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否卦论针灸治疗痛证之取穴思路
2019-02-26陈日兰何彦霖江海燕刘泓毅韦秋娜罗国馨彭元霞
陈日兰,何彦霖,江海燕,刘泓毅,韦秋娜,罗国馨,彭元霞,朱 英*
(1.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广西 南宁 530001;2.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1)
《黄帝内经》指出痛证有“不通则痛,不荣则痛”两条病机,即气血阴阳不能正常流通、交合,而使气机阻滞,郁而成疾。《易经》之“否”卦之象,为“天地不交,万物不通也”,有闭塞之义,正合痛证病机。本研究试从《周易》否卦入手,分析痛证病机,探讨针灸治疗痛证的思路。
1 何为痛证
1.1 说文解字看痛证
痛字,由“广”字与“甬”字组成,分而观之,“广”字依据《说文解字》:“倚也,人有疾病象倚着之形。”就是说凡病之属皆从“广”。“甬”字依据《说文解字》:“草木华甬甬然也。”《徐曰》有言:“甬之言涌也,若泉涌出也。又甬道。”《项羽纪注》应劭曰:“恐敌钞輺重,故筑墙垣如街。”《淮南子·本经训》言:“修为墙垣甬。道相连。”《注》:“甬道,飞阁复道也。”《韩愈诗》云:“韶凝禁甬。”《注》:“宫禁巷道也。”由此见,痛就是因通道、经络闭塞不通而产生的疾病。
1.2 痛证的含义
《说文解字》言:“痛,病也。”《素问· 举痛论》言:“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倦,缩倦则脉绌急,绌急则引小络,故卒然而痛。”因寒主收引、凝滞,寒邪侵袭脉络,使血脉缩卷绌急,影响气血的运行,使气机阻滞而痛。《素问· 举痛论》又言:“寒气客于背俞之脉,则脉泣,脉泣则血虚,血虚则痛。”说明寒邪易致血虚不荣导致脉道不通而致痛。《素问· 举痛论》还言:“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故痛而闭不通矣。”寒邪郁而化热,热则唇焦口燥,大便燥结,腑实痛而不通。说明热郁也可使肠胃气血不通致不通则痛。由此,痛证病机可最终归结到一句话“阴阳不交,不通则痛”。
2 泰卦、否卦的含义
2.1 泰卦
泰卦:“天地交,泰。”泰卦为《周易》六十四卦之第11卦,由坤上乾下组成。“坤为阴,主地在上,地重要下降,即阴气下降;乾为阳,主天在下,天轻要上升,即阳气升腾;所以此卦表示阴阳交感,而能生化、运成,为吉。”[1]就是说阴阳二气交通往来,双向互动,由此而促使万物生长发育,调适畅达、永葆生机。因此,泰卦精确表达了阳刚之气下降与阴柔之气相交融而孕育宇宙万物之哲理。
2.2 否卦
否卦:“天地不交,否”。否卦为《周易》六十四卦第12卦。其乾在上,生发太过;坤在地,降下有余,是阴在内已经长成,把阳驱逐到外层,用以表示阴阳不相往来,天地不交而痞闭,故此兆为凶事。可看出否卦,由泰卦倒转而成。如此之卦象则是天气不下降,地气不上升,天地不交,则万物不能遂其生,故“ 则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阐明了天地不交,人事不和,阴阳不调,而致使万物闭塞不通,衰败不荣的现象。
3 以易理论痛证
《黄帝内经》云:“阴阳互为根本。”明朝·张景岳则更系统地提出:“天地之道,以阴阳二气而长养百骸。易者,易也,具阴阳动静之妙;医者,意也,合阴阳消长之机。虽阴阳已备于内经,而变化莫大乎周易。”所以天地在正常情况下,乾阳中的阴下降,坤阴中的阳上升,则可冬去春归,“否”极“泰”来[2];但在反常的情况下则不然,“否”卦中,乾阳中的阴不降,坤阴中的阳不升,或兼而有之,以致阴阳互不交合,成为“否”转“泰”的障碍。从而出现所谓“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的衰败状态。《易经》以乾坤为阴阳,合之于人,则以“上下为阴阳”,故上下相交合之于泰卦。对于人体而言,气的运动是阴阳交合所成就的,如果阳在上,阴在下,则阴阳不能交合,则无气。阴阳交合的中点称曰中气。中气者,生物生命之所从出,而密布于地面之际也[3]。痛证患者受邪气所伤,使机体上下阴阳不交,气机无法正常运行出现疼痛,或证瘕或痹证等为“否”卦之象。所以,在治疗当中因注重使其阴阳和合,使所降者天(乾)之阴也,所升者地(坤)之阳也,便可减轻疼痛,转否为泰。
而南怀瑾《老子他说》云:“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冲者,中也。”又清·吴东旸《医学求是》云:“中气为升降之源,脾胃为升降之枢轴;中气旺则脾升胃降,四象得以斡旋。”清·黄元御《四圣心源》亦云:“阴阳未判,一气混茫。气含阴阳,则有清浊,清则浮升,浊则沉降,自然之性也。升则为阳,降则为阴,阴阳异位,两仪分焉。清浊之间,是谓中气。中气者,阴阳升降之枢轴,所谓土也。”
若以天地阴阳论脾胃[4],脾为脏,属阴,其象地,其卦坤;胃为腑,属阳,其象天,其卦乾。若以阴阳气化论脾胃,则脾属太阴,太阴所化为湿土,故其卦亦应坤;胃属阳明,阳明所化为燥金,故其卦象亦应乾。若以动静升降而言,则坤主静,其性湿,性本沉降而宜升,若只降不升则会形成否的格局。故脾气宜升则健,其性本湿故宜燥而恶湿;同理,乾主动,其性燥,性本升浮而宜降,故胃气宜降为和,其性本燥故宜润而恶燥,此阴阳既济之道也。
通过上述,可将痛证分为:乾阳不降;坤阴不升;两者兼而有之。因此,在治疗痛证时,应重视对气机升降出入的枢机即脾胃的调理,使机体升降复常达到否转为泰的过程,以增强疗效,缩短病程。
4 验案举隅
4.1 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王某,男,22岁,学生,2017年3月14日就诊。病史,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2天,长期不思饮食,现左脚踝肿胀,外踝关节周疼痛拒按,夜加重。纳寐欠,便溏,溲常。辨证为足太阴经、足少阳胆经气血瘀滞。治疗取穴:蠡沟(左)、足临泣(左)、三阴交(右)、足三里(左)、通里(左)、外关(右)、中脘。灸中脘、蠡沟,平补平泻法,留针45 min,出针后左踝关节肿胀消退,疼痛减轻。如法针3次后即无疼痛,活动自如。
按:外踝属胆经所过,且夜加重,为足少阳经循行异常,平素纳欠便溏,为足太阴经运行不畅。取胆经、脾经及相表里经以及对冲经穴位以调补胆、脾经瘀滞气血。相对于局部刺络、取穴,加重患处不适的方法,此法可收到较好疗效。
4.2 治疗强制性脊柱炎
曾某,男,28岁,职员,2017年4月20日就诊。病史:强直性脊柱炎3年,急性发作1天。因劳累,现腰部刀割样疼痛,不可直立,行走困难。舌淡苔白,辨证为水湿上泛,足太阴经气不足。治疗取穴:中脘、阴陵泉(左)、太溪(右)、申脉(左)、临泣(左)。灸中脘,平补平泻法,留针45 min,取针后,痛止。
按:《素问·太阴阳明论》有言:“脾者土也,治中央”,就是说脊柱居于人体背部中央。《素问·金匮真言论》言:“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腰股;中央为土,病在脾,俞在脊。”《素问·水热穴论》言:“肾者,胃之关也。”可见,腰痛病人多与脾胃有关。因此取脾经、足阳明募穴、肾经输穴及相表里膀胱经穴;以及借助胆经升发之气,且临泣通带脉,引经气直达病所。
4.3 治疗头痛
刘某,女,48岁,职员,2017年12月6日就诊。病史:受凉后头部疼痛、昏胀,怕冷,不欲饮食,恶心,无呕吐,无眩晕,无视物昏花。舌淡,脉浮紧。辨证:风邪闭阻太阳经。治疗取穴:风池、大椎、内关(右)、足临泣(左)。灸大椎,取针后,微汗,诸证当解。
按:头部有胆经、膀胱经、督脉循行,因外感风寒,诸经循行不畅,故取胆经、督脉以振奋阳气,驱邪外出。再取内关、足临泣调节中焦枢纽,调达气机通畅,以取效。
5 结语
中医治疗痛证的思维,可追溯到《黄帝内经》成书以前,用巧石刺激身上部位达到止痛的效果。《内经》则系统指出因六淫、虫积等而导致气血不通或气血不足而引起疼痛的机制,到金元时期李杲提出了“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的观点,明清时期以张景岳为代表的温补派提出补虚治痛法。而脾胃作为生化之源,为阴阳冲和之气,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临床针刺取穴治疗痛证时,可在原有思维上重视调节脾胃这一枢纽,从而使机体升降相因,阴阳相合,加快纳运协调,使气血和、升降复常而使否转为泰,从而缩短病程,提高临床疗效,达到缓解患者疼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