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报媒体融合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以湖南省高校学报为例

2019-02-22刘晓毅

关键词:学报学术期刊期刊

刘晓毅

(邵阳学院 期刊社, 湖南 邵阳 422000)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媒体融合已经成为世界新闻传播发展的主流趋势和研究热点,对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我国,媒体融合是“一场由技术革命带来的媒体转型,更是一场在国家层面谋划和推动的深刻变革”[1]。在国家的重视和倡导下,我国媒体融合发展迅速,尤其是在大众传媒领域,全媒体融合的大型报业集团、传媒集团等纷纷成立。包括高校学报在内的学术期刊近年来虽然在媒体融合方面有一定的尝试,但与新媒体的融合相对滞后,仍然发展缓慢,这也引起了许多业内人士的关注。孙婧等以科技期刊为例,对期刊媒体融合发展做了现状的分析和研究;[2]赵蔚等从整体分析了高校学报媒体融合的三个阶段和发展趋势;[3]赵俊等对湖南省内学报的网站建设情况等进行了研究和分析,[4]以中南大学学报网站建设为例,探讨了网络出版平台对高校学术期刊发展的影响;[5]历亚等研究了新媒体条件下如何提升湖南省科技期刊文化软实力。[6]湖南省高校众多,学报在学术期刊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但尚未有人结合湖南省内高校学报的媒体融合现状,探讨高校学报媒体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及面临的困难和出路,本文试从此角度进行分析研究。

一、高校学报媒体融合发展的必要性

(一)适应受众阅读方式的改变

移动设备的普及改变了受众传统的阅读方式。2018年底我国网民数量达8.3亿人,[7]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76.2%,比2017年上升了3.2个百分点。[8]根据《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2019)》,2018年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5.7亿户,手机上网流量在总流量中占98.7%,移动应用数量和下载数量同步增长。[9]大众越来越倾向于用便捷的网络和灵活的手机来获取信息,跨媒体、即时性、碎片化和跳跃式的阅读方式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纸刊阅读、整刊阅读越来越少,人们更倾向于通过标题阅读、单篇浏览、主题推送、热点标注等获得碎片化、个性化的信息,如果期刊不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针对不同受众的个性化服务,不能让期刊“内容”精准服务于受众,则很有可能被受众忽略。

(二)促进学报自身快速发展

新技术的发展、受众阅读方式的变化,都使传统纸媒学术期刊的读者范围在逐步缩小,影响力下降。高校学报编辑部几乎都是事业单位,有固定经费支持,不用太担心期刊销售市场等问题。而且由于期刊自身的学术特性,许多科研工作者需要借助期刊进行相关内容的阅读和研究,并依赖于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所以学报等学术期刊具有相对固定的读者和作者,受到新媒体冲击的力度并不像大众媒体那么大。不过新媒体技术有利于拓展学术期刊的传播渠道,可以全方位扩大学术期刊的影响力,如若不充分利用,则会限制期刊“内容”价值的实现。因为人们会倾向于从他处获取更便捷的同类信息,从而忽略那些需要借助翻阅纸刊等传统方式才能获得的“内容”,进而会降低无法提供便捷易得的同类“内容”的学术期刊的影响力,阻碍期刊的长远发展。学报只有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才能在新媒体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争取更多的受众,提高影响力,加快发展速度。

(三)实现期刊价值的必要手段

高校学报作为学术媒体,负有弘扬学术、传承文化、促进科技发展的使命,担有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服务人民的重任。新媒体技术发展迅速,不断丰富信息的传播方式,学术期刊可以借助新技术,借机扩大受众覆盖面,增强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扩大传播的范围,提高传播的速度和效率,进而提高期刊的学术影响力,正确引导舆论,弘扬正能量。而且期刊属于文化传媒行业的一份子,对建设覆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文化和科技融合创新体系,实现文化和科技的融合,具有不容忽视的责任和使命,学报应该深刻认识这一点并积极行动。

二、湖南省高校学报媒体融合发展的现状

在媒体融合发展趋势下,期刊转型十分必要而且相当重要。近年来,湖南省高校学报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相对大众媒体,还处在比较落后的阶段。笔者以湖南省新闻出版局2017年公布的学术期刊[10]中32家高校主办的58种刊名为或者曾经为“学校名+学报”的刊物为调查对象,对其网站建设、DOI标注、微信公众号、二维码等方面进行了调查。网站建设和采编系统建设是期刊数字化发展的基础,本次调研通过编辑部在纸刊标注的网址和网络搜索获取资源;DOI是云计算背景下最佳的“大数据”样本存储和应用技术,是相对比较容易利用的技术,因为本次被调研的期刊都被中国知网收录了,所以通过搜索中国知网相关期刊的文章即可获取信息;公众号在当今新媒体技术中利用得比较多,调研中运用手机等移动设备在微信APP内对微信公众号进行搜索,通过输入期刊名或期刊名中的关键词,查询相关信息;二维码是纸刊连接数字资源的便捷通道,本文主要调研期刊是否在纸刊相应部位标注二维码及二维码连接的数字资源内容。本次调研的32家主办高校中,主办2种及以上期刊的高校17家,其中本科院校22家,大专院校10家。

(一)调研结果

1.在纸刊相应位置标注了网站的有49种,未标注的有9种。通过检索,未标注的9种中,有3种既无采编系统,也无单独网页,可以认为无网站建设。网站建设覆盖率约为95%。网址链接主要为高校官网附属网站、采编系统等,单独建网较少。

2.建有采编系统、实现网上投稿的期刊有50种,占86%。采用中国知网“腾云”系统的比例较高。

3.文章进行了DOI标注的期刊有44种,未标注14种,标注率约为76%。

4.在纸刊封面等位置标注了二维码的期刊有29种,占50%。二维码识别为公众号(17种)、采编系统(6种)、中国邮政微信订阅(4种),另有2种期刊二维码微信扫不出,用浏览器扫描为安装包,需下载应用程序使用,识别为期刊APP。

5.设有公众号的期刊为19种,约占33%。公众号建设内容多为文章推送,固定格式。栏目设置多为期刊浏览、期刊介绍等,内容简单、单一、模式化。少数设置了投稿功能链接,大部分限于文章推送,只有部分公众号可以浏览过刊。缺乏互动沟通环节设置。

(二)现状分析

1.媒体融合初见成效

近年来湖南省高校学报传播方式由传统纸媒转向网络、纸媒等多渠道并进。绝大部分学报借助于网络技术,尝试使学报从纸媒传播的边缘化地位,逐渐向建设自身传播中心转变,通过建立公众号等,不断扩大自身影响力。从上述调研结果可以看出,湖南省高校学报网站建设率近95%,覆盖面广。86%的学报已经采用采编系统实现网络投稿,使作者、读者和审稿专家的联系更为便捷,出版流程更为规范。其中中南大学的系列期刊网站建设相当完备,以《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站为例,其不仅设置了投稿审稿等链接,还特地在网页放置了APP二维码,方便读者移动阅读,并提供了开放获取功能,读者可以通过过刊浏览获取信息,并且可以跨库检索获取所需资源,网站功能齐全。DOI标注率达75%,纸刊上标注了二维码的学报占到一半,显示了绝大部分刊物认识到了新媒体技术的重要性并在积极利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发展初见成效,如中南大学依托新媒体技术打造了有色金属全媒体出版平台,取得了出色的成绩;《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学报成为DOI会员,依托优势学科服务社会。[6]部分学报开设了公众号并定期推送相关内容,扩大了学报的影响力,如“湖南师大社科学报”公众号设置了优秀稿件推荐,定期向读者推荐;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公众号建设得比较完备,功能丰富,提供了丰富的文章资源。但相对大众媒体,高校学报媒体融合发展相对滞后。

2.传统纸媒思维尚未改变

绝大部分学报网站仍附属于所在高校官网,没有单独建网,恰如学报编辑部仍是作为一个部门依附于高校,“从属”思维明显,“独立”思维不够。纸刊所载网址也多为采编网址,更注重于投稿等流程。可以说,编辑部仍然采用的是“投稿—编辑—出版—发行”的出版流程,只不过借用了采编系统等新技术,传统的纸媒思维尚未改变。若把学术期刊数字化、网络化发展演变的历史以2010年和2014年为分界线,分为期刊数字化、刊网聚合、刊网初融三个阶段,[11]15则湖南大部分高校学报仍属于期刊数字化的第一阶段,即以网络编排的方式,实现传统期刊的数字化转换,网站成为期刊的重要传播阵地。大部分学报仍局限于运用采编系统选用稿件,然后将文章电子稿等传送给知网,相当于只是把纸刊内容叠加到网上,这制约了学报影响力的发挥。

3.用户服务仍然滞后

虽然许多学报建有网站,标注了二维码,开设了公众号,利用各种新形式促进媒体融合发展,但大多流于形式,浅尝辄止,未能深入开发,用户服务意识不强,交互沟通能力有限。以公众号为例,公众号应该除了文章浏览、推送等信息提供功能以外,还能成为读者、作者、审稿专家、编辑等沟通交流的良好平台。但据统计,在湖南省高校学报开设的公众号中,有6个未设置一级目录,只开通每期推荐优秀文章的功能,推送文章或当期目录;有13个开通了期刊简介、联系方式、期刊浏览等一级目录,但有大部分内容简单,其中只有6个设置了投稿链接,方便作者投稿。至少有5个公众号依托超星集团设置,内容和格式类似,不能突出刊物的特色。虽然如“湘潭大学学报”公众号等设置有定期赠书、抽奖等互动活动,但整体而言,学报通过公众号建设等方式,与用户的交互沟通能力并未得到实质提升,智能化的精准推送及提供读者“所需”的知识服务能力并未凸显。网站功能也局限于文章采编、提供论文目录查询和在线阅读等文献信息服务方面,而且只有部分高校如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主办的学报提供全文下载。

4.媒体融合发展不平衡

媒体融合发展进程中,整体综合实力较强的高校主办的学报在新媒体技术利用上发展较快,如中南大学出版社等,整合主办的多种期刊资源,走在了媒体融合发展的前列。但仍有极少数本科院校学报没有网站,也没有采编系统,期刊数字化建设相对停滞。各学报发展不平衡,不同高校的学报发展不平衡,同一高校内部的不同刊物发展步调也不一致。中文核心期刊、CSCD期刊等在网站、公众号建设等方面更加注意,建设得更加完备,如《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在封一标注了二维码,公众号功能比较齐全,开通了优秀稿件推送、过刊浏览和投稿等功能,在省内学报的公众号中属于做得比较好的,但《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则没有相应的公众号。地域发展也不平衡,长沙的高校学报整体优于地方高校学报刊物。

三、高校学报媒体融合发展的不利因素

媒体融合背景下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促进期刊的媒体融合转型,有利于提高期刊的影响力。如期刊集群化发展,有利于破除单刊网站的信息孤岛,建立相关学科的信息服务平台,使期刊向知识服务转化。但是高校学报属于传统学术媒体,其媒体融合发展受到多方面的限制。

一是发展受到主办单位体制限制,资金和人力难以得到保证。媒体融合发展需要资金和人力的支持,新技术的获取、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都需要主办单位予以充分支持。高校多为事业单位,学报多归属于高校的一个部门,在管理模式、资金来源、人员设置等方面都受到限制。许多学报一方面由于学校有资金支持办刊,生存和发展压力相对较小,应用新技术促发展的动力不足;另一方面由于获得人力财力支持的渠道少、力度小,整体发展受到学校政策的限制,在促进媒体融合发展上的能力有限,导致媒体融合发展缓慢。

二是新媒体人才缺乏。湖南省高校编辑人员整体年龄偏大,笔者曾对湖南省32家高校主办的70种期刊做过一个调研,调研发现从业人员年龄45岁以上的占比58.8%,将近六成,50岁以上的占39.6%,将近四成,学报从业人员整体有“老龄化”趋势。湖南省高校学报从业人员整体年龄偏高,但同时还有学历高、职称高、专业水平高的优点,七成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六成具有副高以上职称,许多编辑已成为某个学科领域的佼佼者,不过面对飞速发展的新媒体技术,编辑们还是需要时间和精力去主动学习和适应,最后才能在工作中对新技术加以利用。而且许多编辑媒体融合转型发展意识比较淡薄,编辑整体的新媒体素质亟待提高。湖南省高校学报新媒体技术人员极少。笔者曾经调研过湖南省36种高校科技学术期刊,尚未发现有期刊专门设有新媒体编辑。[12]这是导致学报媒体融合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三是学报整体学术质量不高,品牌特色不明显。高校学报多为综合性期刊,绝大部分学报所发文献学科分散,期刊特色不明,专业化程度相对较低,促进期刊专业化、集约化发展的阻力比较大,也难以学习专业期刊的发展模式。实力雄厚的一本院校学报整体学术质量比较高,具有一定影响力,其他学报整体实力相对比较弱,尤其是地方二本院校学报,质量提升与发展的困难都比较大。在“内容为王”的时代,缺乏品质支撑的学报媒体融合举步维艰。

四是办刊相对分散,集群建设难以开展。除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大等高校主办刊物较多外,一般高校都是主办1种或2种期刊,如本次调研涉及58种期刊,主办2种及以上期刊的高校只有17家,而且地域上比较分散,属于分散办刊。如果同一个主办单位拥有多种期刊,在同一集群内统一管理,技术或人力资源更容易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助发展。而且办一种刊物和同时办几种刊物一样,各个流程步骤都不能含糊,一般期刊越多,办刊成本也会分散降低。但不同高校学报由于主办单位不一致,制度、管理模式不同,办刊理念存在差异,办刊层次、水平各不相同,难以形成集群化发展的合力,这是省内学报媒体融合发展的障碍。

四、高校媒体融合发展的出路

(一)思维的转变

一是对于刊物地位思维的转化。去除高校“从属”思维,拥有“独立”思维。学报虽然依托高校,受制于高校体制性质,但其属于学术期刊,其面临的学术对象可以超越高校,走在发展前列。眼光可以放得更长远,思维可以更加开阔,可以从期刊行业整体格局中去思考学报的发展,而不必局限于将其作为某个高校的附属期刊来发展。可以从与学校官网分离出来单独建网开始,打造超越学校、地域限制的学术期刊品牌。二是由传统纸媒思维向全媒体融合思维转化,由传统单向传播的思维方式,转向以自由、平等、开放为核心的思维方式,进一步利用新技术丰富内容的呈现形式和传播渠道。三是学习思维的转化,不光学习优秀期刊的做法,还要向大众媒体学习,趁机促进学报转型,充分利用“两微一端”,创建期刊集群网络平台,探索多样化、个性化的媒体融合模式。

(二)渠道的拓展

一是对已有资源充分利用、深度开发,进一步实现其既有功能。网站要勤更新、多建设,拓展其传播和互动功能,提高网站的数字传播功效,如湖南林业科技大学等主办的系列学报网站建设相对突出,信息功能相对比较齐全,期刊传播效果也比较好。各刊对已建成的公众号等也需要用心建设,没开通的学报可以申请开通,这些是扩大学报影响力的有效方式,如《南华大学学报》自科版和社科版的公众号内容丰富,功能全面,“在线查询、期刊内容、用户登录”等一级目录下,各子目录链接比较详尽。二是利用国家资助的机遇,拓展发展渠道。如以OSID(Open Science Identify)为代表的基于二维码的增强出版和移动传播,作为一种高效、无资金投入、门槛极低的媒体融合方式,已经开始被越来越多的学术期刊所关注。国家新闻出版署融合发展(武汉)重点实验室面向学术期刊行业的OSID开放科学标识计划资助项目是一项公益计划,省内学报可以关注争取,2019年南华大学主办的4种刊物就获得了此项资助。

(三)内容的提升

一是提升学术质量,进行品牌建设。不管技术如何更新升级,“内容”始终是学术期刊的生命,体现其价值和吸引力,受众只是更希望精准、便捷地获得自己所需的、优质的资源,吸引受众的核心因素仍是“内容”。新媒体技术能辅助期刊影提升响力,但学报还是需要以优质的学术内容为保障,才能长远发展。二是利用技术,化内容“劣势”为“优势”。如“全、小、散、弱”历来被视为学报的弊病,绝大部分学报都是刊发多种学科文章,但如果合理利用新媒体技术,可以适度消除这种“散”的缺点,充分发挥“全”的特长,化弊端为优势,因为新媒体表达的渠道和形式多样化,能将学报内容同时进行单篇分解或碎片化处理,再根据受众需要进行精准推送,整刊的分解可以有效淡化学报“散”的特征。

(四)模式的创建

湖南省高校学报对于媒体融合模式的选择多种多样、各有侧重,但媒体融合发展整体进程仍然缓慢,人力资源是制约其发展的一大因素。编辑整体年龄偏大,直接关系到行业的后续发展,期刊队伍的人才布局和建设需要引起重视。[12]新媒体专业技术人才的严重不足是媒体融合发展进程中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许多刊物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据《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18)》调查公布,参与调研的943种科技期刊中,60.23%的期刊认为专业技术人才稀缺是国内科技期刊融合出版存在的主要问题。[11]115如何有效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仔细思考和研究。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去尝试:

一是可以推动建立省域编辑人才数据库,对人才动态进行跟踪和调控,方便人才布局。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资格登记注册管理系统中,要求在职的编辑人员或取得编辑相关证书的人员都规范统一注册,这是目前编辑人员最具权威性的管理系统。以此管理系统中的人力资源作为主要的编校人才资源,再综合政府、高校、科研机构等相关人才资源信息库,如省教育厅、科技厅的各类项目评审专家信息库,建设一个有利于期刊发展的人才资源库。同时,相关部门要多开展行业技能竞赛、行业交流会等,方便从业人员进行交流和沟通,提高从业人员的凝聚力、归属感和价值感。[13]

二是促进省内学报集群化发展,实现资源共享。可通过省新闻出版局牵头,省期刊协会、省高等学校学报研究会及相关协会、学会协助,组建期刊数字集群平台,打造一个涵盖人力资源共享在内的期刊集群平台并推动运行,这样可以有效克服期刊人力资源短缺、地域差异大、资金有限等问题。各期刊既可以充分体现各自的专业特色,又可以在设备、技术、传播、人力等方面进行交流与共享。

五、结语

高校学报是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和主要工具,承担了促进学术传播和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其不仅是高校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要助力,也是各省文化建设的有力支撑,对高校的“双一流”建设,乃至对文化强省、科技强国目标的实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未来学报媒体融合发展模式的选择依然是一个大的命题,需进一步探索,希望更多人能关注并参与研究,促进学报更好更快发展。

猜你喜欢

学报学术期刊期刊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2020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获奖证明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致敬学报40年
期刊问答
学报简介
学报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