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构式教学模式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析
——基于价值引领和意义生成的维度

2019-02-21陈永良

韶关学院学报 2019年8期
关键词:教育者建构学习者

陈永良

(韶关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韶关512005)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着捍卫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重任,它具有很强的价值选择性和高度的政治原则性。长期以来,灌输式教学法①“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主义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部灌输进去。”(《列宁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常常被认为是把马克思主义信念从外到内武装新人的必经途径,但是中国社会经由改革开放和信息化发展,传统灌输教学模式效率低下而无活力问题越来越显示出来。实际上,理想信念教育只有在与学习者的经验世界碰撞中才能发出耀眼的火花,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与个人和社会发展的现实实行全方位对接,其教育目标的实现是在教育者的价值引领下,在探索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上,由学生对其自主建构起来的。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引入建构式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从20世纪中后期开始,建构主义代表一种哲学认知倾向逐步流行起来,它克服了经验主义知识外生性和理性主义知识内生性局限。从知识外生论来看,当个体的认知正确表达了外部世界存在的状态时,便获得了知识;而内在论强调“心自有其逻辑”,知识是通过个体的内在观察、逻辑推理和概念提升得出来的。以皮亚杰为代表的建构主义认知观认为知识的获得是在内生和外生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起来的。建构主义把感性经验和抽象理性交互关系看成是认识辩证运动中的统一过程,在认知中二者缺一不可。

无论如何,每一种社会认知倾向都会对各种教育实践的正当化和合理化发挥着重要作用。遵循所谓的纯粹“理念”或“绝对观念”外化思想路线,认为在教育中只要把确定不变的“理念”传授给学生,此种“理念”就会自然而然外化为行为,这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采用“灌输法”教学的理论来源。仅从理念的灌输上达到育人的目标显然有悖于人的全面性和社会的复杂性存在。中国当代社会发展的现实成为了当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大环境,任何置身于其中的学习者并非是一个无知情意的、需等待教育者填充的空空容器;他们都植根于社会发展的大潮之中,每时每刻都从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中获得其存在的意义,所有这些都会以经验的形式在每个人的心灵中保存下来,那种在教育中强制性灌输必然无视学生的个体发展以及他们自身的学习建构能力,由此必然导致一些不良后果,即教育者把注意力集中在学生直观的学习行为上,“而不是集中在促使学生做出反应或以某种特殊的方式行动的原因上。……忽略了行为主体对问题的理解,也忽略了主体内在固有的逻辑能力,这种逻辑能力能使人从不充分的反应中找出答案。”[1]4

“解释”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广为流行在于:一方面我们原先习惯于从原本抽象的科学理论出发,试图通过解释把握概念和观点,于是,使解释成为可能的事实是,以教育者的身份对可解释的理论有确定性的了解和把握,并且对于它的科学性和正确性深信不疑,在此基础上把解释者和学习者看作是能够达成普遍一致的,或总是在使这种一致达到最大限度,这是灌输法教学模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意识形态教育,如果允许个人对课程本身所涉及的思想和观点进行自主建构,对其中的价值信念理解似乎会产生各种歧义和相对性,致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作用失效,因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解释的一致性诉求也是有赖于意识形态教育的考量。但是这种抽象的一致性和统一性依然只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定格在 “解释世界”之中,结果所谓的“一致性”却在事实上以及在学生的行为上有时会表现为“不一致”。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灌输式”教学中的“解释世界”明显剥离了思想政治教育中所包含的价值信念,从中立的角度单纯地把该课程理论看成知识拥有物而存在,在施教过程中有时不顾学习者个人的情感、态度和意志,不结合学习者的心理世界和生活世界,学习者不免会产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抵触情绪。其次,仅仅从“解释世界”出发,必然把知识看成是独立于个体之外的客观存在,相对于“行”来说,它除了告诉学习者科学理论的正确性以外,并不意味着很多,因为再怎么正确也还是独立于“行”之外,知性的存在及其正确性并不代表行为的真实性,这对于个体行为的训练就不一定能够得到预期效果。最后,在价值多元和各种信息充斥的当代社会,“某些不一致比其他的东西对理解更具有破坏性”[2],对于那些通过“解释”寻求普遍一致性的诉求在当今学习者行为的真实性上是很难实现的。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习者的心理和行为问题不能得到有针对性地有效解决,他们学到的知识不是由自己主动建构的,光有单纯的、由教育者赐予的理性知识依然使他们的心理和行为处于未准备的状态,面对价值多元化的冲击,他们还是无所适从,这就是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要原因。

显然,思想政治教育运用建构式教学模式可以用来摆脱“解释世界”困境。第一,建构式教学模式是把学习者个体看成是丰富的个体,即现实的个体、文化载体的个体、活动着的经验个体,这样的个体都彼此相互联系着并在各种关系中表现出来。只有教育者在此真实的情景中,给学习者提供一种可理解的学习模式,通过展开各种可供选择的意义,不同学生从中做出不同的选择,通过反馈和评估,把学生引向“被认可”的结果,学习者的品行和心智就可在此过程中得到锤炼和重塑。第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不仅在于“知”更在于“行”。建构式教学法坚持把内化和外化相结合,通过把真理和价值与心理和行为进行有机整合和建构,它就内在地包含了知行合一的内涵,这种具体的、历史的有机的统一才能为学习者将来积极践行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和价值体系奠定坚实基础。第三,建构式教学模式始终把学生处于相互联系、变化发展的组织教学中,学习者能力的提升和发展是在彼此协作、互动的关系中建构起来的。这里的“关系”包括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关系、学生个体之间的协作关系、个人与社会潜在的相互渗透等等,人与人之间通过相互参与、吸收并与他人进行批判性探索来学习,学习者知识和能力的建构自然而然处于被打开的状态,并在一种适应性的活动中学习。可以肯定地说,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实施建构式教学模式,那些充分参与的、积极主动的、共同协作的自主学习和自主建构者,他们大都能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学有所获、学有所成,他们在适应社会方面也会做到更好,他们会有更强的生存力。

二、建构式教学模式中的价值引领及其实现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确定无疑扮演着价值引领者的角色。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3]所以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必须以“教”为活动的承担者,这种“教”主要教“做人”,从而促进“做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必定是学生心灵的导师和生活的引路人。

建构式教学模式在教育教学方法上就是强调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学生知识意义建构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的引领作用就表现为发起人、合作者和指导者角色的担当上,“在新的认识论指导下,教师的作用将不再是讲授‘事实’,而是帮助和指导学生在特定领域中建构自己的经验,我们应该把知识与能力看作是认知主体建构自己经验的产物。”[4]其实,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尊重学生在其经验的基础上对所学理论意义的自主建构能力,就是在师生平等互动中改变“教”对“学”的支配关系。随着教师的权威下降,学生的自主建构有可能会蜕变为自由建构,而且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它既传授真理,又把价值认同作为最终的目的和归宿,然而由于价值观都带有民族性和阶级性,从学习者个人的角度来看,在社会开放的条件下自主建构更有可能导致对思想政治理论所持有的真理和价值进行怀疑甚或否定。正是为了避免此种情况的发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发挥教师价值引领的作用,所以发挥导向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特有的功能,价值引领是它的突出表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性是区别于其他学科教育的本质所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价值引领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它是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法宝。

应该说放任自由不是建构主义认识论的初衷,更不是教育者故意制造的谬误。建构式教学模式的运用并不是只求多样化,不求任何形式的统一,实际上它反对的是抽象而无现实性的统一,并不反对具体的、历史的、动态的、有机的统一。其一,从对真理的传授上来看,学生自主建构中的自主性仅仅表明学习者对经验的自主选择和自主运用,并不是试图改变知识所包含的真实性和正确性,只是通过学生自己借助其经验过的事物实现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最终占有,它有别于灌输式的本体论意义上的单一知识传输,这就是建构主义认识论得以流行开来并在国外教育中得到广泛运用的重要原因。在建构中把知识的真实性和正确性作为统一的标准,对知识的建构者实施指导和引领。其二,从价值认同和心理建构上来看,教育者的价值引领方面则遵循建构主义中社会建构论原则,“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置于首位”[1]20,即将人置于特定的国家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和社会现实的发展中,把由此提炼出来并约定的公共价值准则和价值原则作为价值引领的统一标准。因为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都不得不与他人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关系,都受制于公共意识中的公共价值规范。正是通过教育者的价值引领,使个体的人在对社会体验的基础上与社会连接起来,最后通过自愿接受使个体的人转变成为社会的人。

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就是理想信念教育,它的价值引领应该以树立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为终极目标。如此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引领不是任意选择的,更不是虚无的,而是具有符合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的真实价值内容,它主要包含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内的价值宗旨和价值内核。这种价值引领只有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构式教学模式中才能更好地得以突出出来。引领不是灌输,在灌输式教学中貌似引领,实则灌输。价值引领是为了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它带有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这只有把灌输式教学转变为建构式教学、教师从灌输式教学中分离出来专司引领才可以做到,这种角色的转换才有可能使价值引领得到真正实现。

为了使价值引领能够持续贯彻下去,从引领者的角度来看,建构式的教学模式除了强调学生的自主建构以外,教师自身的理想信念建构也必然包含其中。由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作为价值引领者必须要做到“明道”、“信道”,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形象地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 ‘缺钙’,就会得 ‘软骨病’。”[5]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完成引导人、引领人的神圣职责,教育者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很难坚持价值引领的。理想信念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先导,又对学习者具有现实指导和引领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加强自身的理想信念教育,“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6]这就要求广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为自己和他人的思想政治素质提高持续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并在精神家园塑造和崇高理想追求过程中切实提升自身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素质和水平,只有这样教育者才能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其价值引领的作用。

三、在建构式教学模式中生成意义

意义是指主客体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重要性的关系指向。一般地,人对意义的体验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有意义的,一种是无意义的。意义的产生和形成与人们的现实生活活动紧密相联,当一个人感觉有意义的时候往往意味着其生活本身的意义所在。由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灌输式教学脱离了学生生活实际,在教育过程中不能为其生活赋予意义,就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按照阿尔弗雷德·舒茨所说:“凡是经由反省活动被重新捕捉的体验就是有意义的,反之则是没有意义的。”[7]当学习者对教育的反省感觉不到对他们有什么重要性的时候,他们会通过过滤的方式进行处理,结果他们对待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总是处于冷漠的状态。

根据对教育的传统解释,学校教育就是要培养出有学识的人或者有知识的个体,这些人借助他们的知识或理性就可以在任何情形下有效地活动,因而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受教育者储备和掌握知识,为将来的社会生活提供可依赖的条件。据此,传统教育愿望别说在对自然科学的教育中难以做到,在对社会科学教育特别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更难做到。对思想政治理论抽象地传授并不能直接决定它应用的环境,其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更有赖于知情意的内在统一,这说明思想政治理论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连接不是机械植入的,而是有机建构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意义生成于其中。

首先,在学习的自主建构中生发意义。这要从思想政治教育中其理论本身的意义呈现开始。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思想及其观念都是要通过一定的话语表达的:“语言的社会价值和意义主要来自于特定语境下人们使用它的方式。”[1]28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思想及其观念往往呈现于一定的语境之中,呈现于建构中所形成的互动和对话之中。抽象的思想和观念其意义如何是不能从自身中得到解释和说明的,人们必须借助一定的语境才能得到理解和确认。显然,理论意义的确立也同时确立了其在学习者心目中的价值和地位;不仅如此,各个学生在理论学习和思想建构中把他自己经验的世界作为建构理论意义的前提条件,他的积极参与使他意识到了他自己是置身于其中的,在此过程中他也进行了自我建构,他会发现思想政治理论不是与我无关而是与我的生活不可分离,因此对于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者来说,这个时候学习的意义最能被充分认识和体验到。

其次,在建构活动中领悟意义。学习的自主建构是在一个互动语境中完成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构活动在“教”与“学”关系上主要体现在对话互动中,这为学习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让彼此不同的声音在学习互动语境中得到相互调节,以达到彼此相互适应,从而形成共同学习、协作学习的境界。也许灌输式教学无需关注学习者话语表达和内心世界,但是建构主义教学法却要洞察对象的一言一行,知悉和了解对象心里活动。无疑,对话是一种彼此心灵切近和心灵的袒露,是一种契入到彼此心灵的深入交流,它能够修正错误,又为彼此增进学习开辟了道路。对话互动是一种社会性的行为,它能够从差异性中看到某种具体的一致性,从多元的文化中领悟到马克思主义的真谛,这就为学习者从“知”到“信”的跃进奠定了基础,为高校学生坚定学习思想政治课程提供了持久的支撑力。

最后,在关系建构中提升意义。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强制性灌输不利于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以知识权威者自居,学生始终处于被接受者的地位,只等待教育者把思想内容或理性填满大脑。从学习者自主建构的立场来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师生关系是平等的,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以相互参与的关系出现,此时此刻学生的角色从关系中得到提升,他们从被动的客体转变成自主学习的主体;他们再没有被给予,而是从情景关系中、从问题的探寻中去发现新思想、去建构新思想,“所有关于真和善的有意义的主张都源自关系”[8]119,这就把学习带入到了“人们之间协调行动的进行过程”[8]119中,在彼此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中学习,他们获得了自我表达和自我满足感,也获得了广泛理解、认可和赞同,一种令人激动不已的成就感油然而生,驱动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学习者继续深入和不断前行。

总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构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自主建构中学习,以对话为活动的基本方式,并注重在关系建构中释放学生学习的潜力,它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只有这样,那些曾经出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厌课、避课、逃课现象会越来越少,代之而来的将是坚持、喜欢和执着的爱。

猜你喜欢

教育者建构学习者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建构游戏玩不够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