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研究综述*

2019-02-20张嘉辰

市场论坛 2019年2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民族旅游

张嘉辰 朱 斌

(渤海大学管理学院 辽宁 锦州 121000)

真正实现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工作已经成为扶贫工作的重要方面,旅游扶贫由于操作性强、关联度高等原因被各地普遍寄予了厚望,同时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扶贫工作也受到国内一些专家学者的研究兴趣,目前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研究成果,本文以录入中国知网的论文为研究范围,在中国知网上以“旅游+扶贫+民族”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所得目标文献378篇,年度文献发表数量自2013年后缓慢上升,2015年后迅速增加。文献涉及旅游资源、旅游开发、指标评价、机制构建等领域。

一、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研究

夏学英(1999年)认为辽宁省旅游资源地域差异明显,可据此进行资源组合,如结合自然风光与民族特色在宽甸、恒仁两个满族自治县打造鸭绿江沿岸民族风情区等特色旅游区。吴智嘉(2010年)从资源整合出发,提出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仍需深度挖掘各民族文化特色、建立民族旅游品牌、形成产业集群发展道路、兼顾内外两个市场、提升民族旅游真实性。左振寰、吉喆、周屹(2012年)从科学发展理念出发,认为可用民族特色作为吸引力,吸引游客与投资。蒋萍(2016年)认为少数民族文化主体性所表征的民族特色和民族文化实则已成为地方文化资本与经济资本的关键要素。在旅游扶贫过程中,不能怀揣着对少数民族的异域化和原始化的想象。

本领域的研究多涉及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与资源整合,借由资源地域差异明显、资源类型丰富多样等既有资源条件,强调将不同少数民族旅游吸引物或目的地以组内相同、组间相异的原则进行主题整合、差异定位,最大程度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吸引游客群体。

二、少数民族地区民俗文化旅游研究

少数民族民俗开发是增强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吸引力的重要方式。唐书民、孙立新以锡伯族旅游纪念品设计开发为切入点,为民族特色非物质遗产的开发、创意与创新提供了极具借鉴性的路径方式。孙立新、廖献林以傅氏锡伯族剪纸为例,提出凸显民族信仰等传统文化价值、设计具有本真价值的商品、将艺术品与生活相融合等旅游纪念价值注入方式,并提出跨界合作、平台推广等互联网营销方式。谷妍、张丽(2010年)针对辽宁满族文化遗存人为破坏严重、重视程度不够等方面问题提出加强旅游文化阐释功能、增强保护延续性措施、建立完善博物展示功能、利用艺术形式呈现宣传等措施。

本领域的研究主要以少数民族的风俗节庆、手工艺品、体育运动、文化遗产等角度进行挖掘、整理与优化。

三、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研究

本部分的研究基本均以问题为导向,主要对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开发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从研究文献数量上来看,此领域也是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研究的重点领域。左振寰、吉喆、周屹(2012年)从制约民族旅游发展因素及相应对策角度入手,分析了少数民族旅游发展中面临的政府支持欠缺、管理不足、人才匮乏、资金短缺、品牌未成等问题;王庆、沈诗林、曹蕾(2016年)立足文化融合视角,认为当前辽宁省满族旅游开发存在着宏观规划与顶层设计方面的欠缺、整体布局有待提高、品牌意识淡薄、旅游形象模糊、民族文化挖掘与创新不足、缺乏带动力强的特色精品民俗项目等问题。

本领域的研究发现少数民族地区在旅游扶贫方面存在着诸如民族文化挖掘不深、旅游产品与项目单一、发展思路模糊等问题,涉及政策执行者、规划决策者、实施参与者与当地居民多方利益主体。解决此方面问题需要系统性的机制构造,也需要持续性的监控与反馈调节。

四、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肖晓(2004年)在对旅游扶贫优势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新疆空间区位及原生文化因素,提出可加强与空间距离、文化距离上较近国家的联系,大力发展入境游。邱硕立(2013年)结合当前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特点、区位和发展前景等基本要素,提出了四种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模式。王超(2017年)提出要系统构建苗寨旅游扶贫模式,关键是转变发展思路,重心应落在文化本真的传承和保护,让真正的苗寨本土居民多参与其中。

此领域研究多进行于21世纪前10年,以宏观层面的定性研究为主,内容基本上可概括为扶贫旅游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旅游开发对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影响、旅游扶贫的基本思路或开发模式、旅游扶贫的问题与建议。

五、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沈茂英(2005年)结合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评价方法及研究现状针对中国山区聚落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提出了聚落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水平、支撑能力、管理水平4个一级指标及其下的19个二级指标和45个三级指标。潘顺安(2007年)将乡村旅游开发划分为企业作为开发主体、村集体作为开发主体、村民自主开发、政府主导+村民参与、混合开发物种模式,并依照经济、社会、生态三重标准,针对不同模式及其适应性进行了评价。以上研究评价部分多采用质性研究方法。

吴云超(2011年)利用综合法对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进行聚类分析,得出了旅游资源及环境保护能力、旅游经济及社会效益、旅游软环境建设能力、旅游市场开拓能力4个一级指标与27个二级因子,并采用层次分析法与专家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为因子进行权重赋分,构建了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指标评价体系。黄梅芳、于春玉(2014年)以短期扶贫绩效与长期扶贫绩效为准则层,经济、就业、收入等构成前者指标因子,基础设施、社会保障、人力资本、生态建设构成后者指标因子,各指标因子下共有23个指标要素,各指标、指标要素均有其特定权重。

扶贫旅游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能够将当前实践中动态的、质性的结果予以数量化捕捉、分析。体系中各指标既有符合大多数地区的共性指标,也包含学者们结合实地考察、深度访谈等深入研究而选定的地区个性指标,评价指标的构建在一定程度上能阐明旅游扶贫的运作机制,为路径与机理的梳理提供实证基础。

六、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机制研究

王永莉(2007年)以四川为例,以描述性统计的方式分析了贫困人口在旅游扶贫中的受益机制,并提出相应对策。杨阿莉、把多勋(2012年)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提出了民族地区社区参与式旅游扶贫的咨询机制、经营与分配机制、文化和生态保护机制、培训机制的构建方式,为我省在民族地区扶贫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社区参与引入提供了可行方式。杨德进,白长虹,牛会聪(2016年)提出了负责任旅游扶贫开发模式与实践路径,为旅游者、当地政府、组织协会、旅游企业分别赋予旅行、监管、促进、开发的作用,构建了行动协调、保护利用、联动帮扶三种机制。

本领域早期的旅游扶贫机制研究与开发模式十分相似,多属于某地区实证性的背景分析、问题提出与解决式研究,方法多属实地调查法。近十年来,本类别下的机制研究更趋向于目的地整体系统内、多方参与者间的互动的、长期的耦合动因与作用方式,借用系统性结构框架阐述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精准扶贫理论体系。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民族旅游
我们的民族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多元民族
旅游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