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集束化护理模式对非手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患者便秘的影响

2019-02-20王肖萍王玉英

关键词:非手术治疗外伤性卧床

王肖萍,王玉英

(吕梁市人民医院,山西 吕梁 033000)

集束化护理是指一组护理干预措施,每个元素都经临床证实能提高病人结局,它们的共同实施比单独执行更能提高病人结局[1]。它不仅可以使那些已经获临床公认有效方法得到更广泛的应用,还能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加强有效的护理措施在临床中的执行力度[2]。脾是腹部内脏最容易受损的器官,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脾破裂占20-40%[3]。长期卧床者便秘发生率高达90%,[4],病人用力排便可诱发脾破裂再次出血的危险,甚至危及生命。本研究将集束化护理应用于非手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患者便秘的预防护理中,有效预防便秘的发生,取得满意效果,现汇报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6年2月收治的65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①精神正常且意识清楚;②理解能力和沟通能力正常。排除标准:①无血吸虫病、淋巴瘤、疟疾等慢性病理改变者;②既往有便秘史。③有肠道病导致的便秘。

1.2 研究方法

1.2.1 本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两组

对照组35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龄40-67岁,平均年龄(51.67±10.13),初中文化程度20例,高中及以上10例,脾脏损伤程度分级 Ⅰ级20 例、Ⅱ级1 4例、Ⅲ级1例。观察组30例,年龄41-65岁,其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52.15±9.58),初中20例,高中及以上10例,脾脏损伤程度分级 Ⅰ级19例、Ⅱ级10例、Ⅲ级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衡可比。

1.2.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根据脾破裂患者非手术治疗护理常规进行。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集束化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护理,即将一组护理干预措施集中实施,从而加强护理措施在临床中的执行力度。具体内容包括:

(1)心理护理:脾破裂非手术治疗一般需绝对卧床4-6周,急性期禁食,病情稳定后可进食高蛋白、富含维生素丰富的饮食。由于卧床患者限制活动,使肠蠕动减慢,易导致便秘。患者创伤后,多存在焦虑,甚至不敢进食,担心过多大便让人厌恶。护士应从提高病人的自我保健能力为着入点,把预防便秘的问题作为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讲明便秘的危害,有效消除心理压力,使其主动配合治疗。

(2)大小便适应训练指导:脾破裂绝大多数为急诊病人,病情稳定时需进行床上大小便适应训练。适应性行为训练即每天早餐后给予便器刺激患者排便,建立条件反射,养成定时排便习惯。首先护士应充分了解患者饮食、排便习惯,主动讲解训练指导要领,使其尽早适应,其次为患者创造较为私密的空间,避免有意识地抑制排便,如拉隔帘、让陪探视人暂时回避等。

(3)精准饮食计划和指导:①饮食种类 在病情许可或肛门排气后,进食高纤维素饮食,如芹菜、韭菜、香蕉等富含粗纤维的食物,黑芝麻、蜂蜜、核桃也可通便。禁食辛辣刺激及产气食物,如红薯、牛奶、豆类防止腹胀。中国营养学会对我国居民膳食纤维的推荐量为每天24.13g-34.59g,文献表明,饮用30ml梨汁,等于食用5g的纤维[5]。②早餐前空腹饮用温开水也有利于润肠通便。

(4)腹部按摩:由于患者绝对卧床休息,进食相对减少,肠蠕动减慢,水分吸收过多,容易使大便秘结,引起便秘。指导患者定时按摩腹部,即排便前20min进行。从右下腹-右上腹-左上腹-左下腹顺时针环形按摩,3~4次/d,5~10min/次,告知按摩手法要缓慢、柔和、力量要适宜,以刺激降结肠蠕动,使粪便下移,注意不要触及脾脏受伤的部位。

1.2.3 评价指标

在集束化护理措施实施前、后记录研究对象首次排便时间,观察排便有效率。

1.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表1 两组病人首次排便时间比较

由表1可以看出,采用集束化护理的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对非手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模式,能明显缩短首次排便时间。

表2 两组病人集束化护理前后便秘发生率比较 例(%)

由表2可以看出,观察组便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外伤性脾破裂出血后可形成血肿而最终被吸收,但血肿在某些微弱外力的影响下,可以突然转为真性破裂,导致诊治措手不及的局面,便秘的危害在于突然增加腹压,诱发再出血。非手术治疗脾破裂病人,发生便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长时间绝对卧床休息、进食相对减少、患者不适应环境和床上排便。本研究将集束化护理引入脾破裂非手术治疗护理中,从心理护理、大小便适应训练指导、精准饮食计划和指导、腹部按摩等方面实施护理干预。笔者认为,护士从提高病人的自我保健能力为着入点,把预防便秘的问题作为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讲明便秘的危害,为患者主动配合治疗打下了基础。本研究显示,两组患者首次排便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首次排便时间明显缩短于对照组,观察组便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究其原因分析。①集束化护理模式指导下的心理护理,病人能作为整体护理的主体,充分发挥主功能动性,知晓便秘危害,规避风险。②集束化护理模式指导下的精准饮食计划和指导,早餐后,空的胃很快得到充盈,从而引起“胃-结肠反射”,使结肠发生蠕动,将结肠中的粪便推入直肠,于是能够比较顺利地解出大便;同时每天早餐后给予便器刺激患者排便,建立条件反射,可养成定时排便习惯;纤维素纤维素不易被肠道吸收,能有效刺激肠蠕动,促进排便;早餐前空腹饮用温开水利于润肠通便。③腹部按摩是靠机械性动力作用增强肠蠕动。④集束化护理模式指导下的大小便适应训练指导,告知患者不可经常抑制便意,否则可使直肠对粪便的压力刺激逐渐失去其敏感性,粪便在大肠内停留过久,水分被过多地吸收而变干硬,产生排便困难,引起便秘。结果表明,集束化护理模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的首次排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排便有效率达90%,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效预防便秘的发生,从而防止病人用力排便引起脾破裂再次出血的危险。

猜你喜欢

非手术治疗外伤性卧床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休克指数指导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牛繁殖、饲养、卧床精细管理七法
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护理效果
保胎之纠结——绝对卧床还是适当运动
手术与非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研究
一次性营养袋在卧床患者洗头中的巧用
非手术治疗在Ⅳ级 Ⅴ级闭合性肝破裂中临床应用
压力性尿失禁的非手术治疗进展
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