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呋辛钠在肺气肿合并感染中的疗效
2019-02-21蔡丽华蔡才华
蔡丽华,蔡才华
(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空港砲台医院,广东 揭阳522000)
肺气肿是指机体终末细支气管远端的气道弹性减退及过度膨胀、充气和肺容积增大或同时伴有气道壁破坏的病理状态。根据其发病机制,肺气肿可分为灶性肺气肿、老年性肺气肿、间质性肺气肿及代偿性肺气肿和阻塞性肺气肿[1-2]。倘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极有可能引发感染等一系列并发症,影响患者的康复速度和预后效果[3-4]。因此,为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该病的综合效果,笔者对头孢呋辛钠治疗肺气肿合并感染的疗效进行深入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2013年3月至2016年12月在揭阳市榕城区空港砲台医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肺气肿合并感染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入选患者经临床检查并确诊为肺气肿合并感染。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坚持完成治疗。排除合并严重心、肺、肝、自身免疫性疾病及恶性肿瘤、药物过敏等患者[5-6]。遵照数字抽签法将其分为普通组和创新组,每组40例。普通组男28例,女12例;年龄40~78岁,平均(56.33±5.45)岁;病程1~12年,平均(6.71±2.49)年。创新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41~79岁,平均(56.35±5.46)岁;病程1~12年,平均 (6.70±2.46)年。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普通组 给予青霉素治疗。取青霉素(山东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7020080)640万U加入250 mL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日1次。
2.2 创新组 给予头孢呋辛钠治疗。取头孢呋辛钠(通化茂祥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579)2.0 g加入100 mL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1 h内滴完,每日2次。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相关指标(临床症状、炎症、血象)、指标改善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反射亢进、恶心呕吐、抽搐)。
3.2 疗效评定标准 由本院成立的临床观察小组(由专业知识技能过硬且临床相关工作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组成)严格遵照医学相关规定对两组肺气肿合并感染患者的综合临床疗效进行评定。显效:各项症状均完全消失,且X线胸片检测结果显示完全恢复;好转:各项症状逐渐改善,且X线胸片检测结果显示逐渐恢复;失效:临床症状加重,病情恶化[7]。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4 结果
(1)临床疗效比较 创新组总有效率为97.50%,普通组总有效率为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肺气肿合并感染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2)相关指标改善时间比较 创新组各项指标改善时间均短于普通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肺气肿合并感染患者各项指标改善时间比较(d,±s)
表2 两组肺气肿合并感染患者各项指标改善时间比较(d,±s)
组别 例数 临床症状 炎症 体温与血常规创新组 40 4.35±1.30△ 7.23±1.48△ 2.36±1.01△普通组40 9.58±2.43 14.51±3.35 5.49±1.45
(3)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创新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普通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肺气肿合并感染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例(%)]
4 讨论
肺气肿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多发性呼吸系统疾病,常伴有一系列感染现象,中老年人为主要发病人群[8]。其发病率和病死率相对较高,且难以完全治愈,极易复发,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不良影响。青霉素是临床治疗肺气肿合并感染的常规药物,其能在破坏病变细胞壁合成的基础上达到抑菌作用,但仅能对革兰氏阳性菌起到显著的抑制作用,不能有效抑制革兰氏阴性杆菌的滋生与蔓延,因而综合治疗效果不佳[9-10]。此外,随着时间的推移,用药剂量逐渐加大,还易引发一系列不良反应。头孢呋辛钠(明可欣)是头孢菌素类第2代抗生素,对肺气肿合并感染患者体内的厌氧球菌、淋球菌及脑膜炎球菌等均较为敏感,患者易吸收,且药效持久,不良反应较少,有利于提高临床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大量临床相关研究表明,头孢呋辛钠适用于治疗敏感细菌造成的感染,尤其是与羧肽酶及细菌转肽酶相结合(共价键形式)可促进药效和杀菌消炎作用的进一步发挥[11]。此外,头孢呋辛钠还有助于加快机体对其他辅助药物的吸收速度,使药物在肠黏膜与血液中快速水解,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药理作用[12]。本研究结果显示,创新组患者临床疗效、相关指标改善时间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优于普通组(P<0.05),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