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域文化融入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

2019-02-21余利苹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农民政治传统

余利苹

(宿州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宿州 234000)

地域文化体现了一个地区的独特文化和精神面貌,是每一个地区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保护、传承、发展地域优秀文化资源,可以使当地人民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认同感、归属感,进而产生情感共鸣以及对家乡油然而生的荣誉感和自豪感。深入挖掘地域文化中的思想教育要素,将地域文化恰当有效地融入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见缝插针”式的把受教育者的思维观念和行为方式规范在一定的道德价值标准之内,以此达到寓教于人的作用。实践证明,如果仅靠以往形式化、简单化、口号式的宣传、说教,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将会成效甚微,应当发挥地域文化潜移默化的作用,内修心,外修行,达到育人的目的,赋予思想政治教育深厚的人文内涵和历史底蕴。

一、地域文化融入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地域文化”是指特定人群在一定空间范围内所表现出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1]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各地区的地理环境、经济基础、社会结构及外部条件存在着诸多方面的差异,孕育出了丰富多彩且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风格各异的地域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鲜明的地域特色,所蕴含的文化资源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物质基础

资金支持是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物质基础,政府财政拨付和村集体自筹是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资金的主要来源。地域文化能够有效带动地域内的经济发展,对地区经济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以地方传统文化为根基,发展旅游业和文化产业,构建美好的地域文化形象,可以增加地域文化的附加值,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据文化部数据统计,2013年我国文化产业的产值占当年GDP 的3.77%,为2.1 万亿,相较于去年增速为16.7%。[2]目前我国文化产业总体呈稳步向前发展的态势,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地方经济发展中所做的贡献较大,而文化产业在物质文化遗产中所占比例较大。比如遂昌县通过挖掘、整理本地区的民俗文化,大力发展优质服务式的“农家乐”,促进了乡村休闲旅游的蓬勃兴起,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民俗文化具有传播文明、传承知识的社会功效,作为淮剧杂技文化摇篮的建湖县,把淮杂文化作为当地文化的名片,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使建湖县一跃成为全国百强县之一。左权县不仅红色旅游资源丰富,民间文化艺术亦十分浓郁,有着乡土气息浓厚、曲调风格多样的小花戏子,而且脍炙人口的民歌在民间流传的范围较为广泛,在长期的发展中已经形成了的富有代表性的民间风俗是当地独具一格的品牌文化。湖北省襄阳市政府高调打出“诸葛亮”牌,把古隆中打造成主要旅游景点,通过举办“诸葛亮旅游文化节”,实现招商引资数百亿,树立的“诸葛亮躬耕地”这一文化品牌每年给当地带来的旅游收入也高达10 亿元。因此充分利用好民俗文化和地方丰富的旅游资源,使两者相得益彰对促进地方经济大有好处。

(二)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人文根基

开发地域资源可以丰富人的体验。地域中的天空、河川、树木、高山等大自然景观以及人文景观包括传统节日、风土人情等可以陶冶人的性情,使人在领略地域景观的过程中体验真情实感,培养热爱家乡的感情,易于接受社会共同生活的道德规范。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白纸作画,凭空臆造的,而是深深根植于文化土壤之中,地方传统文化以其深厚的历史积淀和鲜明的地域特色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构筑了坚实的人文根基。“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地域差异的农民具有不同的行为方式,生活习惯,节日习俗等,因此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地域文化这个深厚的人文底蕴作为支撑,否则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地域文化的理念模式已经以一种“符号化”的形式深深融入了农民的生活之中,印刻着政治导向的地域文化浸染着一代又一代的农民。[3]农民即是地方传统文化的创造者又是其受益者,挖掘地域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构筑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底蕴,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内涵。

地域精神以及反映这些精神的历史遗迹、博物馆、纪念馆、烈士陵园等都是一种富有潜力和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另外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涌现出的凝聚着民族精神与品格、蕴含和积淀着中华民族美德和智慧的历史名人,也是彰显地域特色、民俗风情的有效载体,这些都是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根基。中国地域广阔,区域文化可以划分为很多种,地域内厚重的乡土风情、悠久的历史文化、人文地理等区域特性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内容丰富的教育素材。

(三)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增添魅力和影响力

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得到农民的认同,达到让农民教化于心的目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内容是否具有感染力。扎根于农民思想观念中的地方传统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了生动有效、形象直观、互动性较强的传播途径和传播内容。地方传统文化具有柔性渗透的特点,教育主体可以把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范畴,既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内容,又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与说服力,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增强该地区人们的自豪感和成就感,尤其是具有历史文化名人、革命战士、伟人领袖的地区更能增强当地人民的荣誉感。农民的生活方式,精神面貌以及在历史长河中所创造的独特的物质文化以及精神文化无不体现着地方文化的烙印。独特的地域文化是该地所特有的文化遗传基因,它的物质实体和精神实体能够看得到、摸得着、听得见,一句乡音,一件物品就会因外部因素而激发内心的情感激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点化潜伏在人思想头脑中的尘封记忆,那么具有自主连续性的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因子就很容易被唤醒,以此形成共识,达到意识统一。

二、地域文化融入农民思想政治教育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

儒家思想在农村文化市场中占据着一定比例,“三纲五常” 以及愚忠的封建伦理观念束缚着农民的思想,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民主意识以及民主风气的形成。一些传统文化带有封建迷信的色彩,迷惑了广大群众,毒害了他们的心灵,这既不利于科学精神的培育和科学素养的提高,也不利于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创新。农村文化活动是村民的共同记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健康向上的传统文化能,促进社会主义和谐农村的建立,而消极腐朽的思想则会毒害农民的心灵,形成错误的观念。地域文化融入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时,首先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理性化、科学化、技术化的改造,对于糟粕文化应直接摒弃。在借鉴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将传统文化进行现代化改造时应赋予其丰富的时代精神和旺盛的生命力。

(二)继承创新的原则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但传统文化中的消极保守固步自封的部分,造成了国民因循守旧、夜郎自大的心理。此外还有一些优秀的富有特色的民间文化出现了后继无人的窘境,“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这种中国传统小农的狭隘、自私心理,使民间文化遗产得不到很好的传承和发扬,整理、保护、开发、继承传统优秀文化遗产,就尤其显得任重而道远。原古薄今往往表现出对传统的盲目尊崇,而轻于创新,是整个古代社会甚至现代社会普遍具有的心态。从媒体的报道中,我们可以发现,在一些农村地区,当地政府耗费大量钱财修建寺庙、古镇、街巷,誓将打造另一个“西递村”“宏村”“华西村”,千篇一律的亭台楼阁,小桥流水,一味的复古,不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而是会使其失去活力甚至生命力。在思想多元的今天,只有将传统内容进行现代形式转化,使之满足新时期农民群体的文化需求,才能为农民理解和接受,从而外化为助推社会发展的动力。还要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新鲜血液,赋予地域文化以丰富的时代精神和旺盛活力,以开拓的勇气,创新的精神,大胆的思维,开放的意识重新解读。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结合地方实际,实现地域文化与现代先进文明的对接,创新式的改造原有地域文化的活动内容和形式,增加当地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活动。

(三)因地制宜,贴近农民生活的原则

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4]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地域文化最鲜明的特征在于它独一无二的地方性,这种特性是该地区长期积淀的历史文明和精神成果。其内容为该地区人们所耳熟能详,其文化精髓被推崇备至,其影响无孔不入,因此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要因地制宜,根据农民的需要以及文化程度分层次进行教育。在城镇化的建设过程中,农村的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鳞次栉比的二层小楼代替着传统的砖瓦房,土泥路也被宽阔的柏油路代替。但在文化建设方面不可能摆脱既定的历史条件,还是要考虑它们原有的传统文化及其精神,不能凭空臆造。各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挖掘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优秀地域文化资源是传承传统文化最直接的方式,也是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比如对于福建各地区的农村来说,可以分区域进行教育,闽北的农村理学文化教育、闽南的海洋文化教育、闽西的红土地文化教育、闽东和闽中的农村可以分别进行畲族文化、昙石山文化或者船政文化教育,这些习俗文化他们耳濡目染,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不同风格的文化辐射生存在这片区域的农民,地域历史文化形成独特的价值认知、审美情趣、群体人格和行为模式,合力推进地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结合农民的生活实际以及心理需求,很多农民文化水平不高,一味的理论宣传,只会让他们感到枯燥进而产生反感情绪,地方传统文化不仅要与时俱进的融入农民生活,其载体也应坚持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用老百姓喜闻乐见,乐于接受的形式来展现。教育主体要把党的思想以及新时期的道德要求融于地方传统文化中。宣传传统文化,除了邀请专家学者的宣讲外,应该借助新媒体以及网络平台,建立地方传统文化的专题网站。利用名人故里,红色旅游景点,开展伟人事迹的实景演出和革命故事纪录片,以及红色主题的微电影、摄影、书法比赛,论坛讲座、宣传片等等,这样才能增强地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亲和力,激发正能量。

三、地域文化融入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一)注重在农民的日常生活中融入地方传统文化

许多地域文化文化大都是通过曲艺表演或节日活动来展现的,幽默风趣又富有教育意义的节日活动,可以使农民在欢快娱乐的气氛中体验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既弘扬了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又达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地域因素对文化的塑造性是非常直观的,如黄河流域历史悠久的“秦腔”“号子”“陕北民歌”“安塞腰鼓”等体现了黄土高原人们高涨的革命热情,展现了一幅积极向上的生活画面。峰口镇塘嘴村的“五虾闹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具有丰富的历史民俗文化,村庄被打造成独具特色的文化园,村民每逢重大节日依旧热情洋溢的挥舞着手中的虾灯渲染喜庆的氛围。再比如福建岭南西岸镇东田坪村,流传着一种民间舞蹈——“舞马鹿”,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农民从其舞蹈动作、表情的学习中,感悟传统文化,体会“敬”与“和”的思想,从端午节的赛龙舟比赛中,领悟团结进取的重要性。

要传播好地域文化,彰显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内涵和审美风范,实现地方优秀文化与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孟母三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都可以体现出文化环境能够使人们的思想潜移默化的发生改变。因此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好地方文化的潜移默化、渗透性和传承性强的特点,同时还要扩大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改变单向灌输的教育模式,摒弃空洞说教和宏观叙事,让农民在浓浓的乡情中充分感受地方传统文化的厚重、民间艺术的精湛、古老民风民俗的纯朴,通过文化传播,可以获取灵感,汲取养分,增强农民的文化自觉和价值观自信。

(二)精心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村文化环境

地域文化的生成和彰显总是依托于一定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特定人群的行为、信仰、习惯往往会反映出“地方性”和“迥异性”。在商品化的激烈竞争过程中,市场改变了传统工艺品原有的民族风格、制作工艺和含义,使其丧失了特色,显得不伦不类。这不但损害、贬低了当地传统工艺品的声誉、形象和价值,还因失去“个性”而最终被“同化”导致丧失对外来游客的吸引力,使其面临难以持续发展的困境。[5]挖掘农村文化内涵时要注意对民间人文资源、民俗文化和艺术资源的重点保护和利用,遴选一批能够凸显地方文化特色的经典性元素和标志性符号,合理运用于农村建筑、人物塑像、走廊文化等公共空间,精心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村文化环境,充分展现地方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比如安徽省西递村是世界级文化遗产,这里不仅风景优美,而且具有浓浓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胡文光牌坊的“孝”字古匾,不仅独具匠心的展现了汉字象形特色,而且蕴含了深深的孝文化,有“为人不孝为畜生”的寓意,这种潜移默化的孝文化有利于营造和谐、有序的家庭和社区环境。还有当地的象瑞玉庭、东西园、大夫第敦仁堂等都具有民居特色的楹联更是寓意深刻,比如“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传家无别法非耕即读,裕后有良图惟俭与勤” 都在字里行间透漏出本家主人积极、奋发向上的人生观、家庭观、事业观,句句通俗易懂又极具道理。这些言简意赅的道理古今通用,发人深省,催人奋进,作为一种文化的象征,它以一种深刻而直观的方式向人们传递着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和内涵,让人受益匪浅,有利于崇德善美,见贤思齐。因此在农村要精心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村文化环境,比如在广播、墙壁宣传栏中开辟优秀传统文化展示专栏和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之声,以此来提升农村文化底蕴,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效果。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农村意识形态的领导地位

地域文化中的优秀精华部分是值得我们推崇和传播的,但是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外来文化也渐渐在农村盛行。文化认同和伦理共识是实现社会安定和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在西方商业和文化的强势入侵下,没有中华文化的自我认同和道德自信以及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做支撑,极易陷入心灵迷惘和信仰缺失的困境。在当前农村复杂的社会条件下,农民思想意识逐渐出现多元化,要保证农村文化健康和谐稳定发展,保证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特质,马克思主义作为解决灵魂和方向问题的重要思想,其指导地位只能加强巩固,绝不可削弱动摇。因此构建农村先进文化的同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农村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这是农村文化大厦发展的支柱和根基。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强调以人为本,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产物,从社会关系中认识人的本性,充分体现了真正属于“人”的社会存在关系,主张建立无阶级压迫剥削、人人平等的共产主义社会的思想主张与中国传统文化儒家、墨家所推崇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以公灭私,民其允怀”等思想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不要把马克思主义当做“假”“大”“空”的无用之事,在宣传灌输马克思主义思想时要注重与农村实际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相结合。这样才能更清晰地弄清和解决如何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农村文化建设相结合的问题。[6]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农村意识形态的领导地位,才能保障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前进方向的正确性。开拓马克思主义在农村文化市场的领域,还应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解决农民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提高政府公信力。

猜你喜欢

农民政治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饸饹面“贷”富农民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