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探析
----兼论英语专业质量国家标准
2019-02-22李楠
李 楠
(山西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4)
人文精神是体现在中外现代教育以及我国英语专业教育历程之中的一贯诉求。新时代英语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尤其要凸显人文精神。然而,由于全球化以及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冲击,人文精神在英语专业教育中强调的还不够,这一缺失造成了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各种不足。由于人文精神内涵与我国英语专业教育改革目标具有高度一致性,因此英语本科专业教学需要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2017)的指导下,以课程建设为路径,注重人的发展,注重引导学生思辨能力与文化价值批判,才能培养具有人文素养的英语专业人才,并在英语专业教育中体现人文精神。
一、人文精神之重要性
英语中,教育(education)一词源于拉丁语educare,意思为“引导”“引出”,指通过一定的手段,把本来潜在于人身体和心灵内部的东西引发出来。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人们谈论教育问题时并不用education这个词,而多用“养育”(rear, breed)、“训练”(train)等词,强调的是当时教育领域通过纪律、机械灌输等方式把儿童当作植物或动物来培养的做法。而education传达的是自文艺复兴以来欧洲大陆所孕育的人文主义精神,把早先诞生于哲学、文学、艺术、宗教等领域的人文主义精神引入到现代教育领域。[1]116自此education获得现在的通用意义,成为人们谈论教育问题时经常使用的一个概念。同样,现代大学教育目标也深深烙着人文精神的印记。德国洪堡特1810年在柏林创立第一所现代意义的大学时就曾强调,大学要培养“真正的人”“具有永久理性,全面发展的人”[2]24。洪堡特关于“真正的人”的论断即是强调以人为本、体现人的本质属性。如果说,大学要培养“真正的人”这一目标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那么大学教育所诉求的人文精神内在意义还包括人的生存、人的价值和尊严、追求人的完善和自由发展相统一。可见,作为大学教育重点的人文精神不仅强调“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全面发展”,还关注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处。
如果说人的发展是人文精神所关注的首要目标,那么关注人与周遭世界(包括他人以及自然环境)的联系则是重中之重。人文精神关注人的发展,即人文精神关注学生专业态度的形成与发展,因为“在专业态度形成的关键时刻,需要做出努力,说明专业能力与了解人的问题和价值之间的平衡关系”[3] 291,教育则是“努力”的一种方式。通过教育这一形式形成的专业态度既表达了人对世界的态度,通过教育中的人际活动也将改变不同个体之间的关系。这充分说明了教育活动的本来面貌是“文化涉入”“价值关联”的,而非“文化无涉”“价值中立”。[1]189可见,以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和关注文化为重点的人文精神始终渗透在现代大学教育目标和过程之中。
英语专业教育隶属于大学教育,并分享与现代大学教育一致的目标与过程。英语和其他语言一样兼有工具性与人文性,但英语专业作为人文学科,其意义在于英语不应简单作为语言工具。[4]459语言的工具性体现在语言形式的学习上,人文性则体现在学习语言构筑的一整套文化。学习一种语言不能停留在知识体系层面,也不应只是操作层面上的技能操练,而应通过语言学习获得语言本身及语言背后的文化。即使是语言技能训练也不能局限于模仿记忆这样简单的活动,因为对知识的理解必然要联系某人大脑中已有经验,对知识的解释与更新则需联系新的时空环境,要重视知识获得的过程、重视文化关联而非其结果,亦即体现人文精神。
二、人文精神亟待凸显
我国英语本科专业教学传统一直注重强调人文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英语教育主要是在教会学校里实施,由外国传教士进行语言教学,所使用的课本也是英美经典教材,人文教育的传统无疑保留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外语教育仍然是教授外国文学,通过学习目的语国家的文学来了解该国的相关文化,与之前的英语语言教育一脉相承。改革开放后,全球一体化与我国经济市场化的大趋势却无形中影响了人文精神的发扬。虽然英语专业增加了各类文化课程,但是技术至上的科技功利思想在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中有所显露,造成了“由于忽视知识获得的过程,导致毕业生理论知识掌握较好,应用能力不够强”[5]22。此外,非英语专业外语教学中越来越呼吁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对英语本科专业教学也造成了冲击。[6]133 [7] 10
有学者曾指出,我国外文系的问题在于很大一部分教学内容是非学术性的,如听说读写。而国外的高等学校明确区分学术培养和非学术训练。前者着眼于开发学生的智力、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素质,而后者则与未来的工作性质有直接关系[8]53—54。国内以听说读写为教学内容受客观环境制约,我国英语专业课程的确存在问题——忽视学生的人文素质提高,仅仅关注语言技能训练和未来就业,使得学生智力、视野等人文素质下降,而如果语言技能教学同时注重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结果必然是学生语言技能提高、文化批判能力增强、就业机会增多。
面对英语专业教学中人文精神缺失情况,国家层面也曾制定指导政策: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2000,以下简称《大纲》)中曾经明确提出新世纪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即:“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9]1不难看出,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仍然是培养目标的首位,但是“广博的文化知识”这一目标的强调则体现了对培养学生人文综合素质的重视。如果说,从专业学习的角度来讲,熟练运用语言的基础是扎实的英语语言功底,而学生专业成就体现的关键则要看其“广博的文化知识”。那么,从人才培养角度来讲,只有语言功底而无丰厚的文化知识显然不能成为复合型的英语人才。具有扎实的语言功底这个目标是从社会经济效益的角度对人才的专业基本功提出要求,而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则着眼于从复合型人才的人文素养。显然,专业人才的培养一定要两者兼顾才能满足社会对英语本科专业教育提出的要求。
然而,无论在专业学习层面还是人才培养层面,现实问题还是外语本科专业只注重前一个目标,即只注重扎实的语言基础,只注意了语言的工具性,而淡化甚至忽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随着英语教育规模的扩大和课程构成的改变,英语专业的发展面临的问题逐步显现,比如教学质量滑坡、学生就业困难、专业性质弱化、人才培养缺乏层次和特色等。[4]458[10]4[11]13其原因归纳起来有二:其一,有关人文知识的课程长期以来一直处于被忽视的境地;其二,即便语言技能训练方面的课程也仅限于模仿记忆,而忽视了各种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两个问题严格来讲是一个问题,即忽视人文精神。
其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明确要求,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教育部发布《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2012),明确强调高等教育要坚持内涵式发展。在上述思想的指导下,《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2017)(以下简称《国标》)出台,标志着“以质量引领、多元培养、分类卓越为基本精神的新一轮英语专业教育改革已经拉开大幕”[12]2。《国标》明确英语专业的“文学门类”,强调了“人才培养突出人文素质教育”[13]1,即强调人才培养应该注重人文精神。
培养学习者开阔的国际视野是人文精神的要求,也是 “提高公民素质、传播中华文明、促进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目标。这是对《大纲》中“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独立提出见解能力”等以人为本的思想的推进,是一以贯之重视人文精神并细化其在英语专业教学中地位的体现。《国标》再次强调人文精神,为广大英语本科教育从业者提供了重要参考,从中可以清晰看到在教育技术与科层化时代,英语专业本科教育强调人文精神乃是教育改革的重点。《国标》中涉及的各项标准弥补了长期以来英语本科专业人文精神缺失,并响应新时代要求,发展我国近代以来英语专业教育的人文精神。
三、弘扬人文精神的英语教学路径
英语教学注重人文精神教育,有助于克服急功近利的短浅目光和工具主义观念所带来的浮躁,有利于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14]6《大纲》的制定者曾经指出:“广博的文化知识与现在强调的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及加强人文知识的传授是一致的;同时也是过去英语专业教学过程中的一个薄弱环节。”[15]8同时提出:人文精神缺失是由于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出问题导致——“现有课程设置忽略了其他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的内容;教学内容和教材的知识结构单一,内容陈旧老化。……在外语技能的训练中又过分强调模仿记忆,忽略了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独立提出见解能力的培养”[15]7。现在,《国标》强调英语本科专业教学要坚持人文精神的教育传统,也是因为认识到, “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今天,英语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培育尤其不可偏废”[16]12,不能让“各种各样适应市场经济需要为由的课程冲击了英语语言知识和文学修养方面的课程,导致学生的语言、人文修养下降,英语专业渐渐失去自己的专业特色”[17]49。
因此,学界普遍认同《国标》是一个基本标准,是指导性的,不可能像教学大纲那样规定详尽,“将来还要制定新的教学大纲与之配套”[4]460。换句话说,学界普遍认可从课程设置入手来弘扬人文精神。曾有学者研究美国几所大学的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后发现美国英语本科课程由通识课、核心课与选修课组成:核心课程注重基本功尤其是写作的训练,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通识课则强调广泛的知识基础以及严格的逻辑思维与方法能力的培养[18]13。从各类课程中均可以看到浓厚的人文精神。与国外英语本科课程遵循同样的理念,新《国标》要求,“专业知识课程包括外国语言学、翻译学、外国文学、国别与区域研究、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的基础课程。”[13]1。这样的课程设置符合现代大学教育的目标,其结果必然是培养的英语专业人才综合素质高、口径宽、就业面广。
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以人文精神为引导,还要兼顾社会需求,使课程与生活世界建立有机联系。首先,课程设置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平衡社会、学生、知识三者之间的关系,即课程应该考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语言的工具性学习方面发挥主体性指的是要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能停留在记忆模仿这样简单的认知活动上。例如,在听说课中不妨以具体社会事件作为课程资源,与社会、世界紧密相关的文化事件都可以拿来作为课程事件。通过讨论来提高学生辩证思考的能力。
其次,课程设置方面要注重价值批判与引导。“外语学习的成就与很多‘内容’领域结合起来、包括文学、文化、语言学、社会学,相关目标语国家的历史政治研究,也包括更广泛的不同专业比如经济与机械工程。”[19]4这里所指的“内容”的前一部分主要是指人文学科的相关课程知识,而后一部分则是更为宽泛的对以英语为载体的多元课程的要求。这是目前难以达到的,也是目前呼吁专门用途英语学者所希望的课程。正如理工科学生不应偏废文科一样,即便将来设置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人文精神仍然需要贯穿其中。通过这样做,“教育学活动的基础应该从学科转向更为广阔的生活基础,要求不仅从相关学科发展所提供的科学知识来认识和分析教育问题,而且更从日常的教育生活和整个社会生活中寻找自己的价值根据和方向,进行价值批判和引导。”[1]367—368
最后,要注重语言作为文化载体的特点。加拿大课程研究领域的领先学者史密斯(DG Smith)认为,“课程是一种国际之间的活动。大家共享着这个世界,因此要尊重横在个人或者是文化间的东西,并将这种东西转化为一种课程责任。”[20]76—77要涉猎文、史、哲、艺术、科学等领域,吸收母语和外语中所传递的民族智慧和文化知识,通过综合熏陶培养优秀人才,不能只训练专业技术词汇。对于英语专业学习者来讲,大学语文和中国传统文化应列为外语专业学生的通识课。只有融汇中西方的人文精粹的人才是新时代所需要的专业人才,也是真正全面发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