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分析

2019-02-20

关键词:栓塞概率住院

曹 静

(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 盐城 224001)

颅内动脉瘤主要是因脑动脉血管局部异常变化所致,表现为脑血管瘤样突起,此疾病与高血压、血管先天发育不良、血管炎、脑动脉硬化等因素有直接关系,患者可能会出现死亡、残疾等[1],预后期也存在再次复发风险,传统以开颅治疗为主,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脑动脉介入栓塞术在疾病治疗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具有效果佳、预后快等诸多优势。实际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可进一步提高预后效果。本文旨在探讨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中围手术期护理的应用价值及其对并发症的影响。

1 资料、方法

1.1 资 料

我院70例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患者进行此次研究(2016年1月19日至2017年12),以随机基本原则为依据,均分为两组。

3 5例对照组男女之比为2 0:1 5,年龄平均(50.11±3.62)岁;其中,10例为前动脉瘤,6例为后交通动脉瘤,4例为中动脉瘤,7例为后动脉瘤,8例为前交通动脉瘤。

3 5例观察组男女之比为1 8:1 7,年龄平均(50.43±3.90)岁;其中,13例为前动脉瘤,5例为后交通动脉瘤,5例为中动脉瘤,6例为后动脉瘤,6例为前交通动脉瘤。

针对各项资料对比而言,两组差别较小,P>0.05。

1.2 方 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遵医嘱合理使用药物,加强体征监测,观察异常状况的发生,及时采取相应应对措施。

观察组予以围手术期护理,主要在于:①术前干预,入院时,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做出临床分级,并根据不同病情,采取不同级别护理干预,如三级以下(破裂动脉瘤)者表现为剧烈疼痛,其存在一定自主意识,此类人群更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加强心理干预,采用心理暗示、鼓励性语言、抚触、音乐疗法等,予以相应疏导,防止不良应激,加强健康宣教,告知患者及家属介入术治疗的优势及基本流程,重点强调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其应对预防措施,促使其配合度的提高,告知患者及家属保持绝对卧床,为患者营造温馨、和谐环境,避免其情绪波动,切忌用力排便,若出现便秘,适当使用缓泻剂、腹部按摩等方式,注意防寒保暖,避免感冒;加强病情观察,定期监测血压,保证其处于正常状态,避免因血压过高导致动脉瘤再次破裂,血压过低造成脑血管筋挛等现象,及时上报异常状况,予以相应处理,加强术前准备工作,保证术前四到六小时禁饮,十到十二小时禁食,提前准备急救物品,并保证其处于正常使用状态。②术后干预,严格监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保证呼吸道通畅,予以吸氧、分泌物清理等措施,若患者呕吐,应立即将头部偏向一侧,避免出现误吸,加强管道护理,避免发生管道滑脱、折叠等现象,观察血压、神志状况,若出现血压波动过大、神志不清等,应引起重视,考虑破裂出血的发生,督促患者遵医嘱使用药物,观察面色潮红、血压降低等不良反应的发生,若出现异常,及时通知患者,采取停药或减慢滴速等措施,抗凝药物的使用,可能会诱发凝血异常,临床应加以重视。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及颅内出血复发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将上述结果采取SPSS21.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予以T检验,计数资料(并发症发生概率、颅内出血复发概率)予以卡方检验,两者对比显著的必要条件为P<0.05。

2 结 果

2.1 两组症状消失、住院情况对比

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3.05±0.47)d、(4.98±0.90)d,均低于对照组,P<0.05,详细情况如表一所示:

表一:对比两组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n,d)

2.2 两组并发症及颅内出血复发情况对比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概率(2.86%)显然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颅内出血复发数据对比性不强,P>0.05,详细情况如表二所示:

表二: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概率、颅内出血复发概率(n,%)

3 讨 论

颅内动脉瘤极有可能因用力、紧张等导致其破裂,进而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等严重后果,影响患者生命安全[2~4],介入栓塞术作为有效治疗方法,可有效控制病情,实际过程中发现,在介入栓塞术治疗中,极有可能出现各类并发症,影响疾病治疗及预后效果。

本文观察组采取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大大减少相关危险事件,术前,加强病情观察,评估风险,并予以相对应预防措施[5-6],同时,加强健康宣教及心理疏导,改善患者及家属认知,提高其心理耐受性,进一步提高其依从性,便于手术顺利进行,术后,加强体征监测[7],予以相关并发症预防等处理,最大程度保证患者安全。此次结果中,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3.05±0.47)d、(4.98±0.90)d,较对照组指标均更低,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概率(2.86%)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颅内出血复发数据差异不大,P>0.05。这也说明此护理模式的应用有效性及可靠性。马金茹[8]曾对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结果与本文相类似,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较低,临床安全得以保证。

综上所述,围术期护理应用于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中,临床价值较高,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猜你喜欢

栓塞概率住院
妈妈住院了
第6讲 “统计与概率”复习精讲
第6讲 “统计与概率”复习精讲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概率与统计(一)
概率与统计(二)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介入栓塞治疗肾上腺转移癌供血动脉的初步探讨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