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融入高校德育探绎

2019-02-20朱红梅

韶关学院学报 2019年11期
关键词:中华德育传统

朱红梅

(华南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广东 广州51064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创造的灿烂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基因和精神血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是人民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可与遵循,并由此产生归属感进而获得文化自觉的过程。在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和消费符号化影响的现代社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有些淡化,作为文化认同主体的大学生有些成为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实用主义的追随者。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指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1]高度明确了德育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重要担当。重视高校德育的传统文化教育是培养青年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应对文化多元化挑战的必由之路。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涵丰富的德育资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涵丰富的德育资源,是中国古代德育的重要载体,极富教育价值和强大的生命力。

1.体现“天人合一”的自然伦理

中国古人有着天、地、人之间不可分割、和谐共生的整体观念,并以“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升华人的精神境界。儒家万物一体、道家天地与我并生、佛家悲悯天下,都是这种精神的凝练,并由此形成了“天人合一”的自然伦理思想。顺应天时,遵循自然规律而行。所谓“天时”,就是昼夜变化、四季更替、万物生长、斗转星移等客观规律。人们不仅认识到客观规律,而且严格按照自然规律进行农业生产、从事社会事务,养成生活节律,此为“奉天时”。二是适度消费的自然保护意识。传统农耕社会决定了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人们懂得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万物生长规律,在自然万物孕育繁衍的关键期, 给予其充分的保护才能有利于生长,大自然是“生之本”,对自然界的开发利用“适时”而“有节”,才能维持生态平衡和资源可持续利用,天地万物才能循环往复。三是热爱自然,向大自然学习,与自然相亲的审美情趣。老子的“上善若水”,孔子的“智者乐水,仁者乐山”,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就是古人对美好自然的欣赏和追求。

现代社会人类对自然的掠夺,造成生态环境的极大破坏,同时,奢侈浪费之风盛行,网瘾、“手机控”等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高校德育融入“天人合一”的自然伦理思想,回应育人的时代性、现实性问题,可以培养青年学生的生态价值观,帮助他们养成合理的消费理念和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2.崇尚“德为根本”的人格修养

传统文化儒、释、道都强调人的自我修养的心性之学,儒家的存心养性、佛家的明心见性、道家的修心炼性,是三家的心性道德修养理念。儒家以培育有德性修养的“君子”为目的,因而拥有更为丰富的关于自我修养的文化资源。《礼记·大学》 有言:“德者,本也”,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礼记·大学》开篇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指:大学之道,首先在于明了明德的修养,开发人内心光明正大的品德,然后深入民间亲近影响民众,让人们日善其德,达到道德至善尽美的境界。接着谈到修学大道与明德的“七证”:“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概括起来就是知、止、定、静、安、虑、得的七步修学功夫。进而还谈到“正心、诚意、格物、致知”自我修养具体的四个步骤。儒家还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也”、“慎独”等自我修养准则。儒家培养有德性的“君子”,养成理想人格,其目的在于由“内圣”而“外王”,最终担当起“道济天下”的文化使命。

当今中国社会正值快速转型期,人们的生活节奏明显加快。青年学生面临学业、就业和情感等压力不断加大,精神迷茫、道德缺失和心理疾病等问题日益突出。中国当代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与古人强调的“德为根本”是一致的。用传统文化的修心养性和以德修身的思想与资源,滋养人的心灵,构建人与自我内心世界的和谐,培养青年学生“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理想人格,通过自我学习、自我反省、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和自我提升来不断完善自己的人生境界。

3.主张“立己达人”的社会关爱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秉承实现自我必须通过实现他我来成就,所谓“立己达人”,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所体现的对他人、对社会的关爱。“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是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伦理原则和行为准则。在推进传统道德教育中,尤其要注重“仁爱”“重义”“守信”教育。所谓“仁爱”,就是“仁者爱人”,人与人之间应当相亲相爱,“出入相友,守望相助”,与人为善、对人恭敬、待人宽厚就是仁人了。“重义”“义以为质”的传统义利观是一条普遍的道德原则。“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对义利的态度是区别君子和小人的标准。传统的义利观并非将“义”和“利”绝对对立起来,而是“义以为上”,当义和利不能两全时,应当舍利取义。义利观重视社会的整体利益是对狭隘的个人利益的超越,但并不否定正当的个人利益,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厚德载物”,义和利是可以以德统摄和平衡的。传统文化还非常看重诚信的价值,“言必信, 行必果”,“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古者禹汤本义务信而天下治,桀纣弃义倍信而天下乱。”守诚信是做人、做事、为官、治国都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

当今社会人们的精神面貌有积极的一面,但与此同时,人与人之间却关系冷漠,唯利是图不择手段,崇尚物质主义、个人主义。不良世风对青年学生影响很大, 在理想和现实困惑中他们往往无所适从。传统文化“立己达人”的社会关爱成为当今德育的当务之急,让他们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将个人的小我融入集体和社会的大我,平衡物质和精神追求等等都大有助益。

4.彰显“责任担当”的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即对家族、家乡、国家的深厚情感。从屈原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到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从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再到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无不表达了古人对家国浓浓的眷恋与深深的情怀。从国家层面看, 家国情怀是公民对国家的认同与精神归属, 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心理基础。从个人角度看, 家国情怀是个体与国家相连接的情感纽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家国情怀主要表现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个人通过修身,学习文化知识,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其目的在于“齐家”,就是把家庭管理好,而“齐家”的目的是为了治理好国家。家国情怀以修身齐家为基础,以治国平天下为旨归。责任担当则是家国情怀的精髓所在,梁启超有言:“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从爱家人、爱家庭做起,进而延伸到热爱故乡,热爱祖国;从孝敬父母,为家庭、家乡的付出和奉献开始做起,进而报效祖国,服务人民。青年学生应常怀感恩之心、志存高远、情系大众、胸怀天下,才能自觉地将个人学业、事业、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人类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融入高校德育的策略

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的高校德育,不仅能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而且能促进高校德育更好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融入高校德育主要有如下策略:

1.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师资建设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关键在教师。过去我们对传统文化教育重视不够,在传统文化师资建设方面存在不足,致使目前我国高校缺乏熟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师,教师的传统文化水平不能适应教学需求,这是高校深入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短板。因此,亟需在师资建设上下功夫。首先,教育部门和高校领导应当高度重视传统文化师资建设,并制定相关制度和政策。注重人文社科人才的吸收和引进,使人文素质教育课和专业课的教师比例趋向合理,着力打造一支精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师队伍。对于教师培养,应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 丰富传统文化及地域特色文化的内容;对于教师培训, 应当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模块,并采用灵活多样的培训模式,例如,专家讲座、学习研讨、实地考察、课题资助、与文化单位交流等等。建立激励机制, 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氛围,既能让优秀的传统文化教师脱颖而出,又能提高整体传统文化师资质量。设立传统文化师资建设专项资金,并专款专用。其次,教师要厚积传统文化底蕴,塑造高尚品德。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互动交流的过程,教师的学识和视野要高于学生,做学生品德的引路人,才能培养出品学兼优的学生。教师要主动学习传统文化经典和传统文化美德,为学生做出榜样。再次,高校教师应将传统文化学习、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尤其要重视研究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整合起来,使传统文化教育更能切合现代社会的要求,达到以“文”化人的目的。第四,教师不仅要“妙笔著文章”,更应“铁肩担道义”,主动担当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神圣使命。鄱阳湖知行学园,是广东省一所大学的一个学生社团,学园的宗旨是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其创立者是该校一位法律专业的教师。谈起他诵读经典的初衷,是为了做好父亲,教育孩子知书达理。他带着自己的女儿读,带着女儿同学读,带着社区的家长读,再后来就创办了这个社团,带动全校热爱传统文化的大学生一起开展“读经运动”。这位教师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儒家精神,不断扩展仁爱范围,提升担当境界。曾子有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的教师担责任负使命,这是永恒的命题。

2.建构传统文化协同教育体系

传统文化认同教育应重视将家庭、学校、社会结合起来,发挥三者的协同教育功能。

首先,家庭教育是传统文化教育的基础,也是传统文化协同教育体系的行为建构。中国自古以来就重视家教,孟母三迁、岳母刺字是传统家教的经典故事;《诫子书》《朱子家训》 等是古代家教的宝典。家教对人的影响重大而深远,古人云:“道德传家,十代以上”。《钱氏家训》流传千年,钱氏族人始终以家训为行为规范,孕育出“千年名门望族、两浙第一世家”。数十代钱氏族人一直恪守和践行“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必谋之”的训言,所以成就了钱学森学成归国、报效祖国的宏愿,所以造就了钱伟长科学救国的梦想,这个当年以国文和历史满分而物理只有5 分的成绩考上清华的学生,在面对国家危亡之际,毅然放弃自己喜爱的历史专业而主动改学物理,最终成为国际物理界巨擘。家教在传统文化教育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家庭要“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2]。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教中特别注重言传身教,运用传统文化的孝道、礼仪、道德的内容通过父母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培养孩子从小孝敬长辈、宽厚待人、童叟无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热爱劳动、吃苦耐劳、勤俭持家的独立品格。

其次,学校教育是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也是传统文化协同教育体系的知识和精神建构。在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学校教育主要承担系统地传播知识的功能。通过学校教育,让学生熟悉传统文化知识,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传统文化重要典籍,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中华民族精神的独特价值,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并自觉地担当起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重任。同时,学校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自己率先垂范,教师的文化积淀和人文精神对学生的学习成长能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教师不仅要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做好传统文化的“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做好学生德行的领路人。学校教育还要考虑学生的精神需求,用传统文化滋养他们的心灵,塑造健全的人格。

社会教育是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方面,也是传统文化协同教育体系的价值取向。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也离不开社会教育。社会应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普及与弘扬,发挥良好的价值引领作用。信息化时代,大学生往往通过互联网、电视、手机获得传统文化知识,媒体、网络应以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中央电视台近些年制作和播出了一些传统文化精品节目,《记住乡愁》《经典咏流传》《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汉字书写大会》等,使传统文化穿越时空焕发异彩,激发了青年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情, 提升了他们的传统文化涵养和精神品味,满足了大学生对美好精神生活的需求,有效抵制了庸俗、低俗、媚俗等不良文化风气。社会各界应当为传统文化教育贡献力量、搭建平台。博物馆、历史文化遗址等是传统文化的实物载体,能够让学生在实地、实景、实物中近距离地直观感受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总之,家庭、学校、社会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各司其职,又同向同行,协同配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融入高校德育,实现育人价值才能卓有成效。

3. 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校德育生活化实践

“只教知识、不重实践”的“两张皮”现象是德育长期存在的问题,德育改革应当“左手牵着传统美德,右手牵着现代生活”[3]。

德育生活化,意指人的道德教育不能脱离现实生活,必须以一种生活化的方式展开。中共中央《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指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更好更多地融入生产生活各方面。”[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德育生活化实践,就是要把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实际生活对接,并引领大学生的生活,在生活中育德,做到知行合一。

首先,以传统节日文化涵养德育生活。我国传统节日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标识和重要载体,体现了中华民族整体的文化认同感。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内容丰富,包括“与节日有关的起源或传说、仪式、活动、饮食、服饰、诗词、歌谣等”[4]。蕴涵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情感、生命态度、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行为方式。青年学生在节日氛围中要熟悉节日习俗、了解节日意涵、参加节日活动。春节来临,与亲人团聚,贴福字、春联、舞龙舞狮、踩高跷扭秧歌;清明节扫墓、祭拜祖先、踏青赏春插柳叶;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重阳节登高插茱萸、尊老敬老;中秋节赏明月吃月饼、举家团聚、回归亲情。青年学生在节日活动中应当主动体验并身体力行,可以自己动手包饺子、做粽子等等, 切身体会传统节日中的家国情怀和热爱生活、尊重自然、关怀生命的内涵,把传统节日对真善美追求的积极情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其次,以校园传统文化建设增进德育生活。一方面,高校要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为载体,寓传统文化于校园建筑和人文景观中。华南农业大学的“儒园”由一尊孔子塑像和156 块刻有儒家经典名句的石头组成“儒家文化园”,学子们在休闲漫步时就能感受古圣先贤的教诲。该校还建有院士广场,立有历史上八位曾在此学习工作过的院士塑像,与现代大学生学习生活环境相容共鸣。另一方面,高校要积极组织和引导学生社团开展一系列传统文化活动,寓传统文化教育于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中。华南农业大学人文与法学学院“开展形式多样、参与面广、影响力强的‘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包括‘中华状元红’知识竞赛、‘文渊阁’学术沙龙、岭南地方文化寻根专题活动、诵读经典暨徒步游学活动以及大型社区文化长廊书法展等活动。”[5]华南农业大学组织开展的“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连续三年荣获教育部特色展示项目50 强。传统文化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使德育回归生活原点,让学生在生活中深受教育,在活动中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价值和使命。

总之,要明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融入高校德育的必要性,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资源,重视传统文化师资建设,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传统文化协同教育,并积极推进传统文化融入德育生活化实践。培养青年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促进其精神成人。

猜你喜欢

中华德育传统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