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时代伟大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其时代价值

2019-02-20崔晓琰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民族精神

扎 西 崔晓琰

(西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西藏拉萨 850000)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缔造了光芒璀璨、熠熠生辉的中华文明,一直绵延至今,所依靠的正是伟大中华民族精神的支撑。特别是新中国在成立后的短短70年间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跨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推动引领作用居功至伟。2018年3月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闭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讲到:“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伟大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它为中国的发展以及整个人类的文明和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1]“四个伟大精神”再次诠释了伟大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与实质。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逐步凝练形成的被绝大多数群众认可的共同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心理特征,它是民族意识的优秀文化基因、精神状态和行为方式。伟大中华民族精神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奋斗中培育、继承和发展起来的精神状态。

一、新时代伟大中华民族精神的理论来源与实践基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民族精神理论及其中国化理论发展与实践,是新时代伟大中华民族精神孕育产生的理论来源与实践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民族精神理论的阐释

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对民族精神的内涵有着深刻的诠释:“民族的宗教、民族的政体、民族的伦理、民族的立法、民族的风俗,甚至民族的科学、艺术和机械的技术,都具有民族精神的标记……一个民族的精神乃是一种决定的精神”[2],黑格尔虽然是位唯心主义思想家,但他也充分肯定了民族精神对一个国家、民族和社会发展产生的重要作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者马克思、恩格斯对民族精神在其被压迫民族解放斗争中的研究无处不闪耀着真理的光芒。马克思在揭示了民族精神形成和发展规律上讲到:“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一个小孩都知道的。”[3]同时马克思认为民族精神是一个历史概念,生产实践才是一个民族存在和发展以及精神积聚的根基,恩格斯讲“一切文明民族都是从土地公有制开始的。在已经越过某一原始阶段的一切民族那里,这种公有制在农业的发展进程中变成生产的桎梏。它被废除,被否定,经过了或短或长的中间阶段之后转变为私有制。”[4]马克思在《革命的西班牙》中指出:“只有在中央洪达的政权下,才有可能把保卫民族的问题和任务的解决同西班牙的社会改造、民族精神的解放结合起来,不做到这一点,任何政治机构只要一同实际生活发生微小的抵触就必然垮台。”[5]马克思在致斐迪南·拉萨尔的信中特别提及并高度赞扬了德意志民族在一切反侵略谋独立求解放的斗争中展现出的民族精神,[6]恩格斯曾讲到:“各民族反抗拿破仑的普遍战争,是各民族遭拿破仑的践踏的民族意识的反映”。他在对中国发生的鸦片战争时认为:“据说,攻克布什尔和穆罕默腊的军队将立即调往中国。在中国,他们将遇到不同的敌人,……是英国政府的海盗政策造成了这一所有中国人普遍奋起反抗所有外国人的局面,并使之表现为一场灭绝战。”[7]

不难看出,被压迫民族争取独立和解放斗争以及民族发展等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团结精神、奋斗精神、勤劳精神等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精神的基本观点和倡导立场,他们认为民族精神是一个具体的概念,这种精神尽管不是黑格尔所说的“决定”力量,但它对国家和社会历史发展中发挥巨大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对民族精神理论的发展

在马克思、恩格斯民族精神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人结合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思想文化积淀在宝贵实践中不断丰富该思想,创造性地为该精神注入新鲜血液。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十分注重中华民族精神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中的培育和践行。他在《目前形势和党的任务》报告中强调:“日本帝国主义妄图“消灭中国人的民族精神,实质上是为了达到其侵华的目的。”[8]

他多次提出要以民族精神教育党员干部群众乃至我们的后代,要为取得革命建设的最终胜利注入强大精神动力。毛泽东时代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着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形成了以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的红船精神、长征精神、抗日精神、延安精神、艰苦奋斗精神、为人民服务精神、雷锋精神、自强不息精神、铁人精神等内容的中华民族精神思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时代,面对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邓小平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确立了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纠正和抛弃了不符合实际的错误思想,倡导中华儿女以宽广的胸怀审视世界、以改革的魄力改变世界,以自主的姿态矗立世界,注重和强调用爱国主义的强大精神力量团结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加入四个现代化的建设目标的实现,为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让中华各民族尽快富裕起来奠定了基础。在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阶段,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把维护国家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作为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精神行动纲领,强调中华民族精神是我国综合国力的关键要素,必须在全社会范围内大力弘扬和培育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以“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为主要内容对中华民族精神进行了高度凝练,并将“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青藏铁路精神、北京奥运精神、创业精神等反映时代风貌的精神纳入中华民族精神范畴。同时,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一道,共同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二、新时代伟大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新时代伟大中华民族精神内涵丰富,习近平总书记用“伟大的创造精神、伟大的奋斗精神、伟大的团结精神、伟大的梦想精神”予以凝练和阐释,使之逻辑化、体系化,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伟大创造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

人类的一切文明源于创造、孕于创造、成于创造。创造精神就是人类把以前没有的事物或思想有目的地进行探索劳动和凝练成果时展现的精神风貌。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勤劳勇敢,善于创造的民族。在超越自然环境的限制、不断战胜自然灾害的斗争中,中华民族不断克服险阻,不断创造,形成了经久不衰的创造精神,这精神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基因中,成为伟大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构成。

从取得的文明成果的角度看,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进程影响深远的有造纸、指南针、印刷术、火药四大科技发明;有自先秦始至宋元时期不断发展的天文历法及其经典著作;有以《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四部医典》等为代表的医药学成就;有包括万里长城、都江堰、京杭大运河、故宫、布达拉宫、颐和园等可谓鬼斧神工、别具一格的建筑创造;有诗经、楚辞、汉赋、史诗、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以及家喻户晓的四大名著、闻名遐迩的《史记》、世界上最长的史诗《格萨尔王传》以及《江格尔》等等众多的文学巨著和艺术创造。从古至今,中国人民的创造性成果可谓不胜枚举。进入新时代,中国人民的创造精神正前所未有地迸发出来,推动了我国综合国力的进一步提升。如高铁技术发展迅猛、世界第一颗硬x射线太空望远镜中国“慧眼”、世界第一台光量子计算机、世界首条量子通信干线……等等。从长期来看,经济发展最终取决于人的创造力和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水平。当前,我国正在推进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创造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竭发展的动力来源。

从理论和实践探索的角度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宝贵的治国理政和为人处世智慧,如民本、仁政、天人合一、廉政、法治、德治、王道等等思想。虽然这些治国理政思想产生在古代,但无论时代如何演进、社会如何转变,一些基本共性的优秀传统文化和精神,为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力量是不会改变的。进入当代,作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主心骨、领路人的中国共产党,为了探寻中国革命建设真理,实现中华民族独立与解放,为人民谋福祉,不断解放思想、以一往无前的创造精神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逐步形成了具有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高尚品格的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并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之路,创造了不负时代和人民期望的革命建设奇迹。进入新时代,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采取了一系列的创新举措,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指明方向,而且为世界上广大发展中国家在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中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从而彰显了理论创新成为强大的“意志合力”。

伟大创造精神在新时代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提供了不竭动力,在它的指引下,中国人民势必勇于拼搏,敢于创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定能实现。

(二)伟大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力量源泉

习近平总书记对伟大的奋斗精神有着深刻阐释,用接力奋斗、共同奋斗、顽强奋斗、艰苦奋斗来诠释其内涵,揭示了新时代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砥砺前行的力量源泉。

接力奋斗是传递民族力量的主要方式,是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接续勤劳苦干、顽强拼搏、凯歌前行的实践活动。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上讲到“奋斗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往往荆棘丛生、充满坎坷。强者,总是从挫折中不断奋起、永不气馁。”[9]在人类历史上出现的四大文明古国,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伦等都先后消亡或发展中断,只有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保持连续性的国家。中国的文明为什么能够持续?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认为答案就在于,中华民族拥有勤劳、勇敢、顽强和持续奋斗的精神。鲁迅先生讲,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着埋头苦干、拼命硬干、舍身求法、为民请命的人,这些人是中国的脊梁,这是接力奋斗精神的具体体现。

共同奋斗是凝聚民族力量的“凝聚剂”。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经过长期融合发展,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了交织交融的民族关系和整体利益优先的价值取向,特别是在民族危难的亲身经历中深刻认识到,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前进,一个四分五裂的国家不可能发展进步的道理。新中国的成立,各个民族之间已经建立起和睦相处、患难与共、守望相助的氛围,共同奋斗已成为凝聚中华民族强大力量的重要途径。进入新时代更是反映了党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相信各族群众,积极主动向人民群众学习的客观事实和铸建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导向。

顽强奋斗是激发民族力量的根本方法。它是指面对问题与困难不畏艰难险阻、迎难而上、英勇奋斗、攻坚克难的实践状态,反映了坚定理想信念、不屈不挠的精神状态。一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说尽中华民族顽强奋斗的刚毅品质,历史上诸如司马迁、文天祥、朱自清、王进喜等杰出代表人物不胜枚举。当前,改革发展遇到诸多十分艰巨的问题需要解决,随着中国的崛起,国际反华势力遏制中国的图谋日趋明显。中华民族每向前迈出一步都要付出艰辛的努力,若在这个时候畏首畏尾、停滞不前,之前的一切努力奋斗都将前功尽弃。新时代需要充分发扬顽强奋斗精神,再度激发出中华儿女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闯难关,一鼓作气,义无反顾的勇气和毅力。

艰苦奋斗精神是超越自然环境的限制、战胜自然灾害、突破敌人封锁、激励中华民族团结协作、自强不息、追逐理想、不甘落后的行动“助推器”,是接力民族力量的基本手段。艰苦奋斗不仅是中华民族不畏艰辛、奋发图强、乐于奉献、勤俭节约的思想境界和传统美德,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和政治本色。具言之,它是对党的群众路线的一以贯之之道,也是新时代党的人民主体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改革开放实践中的实际应用,同时展示了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万众一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实践方式。进入新时代,我们需要继续坚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顽强的斗志,延续千百年来汇集起来的民族力量,永葆中华民族的生机和活力。

(三)伟大团结精神是中华民族事业成功的思想根基

伟大团结精神是指由多情感的人们共同体聚集在一起而产生的一种共有的精神境界。中华各民族的大团结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更是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的最高原则和民族工作的生命线,其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伟大团结精神造就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一基本国情。中国是各民族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共同开发锦绣河山广袤疆域,共同创造悠久的中国历史、灿烂的中华文化的结果。中华民族在历史上交往交流交融演进的这个特点,整合了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融洽和谐的民族关系,构成了举世称羡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各民族团结统一已然成为“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

伟大团结精神推动了中华民族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时代潮流。自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屡遭欺凌,这时的中华民族自主性、民族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也激起中华民族外御强敌、共克国难的团结精神和不甘落后、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近代各族人民展现的团结一致、共赴国难、以身赴死的爱国情怀书写出可歌可泣的反侵略、求解放、谋发展的壮丽史诗,是伟大团结精神再现绚丽光芒的具体体现。新时代,我们正处于历史发展新方位且从未像现在这样接近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目标,在这重要的历史机遇期,面对西方反华势力西化、分化和遏制中华民族崛起的图谋,我们更加需要大力提倡团结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伟大团结精神在当下始终唱响着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中国共产党不仅高度重视中华各民族的大团结,而且始终支持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强调和支持中国人民同一切拥护祖国统一与民族复兴的海内外爱国者的大团结。伟大团结精神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财富和强大精神支柱,它深深根植于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心目中,每每在国家和民族处于生死存亡之际,海内外中华儿女都会自觉团结在一起。特别是近代以来面对列强侵略,他们与祖国同胞同仇敌忾、奋勇争先,为实现民族的独立与解放立下汗马功劳,其间涌现出诸如陈嘉庚、霍英东等众多爱国人士。一直以来,广大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始终与大陆福祸与共、生死相依,众多海外游子为祖国的建设与发展殚精竭虑、建言献策是团结精神的生动写照。

伟大团结精神倡导全世界正义友好力量的大团结。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开放包容的民族。中国共产党取得政权后,把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有机结合,以不带任何政治条件,以团结、合作、互利、共赢的处世原则,同世界各国各民族平等相待、共谋发展,积极主动对亚非拉等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开展援助。在与各国的交往中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坚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致力于为世界打造和平安宁、共同繁荣、开放融通的国际关系,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和共同创造人类美好未来的大团结。

(四)伟大梦想精神是中华民族锐意进取的指路明灯

伟大梦想精神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具有的对未来事物、愿景的美好想象或目标设定,是形容对某事物臻于最完善境界的理想。梦想源于现实而高于现实,与幻想和空想的虚无缥缈不同,它立足生产生活实践,是经过人们不懈努力可以或可能实现的中长期目标方向。

伟大梦想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砥砺前行的力量来源。在历史上,中华儿女勇于逐梦的典故不胜枚举。反对暴秦统治的义军先驱陈胜的一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可谓道尽了自己的宏图伟志和一腔热血;一己之力震西域的东汉班超为实现梦想而投笔从戎成就伟业;“划粥割齑”的北宋名臣范仲淹以俭为荣、勤奋读书才有了其后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和政治理想……近代以来,周恩来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救国梦想和爱国之情被我们反复学习和传承;思想家、文学家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立志从精神上唤醒沉睡的国人;秦淮河桥塌使幼年的茅以升立下了不让悲剧重演、造最坚固桥梁的质朴梦想……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在梦想的指引下,中华儿女一步步实现了国家独立、人民解放、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的美好愿景,正大踏步地朝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目标迈进。

伟大梦想精神是激励中华民族走好新时代征途的指路明灯。精神力量尽管不能取代物质力量,但其巨大推动作用也是物质力量在很多时候无法企及的。伟大梦想精神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民族特质,中华民族的血液里从来不缺少梦想的基因。在梦想的指引下,如千里传音、日行万里、载人航天等古老梦想在一代代中华儿女勤劳的双手中已转化为现实,中华民族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壮举,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飞跃,迅速成长为世界上历史最为悠久的打不垮的坚韧民族,正朝着更高的、更伟大的梦想迈进。追梦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应有的辉煌,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我们要继续发扬勇于追求和实现梦想的执着精神,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伟力,坚定不达山顶誓不休的决心与勇气,才能实现圆梦。

三、伟大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价值

新时代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予以推动和支撑,新时代人民的福祉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需要在伟大的民族精神的引领下实现,伟大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代体现出重要的价值。

(一)升华了中华民族精神内涵,充实了思想宝库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历经几千年来的传承与积淀,至今仍闪耀着民族精神与智慧的璀璨光辉。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思想品质的继承,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将“文化自信”确立为“四个自信”的核心内容之一,多次肯定了中华文化之于国家、民族、社会实现全面进步发展的价值与作用,驳斥了“精神文化虚无主义”,足见其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他曾深刻指出,优秀传统文化关乎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10],文化兴盛支撑着国家民族的强盛,要善于继承、与时俱进,实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11],从而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习近平总书记的“四个伟大”中华民族精神究其本质就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思想文化在有效继承的基础上的又一次创造性转化,它以厚重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充分阐释其深刻内涵、吸收其思想精华、凝练其逻辑体系,以符合时代要求的全新架构、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向全国各族人民呈现出了新时代伟大中华民族精神的精神内涵,实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思想文化创新性发展的同时再次充实了中华民族精神思想的理论宝库,为新时代中华儿女在成就梦想的征途中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滋养和激励引领。

(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神聚力

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若没有了精神支柱,就好似一个人丢掉了灵魂或是折断了脊梁,只能夹缝求生,最终因失去生命力和凝聚力而灰飞烟灭。事实证明,民族精神早已成为一个国家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软实力,是决定其兴衰成败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12]中国共产党建党98年以来,一贯坚持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并依托伟大民族精神形成的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等历史性转折点,完成了中国近代以来由衰败到繁荣富强的根本性转变,并以豪迈的姿态迈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阶段,其高速发展的过程也成为新的民族精神孕育的过程。新时代成为中华民族发展中难得的建功立业、实现梦想的机遇期,更是中国共产党人面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去完成目标的时代使命期。面对当前纷繁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实现需要艰苦奋斗的决心与勇气,需要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需要团结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智慧与力量,这些都必须从新时代伟大中华民族精神中汲取充足的“精神养分”,充分发挥其精神支柱的激励凝聚引领作用,使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块使,艰苦奋斗、风雨兼程、不断向前,最终实现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

(三)为维护和谐稳定团结奋进局面提供思想支撑

新时代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人民共同富裕、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历史关键期;是有着新特点、新目标、新使命、新理论、新要求的崭新发展机遇期;是中国共产党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路、完善成熟定型各项制度法规、将改革开放推向深入的凤凰涅槃期;是向全世界展现中国独立自主、实事求是、开放包容的形象,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厚积薄发期。这个时代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显得尤其重要,而它需要和谐稳定的政治局面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艰苦奋斗积极投身祖国建设事业的蓬勃热情作为发展的必要条件。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地区间、城乡间、民族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状况日趋显现,社会主要矛盾也日益凸显,严重影响和制约了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破坏了地区间、民族间、城乡间人民团结一心、携手奋进的局面。因此,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和巩固新时代和谐稳定、团结奋进的大好发展局面,需要伟大中华民族精神这个人民群众所共同认可的精神作为思想支撑,激励引导全国各族群众继续保持团结一致、艰苦朴素、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攻坚克难的优秀品格,强化自身大局意识,时刻以国家改革发展大局为重,使整个国家和民族充满“正能量”,有效减少消除当前物质资料丰富以及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现状所带来的精神匮乏、信仰缺失、价值观扭曲等负面效应,再次塑造新时代中华民族坚毅的气质性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伟大复兴的重大机遇期,同时,面对新的历史特点,面临严峻的国际国内各种风险挑战,大力倡导和弘扬伟大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愈加凸显。这就需要以伟大民族精神凝聚共识,形成最大的公约数,画好最大的同心圆,用中国梦促进中华儿女的团结、奋斗和创造,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促进全世界正义友好力量大团结,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汇聚起强大合力。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民族精神
我们的民族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拿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