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解放日报》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
2019-02-22樊宸余
丁 云,樊宸余
(北京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124)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先后创办了《新中华报》《解放》和《中国青年》等报刊作为新闻传播阵地。但这些报刊,或多或少存在着时效性不强、影响范围分散甚至不自觉成为教条主义宣传阵地等问题。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革命形势,为更好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及党的方针、政策,启发人民群众参与革命行动,大型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应运而生。《解放日报》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的特殊背景下,充分发挥了党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作用,彰显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智慧。重新审视延安时期《解放日报》的作用机制,总结历史经验对当前推进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着重要意义。
一、 延安时期《解放日报》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
(一)坚持党性原则是《解放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根本前提
党性原则是中国共产党新闻出版事业始终坚持的根本原则。这一原则最早由列宁提出,他认为写作事业应是“有组织的、有计划的、统一的党的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1]93,对新闻工作的党性进行了明确界定。然而,《解放日报》在创刊初期由于受到教条主义和资产阶级新闻思想的影响,新闻报道的内容显示出重国际、轻国内,重城市、轻边区的倾向,对党的大政方针和边区群众的革命实践缺乏应有的关注。为此,毛泽东指出:“报刊要以自己国家的事为中心,这正是表现一种党性。现在《解放日报》还没有充分表现我们的党性。”[2]408随后,中共中央做出了对《解放日报》进行改版的决定,明确指出在新闻工作中必须“贯彻党的观点,党的见解,而且更重要的是报纸必须与整个党的方针党的政策党的动向密切相联,呼吸相通”[3]。中共中央还成立了专门的社论委员会,要求凡内容涉及重大问题的文章,都必须经由社论委员会审核后再行发布。同时,《解放日报》对报纸版面进行了调整,更多的版面用于报道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新闻与国内的要闻,以更好地反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及人民群众的生活与呼声。此外,“全党办报”也成了《解放日报》的重要方针,即党的各级机关、各级组织的每一位党员都应自觉加入报刊活动中,为报刊写通讯,阅读党报,推广党报,切实地、有力地加强党对《解放日报》的组织和领导。经过改版,《解放日报》逐步发展成“中国共产党的党报,人民大众的报纸”[4]65—67,为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多维宣传是《解放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方式
1.理论教育:增进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的认知。理论教育是《解放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直接的方式。它通过发表理论文章对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进行阐述,帮助人民群众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增强辨别错误思想的能力。1942年,改版后的《解放日报》明确提出了“要充实群众的知识,扩大他们的眼界,启发他们的觉悟”[3]的理论教育目标,将对群众的教育和启发列为报纸的重要任务。随后,延安整风运动正式拉开帷幕。为提高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辨别错误思想的能力,将全党的思想统一到马克思主义上来,《解放日报》积极配合整风运动刊发社论,发表了《主观主义的来源》《反对主观主义》与《反对党八股》等文章,明确指出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和宗派主义的表现及危害,并对整顿“三风”的重要性进行了论述,极大地推动了整风运动的发展。据统计,仅1942年,《解放日报》就发表了关于思想理论的文章120篇[5]216,对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为了坚定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理论认同,《解放日报》还首次提出“毛泽东思想”的说法,并多次对其进行论述。如明确指出,毛泽东思想是在中国革命实践中创造的用来指导中国革命的中国化马列主义理论[6],是中国的布尔什维克主义和共产主义[7]。《解放日报》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及毛泽东思想的宣传与阐释,进一步抑制了各类错误思想,有效提高了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理论水平和认识水平,明确了马克思主义及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指导地位。
2.建构认同:塑造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培育人民群众对科学理论指导下的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内容。为塑造中国共产党的良好形象,增进人民群众对党的领导的认可,《解放日报》积极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及其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做出的巨大贡献。朱德也曾发文指出,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在革命和战争中锻炼自己、丰富自己、发展自己,从而实现了巨大飞跃。《解放日报》对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阐述使得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本质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同时,《解放日报》采取多种形式塑造党的领袖形象。《解放日报》十分注重对毛泽东参加党和政府的活动的报道,如出席重要节日纪念活动、接见劳动英雄代表、学生代表等,充分展示了中共领袖毛泽东的亲民爱民形象。同时,多次发表毛泽东的理论文章,其中较为著名的就有《苏必胜,德必败》《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等,全面彰显了中共领袖的思想理论智慧。为展示中共领袖的高尚品行和杰出魄力,《解放日报》还积极刊发了《毛泽东同志的少年时代》等介绍毛泽东生平的文章,以全方位构建中共领袖的形象。《解放日报》通过对党的领袖的新闻报道,帮助人民群众以小窥大,建立对中国共产党的强烈认同,提升人民群众对党的领导的信心。
《解放日报》还通过对劳动英雄的塑造来间接构建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首先,它积极传递劳动英雄对党和政府的正面看法,如刊登劳动英雄孙万福的“我想毛主席好比是太阳”[8],劳动英雄刘生海的“政府是穷人的政府,要教大家向好处走”[9]等真挚的言论。通过将劳动英雄对党和政府的赞美刊登于报纸,强化人民群众对党的政治认同。此外,《解放日报》还通过舆论的引导,将劳动英雄的产生归功于党和政府,认为只有生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政权之下、生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边区,劳动群众才会得到尊重。由此将群众的赞美转移到了对共产党和新政权的赞美之上。
3.政策宣传:调动人民群众参与革命和建设的积极性。延安时期毛泽东曾对新闻工作提出明确的要求,即“新闻政策及社论方针”必须“完全符合于党的政策”[10]。作为党的重要宣传平台,对党的方针、政策进行阐发是《解放日报》的重要报道内容,也是促进人民群众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的重要手段。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野蛮入侵,《解放日报》在发刊词中明确指出报纸的使命是“团结全国人民战胜日本帝国主义一语足以尽之”[4]31—32。随后,该报针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了多方面宣传:为宣传团结抗战的方针,发表了《迎接“七·七”》《起来!制止内战,挽救危亡!》等文章,号召防止内战、团结对敌。刊登《晋察冀敌我前哨战,南线寇军败退平山》《敌军千余分股窜扰,冀鲁边展开激战》等八路军、新四军英勇战敌的文章,增进人民群众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信任与认同。
同时,由于经济遭到国民党封锁,延安时期在经济上确立了由外援转为自给的方针。为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经济生产的积极性,《解放日报》围绕党的经济方针进行了一系列阐发。譬如减租减息政策,《解放日报》在积极传达政策决定的同时,发表了如《保障佃权以利春耕绥德检查减租交租违者加重处罚》等通讯,对减租减息执行过程中工作得力的干部、不肯服从的地主进行了报道,帮助人民群众从生动的事例中理解减租减息政策。此外,《解放日报》还大量报道劳动模范吴满有、赵占魁和先进集体南泥湾等劳动典型,以此鼓励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大生产运动中。
文化艺术领域,《解放日报》积极地响应秧歌运动、评剧革新运动、木刻运动等文艺革新运动,开展系列宣传报道以推动它们的发展。如发表文章《秧歌舞简论》指出秧歌舞应该更多地反映现实生活。又如文章《关于平剧的接受遗产与服务政治问题》,指出平剧艺术的“推陈出新”要求平剧必须“一是服从政治,一是接受遗产”,具体办法是“以其中的民间形式,反映边区的生产、生活”。《解放日报》对文化革新运动的宣传,不仅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也为创作人民群众更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提供了指导。
此外,《解放日报》还针对“三三制”政权的实施、新文字改革及卫生运动的开展等做了大量报道。
二、延安时期《解放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传播特点
(一) 政治文化精英充当意见领袖的传播特色
政治、文化精英充当意见领袖的传播特色是《解放日报》的突出特点之一,这也决定了《解放日报》在传播活动中体现出的马克思主义与爱国主义特质。在创刊之始毛泽东就曾说:“《解放日报》的社论,将由中央同志及重要干部执笔。”[11]54随后,以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朱德为代表的中共政治精英们多次为《解放日报》撰稿,如毛泽东在该报发表的《论联合政府》、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彭德怀的《我们怎样坚持了华北六年的抗战》等在当时影响很大的文章,均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对当时中国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详细分析。以中国共产党领袖为首的政治精英们以《解放日报》为传播马列思想和党的方针、政策的舞台,逐步将《解放日报》建成了富有号召力的“党的喉舌”。
当时的延安聚集了许多从国外和国统区来的进步知识分子,如茅盾、丁玲、杨朔、冼星海等人。这一知识分子群体心怀救国救民、复兴中华的伟大理想,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肩负着人民群众的知识文化启蒙的重要责任。延安时期,这些进步知识分子紧紧团结在《解放日报》周围,以《解放日报》副刊文艺专栏为阵地,大力宣传革命精神和思想,产生了比较著名的《白毛女》《吕梁英雄传》《兄妹开荒》等反映革命的文艺作品,在丰富边区文化生活的同时,启发了人民群众的革命和建设思想。
事实上,延安时期政治文化精英作为具有声望的社会群体,扮演着意见领袖的角色,坚定地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在各类文章及文艺作品中融入自身的政治思想、看法和见解,为群众传达经过自身理解加工的党的政策、方针,对舆论的走向和群众的认知产生积极影响。
(二)树立典型的传播手段特色
延安时期,在国民党的经济封锁带来的巨大压力下,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劳动生产的积极性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此背景下,《解放日报》以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典型示范”理论和列宁的“典型宣传”理论为渊源,结合毛泽东新闻思想,开展了一系列典型报道。首先,《解放日报》大量报道劳动英雄在生产活动中的傲人成绩和感人事迹,如劳动英雄吴满有“镢地比别人深二寸,除草比别人多两次”[12],模范集体三五九旅“手肩破了……没有一个人休息”等。通过对劳动英雄典型事迹的宣传,激励人民群众将对劳动英雄的崇拜之情转化为当下的劳动,积极投身于经济生产。同时,《解放日报》还通过营造尊重劳动英雄的社会氛围来激励人民群众向劳动英雄学习。如报道劳动英雄受党和政府的邀请参加各类重大的座谈、表彰活动,传递给人民群众劳动英雄备受社会尊敬、享有崇高威望的信息,使人民群众深切地感受到从平民到劳动模范的光荣感,鼓励广大群众投身经济生产建设。除正面典型的报道外,《解放日报》还以警示和反面教育为手段,进行了一系列反面典型报道,如在改造二流子运动和抢救运动中发表的《陇东先在一个乡试验,选出劳动英雄与二流子》《开展反对巫神的斗争》《延安运盐的检讨》等文章,对反面典型进行了揭露与严厉批评。正反典型相结合的报道与边区人民的革命热情相结合,与延安时期民主、自由环境相适应,产生了历史性的积极效应。可以说,延安时期《解放日报》的典型报道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新闻观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重要产物之一,也成了党的新闻工作的宝贵历史经验。
(三)通俗化的传播语言特色
毛泽东曾说:“共产党员如果真想做宣传,就要看对象,就要想一想自己的文章、演说、谈话、写字是给什么人看、给什么人听的,否则就等于下决心不要人看,不要人听。”[13]836延安时期,边区群众的文化水平落后,群众中文盲占了绝大多数。为了让群众真正看得懂、听得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就必须以通俗化的方式进行。《解放日报》在通俗化报道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它不仅在报道中广泛使用“红蛋蛋”“叭儿狗”“美的太”等通俗语言,还采用了白话诗、打油诗的形式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与政策,如该报刊发的诗作《七枝花》《红五月》和《顽固分子起奸心,边区老小一个心》等。这种通俗化的宣传语言有效打破了党与群众的隔阂,增进了人民群众对新闻内容的理解和认同,极大地提升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效果。改版后的《解放日报》还增设了中国工人、卫生、科学园地等体现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专栏,通过报道人民群众关心、关切的问题来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为了帮助文化水平较低的人民群众更好地理解报纸报道的内容,《解放日报》在报道中还大量插入插图以直观、形象地解读新闻及党的方针、政策,使之更容易为人民群众所理解。
《解放日报》通过多种通俗形式的宣传,不仅大大丰富了边区人民的文化生活,也成了中国共产党战时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宣传奠定了良好的受众基础。
三、延安时期《解放日报》的历史经验对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启示
(一)以党性原则为前提,根据语境转换话语表达体系
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应首先坚持以党性原则为根本前提,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围绕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开展新闻宣传工作,反映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精神风貌。坚持新闻报道的党性原则,既是无产阶级政党新闻工作的突出特点,也是其取得成效的关键。习近平对此强调:“所有宣传思想部门和单位,所有宣传思想战线上的党员、干部都要旗帜鲜明坚持党性原则。”[14]坚持党性原则要求党管媒体的原则始终不能变,一切从事新闻宣传事务的传播媒介都应纳入依法管理范围,这是事关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重大问题。同时,新闻媒体工作者应自觉加强自身马克思主义修养,用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和中国化理论成果武装头脑,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要始终严守意识形态防线,自觉抵御错误思想的侵袭。新闻媒体工作者也应自觉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围绕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开展新闻工作,服务群众,教育群众,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将新闻工作的党性与人民性更好地统一起来。
同时应注意到,不同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标不同,话语表达也要有所区别。延安时期的目标是实现马克思主义由少数知识分子掌握向广大人民群众掌握的转换。而目前,义务教育的普及使得人民群众都或多或少了解马克思主义,但由于外来文化的冲击和腐朽文化的侵蚀,个别人出现了立场不坚定的情况。所以,当前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同时,应着重消除错误思想的影响,帮助人民群众提高辨别错误思想的能力,自觉树立共产主义的政治信仰。另外,在延安时期,话语表达方式主要以通俗、贴近边区人民生活为特点,而在当前人民群众知识水平普遍提高的前提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应加之以亲切真挚的感情,赋予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结合人民群众关心的现实诉求,表达民众利益。现阶段,除马克思列宁主义、党的方针和政策及毛泽东思想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内容。
(二)构建全方位工作格局,打造立体传播渠道
延安时期,《解放日报》构建了包括党员干部、人民群众、知识精英等在内的立体传播格局,成为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的关键。目前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教育,在地域上主要集中在城镇地区,对象上主要集中在党团组织和高校,部分群众与马克思主义仿佛八竿子打不着,造成了马克思主义“标签化”的消极后果。这一消极后果的形成与部分媒体严肃、晦涩的文字风格不无关系。相比于延安时期,当前广大人民群众的知识文化水平已有了巨大进步,绝大部分的受众都能自主地阅读、理解新闻宣传报道。然而,许多理论教育类文章却无人问津。这是由于当前生活节奏日渐加快,闲暇之余的人民群众更乐意阅读生动、活泼的文章,而非严肃、死板的“说教”文章。因此,在当前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宣传工作中,应首先调整扩大宣传辐射范围,构建从城市到农村,从党员、学者到每一位普通群众,从花甲老人到学生的全方位传播格局。同时,也要注意宣传内容的生动性、活泼性要求,如可通过或结合相关网络热点,或增添故事情节,或丰富文章配图等方式,输出更活泼、更浅显易懂的党政文章。
当前,随着互联网移动技术的发展,微信、微博、抖音、今日头条等新媒体越来越成为重要的新闻传播平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全方位工作格局的构建也必然不能忽视新媒体的运用。相比于报纸、杂志和电视等传统媒体,新媒体可以实现受众随时随地接收视频、图文、语音等多种多样的新闻信息,还可以参与互动,既成为信息的接收者,也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而言,新媒体的运用有助于扩大受众的辐射面、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同时极大地缩小传播的空间和时间,提升传播工作的效率。当前,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必须多用、用活“新华社”“人民日报”与“共青团中央”等一系列党媒的新媒体账号,使之成为传统党媒转型的标杆。同时,培育一批不同领域的高水平新媒体应用或账号,通过它们来传播党和政府的声音,走好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新路子”。
(三)发挥意见领袖和先进典型的作用,传播主流声音
互联网的普及为公民自我意见的表达提供了条件与机会,网络舆论“百家争鸣”现状加速催发了“知名博主”“个人公众号”及“网红”等网络意见领袖的产生与发展。与延安时期以政治文化精英为主体的意见领袖不同的是,现阶段的网络意见领袖来源复杂,知识水平不一,政治信仰的坚定性也难以一一明确,但其优势在于,作为网民群众的一员,其意见也更容易为网民群众所接受。他们通常拥有固定的粉丝群体,少则几万,多则几千万。同时,他们的观点往往被放置于网络媒体的显眼处,如微博“大V”的言论往往更容易登上热搜和热门,从而大幅提升言论的影响力。因此,应加强对网络意见领袖的监管与教育,规范其言论与行为,引导网络意见领袖发挥自身优势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服务,使之成为网络环境中的积极舆论导向者。与此同时,党和政府应自觉融入新媒体时代的传播,打造一批官方主流新媒体,这样一来,党和政府不仅可以通过官方新媒体账号向人民群众传达党的方针、政策,传递党和政府的主流声音,也可通过互动性的网络环境,缩小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间的距离,提升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党的媒体在宣传报道的过程中可适当地对当前出现的“英雄模范”“好人好事”等事迹进行报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对社会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先进典型的报道,广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同时,掀起比学赶帮超的热潮,激发更多党员干部、人民群众自觉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传递社会“正能量”。当然,媒体不能一味地展示社会阳光的一面,而应继续秉持正反典型相结合的原则,自觉增强批判意识,对社会中存在的不良典型现象进行批评报道,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在开展反面典型报道的过程中,媒体应注意把握好“度”,聚焦于对舆论的积极的引导,做到该“无情揭露”时毫不留情,该“淡化”时及时控制,避免因过度曝光使群众对社会发展产生消极心理。
总而言之,延安时期《解放日报》有力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开展,是中国共产党在局部执政背景下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坚强阵地和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平台。研究延安时期《解放日报》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可帮助人们更好地从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与毛泽东新闻思想中寻求历史经验的借鉴,有助于党媒工作者结合当前我国的建设实际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