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分析
2019-02-20黄海蓉
黄海蓉
(江苏省如皋市第二中学 226500)
高中化学作为学生学习的主科之一,对学生非常重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是要培养学生在化学学习方面具备的能力和一定的素质.在新时代背景下,这种教育方向的提出为教师开展更多教学方法提供更多的思路,也让化学课堂不仅仅只是为了提高成绩,还可以发展学生的能力,为学生终生化学素养打好了基础.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足够重视渗透核心素养的培养活动,充分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做好课堂引导作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发现,利用多种教学方式丰富课堂,从多种方面出发锻炼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效率.
一、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还原化学历史教学
在高中化学中,要从培养学生个性素养出发,就需要引导学生学会自己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自己能够将其中涉及的化学知识提炼出来,跳出课本中知识框架,将自己的认知放在更高的位置,这是展开化学教学的基本,可以促进学生掌握更多的科学方法,培养更多的化学精神.具体说来,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将知识的讲述联系现实生活,引导学生从现象到本质,从而内化相关知识点.比如在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三“弱电解质的电离”学习中,不能只是简单地让学生了解到电解质的含义和特点,还需要通过梳理相关知识框架,带领学生学会书写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深刻认识到化学变化的本质原因,通过这样的方式,总结出相关的规律,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知识的构建能力.
在学生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正确的化学素养和化学价值体验观都应该具备.教师可以通过还原化学探究历史的方式,传递学生真正的化学智慧,体验到在化学探索过程中的逻辑严谨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到知识理论形成的艰辛,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比如在学习到元素周期表一节的相关内容时,需要学生了解到门捷列夫首先提出的元素周期表,但是第一次提出的元素周期表和如今的元素周期表是不完全相同的,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等高科技设备为学生展示第一次提出的错误的元素周期表,让学生体会到,有时候,经过大量的实践探究和努力,得出来的结论也不一定的完美的,通过后期更多科学家的努力,才慢慢修正,最后得到周期表.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元素周期表的欲望,还体会到化学探究过程的严谨性和坚持不懈的精神,也是化学核心素养的一种沉淀.
二、根据知识创设教学的情景,创造自主学习机会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仅仅靠课本知识的教学是不够的,还需要教师注重引导出学生明确自己的兴趣,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探索和研究方向,从而以自己的兴趣为动力,不断进行自主探索和挖掘.比如在教学人教版高中化学“氧气”一节的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研究氧气的化学性质,可以采用视频或者课件的方式来为学生普及氧气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多建筑工地和医院都有专门的氧气供应,为什么氧气要在这些地方专门设置使用,两者使用氧气的化学原理同不同?通过这样,充分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积极地自主探索其中的化学原理.
三、重视化学探究实验的教学,强化化学概念教学
概念教学作为比较基础的教学,教师也要重视,侧重教学点,对有利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知识内容进行重点教学,帮助提高学生深入挖掘化学知识的能力.比如在教学高中人教版“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一课时,教师可以主动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化学物质进行分类,形成分类的思想和能力,从而在学习纷杂的化学知识过程中,学会分类,构成自己的知识框架.
总的来说,化学作为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的重要科目,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而对于高中化学教师,也应该对教学的方向和理念进行深刻解读,了解教学的根本目的和最终目标,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方面出发,活化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高中化学的教学效率.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景出发,强化高中化学概念理论,重视实验教学过程,让学生亲身参与知识的构建过程,培养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完成新时代教育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