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超检查在甲状腺癌早期颈淋巴转移的临床价值分析
2019-02-24徐红梅
徐红梅
(泰安市中心医院分院 山东 泰安 271000)
甲状腺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预后相对较好,目前对其发病机制仍处于进一步探索中,虽然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但淋巴结转移率相对较高,尤其是颈部淋巴结,因此术前行超声检查,及时发现转移的颈部淋巴结,对临床拟定治疗方案、改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1]。本院随机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诊断的甲状腺癌早期颈淋巴转移患者中选取119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患者的术前彩色超声检查结果和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作对比,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从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诊断的甲状腺癌早期颈淋巴转移患者中选取119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术前行彩色超声检查。119例患者中包括男、女性患者的病例数分别为40例和79例;患者年龄(25~64)岁,平均(41.3±5.5)岁;患病时间(0.3~1.2年),平均(0.5±0.2)年。本次研究取得医院伦理委员会讨论通过并备案。
1.2 方法
彩超选择飞利浦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型号EPIQ07,选取电子线阵宽频探头并将其频率调整为4.0~12MHz之间。检查时患者体位选取去枕仰卧位,尽量让头后仰或向一侧偏斜以便充分显现两侧颈部的淋巴结,采用直接扫描法对两侧颈部进行顺序检查。对于考虑为转移性的淋巴结,应用灰阶超声进行观察并将具体位置做好登记。应用彩超观察淋巴结内部的血流信号并记录分布情况。通过脉冲多普勒测量淋巴结内部动脉血流收缩期峰值速度(Vmax)、阻力指数(RI)。
1.3 观察指标
转移性淋巴结诊断标准:(1)淋巴结体积增大,且最长径超过0.5cm;(2)长径/短径比值低于2且边界模糊不清,皮质厚度>3mm,淋巴结相互融合,超声血流成像提示淋巴结内含有丰富的血流。其中淋巴结的最大长径在纵向平面内测得,而短径则似乎与其垂直的数值,多次测量取平均值[2]。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结果运用SPSS11.0的统计学软件处理,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用卡方检验计数资料,当P<0.05表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数据显示,经手术病理诊断,入组患者中共有109例患者存在颈淋巴结转移,其中单侧和双侧颈部单侧淋巴结转移分别为94例和15例,未出现颈淋巴结转移为10例。经彩超检查发现107例患者存在断甲状腺癌早期颈淋巴结转移,12例未出现淋巴结转移,其中有2例为误诊病例,诊断准确率、特异性以及误诊率分别为98.00%(107/109),特异性为80.00%(12/15),误诊率为1.00%(2/109)。超声诊断的准确率与病理检测金标准相近。甲状腺癌早期颈淋巴结转移病灶内部动脉血流收缩期峰值速度(Vmax)、阻力指数(RI)分别为(32.15±9.34)cm/s、(0.83±0.11),而颈淋巴结非转移病灶额Vmax、RI分别为(20.14±8.80)cm/s、(0.50±0.13),转移性淋巴结Vmax、RI均显著增加且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甲状腺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以甲状腺乳头状癌最多见且最易并发颈部淋巴结转移,研究表明在诊疗过程中,早期明确颈部淋巴结是否存在转移对临床治疗方案的拟定和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3]。此次研究显示,超声诊断准确率、特异性以及误诊率分别为98.00%(107/109),特异性为80.00%(12/15),误诊率为1.00%(2/109);超声诊断的准确率与病理检测金标准相近,这和多数临床报道相一致[4]。通过超声进行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诊断时,必须密切注意淋巴结的形态、边界、位置、回声、血流信号等相关信息,综合进行诊断[5]。彩超通过观察患者局部病灶的血流信号,能够判断淋巴结和癌灶情况,利于指导临床医师判断病变性质,此次研究显示甲状腺癌早期颈淋巴结转移病灶的Vmax、RI较非转移性病灶均显著增加(P<0.05)。转移性淋巴结内的新生血管多发于不良,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淋巴结内动脉血流的阻力,超声医生可以此判断淋巴结是转移性还是非转移性,为术中确定清扫范围提供参考依据[6]。总之,将彩超应用于甲状腺癌早期颈淋巴转移检测中,灵敏性和特异性较高,而且操作简单方便,值得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