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20年我国聋人教师发展研究综述

2019-02-21冯弋洋

绥化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聋人聋生手语

冯弋洋 葛 琛

(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四川成都 610011)

教师是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针对教师这一话题,国内学者已进行过大量研究,但极少有研究者关注到教师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聋人教师。聋人做教师不仅对于聋校教学的意义重大,也为优秀聋人的就业提供了一定的保障,既有利于实现聋人的人生价值,也是其平等争取社会权利的一种体现,这样就使聋人和学校实现了双赢,对于两者来说都是大有裨益的。显然,聋人从事教师职业的意义是毋庸置疑的。为了促进聋人教师这一群体更健康快速地发展,对聋人教师的相关研究也应跟进。为此,本研究对近20年来我国有关聋人教师发展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以期进一步促进该主题研究的不断深入。

一、研究基本概况

笔者以“聋人教师”和“发展”为主题,对中国学术期刊网出版总库(CNKI)进行了检索。检索得到36条记录,剔除重复发表及与主题相关度低的文献后,最终仅获得匹配文献4篇,其中期刊论文2篇、硕士学位论文2篇。鉴于文献数量较少,笔者又放宽了检索条件,以“聋人教师”为主题,检索得到207条记录,剔除重复发表、纪实报刊类及与主题相关度低的文献后,与本研究主题相关的文献仅有26篇,其中期刊论文24篇、硕士学位论文2篇。又以“聋人教师”作为篇名或关键词进行检索,检索结果仅有期刊论文12 篇。(以上数据仅为近20年即1999年以后的相关文献统计结果。)

从文献数量看,近20年来我国与聋人教师发展相关的研究非常少,除了2011年和2017年每年有4篇研究,其余每年均不足4篇。从发表刊物级别看,有6篇文章发表在核心期刊《中国特殊教育》杂志上,占总文献的23.1%,其他均为一般级别的期刊。从作者所属机构看,大部分研究者来自高校,只有早期的几篇研究出自聋校一线教师或聋人教师本身。整体来看,我国有关聋人教师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二、研究基本动向

(一)聋人教师的作用与意义。

1.对于聋人群体的意义。聋人是手语娴熟的使用者和传播者,从事聋校教师这一职业最能发挥聋人的优势,同时也有利于聋人文化的传承。聋人做教师是聋人在社会上获得尊严的象征,不仅有助于改变聋人的社会形象,也有利于实现聋人作为社会平等一员的人生价值,[1]对于聋人教师个人和聋人群体都有深远的影响。

2.对于聋人学生的意义。因为有着相同的生理障碍和相似的生活处境,聋人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往往对聋教育有着更切合聋生需求的经验和体会,这对聋生的学业发展和人格发展都有积极的影响。[2][3]从手语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聋人教师的自然手语在类标记和语序两个方面以及手语表达方式上都和听人教师的手势汉语有所不同,[4]由于在课堂上聋人教师更多地使用自然手语,学生对其课堂教学用语的理解度较强,有效的课堂沟通使得聋人教师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聋生心理健康发展。[5][6]更为重要的是,聋人教师可以给聋生一种对自己未来身份的确认,是榜样的存在。[7]由此看来,聋人教师在聋人学生的成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3.对于健听教师的意义。听障群体有着他们特有的聋人文化,这为听人教师了解聋生造成了障碍,听人教师不懂聋人文化便无法真正走进聋生的内心。而聋人教师了解聋生的文化及需求,这便促成了聋人教师成为听人教师与聋生之间的桥梁纽带。基于聋生的文化和特征,聋人教师可以帮助听人教师更好地管理课堂与讲解知识点。[8]

4.对于社会的意义。除了在学校教学中发挥手语的优势,聋人教师在课后还可为学校的技术人员、儿童的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开展手语培训。[9]总之,聋人教师始终在社会中承担着必要的任务和责任。聋人从事教师职业不仅体现出聋教育事业育残成才的作用,也体现了聋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权利,这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标志。[10]

从现有的文献看,我国对聋人教师存在的意义的探讨已经比较全面具体。研究者们从各个角度肯定了聋人教师的作用,不管是对聋人群体还是对聋校或是社会,聋人教师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二)双语教育中聋听教师的合作研究。

1.聋听教师合作教学存在的问题。聋人教师和听人教师在合作教学中存在着一些不平等和冲突。郑荔等人对聋校学龄前双语班课堂教学评估发现,由于聋人教师与听人教师相比缺少专业训练,在教学中大多处于“助手”的地位,上课时“独白”现象较听人教师更严重,没有能够发挥聋人教师应有的作用。[11]孙继红等人通过个案研究发现聋听教师在教学合作上存在课堂教学行为冲突和教学内容选择权冲突,分析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聋听教师还需要共同工作的时间和经验彼此磨合,二是二人尚未具备建立信任、沟通、控制冲突等的技术。[12]刘颖通过对某校三对协同教学的聋听教师研究发现该校开展的教学活动仅具备了协同教学的基本形态,并未具备协同教学“有两位同等资格教师”“重视课前和课后准备”“建立平等的合作关系”等核心要素,在本质上并不属于真正的协同教学。[13]从已有研究还能看出,我国双语聋教育中的聋人教师,一般没有专任某一学科教师,而是在一个教学班与不同学科的不同听人教师合作,教授不同学科这显然对聋人教师的专业要求更高,但同时也可能导致聋人教师在学科专业性上不如科任听人教师,造成听人教师始终处于主导位置的现象。聋听教师地位不平等,不仅会影响聋听教师合作的质量,也必然会限制聋人教师的发展。

2.聋听教师合作教学的意义。欧美部分国家试行了“双语聋教学方法”,并通过大量实践研究充分肯定了双语教学法的优势。2004年开始的中挪双语聋教育合作项目在国内一些聋校进行实验,实践发现,聋听教师的优势互补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发挥了较大作用。目前,双语聋教育已在我国江苏、天津、四川、贵州、山东、湖南、重庆等省市一些聋校进行实验,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14]郑荔采用传记式评估、学业成绩测试、课堂教学评估、教育背景评估等多种评估方式评估出双语聋教育中的聋童在语言学习环境、语言发展领域、其他发展领域(如认知发展、社会性发展等)等方面都有积极发展的趋势。[15]在双语教学中,聋人教师可以帮助听人教师提高手语沟通交往的能力,课堂上聋人教师不仅是教育者,更是检验者,因为和聋生有着共同的生理特点,聋人教师能帮助听人教师检验他的手语表达或课文讲解是否到位,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聋人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也能得到提升。[16]可以看到,聋听教师双语合作教学对聋生和听人教师都是大有裨益的。

3.提高聋听教师合作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为了使聋听教师在合作教学中发挥自己的优势,优势互补,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研究者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孙继红在探讨双语聋教育聋听教师合作教学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双语教学中的失谐与困惑”从教育行政部门、师范院校、学校、教师等层面提出了一些建议。[17]也有研究者做了双师合作的方法策略型研究,如王琦以“四种命题及其关系”数学课堂教学为例,介绍了合作教学的具体策略:(1)重视课前合作,提高备课质量,(2)强化课上合作,切实完成目标,(3)关注课后合作,实现共同提高。[18]这些为聋听教师的合作教学提供了相关经验和有益借鉴。

聋听教师的双语合作教育不仅仅狭义指向聋教育,还有共融教育和普通教育。双语共融教育即聋听教师协作教授共融班中的聋人学生和健听学生,宋良生在对香港双语共融教育的研究中肯定了聋人教师的作用,指出聋人教师参与教学不仅能有效帮助聋健学生提高学习信息量的获取程度,丰富的手语双语语言环境还能让聋生和健听学生都使用手语和口语作为沟通媒介,有利于学生建立积极的社交及情感互动。[19]另外还有研究者探讨了聋听教师在普通高校手语课堂中的协作教学,指出由聋人教师和听人教师协同教学手语,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实践交流能力。[20][21]由此可以看出,聋人教师这一角色不仅在聋教育领域可以发挥优势,在共融教育和普通教育中也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聋人教师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1.聋人教师的准入困境及对策。黄丽娇等人认为编制和教师资格认证的体制对聋人从事教师职业存在很大阻碍,其次聋人参加高等教育考试也有较大困难。[5]而另一位研究者,梅芙生——一名聋人特级教师,在2001年则提到聋人教师被学校拒之于门外的真正原因是学校歧视聋人,不相信聋人教师的能力。[22]贾林等人专门针对聋人教师参与高等教育工作的困难作了原因分析,他们认为社会环境、学校接收度、聋人教师自身三方面因素都对聋人教师参与聋人高等教育产生了影响,并从政府、高校、聋人教师自身和社会支持四个层面提出了一些建议,以帮助推动扩大聋人高等教育聋人教师的比例,建设专业化的聋人高等教育教师队伍。[23]滕祥东等人借鉴了美国残疾人高等教育的经验,启示我国应当建立并实施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资格证制度,并特别提到,对于要从事残疾人教育工作的听力障碍者,在考取教师资格证时,建议将要求其普通话达到一定标准这一规定中的“口头”表达改为“手语”[24]。对于许多研究者提到的聋人普通话水平测试的难题,有地区已经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对策,如江苏,同意聋人用“打手语”和“书写”的方式替代普通话测试中的“朗读”和“说话”。而有研究者却认为,这项举措并不能达到普通话测试原本的“听准音、说准话”的测试目的,也不能从根本上破除聋人申请教师资格证面临的制度障碍。应该从制度上明确聋人可以不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代之以国家通用手语水平等级测试。[25]

2.聋人教师的发展困境及对策。即使已经踏入教育事业的大门,在校的聋人教师还是面临着诸多限制其发展的问题。第一,聋人教师没有受到学校重视。沈玉林通过聋人教师在学校一般不教授语文、数学之类的主课,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受到听力和语言的限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等现象,揭示了聋校语言教育中对待聋人教师态度上的不民主问题[3]。第二,聋人教师缺乏正规的师范专业培训,很难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王琦在《聋听教师数学课堂教学比较研究》课题实验报告中提到,聋人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虽然有其优势,却也存在明显不足,他们大都未接受过正规的师范专业培训,特别是特殊教育专业的培训[14]。第三,教师资格认证难,导致聋人教师很难拿到编制。没有编制的教师身份会影响聋人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必然会限制他们的发展。郑荔在评述目前的双语聋教育实验效果时也曾指出很多聋人老师没有编制,呼吁有关部门不再以汉语普通话不能达标为由拒绝给聋人教师资格证书,让优秀的聋人教师能跨入正式的教师队伍。[15]针对当前我国聋人教师发展面临的多重困境,但瑰丽等人提出应通过转变聋教育观念、改革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模式、实施聋人教师资格认证、鼓励学校招聘聋人教师和搭建聋健教师共存平台等途径解决聋人教师的发展问题。[26]

虽然目前我国聋人教师还面临着诸多困境,但值得高兴的是,针对许多研究者提及的关于聋人教师准入的难题,国务院常务会议在2017年1月修订通过的《残疾人教育条例》中明确提出了如残疾人参加国家考试可申请必要支持条件和合理便利等有利于聋人教师准入的政策法规。目前,《国家通用手语常用词表》已经公布,通用手语水平等级标准也正在制定中,这些都为聋人以考手语取代普通话测试创造了条件,也为更多聋人取得教师资格证创造了机会。社会开始逐步重视聋人教师的优势和地位,相信在未来将会有更多的优秀聋人加入到聋教育教师队伍中,在聋人教育领域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和优势。

三、反思

(一)研究建议不具有针对性。有很多研究提到了聋人教师面临的困境问题,但是大多数研究只是从现象表面分析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从政策等层面提出了解决策略和建议,如转变聋教育观念、招聘政策向聋人教师倾斜等,这样的研究建议不具有针对性,落实下来会很难,很难真正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二)研究内容狭窄。从研究内容看,仅有的关于聋人教师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了聋人教师的作用、发展困境、聋听教师的合作这三方面,都关注的是聋人教师群体,研究内容比较狭窄。可能因为大部分研究者并不具备聋校一线教学经验,因此研究聚焦的问题较少深入聋人教师的课堂教育教学。而聋人教师作为教师,其个体的专业化理应成为研究的重点。

(三)研究方法单一。目前关于聋人教师的研究大多偏向定性,研究者通常仅仅通过简单的访谈、观察、参与经验等方法获得资料,研究方法较为单一,因此也限制了研究的深度和内容。相较于其他教师群体研究方法多元化的研究,聋人教师的研究显得尤为单一。

四、小结

从我国近20年来对聋人教师的研究可以看出,聋人教师事业正在发展与进步。鉴于聋人教师的特殊性,未来的研究可以跳出现有的研究框架,借鉴国外相关研究,结合不同学科、不同研究方法展开,这样会有利于提供更多元化的研究视角与思路,以求实现聋人教师研究的突破和深化。

猜你喜欢

聋人聋生手语
中日聋人大学生体育参与比较研究——基于社会支持视角
聋人文化身份认同的类型及影响因素刍议
把握“三个基点”,助推聋生数学探究
聋生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教育研究
自然手语在聋人大学生手语中的使用调查研究——以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为例
无声的世界里,怎样唱一首歌?
培养低年级聋生看图写话能力的策略
美术,让聋生就业多一些可能
探析聋人就业问题及对策
美国聋人文化略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