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善美的统一:思想政治教育与文艺育德的旨归
2019-02-20刘云卿刘晓哲
刘云卿 刘晓哲
(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西太原 030006)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1]同样,真善美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价值追求,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强调:“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2]思想政治教育与文艺育德同属培根铸魂的工作,真善美的统一是二者共同的价值追求,只有“求真、向善、寻美”,方能入耳、入脑、入心;只有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方能共融共进、共创未来。
一、思政课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3]真善美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三要素,其中,“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所在,“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力量所在,“美”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魅力所在,三者统一于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光荣而又艰巨的使命,是一个长期而又复杂的进程,需要用心、用情、用爱去探索、去创新、去坚守,只有坚持“求真、向善、寻美”,思政课才能绽放光彩。
思政课“求真”,就是追求真理,讲求实效。求真是一切科学,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这一门特殊的社会科学的本质所在。思政课是高校培养人才的第一课程,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承载着引导大学生立德树人的主渠道功能。要展现马克思主义真理的魅力,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准确全面地阐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系统教学,让思政课铸魂育人的作用充分彰显。为此,思政课不仅要“固本培元”,巩固和坚定学生已有的正确思想认知;更要“正本清源”,面对复杂局势、风险隐患、多种矛盾、错误思潮,思政课应旗帜鲜明地予以回应,发挥好“定音鼓”的作用,摆事实、讲道理,让真理越辩越明。
思政课“向善”,就是坚守理想,不忘初心。思政课的功能不仅在于传道授业解惑,引导学生追求真知;更在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追求真理。讲授知识的最终目的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如若仅仅满足于知识的传授、沉浸于知识的拓展,那是本末倒置的。如今,思政课存在不同程度的被“标签化”现象,将抽象深奥的政治理论和体系庞杂的课程生硬地灌输,给学生留下刻板、无趣等印象。思政课之善,在于言传身教。思政课教师应牢记初心,不忘来时路,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富有仁爱之心,饱含以学生为中心的情怀,讲好学生爱听的故事,善用学生能听懂的语言,引导学生向善。理论只有传到人民中,才能产生巨大的力量;思政课只有贴近学生、亲近学生,拉近与学生的空间距离、情感距离和思想距离,让学生能真正地“亲其师”“信其道”,让文本走进学生心中,思政课的作用才不可替代。
思政课“寻美”,就是寓教于乐,寓学于趣。首先,思政课之美在于内容美。思政课既有饱含哲学意蕴、人生哲理的学术之美,又有充满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的叙事之美,更有紧跟时代步伐、紧贴学生心理的现实之美。能够向学生展现人性之美、生活之美、自然之美、社会之美、科学之美、艺术之美,引导学生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其次,思政课之美在于形式美。思政课教师的价值体现在让“有意义”之事变得“有意思”,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又乐在其中,从而取得寓教于乐、寓学于趣的效果。“一堂立体丰满的思政课就像一场精心设计的旅途,步移景换,处处惊喜。”[4]在课堂上开展一场辩论赛、演讲赛,穿插一些精彩的视频,模拟一次新闻播报……丰富多彩的形式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更能让学生真正将理论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对于真的认识价值,对于善的道德追求,对于美的愉悦需要,是构成文艺的基本价值所在。”[5]为此,充分发挥文艺的精神引领作用,通过优秀的文艺作品,给人以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指引,传递向真、向善、向美的价值观,积极引导人们培育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判断力,进而激发人们为实现美好理想、过上美好生活而奋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应该成为当下广大文艺工作者的不懈追求。[6]
“真”是文艺的生命之基。文艺之真,首先在于真实。文艺的性质决定了它必须将反映社会真实、历史真实、时代精神作为神圣使命。文艺精品代表着时代的精神高度,体现着时代的思想深度,标志着时代的文明程度,反映出时代的人文向度。文艺的真实性,并不是对社会生活的简单照搬和模仿,也不是生硬地进行逻辑推理和科学判断,更不是随心所欲地编造、颠覆、戏说历史。新时代给文艺工作者提供了无限想象空间与无穷典型素材,应将“社会的真实”“历史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统一起来,真正在艺术的想象与灵感再现中兼顾史实,做到既有史实,又有艺术。只有秉持正确的历史观和对社会现实的正确认知,并遵循文艺规律,才能真正创作出既能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反映中国人民智慧、传播中国价值观念,又符合世界进步潮流的优秀作品。文艺之真,其次在于真情。文艺作品缺少真情实感,就像人失去了精气神。情感的缺乏,根源在于与人民的疏离,对人民的情感倾注不够,游离在作品之外,自己的情感难以融入,也难以获得受众的情感认同。[7]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文艺发展的方向。文艺的根基在人民,文艺的源泉在人民,文艺的前途在人民。文艺工作者要自觉为人民书写,为人民感怀,为人民呐喊。只有走出“小我”,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才能与人民同脉共振。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要真诚地面对人民,持久地热爱人民,由衷地感恩人民,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把人民的冷暖和幸福倾注于笔端,忠实地为人民代言,自觉地为人民书写。
“善”是文艺的价值之本。文艺之善,在于成风化人,铸魂塑魂。早在五四时期,面对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梁启超便积极推动发挥小说的社会功能,夸饰小说的“新民”作用。鲁迅先生也曾直语:“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领国民精神前途的灯火。”[8]文艺对于国民美好道德的塑造,对于全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对于民族精神的培育,一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作“有道德”的文艺作品,“有道德”,就是教人崇德向善。文艺作品中的道德评价与道德展示,实际上就是明是非、辨真伪、鉴优劣、权得失、甄善恶,就是以形象的力量和情韵的感染给人以熏陶、启悟、激励,就是在潜移默化中净化心灵、纯洁情愫、升华思想,点燃人的精神之火与理想之光。文艺工作者的使命,就是要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教育人、引导人,让人们看到光明和希望,坚定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文艺铸魂育人的思想功能。
“美”是文艺的魅力之源。文艺之美,在于愉悦情感,洗礼心灵。文艺是一种插了美学翅膀的思想传播与道德教化,[9]其形式和内容不仅便于人们接受,而且使人们乐于接受,文艺的传播力、感染力和魅力是其他任何理论形式都无法比拟、无可替代的。文艺之美,具体表现为形象美、形式美、语言美、意境美等。一方面,文艺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艺术方式,创作者广泛收集生活素材和感性材料,运用想象、联想和幻想等手法,形成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和典型,使抽象枯燥的理论和概念变得生动亲切,以此感染人和教育人,并揭示社会、人生的规律和本质,提高人的思想认识;另一方面,情感这种神奇的力量,几乎充盈了文艺的全部空间,浸透了文艺的所有细节。人的情感丰富多样,一般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反映形式,有时它会停留于人的内心,只是一种个人的感受,有时它则不可阻挡地溢于言表,成为感染别人的力量。正如黑格尔所说:“文艺艺术的美,它一方面是感性的,另一方面却基本上是诉之于心灵的,心灵也受到感动,从而得到某种满足。”[10]文艺的审美愉悦功能使其很容易引发受众的自我体认,在欣赏文艺作品的过程中,人们的思想情感、道德理念、行为方式受到潜移默地引导和启示。基于此,积极发挥文艺的美育功能,使人们获得精神的愉悦、审美的享受和灵魂的洗礼,是文艺助力世道人心建设的应有使命。
三、思想政治教育与文艺育德应协同育人
思想政治教育与文艺育德同属培根铸魂的工作,真善美的统一是二者共同的价值追求。为此,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文艺工作者应秉持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承担起引领民族精神的重任,把铸魂育人、凝心聚气、培孕文明奉为天职,勠力同心,坚守理想,协同育人。
(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善于运用文艺手段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普遍存在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而忽视了其情感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知性思维和理性思维,却忽视了形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工具理性的培养,却忽视了对其价值理性的引导。这种方式造成了将学生所学的知识和其运用知识的能力相脱离,认知从情与意中剥离出来,真与善和美疏离开来。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情感教育的方法应该受到更加密切的关注。以情感教育的方法培养情感认同,就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通过影响学生的情感而更深入、更持久地影响他们思想品德的形成以及行为习惯的养成,而文艺是表情达意最好的工具。一部部曲折离奇、鲜活生动的文艺作品,其中的悲欢离合、爱恨嗔痴,是最浓缩的人类情感史,也是人类的精神史。因此,充分利用文艺的情感特点进行教育是实现情感认同并最终实现理论认同的一种具体途径和方法。文艺育德,不同于理论育德。文艺的育德功能,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是不知不觉中的情感影响与渗透,是设身处地般的体验与领悟。尤其对于青少年,对于知识文化水平、逻辑判断能力较弱的群体,以及对思想政治教育有抵触情绪的群体,这种教育方式显然更有优势。思政课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状况,充分挖掘文艺作品中所包含的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比如对人类奋斗精神的赞颂、对人性真善美的歌颂、对英雄的礼赞、对光明的追求等等。善于运用文艺手段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比如组织学生对优秀文艺作品进行阅读和讨论,以文艺作品为案例进行理论教学,设计小型的角色扮演和模拟故事情节等等,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和真实的体验中受到思想的启迪、心灵的震撼,产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强烈的情感认同和理论认同。
(二)文艺工作者应承担以文育人的重要使命
文艺从来不是自在之物,文艺在社会道德体系建构中承担着重要职能。“文艺与道德密不可分,道德内涵并不是对文艺的额外附加,而是文艺的价值之源。”[11]一部文艺作品一经发表,就必然产生社会影响,它广泛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的形成,影响着人们道德观念的确立,尤其是对于涉世不深、感情丰富、易被感染和打动的青少年尤为如此。这种影响,不由文艺工作者本人的意愿来决定,无论文艺工作者本人希望不希望、愿意不愿意产生这种影响,它都客观发生。一段时间以来,一些文艺工作者或无视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自怜自叹、无病呻吟;或罔顾伦理道德与社会风尚,胡编乱造、寻奇猎艳;或放弃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搞文字游戏、写作实验等等。一些文艺作品空洞苍白、毫无价值,尤其是一些庸俗、低俗、媚俗的文艺作品,由于其极快的传播速度和极为广泛的受众群体,对人们的思想产生了诸多消极影响。文艺在铸魂育人、凝心聚力、引导世风上的作用不可替代,习近平总书记从“举精神之旗、立精神之柱、建精神家园”三个维度对文艺弘扬中国精神、重铸民族灵魂、凝聚中国力量予以深刻阐发,文艺工作者应自觉承担起引领民族精神的重任,为净化社会风气、弘扬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最终实现整个社会文明刻度的提升贡献一己之力。当今中国正经历着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一方面,广大文艺工作者应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深度揭示新时代社会新变革、人民新生活、新风貌及其背后的思想情感和精神历程,创作出更多代表新时代的艺术杰作,充分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的多元需求;另一方面,时代语境风云巨变,国际国内形势复杂,通过文艺重塑国民灵魂、凝聚人民心气,构建弘扬主旋律、激荡正能量的网络舆论环境,是新的时代条件下文艺急需承载的社会功能。要充分发挥文艺以情感人、以文育人、以德化人的重要功能,促进社会积极向上的情绪,激发人们为美好生活努力奋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唯其如此,文艺才富有力量和价值,才能熠照时世、烛照人心,成为精神的火炬和心路的航标。
(三)显性教育与潜性教育相结合
高等教育分为显性教育和潜性教育两种方式。所谓显性教育,就是由教师授课、学生接受的传统教育模式,集中表现为现行的课堂授课模式。所谓潜性教育,或称隐蔽性教育,是教育者按照预设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案,在受教育者周围设置一定的文化氛围和生活环境,引导受教育者去体会和感受,使受教育者在满足兴趣爱好的同时,得到思想的启迪和升华,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是一种不被受教育者察觉的教育方式。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不应该仅由理论工作者和思政课教师承担,它也是广大文艺工作者的使命和职责。人的健康全面发展既需要显性教育来使其掌握科学理论知识,也需要潜性教育来使其开阔视野、综合发展。潜性教育追求在潜移默化中进行渗透教育,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显性教学中直白灌输的缺点,巧妙地借助一些“媒介”,而文艺正是潜性教育很好的载体。利用文艺手段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高教育艺术、增强教育实效性的一种新思路。文艺精品是文艺工作者毕生智慧和心血的结晶,展现着他们丰富的社会阅历和内心世界,反映着他们对于宇宙世界的想象、人类社会的理解和个体生存意义的探寻。这些作品在创作时受到作者心灵激情的驱使,不一定有预想或预设的教育意图,这有助于消除学生最初的逆反心理,慢慢融入进去,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而且由于文艺本身具有审美属性,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还会有美的愉悦感受,深入体味文艺所包含的深层哲理、善和美。显性教育与潜性教育,是具有不同功能和特点的两种教育方式,二者相互渗透、优势互补、相辅相成,它们共同服务于一个教育目的,共同培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加班人。因此,高等教育应重视显性教育与潜性教育的整合功能,既注重传道授业,也关注人格培育,让思政课的教学做到既好吃又有营养,使受教育者得到头脑的武装、心灵的感化和人格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