就是古代占卜用的蓍草。我国境内的少数民族羌族、纳西族和彝族等使用羊骨进行占卜、祷告,祭祀完毕后,要将艾或火草搓成颗粒,放于骨上并点燃,直至将骨烧裂,这与古代将艾用于占卜祭祀的情况具有相似性,这种医巫混杂的情况是早期人类原始活动的痕迹,正是在早期医巫混杂的过程中,人们认识到了艾的独特价值,因而推动了“艾”在远古时期由民间习用发展成为能够为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好处的一种“医草”[18]。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民谚有“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的说法,可见艾的应用在民间十分普及。集16世纪之前农学之大成的《群芳谱》对艾有详细记载:“一名医草,一名冰台,一名艾蒿,处处有之……自成化以来惟以蕲州者为胜,谓之蕲艾,相传蕲州白家山产,又置寸板上灸之,气彻于背,他山艾五汤,阴艾仅三分,以故世皆重之……五月五日采艾,为人悬门户上,可禳毒气。其茎干之,染麻油引火点灸,滋润灸疮不痛,又可代蓍草作烛心。”[19]端午节还有挂戴艾叶及食用艾叶以“避邪”“禳毒气”的习俗,一些经史书籍有“悬艾人、戴艾虎、饮艾酒、食艾糕”的民间习俗记载。艾人即以艾草扎成人形,悬挂在门窗上以禳毒气。艾虎,即用艾作虎或剪彩为虎,粘艾叶,戴以辟邪。宋·周紫芝《竹坡词·永遇乐·五日》云:“艾虎钗头,菖蒲酒裹,旧约浑无据。”[20]艾酒,即浸艾之酒。元·陈元靓《岁时广记》二一艾叶酒云:“金门岁节,洛阳人家端午作术羹艾酒。”[21]艾糕,即艾制成的糕饼。《辽史·礼志》六嘉仪下云:“五月重五日,午时,采艾叶和绵着衣……君臣宴乐,渤海膳夫进艾糕。”[22]直至今天,这些民间习俗在我国大江南北的广大农村地区仍然流行。

总而言之,艾在民间广为习用,几千年来长盛不衰,充分说明艾文化在民间的传播与影响力十分深远。

4 艾与灸的结合对艾文化发展的意义

自从艾被人类发现和使用后,就与火结缘。最早提及“灸”这个字的是《庄子·盗跖篇》:“丘所谓无自灸也。”[7]灸,《说文解字》云:“灸,灼也,从火,久声。”[13]即是以火烧灼之意。另一方面,对于取火方法的掌握,也为“灸”的产生创造了必要的条件。用火“炮生为熟,以化腥臊”,使人类脱离了“生吞活剥,茹毛饮血”的动物界。这是我国传说中的“伏羲氏”时代,《前汉书·律历志》称“炮牺氏”[15],《说文》释炮“毛炙肉也”[13]。火使肉食更有营养,从而促进了人类大脑的发育和进化。灸法的产生与发展就象人类的发展史一样,由低级到高级,最初由利用自然物,渐渐发展为利用自然物进行加工。艾与灸相结合正是因火而成,是古人在采用树枝、柴火取火熏、熨、灼、烫以消除病痛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艾,在我国到处都有生长,因其气味芳香、性温易燃、火力缓和的独特优势,渐渐取代了一般的树枝燃料,成为灸法的最好材料。在殷商甲骨文中有一个字,很像一个人躺在床上,腹部安放着一撮草,用艾灸治病的示意。据《左传》记载,鲁成公10年,晋景公生病,秦国太医令医缓前来诊断,医缓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治焉。”[23]晋朝杜预注解,“攻”指的就是艾灸。之后《孟子·离娄篇》云:“犹九年之病,求三年之艾,苟为不蓄,终身不得。”[6]这也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有蓄艾蒿以备艾灸治疗之用的行为。汉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有“可火”与“不可火”的记载[24],其中的“火”,指的也是艾灸。至《黄帝内经》一书中,更是多篇提到艾以及艾灸。如《灵枢·官能》云:“针所不为、灸之所宜”“阴阳皆虚,火自当之。”《灵枢·经脉》云:“陷下则灸之。”[25]艾能生火、火能灸病,艾与灸相合而成艾灸。

总而言之,艾与灸的结合是艾文化发展的结晶和升华,艾灸的产生是艾文化对人类健康的惠泽。

5 简便价廉的最佳灸材——艾

先秦时期的医方专著《五十二病方》载有灸疗法、砭刺、药剂等治病方法,说明在《黄帝内经》成书之前,灸疗法开始形成了完整的基础理论,并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五十二病方》载有两个用艾之方:其一是“穨():……取枲垢,艾裹,以久(灸)穨()者中颠,令阑(烂)而已”;其二是“朐养(痒)……治之以柳蕈一搂,艾二,凡二物……置艾其中,置柳蕈艾上,而燔其艾,蕈”[26]。治疗“穨”和“朐痒”两病是将艾作为灸疗法的材料。《灵枢》记载的灸法也是用艾叶作为材料,《灵枢·经水》有“其治以针艾”[25]的记载,可见这时已将“艾”作为“灸”的代名词了。其后,只要提到灸疗法,人们想到的首先是艾灸疗法,这与艾叶可燃性好、燃烧彻底,是理想的引燃物有关[18]。《黄帝明堂灸经》载:“古来用火灸病,忌八般木火,切宜避之……有火珠耀日,以艾承之,遂得火出,此火灸病为良,凡人卒难备矣。”[27]《针灸资生经》曰:“古来灸病,忌松、柏、枳、橘、榆、枣、桑、竹八木,切宜避之,有火珠耀日,以艾承之得火,次有火镜耀日,亦以艾引得火,此丸皆良,诸藩部落用镔铁石皆石,引得火出,以艾引之。凡人卒难备,即不如无木火,清麻油点灯,灯上烧艾点灸是也,兼滋润灸,至愈不疼痛。”[28]

由此可知,艾作为灸疗材料是人们长期实践所得,艾的使用以“灸”用为主,灸疗法则要选用“艾火”为佳。

6 艾灸疗法的形成和发展

自从艾被发现能灸治疾病,还是最好的灸用材料之后,人们逐渐在生活中开始积累、丰富和完善用艾灸治疗各种病痛的经验,并将其作为一种简单、方便、效捷的医疗方法,即艾灸疗法。

春秋战国时期艾灸疗法开始被历史文献记载。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阴阳十一脉灸经》和《足臂十一脉灸经》既是已知最早关于经脉的专著,又是首次记载艾灸疗法的医学典籍[29]。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其《灵枢·官能》篇把艾灸疗法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强调“针所不为,灸之所宜”[25]。并提出艾灸疗法的适应证包括外感、内伤、脏病、寒热病、痈疽、癫狂等。艾灸疗法的作用具有起陷下、补阴阳、逐寒邪、通经脉、舒气血等多个方面。《灵枢·背腧》还提到“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泻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的补泻之法[25]。还指出了艾灸的禁忌证:“阴阳俱不足或阴阳俱盛者、阳盛亢热及息积等。”《黄帝内经》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艾灸疗法的基础。汉代司马迁的《史记·仓公列传》中记载有齐太仓长淳于意治疗验案十五例,其中灸疗案五例,治愈案二例[30],说明艾灸疗法在汉代之前已经是一种重要的医疗方法。张仲景所著《伤寒论》有言:“少阴病,下利,脉微涩,呕而汗出,必数更衣,反少者,当温其上,灸之。少阴病,吐利……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31]张仲景对艾灸疗法之壮数(灸疗时间)亦开始了规定,加深了对艾灸疗法的应用研究。华佗尤其擅长使用艾灸疗法,史载:“若当灸,不过一两处,每处不过七八壮,病亦应除。”[32]华伦拓宽了艾灸疗法在临床上的使用范围。晋代曹翕《曹氏灸方》是继先秦《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之后的又一灸法专著,惜已亡佚。值得庆幸的是,晋《肘后备急方》、六朝《小品方》、唐《千金要方》对此书都有所收录[33]。皇甫谧把《素问》《针经》(即《灵枢》)《明堂孔穴针灸治要》纂集起来,撰成《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也称《针灸甲乙经》,简称《甲乙经》[34]。此书对灸疗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皇甫谧开始初步建立艾灸疗法理论体系。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收录了多种艾灸疗法,对重危病证施灸方法记载较详,首创了隔物灸[35]。葛洪是倡导艾灸疗法的先驱,开创了艾灸急症之先河。葛洪的妻子鲍姑是我国医学史上第一位女灸学家,她制的艾也称“神艾”,后人称此艾为“鲍姑艾”。曾有诗赞颂:“越井岗头云作岭,枣花帘子隔嶙峋。我来乞取三年艾,一灼应回万古春。”[36]南北朝宋齐间陈延之被誉为古代艾灸大师,著有《小品方》[37],积极倡导艾灸疗法,对灸法的临证取穴原则、施灸操作方法和灸法禁忌等都有不少创见,对我国针灸医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及至唐代,孙思邈撰集的《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提倡艾灸与药物结合运用,灸与针并用,注重灸量,施灸壮数多至几百壮,书中收载了多种隔物灸法,如隔蒜灸、豆豉灸、黄蜡灸、隔盐灸、黄土灸等[38]。王焘特别推崇艾灸疗法:“是以御风邪以汤药、针灸、蒸熨,随用一法皆能愈疾,至于火艾,特有奇能。医之大术,宜深体之,要中之要,无过此术。”故书中“不录针经,唯取灸法”[39]。“灸师”之称在唐代始有,灸疗学已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到了宋代,《太平圣惠方》《普济本事方》《圣济总录》等方书收集了大量艾灸疗法处方,以《圣济总录》为最,此书第191~194卷为针灸部分,用灸法治疗的病证有50多类[40]。宋朝窦材《扁鹊心书》分述“黄帝灸法”“扁鹊灸法”及“窦材灸法”,附治验案例40余个,所论颇具特色[41]。窦氏主张扶阳以灼艾第一,常从肾脾着手,注重灸法。南宋针灸家王执中《针灸资生经》系一针灸名著[28],书中载录了140余种灸法,集宋以前艾灸治法之大成。宋代李闻人著有《备急灸法》,所用处方多为作者亲自应用有效的灸治急病验方,开创急症用灸之先河[42]。元代罗天益所著《卫生宝鉴》载有灸法13卷,与灸法相关医案16例[43]。主张防治中风可用艾灸,针灸要与药物并重。明代的艾灸疗法得到全面发展,出现了“桑枝灸”“神针火灸”“雷火针灸”。 朱权《寿域神方》最早提出艾卷灸法。高武《针灸聚英》载录了多家灸法及临床经验。杨继洲在其家传《卫生针灸玄机秘要》一书基础上进行扩充,并由靳贤校补编成《针灸大成》,总结了明以前灸疗成就。张介宾《类经图翼》第五卷“针灸诸则”节,提出五条灸法的注意事项,在第十一卷“诸证灸法要穴”中介绍了各类病证的灸疗处方[44]。明代后期李时珍的父亲李言闻著有《蕲艾传》,称赞艾“治病灸疾,功非小补”[45],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论述艾的专著。其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言艾“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赴沉疴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45]。李梴的《医学入门》、汪机的《针灸问对》等书,均对灸疗学的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明初官修的《普济方》专设针灸门,介绍了大量灸疗处方,为研究灸疗学提供了很多宝贵的资料。清代吴谦《医宗金鉴》中《刺灸心法要诀》第八十六卷介绍了19种病证的灸疗处方及操作方法,十分适宜于初学和记诵[46]。陈廷铨《罗遗编》论述了经络及要穴、针灸禁忌、经腧穴部位、内外各科疾病针灸穴位处方等[47]。叶茶山《采艾编翼》卷一主论经络、腧穴及灸法总论[48],作者能根据临床实践在治疗多种疾病时将灸法与药物并用。新安名医吴亦鼎汇历代各家灸法著成《神灸经纶》,是历史上有较大影响的灸疗专著[49],民国曹炳章称赞为“罕见之作”。清末至民国时期,由于统治阶级拘于封建礼教,于1822年竟以“针刺火灸,究非奉君所宜”的荒谬理由,下令停止太医院使用针灸,废止针灸科,一般“儒医”也重汤药,轻针灸,曾一度提出“废除旧医,以扫除医药卫生之障碍”[50],致使中医药处于被排斥地位,中医药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打击。但是,由于艾灸疗法经济有效,便于掌握,深受广大劳动人民的欢迎,因而艾灸疗法仍在民间广为流传,各地中医药界名士顶着巨大的阻力,仍然在开展艾灸疗法的临床应用、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为艾灸疗法的传承作出了贡献。

建国后,祖国传统医学有了更大的发展,使艾灸疗法得以复兴与繁荣,在教学、医疗及科研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就。广大中医药科技工作者对艾灸疗法的机理研究,艾灸疗法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研究等都取得了很大进展,为艾灸疗法的发展开拓了美好的前景。艾灸疗法已逐渐成为普通老百姓养生治病、保健康复、治未病等的一种最为常用的家庭养生保健法之一。

7 结语

艾是一种资源极为丰富的草本植物,其使用历史久远,几乎与人类的文明史同步;艾又是一种普通的中药,在艾的使用进程中,艾总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为主体,并蕴藏着非常神奇的内在力量。艾在与人和社会的广泛联系中已逐渐形成一种浓郁的艾文化,表现出了其独有的文化属性,艾的这种文化属性正是人类的生存与繁衍所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历久弥新的艾文化和艾灸疗法依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值得继承和弘扬。

猜你喜欢

灸法艾灸针灸
国内艾灸应用现况调查报告
灸法治疗功能性便秘有效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远离斑秃 不再尴尬——用家庭灸法辅助治疗斑秃
夏天怎么做艾灸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冬病夏治 三伏艾灸效果好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中医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4例
艾灸配合按摩治疗尿潴留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