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字母双拼法在聋校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9-02-21郑璇
郑 璇
(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重庆 401331)
一、问题提出
(一)研究对象。指拼(Fingerspelling)指利用手指的指式动作代表字母,从而表达有声语言。它本身并不是一种独立的语言,只是手语中的一种辅助表达手段[1]。指拼在我国聋校语文教学中应用甚广,是帮助聋生学习发音、识字、写话的一种极为有用的工具。我国现行的指拼方案为1963年修订的《汉语手指字母方案》,单个字母均以单手拼打。但在涉及音节时,大多数聋校使用单手逐个依序打出所有字母,还有部分聋校使用一种特殊的方法,即右手打声母,左手打韵母,一次性呈现整个音节。该方法是1974年由周有光与沈家英在《汉语手指字母方案》的基础上创造的,原名为“汉语手指音节指式”[2],后来也有人称“双拼指语”“音节指语”“声韵双拼”“汉语音节指式”等。本研究中将之称为手指字母双拼法,下文简称双拼,以区别于传统的单拼。
(二)研究意义。从理论上看,国内对指拼的语言学本体研究几乎为零,尚无人专门对指拼的应用状况进行系统调研,现能查询到的成果主要是一线教师的教学经验总结,且绝大多数集中在单拼上。本研究无疑能大大拓展和深化现有的指拼理论研究。
从实践上看,国家通用手语方案对汉语拼音单个字母的打法进行了规范,但在具体教学中涉及音节时如何处理尚无定论。对双拼进行系统整理和研究,符合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需求,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手语技能,优化拼音教学效果,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在全国随机选取了四所学校开展调查:北京启喑实验学校、广州市启聪学校、昆明市盲哑学校、丰城市特殊教育学校。从地域角度看分布较为均衡。四所学校现均有能用双拼进行常规语文教学的老师,但使用年限、使用领域、学习渠道、熟练程度各不相同。
研究使用的方法为课堂观察法、实验法和访谈法。课堂观察法和实验法用来获取语料。其中用到的书面材料包括35个韵母、35个字、20个词、5个句子、1个语篇,请调查对象在没有事先准备的情况下即时拼打。书面材料内容的选择并非随机,而是全面而较为平均地涵盖了汉语拼音中所有的声、韵、调。访谈法则用来获取基层特校师生、特教学者和社会聋人对双拼的看法与态度。
调查结束后,对所获双拼语料进行整理和分析,视频共计226分钟;对访谈音频进行文字转写,共计4.38万字。
二、研究综述
目前国内文献中对指拼的论述总体较少,而涉及双拼的则更加罕见。双拼发明人周有光、沈家英在《从汉语手指字母到汉语音节指式》一文中对双拼的设计理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并简述了双拼自1974年问世以来在各校进行试教和推广的过程。《汉语手指音节设计初稿》作为附件列于其后。1980年,周有光又在美国学术期刊上撰文介绍中国的指拼,其中也对双拼作了简要介绍[3]。在双拼的试用过程中,沈家英还根据实践心得撰写了《“汉语手指音节”拼法的优越性》一文,对手指音节的设计要点、试用情况和优越性进行了阐述,并建议有关部门组织各地教师成立专题研究小组,进一步研究并完善该方案,“使它早日成为《汉语手指字母方案》的正式补充设计”[4]。但遗憾的是,自这两位双拼创始人之后,尽管全国各地有不少聋校使用双拼进行教学,各校之间缺乏彼此交流,缺乏对双拼的系统整理和理论反思。双拼研究陷入漫长的沉寂期。
北京四聋的王雍垕是全国最早掌握双拼的教师之一,她在1995年发表的《谈汉语手指音节在聋校教学中的作用》一文中,将手势语、手指字母、手指音节三种聋校教学辅助手段进行对比,指出传统单拼拼打音节时需要打几个指式,闪动过快,学生眼睛容易疲劳,而双拼一次打成一个音节,动作少,稳定方便,而且能同口型变化更好地对应和配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看话技能。她还指出,双拼较单拼的拼打速度更快,是“聋校辅助语言教学的得力手段”“使手指语在聋校教学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5]。
此外,毕玉俭、张开军、黄翠兰等人也对双拼进行过阐述。黄翠兰认为,双拼尽管不是通用指语,但在实际教学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是因为它具备一系列优点,比如符合汉语拼音声母和韵母相拼的规律、内部结构逻辑性强方便记忆、聋人看起来方便省力等[6],但也有无法避免的缺点,如双手拼打时不能同时做其他的工作,各地的一些韵母指式打法有差异,个别韵母指式设计不科学,不适合只有一只手的残疾人使用等[7]。毕玉俭,张开军则认为:“双拼指式虽然形象稳定,易于观察,但它不仅占用了教师和学生的双手,而且不很符合拼读现律,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带来诸多不便”,建议设计一种新的单手指语,“把教师和学生从双手指语的双手中解放出一只手来,方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8]。
此外,昆明盲聋哑学校教师程雪懿长期以来致力于双拼教学的探索研究,她的《浅谈双指语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浅谈双指语在聋校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两篇文章曾在全国现代特殊教育论文大赛中获奖。在文中,她较为系统地对单拼和双拼进行了横向对比,分析了各自的优劣,阐述了双拼在聋教育低年级拼音教学和口语康复教学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指出双拼是一种非常适合聋生生理特点的拼音教学模式,但同时也有一定局限性,如指式较为抽象繁多,容易混淆和遗忘,而且作为一种辅助学习拼音的工具,不能独立使用。
上述聋教育工作者基于自身教学经验对双拼进行的总结,尽管在研究深度和广度上尚有局限,但却为我们提供了难能可贵的研究参考。
三、对双拼的解读
(一)双拼和单拼的区别。和单拼法相比,双拼的特殊之处在于以下两点:首先,在指式上有所增加,针对复韵母设计了专门的指式;其次,在拼打方法上有所改革,教师同时使用左右双手,右声左韵,一次打出一个完整音节,学生观看时,左声右韵,方便视觉感知。
传统的单拼法是根据《汉语拼音方案》设计。而双拼方案则有一些细小的变化:《汉语拼音方案》中的ueng在双拼方案中没有,而双拼方案中的er在《汉语拼音方案》中也没有。这是基于以下考虑:首先,ueng在进入音节时,如果遇到零声母的情况,改“u”为“w”,除此之外无法和其他声母相拼,这同其他以u开头的复韵母是很不一样的。如un、uang等,都可以直接和声母相拼。故双拼方案中将其忽略。其次,er究竟是否属于复韵母,语言学界尚有争议。但在实际运用中,它可以独立构成音节,如:耳、二、儿。因此双拼方案中特别为其设计了指式。
(二)双拼的设计原则。双拼的创始人一位是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另一位是一线聋教育工作者沈家英老师。他们俩合作研发的双拼系统是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考究双拼的设计原则,可以看出其要旨是双手各司声韵,同时呈现音节。杨军辉博士在接受访谈时指出,沈家英老师先从事盲校教学工作,后转到聋教育。熟悉盲文双拼原理或许对她创制手语双拼起到了启发作用,盲文的“反写正摸”和双拼的“右声左韵”有异曲同工之妙。
双拼方案的核心设计理念在于对汉语拼音复韵母打法的改造和优化。凡是《汉语手指字母方案》中已有的单韵母,其打法全盘保留,用左手打出时也只做方向的改变。对于复韵母的处理原则有三条:
第一,为减轻记忆负担,新增手形越少越好。据统计,完全属于新创手形的指式仅有4个,即:ai、ei、ao、ou。
第二,规定了9个兼代指式:r兼代er、n兼代en、ng兼代eng、y 兼代ia、w 兼代ua、o 兼代uo、ong 兼代iong、uan 兼代üan、un兼代ün。
第三,同一手形变更方向可表示不同韵母。比如a加上不同的方向变化可以表示an和ang,i加上不同的方向变化可以表示in和ing。这样设计出的复韵母指式共有10对20个,即:a-an-ang、i-in-ing、un-ong、ian-iang、uan-uang、ai-uai、ei-uei、ao-iao、ou-iou、ie-üe。分组记忆更加快捷。
可见,和单拼相比,双拼在设计上更注重汉语拼音在音节拼读中的实际运用,其初衷是便利教学实践。
(三)双拼的诞生和传播。1974年双拼问世,1975年,沈家英所在的学校——北京市第四聋人学校成立了实验班,专门试行双拼教学。王凤昇、王晨华两位老校长在访谈中指出,当时学校的教学理念是“以口语教学为主,其他语言形式为辅,多种语言形式相结合,重视书面语的培养”,其中的“其他语言形式”就包括了单手指拼,音节指式,手语等。可见,双拼作为帮助聋生学习拼音的辅助工具,是口语教学政策主导下的产物,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
四聋老校长王晨华在访谈中这样回顾:“这个实验班办了八年。双拼的使用范围并不局限在班里。当时学校领导对此非常关心和支持,双拼开始实施后,学校要求每位任课教师都必须学习。因此,全校老师纷纷学习双拼,扩大了双拼的使用范围。尽管主要承担实验任务的是王雍垕,马燕玲两位老师,但其他各班上课也要使用,所以约有几十位老师都掌握了双拼。这种方法创制出来后,主要在低年级(一到三年级)使用。当时全国各地聋校之间的交流往来比较频繁,全国各地的兄弟学校来北京参观学习的非常多。每来一所学校,老校长王凤昇都会详细介绍学校各方面的情况,而音节指式引起了大家的特别关注。在课堂观摩之后,各校非常感兴趣,索要了相关方案,回到各自的学校开始试验。双拼就这样慢慢走向了全国。我们四聋也曾在全国会议上介绍过双拼方案,但一直没有得到官方推行。所以至今还是只有一部分学校接受了这种方法。”
可见,北京四聋堪称双拼的发源地和重要阵地,对全国起到了示范和带头作用,客观上引领了双拼在全国聋校中的使用和传播。此外,一些学校彼此之间互相听课学习、全国性的聋教育会议、聋校之间的人员流动等也对双拼的传播起到了推动作用。
我们通过“滚雪球”的调查方式,对曾使用过双拼的学校进行了不完全统计,结果共计62所,地域分布极为广泛,北到黑龙江,南到广东,东到江苏,西到青海。其中,有部分学校现已不再使用双拼,或仅有个别教师还在坚持使用。但也有不少学校一直使用双拼至今,如,广州启聪学校、西宁聋哑学校、昆明市盲哑学校等。江西省是双拼最盛行的省份,不仅用双拼的学校数量多达27所,而且高校和聋校合作开展相关的教改研究。而北京作为双拼的发源地,反而已经渐渐失传。
双拼没有在全国推广开来,究其原因,除了传统的单拼法模式单一,易学易记,受众广泛之外,也可能是由于双拼诞生时正值口语教学政策主导聋教育,手语在聋校被排斥,因此以指拼来辅助教学也未能受到应有的重视。此外,双拼仅仅是拼音教学,占用课时有限,并不能替代手语进行日常沟通。而且,双拼的出现比单拼晚了十几年,经由自发性的校际交流得到传播,没有经历统一规范过程,缺乏官方推广的必备条件。现将各校的双拼打法进行横向比较,发现了以下差异:
第一,方向上存在差异。如üe:原方案对方向的规定是“指尖向前,手背向左”,但除此之外,我们还发现了两种不同的打法,一种是指尖向上,掌心向前,另一种是指尖朝左(用左手拼打时),掌心向前。üan、ün等以ü作为韵头的复韵母也有类似情况。
第二,手形上存在差异。如ong、iong:这类字母使用的手形是u手形,但有的老师打u手形时除拇指之外的四指分开,看起来变成了5手形。
第三,运动方式上存在差异。如,有些老师打涉及ü 的韵母时手指不抖动,有些加了抖动。在抖动的方式上,也有些人是除拇指外的四指作为一个整体前后微动,有些人是四指交替微微抖动。
第四,在是否合并字母的问题上存在差异。有人认为,合并过多不利于学生掌握复韵母,而且有些复韵母手形容易跟相同的声母手形撞车,因此宁愿依次打出字母,如uo打成u-o,er打成e-r,ia打成i-a,ua打成u-a。
探究这些差异出现的原因,很可能与传播手段不发达有关。当年,各校教师通过复印资料自行摸索着学习,仅有静态图片供参考,无法通过动态视频资料来准确感受,由此造成在传播中的畸变和异化。此外,有的老师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对原始方案进行了一些微调和改进,这也是双拼在流传中出现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对双拼的评价与争议
(一)师生对双拼的评价。对双拼最有发言权的无疑是作为长期使用者的教师。访谈中,他们对双拼的评价和反馈如下:
首先,不少教师对双拼这种方法抱有好感,长期坚持使用。如北京某老师表示:“我个人很喜欢双拼,平时在教学中经常使用,其实也不是刻意的,是习惯成自然了”。昆明某老师表示,双拼是对传统单拼的反思,从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单拼闪动变换频繁的弱点,她在教学时感觉到接受双拼教学的孩子书面语的流畅度和准确度高于以传统方式教学的学生,甚至后来转做语训工作,也发现双拼能更好地呈现音节,让孩子一步到位,自然流畅地拼读。当然,我们也发现一些教师(尤其是自己并不会双拼的教师)持怀疑或观望的态度。如上海某老师提到,自己的同事普遍对双拼比较抵触,认为这相当于让孩子们又重新学习了一门语言,比较麻烦。福建某老师认为:“由于多媒体教学的出现,双拼已经失去它教学的优势。我们现在研究双拼,与其说是它对语文教学仍有价值,不如说是把它当作一种教育文化遗产来研究。”杨军辉提到,她曾在江苏省某聋校的教研活动中提议使用双拼,但只有一位副校长表示支持她。这些老师对双拼的抵触态度或许是因为缺乏了解,无从获取正式的效果评估和理论解读。
其次,双拼的使用者们对其作用有较为全面和清醒的认识。他们一致公认,双拼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对聋生学习拼音和学说话起到重要的作用,具有呈现直观、拼打速度快等客观优势。杨军辉博士认为,双拼是汉语启蒙教育的工具,可以辅助学生进行汉语学习,是对手势汉语的有效补充。王雍垕老师认为,双拼克服了手指字母运用中指式过多的缺点。何静贤校长认为双拼可以“整体认读,减少闪动,有助于记忆音节,日常沟通中快捷辅助口语和手势”。但同时,他们对其缺点也不否认。如王晨华校长认为“我觉得双拼是很好的方法,但不是唯一的方法”。程雪懿老师认为双拼对老师的基本功要求很高,学习起来记忆负担相对较重,即使是掌握得快的老师,也需要几个月才能熟练运用,而且在使用中很容易产生错误,因为有些指式一转动,方向产生变化,就表示不同的韵母。教师们普遍承认,双拼主要用于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为书面语奠定牢固基础,但在其他方面应用有限,因此当学生渐渐长大之后,这种方法就用得少了。
双拼的使用者既包括教师,也包括学生。在接受访谈的学生中,有的自小学一年级起即学习双拼,也有的到了初中、高中才开始接触。很少有学生知道“双拼”这个术语,但对单拼和双拼的区别都有直观了解。比较一致的观点是:认为双拼适用于低龄阶段,对学拼音、学说话有帮助;主要用于课堂而不是日常沟通;学习起来会有一些挑战,不过经过努力可以掌握。有学生指出,自己在碰到比较陌生的概念时,采用的方法是用生动形象的手势去形容和描述,避免使用指拼。学生对双拼普遍持一分为二的态度,既肯定它在学习过程中有比较大的帮助,又觉得它掌握起来有点麻烦和枯燥,希望通过改良克服现有的缺憾。不少学生直至毕业后多年仍记得这种指拼法。杨军辉在受访时表示,自己是中学时才转学到聋校,并非双拼实验班上的学生,但是看同学使用双拼,自己也很感兴趣,很快学会了并受益终身。还有的学生进入大学后,会向周围的同学介绍自己母校的双拼,宣传它的优越性。
(二)使用中的争议。调查中,我们发现各校教师对双拼的理解存在一些争议,总结归纳如下:
首先是声调。原方案中只涉及声母和韵母,并未涉及声调。在加不加声调的问题上,各校执行情况不一,有的不加,有的统一都加,有的有时加有时不加,如北京的聋校平时运用双拼读文章时不带声调,但在有必要区别字义时就会带上。至于打声调时是单手动还是双手动,各校情况也不一致。大多数学校的双拼是右手声母不动,左手韵母移动打出声调符号,也有的学校是左右双手同时移动打出调号。对此老师们看法各异。如王晨华校长认为这取决于老师的具体习惯,但她个人“倾向于单手打,只动左手韵母,因为双手一起动的话视线要跟着划一个弧线,不太舒服,看着容易晕”。何静贤校长则认为:“音节指语的声调方法有二,一是韵母不动,用右手食指在左手韵母上按视者方向打出;二是左手韵母自带调(视者方向)。个人认为一的打法雅。”而程雪懿老师则倾向于认为双手同时移动表示声调更便于观看,如果老师掌控得好,晃动不会太大,学生观看也更有连贯性。
其次是对左右手分工的看法。江西的许多老师为了便于学生模仿,会打镜像的双拼,也就是教师的动作反过来,左手声母,右手韵母,这样学生面对面模仿时,就是右手声母,左手韵母,是原方案中规定的正确打法。但大多数老师在实践中认为没有必要打镜像手语,师生双方都按照“右声左韵”的原则打,学生自然会进行转换。广州聋校的何静贤校长指出双拼的基本原则是“视者为重”。让对方看,自己不看。即使是左撇子,也遵守这个规则。“左右手分工声、韵是合理、科学的,不要因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暂时问题而改变,否则不符发明者的初衷。”她认为只有坚持这个原则,手语信息传递才迅速精准,而且在教学实践中,“学生经过一个月强化训练,就不会写反声韵了”。
最后是出手的顺序。双拼究竟是先出左手,还是先出右手,也存在争议。杨军辉认为,一般人是右利手,先右手出声母手形,然后左手再出韵母,符合表达习惯。但实际操作上,全国大部分老师是同时出两手,似乎不存在先后问题。如江西省就要求教师同步出左右手,这样打双拼的速度可以和说话的速度一致。
针对以上问题,各校老师一致希望能够出台更加具体、明晰的标准双拼方案,以对现有打法进行规范,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
五、结论与建议
可见,双拼作为一种特殊的指拼手段,重点解决音节拼读中的声韵呈现问题,是老一辈教育工作者植根于国情的创举,也是对传统单拼的发展和完善。尽管没有以官方形式固定下来,但这种方法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在全国各地聋校中传播、发展和演变,一直沿用至今。双拼在各地实施多年来,一线师生既认识到它的优越性,如便利实际教学,也意识到了它在适用年龄、使用范围、功能作用等方面的局限。
着眼于今后的聋教育发展,我们提出以下建议:首先,进一步深入调查各校的双拼使用状况,进一步整理和规范现行的打法方案,并提交有关部门作为决策参考。其次,在有条件的聋校通过平行班的方式比较双拼和单拼两种模式,评估其短期和长期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