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高校志愿服务与大学生发展“1+3+N”深度融合工作体系

2019-02-21杨和家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志愿志愿者大学生

杨和家 刘 丹

(北方工业大学信息学院 北京·石景山 10014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1],并在天津参观全国第一个社区志愿服务组织时强调,“志愿者事业要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同行,要为志愿服务搭建更多平台,更好发挥志愿服务的积极作用”[2]。这为新时代志愿服务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指明了新方向。大学生是志愿者的主力军,无论对大学生个体成长,还是社会和谐进步,大学生志愿服务都蕴涵着极其丰富的精神价值和重要的现实作用[3]。因此,新时代,我国志愿服务工作蓬勃发展,大学生作为志愿服务的主力军被寄予了更高的使命与要求。怎样促使高校志愿服务工作进入制度化建设轨道,提升志愿服务工作实效,增强青年大学生的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是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教育培养过程中应当重视的重要方面。

一、高校志愿服务与学生发展结合并不紧密

近年来,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是仍然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志愿服务过分强调“奉献”属性,忽略了“进步”属性,志愿服务与大学生发展结合并不紧密,大学生对“志愿者”身份认识不清,再加上组织管理激励制度不健全,导致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积极性不高、工作能效较差、志愿服务获得感低等结果。

第一,对“志愿者”身份认识不清,目标不明确,导致参与积极性不高、服务意识差等问题。由于缺少规范、专业和系统的志愿服务教育培训,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缺乏清晰的认识,对“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的认知不到位,难以深刻认同志愿服务过程中的志愿者身份,认为志愿者就是“纯奉献”,是去干脏活累活的“傻子”。参与志愿服务,有的是单纯的“随大流”,有的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还有的是迫不得已的“被安排”、“凑人数”等,导致大学生志愿者产生一定的排斥心理,对志愿服务的参与积极性不高、服务意识差。

第二,志愿服务内容与个人兴趣、专业知识脱节,没有体现出大学生志愿者的专业特长、志愿服务的人力资源利用率不高,志愿服务获得感低。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涵盖环保、扶贫、支教、赛事服务、旅游咨询等,但是志愿服务项目设置过程中往往只考虑志愿服务提供单位的要求,没有充分考虑参与志愿服务的志愿者的实际情况,常以命令式开展一些项目。志愿者抱以极大的热忱参与后发觉只进行一些简易的或者远超出能力承担范围的工作内容,不能发挥自身优势,也无法体现自身价值,志愿服务效能无法达到最大化,志愿服务获得感也自然比较低。

第三,组织管理激励制度不健全,出现管理涣散、人员不稳定、执行不到位等现象。大学生志愿服务管理,多采用“学生组织社团+志愿服务项目”的形式自行管理,组织管理制度不健全、标准多样,临时组成的学生团队凝聚力、向心力和协调力不够,服务制度、管理办法和权益尊严得不到保障,阻碍了志愿服务的顺利进行,甚至因此产生经济纠纷和人身伤害事故。同时,缺乏合理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大学生牺牲课余时间,身体力行投入到无偿的志愿服务活动当中,在精神和物质上都得不到应有的慰藉,严重挫伤了志愿者的积极性。大学生志愿服务制度化和规范化亟待推进。

二、构建志愿服务与学生发展“1+3+N”深度融合工作体系

可见,由于志愿服务教育培训不到位、组织管理激励制度不健全、志愿服务内容与个人兴趣、专业知识脱节等原因,高校志愿服务工作体系和学生全面发展不切合,高校志愿服务工作也就减弱了其应有的价值。因此,将大学生志愿服务与学生发展需求深度融合是推进志愿服务工作取得成效的新途径。笔者认为应构建志愿服务与学生发展“1+3+N”深度融合工作体系:“1”是志愿服务,“3”是学生发展由内而外的三个维度,“N” 是志愿服务与学生发展结合的N 条要求N 个细则。形成志愿服务项目品牌化、内容精准化、队伍精干化与大学生发展由内而外的对应关系,一是从党团群身份切入明确“志愿者”定位,推进志愿服务“自愿性”与“义务性”相统一;二是以个人兴趣和专业技能为依托,推进志愿服务内容与学生发展精准对接;三是重视志愿服务“小集体”建设,构建志愿服务与学生发展“大环境”。

(一)从党团群身份切入明确“志愿者”定位,推进志愿服务“自愿性”与“义务性”相统一

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不高、服务意识差等问题,究其根源是大学生对志愿服务认知能力上的差异,志愿服务与学生发展融合首先要解决大学生内在认知的问题。志愿服务是志愿者自发地为群体或其他个体进行服务的行为,在此过程中不计较个人得失,利用个人所能提供的物质或者精神层面的资源开展服务,有个体独立的意志和个体的自由抉择含义,即“自愿性”。同时,志愿服务又是个体与群体发生联系,产生作业与反作用,并在相互影响中共同进步的一条重要纽带,有个体与群体的权利义务关系,即“义务性”。当前大学生的认知能力,难以将二者厘清,也就无法准确地进行“志愿者”身份定位。笔者认为,在规范、专业和系统的志愿服务教育培训下,从大学生身份切入,将有利于大学生准确理解和定位“志愿者”身份。党员、团员以及群众是大学生的常见身份,这些身份是权利与义务的结合体,将志愿服务与这些身份集合起来,如将志愿服务纳入到党员培养考核的选项、将志愿服务与团员进社区相结合等,制定相应的N 个要求,培养合格党员、优秀团员和先进青年。在志愿服务中,强调大学生党团群身份,使大学生认清自己党团群的权利和任务,是对自身身份的自省,也是对志愿服务深刻内涵的体验。特别是,有助于改善大学生对志愿服务“功利性”的错误认知,倡导正确的价值取向,有效地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中生根落地,帮助大学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在这个过程,结合大学生身份强化志愿者对的志愿服务权利和义务,强化志愿服务知识教育、志愿服务精神培育和志愿者技能锻炼,提升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认知水平,帮助大学生充分明确“志愿者”身份的准确定位,既尊重志愿者的本意,又强调志愿者的义务,增强了青年大学生的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对大学生理解认识志愿服务“自愿性”与“义务性”之间的辩证关系起到重要作用,推进志愿服务“自愿性”与“义务性”相统一。将志愿服务的核心理念正确理解为个体服务群体的“利他”与个体服务自我的“为己”的相互统一,志愿者通过志愿服务来实现“利他”与“为己”平衡发展[4]。使大学生志愿服更加适应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内在心理建设和外在行为表现的需要,更加贴近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价值和人生追寻方向。

(二)以个人兴趣和专业技能为依托,推进志愿服务内容与学生发展精准对接

现如今,我国人才需求趋向于多元化和多样化,对人才的要求不能仅局限于理论知识,更多的是要求综合素质强、思想政治觉悟高的人才[5],因此,志愿服务与学生发展融合,第二个维度是将志愿服务与大学生个人兴趣发展和专业技能锻炼结合起来,推进志愿服务内容与学生发展精准对接。大学生的“本职”是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能力,学好专业知识是大学生参加一切课外活动的前提,只有顺应志愿者的个人兴趣和专业技能需求才能更好地开展志愿服务工作。充分考虑志愿者的实际情况,比如,体能、兴趣、特长、专业知识等,设置安排合理的岗位和内容,将志愿者资源进行最优化配置,有利于志愿者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收获归属感和成就感,志愿服务效能才能达到最优化。同时,有利于大学生在开展志愿服务时将所学专业知识运用在具体的实践中,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以专业为依托,制定以“志愿服务+课程/竞赛”的志愿服务开展形式,鼓励大学生以个人兴趣和专业技能为依托,向社会提供专业化的志愿服务,并尝试在志愿服务中结合自身的兴趣、特长、专业知识等创造新的作品,比如,志愿服务沙画、志愿者歌曲、志愿服务APP 等,丰富了志愿服务的内涵,志愿者的优越感和获得感将得以体现。逐渐将志愿服务纳入到课程的实践环节,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必修课,拿出4 个学时,进行志愿服务与道德修养、志愿服务与法律相关专题学习,并鼓励大学生参与一些志愿服务项目,在实践中感受相关知识理论,丰富课程开展形式同时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学有所乐。将创新创业、互联网+、挑战杯等大学专业竞赛涵盖志愿服务领域,鼓励大学将志愿服务与自身专业相结合,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专业学习中解决问题,设计开发贴近社会实际需求、具有极高应用价值的竞赛作品。这样,通过志愿服务,深刻体验社会,获得真真切切的经验,专业课程学习更有效果,设计的竞赛作品也更有应用价值,大学生的能力发展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重视志愿服务“小集体”建设,构建志愿服务与学生发展“大环境”

志愿服务开展和志愿者管理的有效载体是志愿服务团体,良好的志愿服务团体、严密的组织制度,是志愿服务有效开展的重要保证。为解决大学生志愿服务管理涣散、人员不稳定等问题,构建以“党团班宿”为基本单元的志愿服务“小集体”,实施志愿服务组织模块化管理。第一,学生党员参与志愿者服务是联系学校与社会的纽带,既是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需要,又契合高校学生党支部开展党员教育锻炼的实际,是党员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与实现个人能力提升的体现。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党支部充当志愿服务的“临时团体”,依靠党支部的坚强堡垒作用,有效地促进志愿服务的顺利开展,有利于党员的教育培养。第二,团支部和班级是学生开展学习及其他课外活动的基层组织,大学生可以立足于团支部和班集体开展志愿服务,在集体服务社会、服务他人的同时提高团支部和班级的凝聚力与向心力,涵养良好的班风学风,对大学生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例如,思政相关专业班级,以班级为单位担当起红色文化展览的义务讲解员,形成班级人人争做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传播者的良好氛围。第三,除了以党团班为组织开展志愿服务外,还可以宿舍为单位开展志愿服务,有利于宿舍成员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团结协作,互相了解减少矛盾,建立起深厚的友谊。

建立以“党团班宿”为基本单位的志愿服务“小集体”,一是很大程度上协调了志愿者的时间,步调一致地开展志愿服务,为志愿服务的组织管理工作带来极大便利;二是将相同专业的志愿者融合到一起,有利于从事兴趣相投、专业对口的志愿服务工作,更高效地完成工作的同时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三是有效拆除志愿者之间的交流障碍,提升“党团班宿”小集体的凝聚力与向心力,涵养良好的风气。这样,志愿服务作为一个融合剂,有效地优化了大学生个体的发展环境,为大学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空间。

结 语

新时代,大学生志愿者被寄予了更高的使命,构建高校志愿服务与学生发展“1+3+N”深度融合工作体系,形成志愿服务项目品牌化、内容精准化、队伍精干化与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形成对应关系,促使高校志愿服务工作制度化,深度培育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和奉献意识,进一步丰富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的内涵,形成高校志愿服务与学生发展共生共荣新局面。

猜你喜欢

志愿志愿者大学生
志愿者
我志愿……
我是志愿者
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为志愿者加油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
我是小小志愿者
大学生之歌
因爱汇聚,志愿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