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反例探究

2019-02-21鹂,詹

韶关学院学报 2019年8期
关键词:反例切线命题

双 鹂,詹 钰

(1.上饶师范学院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江西 上饶 334000;2.上饶中学,江西 上饶 334000)

目前,有关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的讨论已开展得如火如荼,且有较多的研究成果,给一线教师提供了一个学习、借鉴的平台。如杨九诠主编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三十人谈》中,众多知名学者从核心素养的概念与本质、核心素养的教学价值以及如何落地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为教师的教学改进提供了有益的参考[1]。研究表明数学概念教学是助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关键[2]。正如李邦河所说:“数学根本上是玩概念的,不是玩技巧,技巧不足道也”[3]。可见数学学习的成败取决于对概念理解与掌握的程度。而在数学概念教学中,反例能使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领悟、掌握概念。鉴于此,笔者拟对概念教学中反例的应用加以探讨。

一、应用反例凸显概念的本质属性

数学概念的学习,是数学学习的重中之重。教师在概念教学时应花大功夫、浓墨重彩地教,而不是蜻蜓点水、程序式地“定义+注意”了事。有些概念采用正面教学法学生不容易理解,而构造反例能使其透过现象看本质,及时纠正谬误,凸显概念的本质特征。反例是概念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例1 设A,B是坐标面上的两个点集,Cr={(x,y)|x2+y2≤r2},若对∀r>0 都有 Cr∪A⊆Cr∪B,则必有 A⊆B。此命题是否正确?

分析:此命题要求对集合概念的本质属性理解透彻,构造反例可轻松解决。

反例:取 A={(x,y)|x2+y2≤1},B={(x,y)|0<x2+y2≤1},容易看出Cr∪A⊆Cr∪B但A不包含在B中,故原命题不成立。

例2 判断:若{an}是等比数列,Sn是其前n项和,则 Sk,S2k-Sk,…Snk-S(n-1)k,…也是等比数列[4]。

分析:此命题考查的是等比数列的有关概念,很多参考资料都认为是一个正确的结论,其实不然。

反例:设{an}的公比q=-1,当k为偶数时,数列Sk,S2k-Sk,…Snk-S(n-1)k,…是各项均为零的一个数列,显然它不是等比数列,由此可见公比不为零是等比数列的一个本质属性。

例3 f(x)在点x=x0的导数定义的等价形式为:,其中 α=α(Δx),当 Δx→0时,α→0;对吗?

分析:导数定义形式的理解是中学生的薄弱环节,甚至部分大学数学专业的学生对此定义的各种等价形式也含混不清。中学教师讲授该内容时应多花功夫,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从不同视角对导数概念进行深刻地剖析。

反例:设 f(x)=|x|,若令 α=|Δx|,则当 Δx→0 时,有,即在x=0处可导,与已知f(x)=|x|在x=0处不可导矛盾,故上述命题不正确。错误原因是 α=α(Δx),当 Δx→0时,α→0的方式不是任意的(只是单侧趋于零),使学生明白导数定义的本质属性是以任意方式趋于零。

二、应用反例防止概念的负迁移

学习概念时,容易产生消极的“惯性思维”方式,严重影响学生对新概念的认知。此时教师可运用典型反例,引导其从本质特征上分析并理解概念,明晰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冲出思维定势的“牢笼”。

例如,学习了“不可能事件的概率为零”后,受“惯性思维”左右,学生可能会认为“概率为零的事件一定是不可能事件”,教师可引导学生举出如下反例:

在几何概型中,设Ω={(x,y)|0≤x2+y2≤6},A={(x,y)|x2+y2=3},Ω为圆域,而A为圆周,可求得P(A)=;显然事件A是可能发生的。

又如,受初中阶段“圆的切线定义”的影响,到高中学习利用导数求曲线的切线时,学生会毫不犹豫地认为“曲线上任意点的切线与该曲线有唯一的公共点”。教师在讲授上述问题时,一般只强调切线的求法,而对曲线的切线的概念匆匆带过,导致学生的错误认识没有得到及时纠正。笔者认为教师应引导学生构造反例,以加深其对该概念的理解。

反例:设曲线方程为y=x3,易求该曲线在点(1,1)处的切线方程为y=3x-2,解这两个方程组成的联立方程组得两曲线的交点为(1,1)与(-2,-8),由此说明曲线上点的切线与该曲线的公共点不一定惟一。

再如,复数概念是中学教学的一个难点,其原因是学生易将它与实数概念混淆,把实数集的有关性质全部“打包”给复数集。比如当x∈R时,|sinx|≤1及|cosx|≤1恒成立。学习了复数后,有些学生会认为当x∈C时,|sinx|≤1及|cosx|≤1仍然成立。其实不然,可构造如下反例:

由欧拉公式 eiθ=cosθ+isinθ得:e-iθ=cosθ-isinθ,易求 得设 θ=2i,则 cos2i=>1,即 cos2i>1。

由此知x∈C时,|sinx|≤1及|cosx|≤1不一定成立。

三、应用反例剖析概念间的关系

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密切相关,两者之间成反比。学生往往搞不清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把邻近的概念混为一谈。教师也可通过反例进行剖析,使学生明确相邻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

例4 函数y=f(x)在(a,b)的极大值必定比极小值大?

学生对“大”、“小”的理解已经根深蒂固,因此会不假思索地认为上述命题是正确的。教师应给出反例澄清谬误:如易求函数 f(x)=x+2sinx在(-∞,+∞),极大值为=。由此使学生明白函数的极值是个局部性概念,它是在极值点的某一个小领域内“最大”或“最小”。

例 5 若 P(ABC)=P(A)P(B)P(C),则 A,B,C 两两独立,反之亦然。

这是中学概率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许多教师只是强调此命题是不正确的,但却没有讲清为何不成立的理由,此时应引导学生构造反例,以加深对该概念的辨析。

反例:(1)设有一均匀正八面体,第一面涂了红、黄、蓝三色,第二、三面均涂了红、黄两色,第四面只涂了红色,第五面只涂了黄色,第六、七、八面均涂了蓝色。现投正八面体一次,记A={顶面出现红色},B={顶面出现黄色},C={顶面出现蓝色},则 P(A)=P(B)=

故 P(ABC)=P(A)=P(B)=P(C),而 P(AB)≠P(A)P(B),P(BC)≠P(B)P(C),P(AC)≠P(A)P(C)。说明由 P(ABC)=P(A)P(B)P(C)不能得到 A,B,C 两两独立。

(2)投掷一枚均匀的硬币两次,设出现正面为H,出现反面为T;若“第一次出现正面”记为事件A,“第二次出现正面”记为事件B,“只出现一次正面”记为事件 C;则 A={(H,H),(H,T)},B={(H,H),(T,H)},C={(T,H),(H,T)},AB={(H,H)},AC={(H,T)},AC={(H,T)},ABC=Ø。

例6 数集的集合表示与区间表示等同吗?

函数的定义域常用集合或区间表示,许多同学认为这两种表示方式毫无区别,是完全等同的,甚至有极少数教师也持相同意见。其实不然,比如函数y=cos x在区间是严格递减的,而若将此区间用集合表示,即k∈Z},则结论不成立。理由如下:

由此说明区间与集合都可以用来表示数集,但它们不一定等同。

三、构造反例提升概念应用的效能

数学概念学习的终极目标是应用,即在具体问题中运用概念,在运用中加深理解。比如数学选择题中有大量的问题与基本概念有关,此类问题常用的方法是构造反例去排除错误选项。部分学生在解决此类问题时颇感困难,毫无头绪,教师应给予指导,让学生体会到反例的“威力”,使其发挥最大效能。

例 7 设{an},{bn},{cn}均为非负数列,且

A、an<bn对任意 n 成立;

B、bn<cn对任意 n 成立;

分析:极限概念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拦路虎”,本题若直接考察困难重重,用反例排除法就简便多了。

例8 已知下列命题:

(1)函数f(x)与其反函数的图像若有公共点,则公共点必在直线y=x;

(2)函数 f(x)若存在反函数,则它一定是单调函数;

(3)函数 f(x)若存在反函数 f-1(x),则必有 f[f-1(x)]=f-1[f(x)];

(4)函数与它的反函数有相同的单调性;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

A、2 B、2 C、3 D、4。

分析:本题考察的是函数与反函数的概念,亦可利用反例说明命题(1)、(2)、(3)均不正确。

(3)设 f(x)=x2-4,x∈(0,2),则它的反函数为 f-1(x)x∈(-4,0);因为 f-1[f(x)]=f-1(x2-4)=x,x∈(0,2),则有 f[f-1(x)]≠f-1[f(x)],故应选 A。

A、sin(sinφ)<cosφ<cos(cosφ);

B、sin(sinφ)>cosφ>cos(cosφ);

C、sin(cosφ)>cosφ>cos(sinφ);

D、sin(cosφ)<cosφ>cos(sinφ)。

分析:本题的难点是对 sin(sinφ)、sin(cosφ)、cos(sinφ)、cos(cosφ)概念的理解,可利用反例这一“精良武器”,使问题迎刃而解。

反例在概念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小觑,它与正面教学相得益彰,形成有机互补。但反例教学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应用不当也会产生负效应。反例呈现太早,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导致概念学习变成了“夹生饭”;构造的反例难度系数偏高,学生理解困难,达不到预期效果,等等。因此,教师在概念教学时应把握时机,恰到好处地应用正、反例子。这样概念教学才能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度,才能使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平稳落地,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猜你喜欢

反例切线命题
几个存在反例的数学猜想
圆锥曲线的切线方程及其推广的结论
切线在手,函数无忧
活用反例扩大教学成果
过圆锥曲线上一点作切线的新方法
利用学具构造一道几何反例图形
对称不等式的不对称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
2011年“夏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