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防治苹果树腐烂病莫入误区

2019-02-20申晓军

西北园艺(果树) 2019年2期
关键词:木质部树势皮层

申晓军

申晓军,陕西省蒲城县果业管理局,邮编715500。

随着苹果树树龄的增大,挂果量的增加,腐烂病逐年加重发生。腐烂病多发重发,而且防控效果不佳,除与树龄树势、地理气候等因素有关外,也与人们在防治上存在的误区有关。

1 苹果树腐烂病防治误区

1)认为腐烂病只是在春季发生。不少人根据腐烂病表面症状(病疤扩展快)得出该病害是在春季发生的结论,岂不知腐烂病发病始于上年夏季。6—9月,主干、主枝、领导枝等大枝基部和分杈处、隐芽四周和各种伤口附近的树皮产生周皮,周皮上的组织由于营养与水分供应中断而逐渐失去活力,变为黄色、褐色,以至干枯、死亡,形成落皮层。7—9月,这些落皮层陆续出现表面溃疡,晚秋初冬病菌穿透木栓层向树皮深处扩展,11月至翌年1月发病数量增加,1月达到高峰。尽管2—3月为发病盛期,但这些病斑都是1月份以前形成的。春季病疤溃烂速度加快,这时喷涂药剂往往为时已晚,刮治病斑往往滞后,容易造成病斑面积扩大,菌源量大,刮治不彻底,易引起病疤复发。

2)只重视剪锯口部位的腐烂病防治。苹果树腐烂病菌是一种寄生性较弱的兼性寄生真菌,能在树皮各部位潜伏,何时发病主要取决于树体的抗性。引起树势衰弱的原因很多,诸如栽培管理粗放、土壤板结,肥水供应不足、根系发育不良、结果量过大、病虫防控不好引起的早期落叶、冬春冻害及日灼等。当树体或局部组织衰弱时,病菌从各种伤口侵入已死亡的皮层组织而导致发病,如枝杈处、剪刀口、环切环剥口,以及冻伤、日灼和各种创伤部位,另外芽眼、虫口(主要是苹果透翅蛾造成的)、叶痕、果梗痕和皮孔也是病菌入侵的途径。人们往往只重视剪锯口早春病斑用药刮治的单一方法,而忽视其他发病部位周年综合防治措施。

3)认为病疤只要进行刮治就可控制。人们往往只对明显发现的病疤部位进行刮治,对四周健皮层及木质部潜伏的病菌用药不及时、不彻底,对刮下的病组织不集中处理,随意抛散,人为扩大了病源,增加了再侵染的机会。

4)轻视对树体的综合防治。生产中往往对病斑部位一刮了事,对全园综合防治措施做得不到位,比如不及时清除园内病死树、死枝;对树体不刮皮、不喷药;对伤口不及时采取保护措施,影响组织愈合。苹果树腐烂病的发病程度与树体储存营养水平有关,一般栽培管理好、树体强壮的果园发病轻。

2 苹果树腐烂病防治建议

1)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这是防病抗病的基础。一是要加强肥水管理,增施有机肥,合理配比氮磷钾(渭北果园建议三者的比例为1∶2∶1)。二是要合理修剪,规范实施强拉枝、巧施肥、大改形的配套措施,调节负载量,严格疏花疏果,避免大小年。三是要注意各种伤口的保护,可用白乳胶、封剪油等涂抹伤口,大的伤口可配合用塑料膜包扎。四是要加强保护枝干,防止冻害、日灼的发生,冬前春后主干枝刷涂白剂。

对老果园要加强改造,强壮树势,增强抗病能力。

2)综合防治病虫害,减少诱发病害的各种因素。一是加强对早期落叶病和叶螨、蚜虫、潜叶蛾类害虫,以及苹果透翅蛾的综合防治,同时注意防治根部病害。二是及时清除园内病虫株、枝和树体落皮层、皮下干斑、湿润褐色坏死点等。三是对树体大枝干及时刮老皮,特别是5—7月实行重刮皮,减少病菌潜伏基数。四是加强枝干喷药,发芽前用4%“农抗120”200倍液或5波美度石硫合剂喷树体,呈淋洗状态。生长期对主干或大枝适时涂刷5~10倍液菌毒清、菌立灭,杀灭潜伏病菌,防止隐性病斑形成。

3)及早刮治病斑。防止病斑复发。要勤检查,发现病斑及时刮治,特别要重视秋末冬初的刮治。

刮治时先要用快刀将病组织彻底刮除干净,再用硬毛刷刷净木质部所有病残体。后将刀用酒精消毒后再刮四周健部组织1~2 cm。要求边缘光滑,不留死角、毛茬,不拐急弯,以利伤口愈合。刮下的病残体集中带出园外烧毁或深埋。刮后用农抗120或菌毒清、菌立灭5~10倍液,或用含过氧乙酸的药物3~5倍液涂抹。7~10天再涂1次。

对小病疤木质部裸露部位可涂刷磁漆(瓷漆)、白乳胶保护,防止木质部内的病菌侵染健皮,造成病疤复发。对稍大病斑应在刮治涂药后,在病斑上涂抹干净的黄泥,涂泥厚度2 cm,四周加宽4~5 cm,然后用塑料布包严,再用绳严密包扎,一般2~3个月可产生愈伤组织。

4)病疤桥接、脚接,促树体恢复。为使大病斑尽快愈合,以利尽快联通养分和水分的输送通道,促进树体健壮生长,对病疤较大的树应及时桥接、脚接。

猜你喜欢

木质部树势皮层
不同品种吊兰根初生木质部原型的观察与比较
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患者扣带皮层结构和灌注变化
急性皮层脑梗死的MRI表现及其对川芎嗪注射液用药指征的指导作用研究
基于复杂网络的磁刺激内关穴脑皮层功能连接分析
有机肥施用对宫川温州蜜柑品质及树势的影响
浮梁县不同地形杨梅园树势与产量情况研究
基底节脑梗死和皮层脑梗死血管性认知功能的对比
镉污染来源对萝卜镉积累特性的影响
盐分胁迫对2种杨树次生木质部导管特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