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苔藓植物一新记录目
——烟杆藓目Buxbaumiales
2019-02-23李明任昭杰周淑诺杨晓燕吴晓明姜明媛冯磊高燕
李明 ,任昭杰,周淑诺 , 杨晓燕 , 吴晓明 , 姜明媛 , 冯磊 , 高燕*
(1. 烟台市昆嵛山林场,山东 烟台 264112;2. 山东博物馆,山东 济南 250014)
烟杆藓目(Buxbaumiales)属于苔藓植物真藓亚纲(Bryidae)烟杆藓类(Buxbaumiidae),是真藓类(Bryiidae)与金发藓类(Polytrichidae)的中间类型[1-2]。本目有两科,短颈藓科(Diphysciaceae)及烟杆藓科(Buxbaumiaceae),其中短颈藓科仅有短颈藓属(Diphyscium)一属,本属全世界有15种和1变种,中国有6种和1变种[2]。本目植物多为一年生或多年生矮小藓类,叶片绿色,叶细胞具疣,或绿叶完全退化,仅有非绿色苞叶,而原丝体则特别发育而常存,孢蒴不对称,常有背腹面,蒴齿由细胞壁加厚破裂而成[2-3]。
本实验室从1984年至今,连续对山东省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苔藓植物进行系统的野外考察和标本采集。在标本鉴定过程中,从2010年6月所采集的一份标本中发现了厚叶短颈藓Diphysciumlorifolium(Cardot) Magombo,这是首次发现烟杆藓目及厚叶短颈藓在山东省的分布。对该种进行了详细的特征描述,并拍摄了显微照片。该研究旨在为山东省苔藓植物研究提供新资料,同时也希望为中国乃至世界苔藓植物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本次研究的标本存放于山东师范大学植物标本馆(SDNU)。
1 厚叶短颈藓(图1)
Diphysciumlorifolium(Cardot) Magombo, Novon 12: 502. 2002.
TheriotialorifoliaCard., Beih. Bot. Centralbl. 17: 8. 1904.
植物体矮小,暗绿色,略带光泽,丛生,茎较短,高仅3~5 mm。叶密集簇生,干时稍内卷,基部卵圆形,上部为带状披针形,先端圆钝,易脆折;叶边全缘,有时具微齿,中肋甚宽,占叶片大部分;横切面略成三角形,表面为一层绿色细胞,内为无色细胞,中央夹杂一层绿色细胞;叶细胞多层,基部中肋两侧为单层细胞,上部细胞短方形或扁方形,基部细胞不规则形长方形,透明,排列较疏松。孢子体未见。
标本鉴定: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昆嵛山三分场“昆嵛山石碑”后,黄正莉,20100950。
生境:海拔500 m,小溪边石上土生。
地理分布:中国吉林、辽宁、山东,朝鲜及日本北部和克什米尔地区[4-6]。
A 植株体; B, C 叶基部细胞; D 叶; E 叶上部细胞; F 叶中部横切面图1 厚叶短颈藓Fig.1 Diphyscium lorifolium
2 讨论
此前,厚叶短颈藓仅发现于寒温带地区,我国境内仅发现于吉林、辽宁两省[4-6]。根据吴鹏程等[7]对中国苔藓植物地理分区的划分,该种应被划在东北区,本次在地处暖温带的山东昆嵛山发现,对其在生活习性、地理区系等方面的研究都有重要意义。当然,该种在山东半岛的发现也有一定的必然性,因为根据大陆漂移学说,第三纪时期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及日本是相连的[8-9],而该种在三地的同时存在,也恰能说明其很可能是古老的第三纪孑遗植物,在三地分离以后,分别在三地生存繁衍下来。反过来说,该种在三地的存在也能够为上述地质理论提供佐证。
厚叶短颈藓已被列入中国首批濒危苔藓植物红色名录,并被划为濒危(EN)物种,相关专家认为我国苔藓植物濒危的主要原因是:生境丧失、环境污染以及资源过度利用[10-12]。该种在山东分布范围狭小,分析其濒危的可能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森林砍伐、气候变化以及旅游开发等原因,使其生境不复存在;(2)苔藓植物对环境变化非常敏感[13-14],近几十年来山东经济高速发展,导致水、大气、土壤等方面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污染[15-19],严重影响了其生存繁衍;(3)本种可能属于相对古老的苔藓种类,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丧失了其生存优势,致使种群逐渐衰落,进而处于濒危状态[10-12]。因此我们需要唤起公众的关注,倡议国家、地方采取切实的行动措施,对濒危苔藓物种加以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