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热灌注治疗10例癌性胸腹水的护理研究

2019-02-20

关键词:胸腹癌性医嘱

王 琴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江苏 苏州 215006)

恶性肿瘤中晚期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为癌性胸腔及腹腔积液,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预计生存期减少。常规穿刺抽液以及利尿、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往往效果不甚满意。本科室通过热灌注疗法对癌性胸腹水患者进行干预,疗效较佳,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以来我科收治的10例癌性胸腹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3例,女7例,年龄38~69岁;胃癌3例,肺癌1例,卵巢癌2例,乳腺癌2例,胰腺癌1例,肾癌1例。所有患者均CT证实存在中等量及以上胸腹腔积液,且肝肾功能及血常规无异常,Karnofsky评分≧40分,预计生存周期≧8周。胸水4例,腹水6例,采用热灌注疗法对患者进行干预。排除标准:①恶病质;②远处广泛转移;③T>38℃;④感染或凝血功能障碍;⑤严重心肺功能障碍。本研究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表示知情且签署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胸腹腔B超定位并穿刺,予持续胸腹水引流(每次<3000ml为宜)。连接HIPEC(BR-TRG-Ⅱ型)体腔热灌注治疗系统(广州保瑞医疗技术有限公司,产品标准号:YZB/国5715-2013),依次遵医嘱用药,进行胸腹腔灌注(1h内)。每2天进行1次热灌注治疗,1个疗程4次。注意事项:具体热灌注次数需根据患者体质决定;灌注期间仍需配合全身化疗。

1.3 护理方法

(1)术前护理:主要包括宣教及评估。通过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本次有创操作的目的、可能副反应及相关风险,减少其心理压力。穿刺前患者需膀胱排空,测量胸围、腹围评估胸腹水体积。进行生命体征评价。术野备皮以清洁皮肤、预防感染。术前备药庆大霉素、利多卡因、地塞米松等,防止因热灌注引起的发热、感染、疼痛、肠梗阻、肠麻痹、肠黏连、水电解质紊乱以及其他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等常见并发症。常规留置尿管,防止尿储留、尿失禁,并减少术中膀胱刺激征。

(2)术中护理:主要包括观察及顾护。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改变以及术中不适(腹胀、头晕、胸闷、汗出等),汇报医生并及时遵医嘱对症处理。观察灌注情况(量、色、质),防止导管堵塞,调节灌注流速。并指导患者术中更换体位,使药液在胸腹腔内充分接触。灌注过程中可与患者亲切交谈,缓解患者紧张、恐惧情绪。

(3)术后护理:主要包括核查及监测。手术结束,核对胸腹腔引流管并妥善固定,避免活动时牵拉。若穿刺部位渗出较多即需立刻更换。给予患者吸氧及生命体征监测,观察是否存在胸闷、腹痛、腹胀、腹泻等不适。遵医嘱补液,嘱患者注意休息及饮食。对于乏力、食欲减退的患者应鼓励进食高热量、高维生素食物。且少食多餐,避免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1.4 评价方法

参照WHO标准评价疗效: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NC)、无效(PD)。统计有效率=(CR+PR)/总例数*100%。并按照WHO抗癌药物毒性反应分度标准评价不良反应。

1.5 统计方法

运用SPSS 22.0进行统计分析,运用精确概率法进行非参数秩和x2检验。显著性水平α=0.05。

2 结 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2~4次热灌注,总灌注次数为35次,有效率达90%。经过治疗,CR及PR患者明显高于NC及PD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不良反应为发热6例、恶心呕吐8例、肠麻痹4例、水电解质紊乱3例、低蛋白血症2例,经对症处理后均缓解。不良反应主要为发热及恶心呕吐两项(P<0.05)。如下表。

表 患者热灌注术后疗效观察n(%)

3 讨 论

癌性胸腹水的产生主要由于肿瘤转移性种植于胸腹腔浆膜层,从而引起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含有大量蛋白质的渗出液进入胸腹腔。癌症患者全身状态较差,加之体内蛋白的丢失造成重吸收障碍,使胸腹水症状加重,形成恶性循环。特别是中晚期患者,癌性胸腹水积极安全有效的治疗极为重要[1-2]。热灌注疗法通过物理加热改变肿瘤细胞通透性,从而控制癌性胸腹水;通过协同增效某些抗肿瘤药物药效,从而影响癌细胞增殖,减少局部复发并延长生命[3]。在热灌注期间必须把握适应症,严格无菌操作。注意术前、术中、术后的患者护理及生命体征、不良反应监测。若有不适,汇报医生后及时处理。

通过本次研究,经过热灌注疗法,大部分患者症状完全缓解(CR)或部分缓解(PR),该法对于癌性胸腹水的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有效率90%)。另外,在治疗期间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但由于本次研究病例数较少,热灌注的治疗优势在以后临床工作中仍需进一步探讨。

猜你喜欢

胸腹癌性医嘱
联合检测胸腹水sHLA-G、MMP-3、LDH对良恶性胸腹水的诊断价值
GDFT联合小剂量甲氧明在胸腹联合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内蒙古林业总医院静脉用药调配室不合理医嘱分析及对策
医院H IS 系统下电子医嘱的规范管理
遵循医嘱
华蟾素胶囊治疗癌性疼痛患者的临床观察
面对“口头医嘱”,护理人员须谨慎
胸腹水常规中细胞学检查的临床价值
麝蟾镇痛膏治疗150例癌性疼痛的系统评价
消癥止痛外用方治疗癌性疼痛3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