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急诊大面积脑出血病人中的效果研究
2019-02-20刘红霞严玉兰劳素银
刘红霞,严玉兰,劳素银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 佛山 528000)
脑出血是所有脑血管疾病中发病率水平相对较高的一种,由于该疾病的发病率高、病情变化速度较快、临床致残致死率高,患者在发病之后,工作、生活、健康、生命都会受到较大的影响。因此,如果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能够对患者实施有效护理,使急救时间缩短,可以使致残致死率水平明显降低[1]。本文分析急诊收治的大面积脑出血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现就研究的过程和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2015年11月-2017年11月由我院急诊科收治的76例大面积脑出血疾病患者,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38例。对照组中男性23例,女性15例;脑出血发病时间1-8小时,平均2.5±0.8小时;患者年龄44-79岁,平均57.2±5.6岁;观察组中男性26例,女性12例;脑出血发病时间1-9小时,平均2.3±0.5小时;患者年龄41-76岁,平均57.7±5.9岁。上述自然资料数据,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得数据可以进行科学比较分析。
1.2 方 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主要措施包括::(1)分级护理:根据护理人员的实际情况,将其划分为护理组长、分组长、责任护士,对其相应的具体职责进行确认。每个星期对护理服务的落实情况进行抽查,并通过月考核的方式确保职责能够得到充分落实。(2)病情评估:在患者入院之后,第一时间对其精神状态、呼吸、瞳孔、血压脉搏等基本情况进行检查和记录,采用格拉斯哥评分方法进行分析,并对患者的病情做出准确的判断。(3)基础护理:采用第一护士负责制,在治疗急诊治疗期间,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血压等生命体征相关指标水平的变化情况进行密切的监测,如果患者有痰需要及时进行处理,确保呼吸道始终保持顺畅状态,如果需要应该及时通过面罩吸氧方式进行治疗,使动脉血氧分压水平提高。及时降低颅内压,建立静脉通道并保持通畅,留置动脉穿刺针,以便对动脉压水平进行准确的监测。手术后需要将患者的床头适当的抬高,头偏向一侧,以免发生脑水肿、误吸等并发症。(4)家属沟通:及时与患者的家属进行沟通,将病情和治疗情况及时向家属告知,对疾病知识急性耐心讲解,对家属的积极配合给予充分的肯定和感谢。
1.3 观察指标
(1)急诊救治时间和住院治疗总时间;(2)并发症情况;(3)对急诊护理的满意度。
1.4 护理满意度评价方法
在患者出院当天,以不记名打分的形式,采用满分为100分的问卷,对急诊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数在80分以上为满意,不足80分为基本满意,没有达到60分为不满意[2]。
1.5 数据处理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18.0软件,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并以(±s)表示,P<0.05认定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急诊救治时间和住院治疗总时间
观察组患者急诊救治时间和住院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数据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急诊救治时间和住院治疗总时间比较
2.2 并发症情况
观察组患者仅有2例(5.3%)并发症出现,少于对照组的8例(21.1%),数据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对急诊护理的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对急诊护理的满意度达到%,对照组为%,数据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对急诊护理的满意度情况比较[n(%)]
3 讨 论
脑出血的发病会对广大患者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造成极为严重的不利影响,而且该病的发病率、病死率水平均相对较高,患者在发病后、治疗期间,甚至是治疗后,都会承受巨大的身心压力,患者的家庭也会呈现较为沉重的经济负担[3]。随着近年来我国医疗服务水平的不断推进,急诊科对于大面积脑出血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也在逐渐的兴起。因此,在急诊科范围内对大面积脑出血患者在救治期间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以使病情的控制效果提高,使患者的症状表现得到改善,使生存质量提高,使患者的康复速度明显加快[4]。通过本次研究可以看出,急诊收治的大面积脑出血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优质护理干预,能够缩短急诊救治时间和后期住院治疗时间,减少相关并发症,使护理满意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