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心动图与外周血管超声诊断肺栓塞症的临床价值分析

2019-02-21兰海峰

系统医学 2019年21期
关键词:肺栓塞心动图肺动脉

兰海峰

菏泽海吉亚医院超声科,山东菏泽 274000

肺栓塞症作为临床病理综合征之一,其主要诱发机制为患者机体内部形成血栓等栓子,造成肺动脉系统堵塞,进而引发患者肺循环障碍[1]。 近些年来,随着临床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 超声技术也逐渐趋于成熟,因其所具备的简便、快捷等特点,逐渐成为临床检测的主要依赖手段[2]。基于此,该次为了探讨超声心动图与外周血管超声联合应用于肺栓塞症临床诊断中的价值,选择于2018 年3 月—2019 年3 月期间该院收治的39 例肺栓塞症患者为研究对象, 联合应用超声心动图与外周血管超声进行诊断,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39 例肺栓塞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患者均存在程度不一的头晕、气喘或是胸闷等症状;②患者了解该次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患者合并传染性疾病;②患者合并严重性器质性疾病;③患者合并意识障碍、沟通障碍,或是精神疾病等;该研究经过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39 例患者中,有22 例为男性患者、17 例为女性患者,年龄最小的为35 岁,年龄最大的为60 岁,平均年龄为(45.25±2.65)岁。

1.2 方法

该次研究所用仪器为飞利浦EPIQ 7C,超声心动图检测时探头频率需要调控在2~5 MHz 之间; 而下肢静脉超声检测时探头频率需要调控在3~12 MHz之间。检测期间,所有患者均维持左侧卧体位,或是平卧体位,分别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下肢静脉超声检查。 其中的超声心动图检查需要选择多个切面,以患者机体内血栓形成情况为重点,所以需要侧重于对患者左右肺动脉的分叉部位、右心室改变情况、肺动脉主干部位以及左右心室比例的检测。 同时还要准确测量患者肺动脉舒张末期内径、 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右心房舒张末期内径、 右室前壁厚度以及室间隔运动等,除此之外,还要详细观察患者三尖瓣反流速度以及反流流量,以科学预估患者的肺动脉压力。在对患者行下肢静脉超声检查时,需要对患者的静脉管壁结构以及静脉管腔进行全面且认真的探查,对彩色多普勒血流充盈的中断以及缺损情况进行科学观测,同时检测患者下肢深静脉,观察血栓形成情况以及静脉栓塞情况。

2 结果

2.1 超声心动图检查分析

超声心动图诊断结果显示,39 例患者中有30 例患者存在心动图异常的情况,而其中直接确诊为肺部存在血栓的患者有16 例, 主要包括主肺动脉分叉部分形成血栓并向患者的左右肺动脉延伸(2 例),左肺动脉附壁形成血栓(4 例),右肺动脉内存在静止高回声附壁血栓(5 例),彩色多普勒表现为肺动脉内血栓回声阻塞情况明显,但前向血流信号不明显(5 例)。心动图异常的30 例患者的右心系统均存在程度不一的形态改变情况, 其中有15 例为右房扩大,15 例为右室呈现为/D0 形。 有26 例患者存在肺动脉增宽的情况,经检查发现,患者的肺动脉主干内经值最小为2.6 cm,最大为3.4 cm;除此之外,心动图异常的患者也均存在三尖瓣反流情况。

2.2 下肢静脉超声检查分析

正常管腔基于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检查会呈现为彩色血流充盈的状态,而且边缘非常整齐;单个心动周期内动脉均为快速三相血流,静脉则以固定方向为走行的回心血流信号, 整个管腔均会保持持续性充盈。 而针对下肢静脉局部栓塞患者,可以发现血栓中间、边缘区存在点状,或是条带状的彩色血流,也有部分患者的点片状血流存在于挤压远端肢体后;而完全栓塞患者,无论是近端,还是病变处,均不存在彩色血流信号,远心端血流则会以浅静脉为走行。 一般情况下,下肢静脉血栓分别主要为胫后静脉、腘静脉、腓静脉以及股静脉等, 该次对患者行下肢静脉超声诊断,结果显示,39 例患者中有16 例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征象, 包括2 例为左下肢静脉栓塞,2 例右下肢静脉栓塞,3 例双下肢静脉血栓,8 例髂外静脉血栓,其中有6 例被确诊存在肺栓塞症状; 除此之外,8 例患者为轻度下肢深静脉血栓,主要表现为下井深静脉的血栓回声不明显, 彩色多普勒表现为血流不充盈,但腔内有弱回声,呈现为粗颗粒样或是云雾样,向前移动速度较慢,而且伴随患者呼吸,存在倒流情况,加压后患者的病症血流信号会增强,最终有2 例的诊断结果为肺栓塞。

3 讨论

临床医学表示[3],应用超声心动图诊断肺栓塞,有效性介于47%~74%之间,在一定程度上,超声心动图可以对患者右室、右房、肺动脉干的栓塞情况进行直观的反应,进而通过分析征象对患者是否存在栓塞症做出有效判断。但由于急性期患者的血栓回声相对较低,或是血栓形成部位为患者的肺动脉外周血管等情况,导致超声心动图检测不再适用,无法为诊断的准确性提供保障,基于此种情况,一些间接征象便成为了肺栓塞临床诊断的重要参考依据,例如左心室短轴观呈现为/D0 形、左心室后壁即室间隔运动缺乏协调性、右心系统扩大等等[4-5]。 以血流动力学规律为依据进行分析,患者肺动脉栓子普遍以上腔静脉、下腔静脉为主要来源, 通过体循环最终进入患者的右室、右房,进而抵达肺动脉部位[6]。 由此可见,患者右心任何部位形成栓子,均需要接受全身血流体循环检测。 所以认为超声心动图检测有利于准确区分肺栓塞症、心肌梗死室壁局部回声弱化, 或是运动异常等情况,提高肺栓塞临床诊断的有效性,避免出现误诊,为患者的早期治疗提供有效的指导建议[7-8]。 有学者[9]经过实验室研究后指出, 肺栓塞患者中,80%左右的栓子均以存在血栓的下肢深静脉为主要“发源地”,正常人的下肢肌间静脉为菲薄光滑的管壁,血流期间不存在明显回升,而且充盈性较好;若患者存在外科手术史,静脉壁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 若患者卧床周期较长,静脉血流速度相对较为缓慢;除此之外,一些患者受到肿瘤病因的影响,血液往往会处于高凝状态,也存在出现下肢静脉血栓的风险性;不仅如此,患者血液粘稠度较高, 导致血小板于静脉壁发生黏附作用,也存在诱发肺栓塞的风险性[10-11]。所以,探讨及时且有效的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方案,对于患者的临床治疗以及预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意义。彩色多普勒超声最为近些年较为流行的一种无创性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方案,支持多次检查,而且有学者[12]为探测其临床应用效果,展开研究,结果发现,其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方面的敏感性高达97%, 特异性则为100%,检查准确率在98%左右,充分体现了其的有效性以及可靠性。结合上述资料,该次选择于2018 年3 月—2019年3 月期间该院收治的39 例肺栓塞症患者为研究对象, 联合应用超声心动图与外周血管超声进行诊断,结果发现, 超声心动图诊断结果显示,39 例患者中,有30 例患者存在心动图异常的情况,除此之外,还均存在右心系统形态改变、三尖瓣反流的情况,而其中直接确诊为肺部存在血栓的患者有16 例; 而下肢静脉超声诊断结果显示,39 例患者中有16 例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征象,其中有6 例被确诊存在肺栓塞症状; 除此之外,8 例患者为轻度下肢深静脉血栓,2 例最终的诊断结果为肺栓塞。 超声声束、血流方向的夹角对超声血流色彩有直接性影响, 因此对探头位置、声束方向进行调整,可以明确血栓类型、范围、位置、血流速度等数据,这样不仅可以参考直接征象进行确诊,还能借助间接征象减少漏诊、误诊的可能性,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13-14]。除此之外,在超声心动图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下肢静脉血栓检测方案,还能检出阴性肺栓塞的情况,提高肺栓塞检出的及时性,避免患者丧失最佳治疗时机[15]。 所以认为联合应用超声心动图、下肢静脉超声对肺栓塞进行临床检测,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无需对患者病症进行动态观察,而且不会损伤患者机体,所以值得临床使用及推广。

综上所述,超声心动图与外周血管超声联合应用于肺栓塞症临床诊断中具有非常显著的价值,可以为患者诊断的准确性提供保障,临床应大力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肺栓塞心动图肺动脉
超声心动图诊断Fabry病1例
王新房:中国超声心动图之父
慢阻肺患者HRCT检查肺动脉直径与超声心动图检查肺动脉压的相关性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肺动脉高压研究进展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81例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临床诊治分析
早孕期超声心动图在胎儿严重先心病中的应用
超声心动图诊断Loffler心内膜炎1例
肺栓塞16例误诊分析
56例肺栓塞患者的心电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